“爸媽,我只想做個普通人!”,“天才”教育法背後的眼淚

初中畢業,婷兒輕鬆地通過了淘汰50%的嚴格考試,如願考上了外語學校的高中部。我們的下一個目標,定在北大。按照“法乎其上”的原則,我們還有一個秘密的目標,那就是鼓勵婷兒爭取當“狀元”。

——《哈佛女孩劉亦婷》

“我爸一巴掌打得我半天都聽不見聲音”

我曾聽過很多孩子的哭聲,上學的時候為了通過高級育嬰師考試,我到一個早教中心見習了一個月,幼兒的哭聲總是驚天動地,哭起來整個樓層都能聽見,那時我覺得世界上最撕心裂肺的哭聲就是這樣了。直到畢業之後我開始接觸初高中的孩子,那時我才知道這世界上有另一種撕心裂肺的哭泣,但它是無聲的。

“老師我跟你說一個秘密,昨天晚上……我爸打了我一嘴巴,當時我耳朵就嗡嗡響,過了半天才聽見聲音”

電話裡的女孩小聲說著話,間隙裡夾雜著一兩聲抽泣,我知道她在哭。

“爸媽,我只想做個普通人!”,“天才”教育法背後的眼淚

這是一個來自江蘇的高二學生(江江),一年一變的高考政策和居高不下的分數線是她家長焦慮的源頭,也是她噩夢的源頭。距離重本還差一大截的成績讓她的家長隔絕了她一切娛樂和社交活動,只有每週六的晚上可以使用兩個小時的手機,其他時間只有上網課的時候才能碰電子設備。

在我的印象裡江江是一個非常活潑而且優秀的女孩,她會吹長笛也擅長古箏,寫的一手好字還能畫很可愛的漫畫,她曾經給我發來她參加漫展的照片,照片裡清秀可愛的女孩子笑的見牙不見眼,很難想象這樣的她是從小生活在“棍棒”之下的。

“爸媽,我只想做個普通人!”,“天才”教育法背後的眼淚

這次江江爸爸打她的原因是月考成績沒有達到家長的期望,江江說她沒想過要上重本,努努力上個普通一本就是她給自己的要求,可惜她對自己的要求跟父母的期望大相徑庭。

我只能一次又一次的在電話中輕聲安慰她,也與她的父母就此事溝通過,可惜並沒有太大的效果,江江父親說他曾經想考一個好大學可惜最後只上了大專,所以這麼多年一直辛苦培養江江,但這孩子還是不爭氣。

聽著江江爸爸的嘆息,我沉默了。

“爸媽,我只想做個普通人!”,“天才”教育法背後的眼淚

“不努力你以後只能去要飯”

江江的事讓我想起了另一個學生,與江江不同的是,這個女孩從小到大都是學霸。

格格兩歲的時候父母就離異了,所以她一直在奶奶家生活,奶奶從小給她灌輸的想法就是必須爭第一,天天把“你這個家庭這樣,不努力以後只能要飯”這樣的話掛在嘴上。

小學到初中,漫長的9年裡格格從來沒有出過班級前三,但是隻有考第一她才能獲得表揚,在奶奶眼裡,學習好就是考第一,其他都算不努力。

“爸媽,我只想做個普通人!”,“天才”教育法背後的眼淚

初升高的時候格格高分考進了市重點的尖子班,但是隨之而來的叛逆期讓她突然對學習喪失了興趣,她說:“我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這麼拼,我就是個普通人,我可能一輩子也達不到我奶的要求了”。

高一下班學期成績分班時,格格被擠出了尖子班,這個打擊無論對格格還是對奶奶都是致命的,從此祖孫倆的矛盾更加不可調和。

“爸媽,我只想做個普通人!”,“天才”教育法背後的眼淚

孩子的文具不應該五顏六色”

我突然想起了小時候看過的那本風靡一時的《哈佛女孩劉亦婷》,這本書中有很多奇奇怪怪的教育方法,比如手握冰塊讓孩子鍛鍊意志力,孩子的文具不應該五顏六色……而這些方法也曾經被很多家長用到了自己孩子身上,造成了一代人的心理陰影。

