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館試點就地處理 廚餘垃圾減八成

麵館試點就地處理 廚餘垃圾減八成

4月15日,北京東四郵政支局,郵政工作人員在使用免膠帶的易封箱包裝郵遞物品。

麵館試點就地處理 廚餘垃圾減八成

4月15日,東城區光明中街悠惠萬家綜合超市,廚餘垃圾清運員每天用空桶替換超市盛滿的廚餘垃圾桶。

麵館試點就地處理 廚餘垃圾減八成

4月13日,新發地市場,商戶正在整理購進的淨蔥。

麵館試點就地處理 廚餘垃圾減八成

4月14日,新川麵館月壇店,師傅將廚餘垃圾倒進處理設備。

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今日施行。今後,與居民日常生活緊密相關的快遞、餐館、商超、農產品市場都將因垃圾分類而發生變化。

記者探訪瞭解到,不少快遞企業、郵局正在推廣電子運單,減少廢紙產生,快遞包裝盒也用起了環保材料。有餐廳試點廚餘垃圾就地處理,充分利用食材邊角料,從源頭減少廚餘垃圾產生。在眾多超市,免費塑料袋、超薄塑料袋不見了蹤跡。有的農產品菜市場內,白菜、大蔥不再“連土帶泥”。

快遞

紙箱變輕膠帶變窄 打包更環保

從過度包裝到使用環保包裝箱,從“五花大綁”到科學打包法……北京新版生活垃圾分類將全面推廣,與居民息息相關的快遞包裝箱正在悄然改變。新條例規定,快遞企業在北京市開展經營活動,應使用電子運單和可降解、可重複利用的環保包裝材料,減少包裝材料的過度使用和包裝性廢物的產生。

快遞包裝箱升級更環保

近日,居民李大爺拎著一兜北京特色食品來到東四郵政支局,工作人員查看了食品的包裝情況,確認符合寄遞要求後,從身後拿過來一個紙箱子表示:“您用這個就成,這個箱子比較輕,而且硬度也夠。”

記者注意到,工作人員拿的紙箱子比市面上有些紙箱薄很多。東四郵政支局營業班班長陳晨解釋說,這種紙箱是兩層瓦楞紙材質,“以前咱們用的快遞箱好多是五層瓦楞紙,不環保,沒必要用那麼多層。”

陳晨表示,現在的快遞包裝箱做了技術創新,輕薄、環保,但質地卻非常堅實,可以說是一種升級版本。

除了使用環保紙箱,郵政部門在打包膠帶的使用上也有講究。國家郵政局提出過明確要求,膠帶應使用寬度在45毫米以下的窄膠帶,這被稱為“瘦身”膠帶。陳晨說,以前的膠帶寬度大約有50毫米,“別看就減少了5毫米,對環保可是大有裨益,可以減少快遞垃圾。”

陳晨介紹,將膠帶“瘦身”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則需要更科學的打包方法。“以前打包基本上就是用膠帶將紙箱‘五花大綁’,現在不同了。”

記者瞭解到,根據紙箱的不同大小,打包方法不一樣,既節省膠帶,又能把紙箱粘嚴實。比如1、2號包裝箱比較小,採用“一”字形封裝方式,3-5號包裝箱較大,採用“十”字形封裝方式,6號和7號包裝箱最大,封裝方式一般為“井”字形。

使用電子運單方便快捷

早些年消費者寄快遞都需要手填紙質的運單,這種紙質運單分為三聯,消費者一聯,快遞公司留存一聯,還有一聯要貼在快遞包裝上。紙質運單最大的缺點是比較浪費,每寄一次快遞就留下一張紙。記者曾採訪過一位市民,他幾乎每天都會寄兩三個快遞,在使用紙質運單的年代,他存了好幾百張運單紙。

如今寄快遞簡單多了,包括中國郵政、順豐、韻達等均開通了手機下單服務。消費者用手機填寫快遞信息一鍵下單,待快遞小哥上門取件後,消費者無需手動填寫任何信息便可完成收寄過程。

陳晨說,如果有市民想自己把物品送到郵政發快遞,同樣也可先在家裡通過公眾號填寫相關信息,隨後手機上便會收到一個條形碼。到郵局後,市民出示條形碼,工作人員用掃描槍一掃便可完成信息錄入。

記者從北京市郵政管理局瞭解到,截至2019年12月底,北京市快遞電子運單使用率99%。

廢棄紙箱可實現循環利用

紙箱的循環使用也開始推廣,記者從多家快遞公司瞭解到,在快遞營業網點均設有紙箱回收處,市民可以將不用的紙箱放在這裡,以實現二次利用。在東四郵政支局記者就看到了這種紙箱回收處。

回收處設置有一個綠色的箱體,分為紙製品回收口和塑料回收口。在紙質品回收口的格擋內,記者看到不少用過的紙箱,有些紙箱看上去還非常新。陳晨說,這些廢棄紙箱大多是市民自己扔進去的,“對於那些比較新的紙箱,如不影響其二次使用,我們也會推薦給市民。如果是那些已經破損的紙箱,我們就直接回收了。”

此前國家郵政局提出“綠色快遞”理念,對郵政和快遞企業在電子運單使用、膠帶使用、包裝箱回收等方面都提出要求。記者從北京市郵政管理局瞭解到,截至2019年12月底,北京市快遞電子運單使用率99%,81%的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循環中轉袋使用率76%,郵政營業網點環保包裝箱覆蓋率100%,1600餘個郵政、快遞營業網點設置了包裝廢棄物回收裝置。

餐廳

廚餘垃圾就地處理 並從源頭減少

作為廚餘垃圾生產“大戶”,北京的餐飲企業如何做到垃圾分類?按照新規,達到一定規模並具備就地處理條件的餐飲單位,應建設符合標準的廚餘垃圾就地處理設施,對廚餘垃圾進行就地處理和資源化利用。記者近日走訪部分餐廳瞭解到,除不主動提供一次性餐具、單獨收集廚餘垃圾,已有商家試點廚餘垃圾就地處理。

廚餘垃圾處理後可減量80%

在新川麵館月壇店,新川麵館負責人席剛剛演示了廚餘垃圾處理過程。將從廚房出來的菜葉、果皮以及回收的殘食倒進塑料筐,分離湯水,把竹筷、塑料勺、骨頭、瓶蓋、紙張等物品挑出扔進其他垃圾桶。控幹後的垃圾倒進廚餘垃圾處理設備粉碎、擠壓處理。幾分鐘後,榨乾水分的食物殘渣就從出口鑽出來。記者注意到,120升的垃圾桶中大半桶的廚餘垃圾,處理後只裝了一個盆底。“處理完的垃圾重新倒進垃圾桶,再由專業的公司上門收走。”

席剛剛介紹,以新川麵館疫情前的正常經營時段來說,早、中、晚餐全天能接待7000至8000人,產生的廚餘垃圾能裝滿兩大桶120升的垃圾桶,經過處理的殘渣不到1/3桶,這樣測算,廚餘垃圾經過處理後能減量80%。而且在垃圾處理設備內部,油水和殘渣會自動分離,廚餘垃圾變成殘渣,油水順著管道流進隔油池。

“物盡其用”提高食材利用率

在老字號同和居飯店月壇店,記者看到前廳和廚房指定的垃圾回收處都貼有垃圾分類投放指南。

同和居還通過提高食材出成率和利用率來減少廚餘垃圾。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前,該店每日接待消費者數千人,食材使用量很大,為減少浪費,店裡發動廚師不斷進行菜品創新,提高食材利用率。如常見的食材筍,筍身做成乾燒冬筍,筍尖做糟熘三白的輔料;再比如,將雪梨挖出來的球做成醉雪梨,將其餘部分熬成雪梨銀耳湯。

另一家飯店同春園也有不少提高食材利用率的妙招,將魚身做成魚片,將魚頭做成砂鍋煲魚頭,將魚尾做成紅燒划水,既不影響使用,又減少了廚餘垃圾,企業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這種方法,店裡至少能減少50%的廚餘垃圾。

計算“原料出成率”控制成本

“餐廚垃圾”的綠色垃圾桶上標註著“冷葷”“麵點”“切配”等具體部門,“其他垃圾”的黑色垃圾桶上標註著“塑料”“泡沫”……在華天凱豐餐廳所服務的某機關食堂垃圾分類存放處,兩排16個垃圾桶整齊排列,沒有任何異味。

餐廳經理劉吉桐介紹,過去垃圾分類只有可回收、不可回收和餐廚垃圾三大類,如今細分為9小類,如可回收垃圾分為廢紙箱、廢塑料油桶、廢瓶罐三種,不可回收垃圾細化為廢塑料(保鮮膜、塑料袋等)、泡沫、廢紙、碎玻璃四種,餐廚垃圾則是殘食和廚餘垃圾兩種。他表示,配合垃圾分類工作,還出臺了食堂垃圾分類制度,其中規定“在垃圾傾倒及運輸過程中要保持垃圾桶清潔,傾倒之後要保證垃圾桶密閉,垃圾不得溢出桶外”,因此分類垃圾桶存放處整潔無異味。

另外,冷葷、麵點、切配等各部門都有自己的專用廚餘垃圾桶,每天用了多少原料有記錄,廢棄了多少都在自己的垃圾桶裡,“我們會計算‘原料出成率’,督促各部門控制原料成本,做到垃圾減量。”

超市

不提供免費塑料袋 垃圾不混投

新版條例規定,禁止在北京市生產、銷售超薄塑料袋。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不得使用超薄塑料袋,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袋。北京市市場監管局進一步明確,塑料袋厚度須大於0.025毫米。記者近日探訪發現,不少顧客自備布袋。

約10%顧客購買超市塑料袋

為配合新條例施行,從5月1日起,北京市市場監管局將開展為期3個月的塑料袋專項整治行動,重點在農貿市場、便利店、超市等商品零售場所,對銷售、使用超薄塑料袋,以及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等違法違規行為進行查處。記者探訪瞭解到,目前北京市眾多商超基本禁用了超薄塑料袋,並有償提供塑料袋。