顏色單調的只是文具嗎?不,還有一顆顆原本應該五彩斑斕的心。

“爸媽,我只想做個普通人!”,“天才”教育法背後的眼淚

再回去看文章開頭,劉亦婷媽媽寫的那段話,幾乎每一句都要提到“我們的目標”,“我們”是誰?就是你的家長,他的家長和中國的無數家長,唯獨沒有孩子。

我們不斷的教育孩子要成為優秀的人,成為下一個馬雲,成為下一個喬布斯,成為下一個劉亦婷或是武亦姝,卻從來不讓孩子成為他們自己。

“爸媽,我只想做個普通人!”,“天才”教育法背後的眼淚

“爸媽,我只想做個普通人!”,“天才”教育法背後的眼淚

“爸媽,我只想做個普通人!”,“天才”教育法背後的眼淚

普通的學習、平凡的奮鬥,永遠滿足不了各位望子成龍的家長的需求。

“爸媽,我只想做個普通人!”,“天才”教育法背後的眼淚

量子波動讓孩子過目不忘”

前段時間網絡上爆出了“量子波動速度”的騙局,只見視頻中孩子翻書如扇扇子,甚至眼睛都沒有放在書上,一本書就“讀”完了。之後培訓機構還聲稱:學會“量子波動速讀”後不僅可以快速閱讀,甚至閉著眼睛就和書本發生感應,即使戴上眼罩也知道作者傳達的情緒和內容。

“爸媽,我只想做個普通人!”,“天才”教育法背後的眼淚

無獨有偶,2017年,全腦教育機構腦立方的“矇眼辨色”、“矇眼識字”課程被媒體曝光,一時間眾人譁然,而後也有專家出來證明,所謂全腦教育不過一場無稽之談,它的背後是一個龐大的商業騙局。

時至今日,我們打開瀏覽器搜索“天才教育”,仍會彈出無數“全腦教育機構”,甚至還會出現了所謂的“腦電波提高注意力”,其實就是將一個“電線帽子”扣在孩子腦袋上,用這種方法提升孩子的注意力。

“爸媽,我只想做個普通人!”,“天才”教育法背後的眼淚

“爸媽,我只想做個普通人!”,“天才”教育法背後的眼淚

“爸媽,我只想做個普通人!”,“天才”教育法背後的眼淚

今年七月,這種“腦電波”機構也被扒了出來,有醫生解釋,所謂“腦電波刺激”只不過是一種安慰劑效應,完全沒有任何實質效果。

而這龐大的“天才教育商業鏈”之所以能發展至今,除了鑽法律的空子外,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抓住了家長們的痛點,這個痛點就是“憑什麼我的孩子不能是天才?”

“爸媽,我只想做個普通人!”,“天才”教育法背後的眼淚

“爸媽,我只想做個普通人!”,“天才”教育法背後的眼淚

“子承父夢”的天才路

武志紅老師曾經在書中提到“願望的接力”。

他說:願望的接力是最常見的家庭磨難之一。祖父有夢想A,沒有實現,他將夢想A強加在孩子頭上;父親有夢想B,但因為被祖父強加了夢想A,夢想B沒有實現。於是,他將夢想B強加到自己的孩子頭上。

而這種願望接力其實就是大部分家長望子成龍的原因,因為自己沒有成為音樂家,所以要求孩子必須在鋼琴上有所建樹;因為自己沒有掙大錢,於是要求孩子必須學自己認為以後掙得多的專業;因為自己記憶力不好,所以要求孩子從小就要背圓周率後100位數……

所以即使那些騙子機構看上去就假的離譜,但家長們還是抱著一絲希望,把自己辛辛苦苦賺來的錢如數奉上,只為孩子在“天才路”上能更進一步。

“爸媽,我只想做個普通人!”,“天才”教育法背後的眼淚

從去年開始,教育行業突然接到整改通知,不允許提任何關於提分、奧數、作業這樣的字眼,國家在加大力度減負的過程中,也開始向教育行業的灰色地帶出手,很多同行和家長叫苦不迭,但在我看來這是一個好的開始。

最後送給大家一句我在《無聲告白》中看到的話:

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爸媽,我只想做個普通人!”,“天才”教育法背後的眼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