在東城區光明中街悠惠萬家綜合超市,記者看到,超市收銀臺不提供免費塑料袋,為顧客準備了2角、3角、5角三種價格、不同大小的手提厚塑料袋。

不過,上午10點左右前來購物的顧客中,多數人自備布袋或小推車,真正購買使用超市塑料袋的人較少。

悠惠萬家光明樓店經理金淑紅證實,近期超市每日總客流量1500到2000人,平均每天出售塑料袋約200個,佔比10%左右。“少用塑料袋是好事,現在都提倡垃圾減量,塑料袋減少了,汙染也就少了。”金淑紅說。

廚餘垃圾日產日清

金淑紅介紹,該超市去年6月起開展垃圾分類。在超市的收貨區,牆上張貼了四種類別垃圾的介紹以及垃圾分類責任單位的電話。收貨區出口有三個廚餘垃圾桶和兩個其他垃圾桶,另外專設了一個放置可回收物的鐵筐。不時有超市工作人員抱著裝滿果蔬垃圾的塑料筐,將垃圾倒進廚餘垃圾桶內。“最多的就是廚餘垃圾,一個綠桶裝80到90公斤垃圾,每天大概能裝兩桶半。”金淑紅說。

上午10點多,廚餘垃圾清運師傅開著清運車,載著三個廚餘垃圾空桶來到超市收貨區,將桶擦淨後,替換超市已經裝滿的廚餘垃圾桶。這些廚餘垃圾將送到東城區南二環玉蜓橋附近的暫存點,最終由北京環衛集團統一運輸到專門的廚餘垃圾處理廠。

金淑紅回憶,去年超市實施垃圾分類以後,垃圾不再混投,並且每天有專人收運,收貨區環境乾淨多了,“臭味小多了,夏天蒼蠅蚊子也少了。”員工們也因為垃圾分類多了一項小福利,超市會用賣可回收垃圾的收入給員工買綠豆熬湯喝。

市場

鼓勵“淨菜進京” 推出半成品淨菜

新條例提出,北京市要採取措施逐步推行淨菜上市。作為垃圾生產“大戶”的農產品批發市場,如何做到垃圾減量?記者來到北京市最大的“菜籃子”新發地市場實地探訪垃圾處理情況。

大蔥、白菜處理乾淨再入場

新發地鼓勵商戶“淨菜進京”,目前,大蔥、洋蔥、大白菜等“主菜”在產地裝車時就去掉了多餘部分,市場內垃圾總量逐年減少。

記者在新發地市場大蔥交易區看到,這裡賣的蔥有帶著部分葉子的,也有隻剩下蔥白的,都是處理過的淨蔥。新發地“大蔥大王”毛勇習介紹,從產地裝車前,大蔥就已經加工完畢。處理完的大蔥,根上幾乎沒什麼泥土,只有一點根鬚。

毛勇習介紹,最早大蔥進北京都是連土帶泥進來的,拉到市場就地加工。“每天下午,交易區扒下來的蔥葉子能有一大車。”後來市場提倡垃圾分類,鼓勵淨蔥進京、入場,他們就試著在產地處理乾淨後運進京,很受消費者認可,尤其是商超,都要處理過的淨蔥。“現在新發地市場賣的基本都是淨蔥,只有在每年11月份的冬儲菜儲存季節,大約有10%左右的毛蔥進來,方便市民儲存。”

另外大白菜也是垃圾產出較多的農產品,不少人買白菜,習慣性要扒掉表皮一層葉子。現在市場規定,大白菜要先去掉不要的葉子,再進場交易。

在新發地,洋蔥交易也有要求。一位商戶介紹,洋蔥從產地進京的運輸過程中,外皮容易乾裂,不少商戶覺得賣相不好,以往都會在交易區倒袋、扒皮,交易區管理員要求商戶垃圾減量,“進場什麼樣,出去就是什麼樣,不允許在交易區倒袋、扒皮。”

半成品淨菜減少廚房垃圾

新發地市場總經理張月琳介紹,新發地的垃圾減量分幾步走,先把蔬菜可能產生的垃圾擋在市場之外,減少市場垃圾總量,進而為北京市的垃圾總量“減負”。同時,提倡商戶推“標準化”農產品;推出半成品淨菜,提供給商超、餐飲和機關食堂,市民也能買回家直接炒。

據瞭解,半成品淨菜可直供企業、機關和學校食堂,產品進入廚房後,減少了一些加工環節,廚房面積和廚房垃圾都會減少,綜合成本也會下降。

一家淨菜加工企業負責人介紹,加工的淨菜,進入家庭後不會產生更多的垃圾,像土豆皮,在家庭裡是廚餘垃圾,而他們集中處理變成豬飼料和澱粉。

A04-A05版採寫/新京報記者 黃哲程 陳琳 吳婷婷

A04-A05版攝影/新京報記者 吳江 吳寧 李木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