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版垃圾分類實施首日 這些垃圾成“易錯題”

新京報訊(記者 黃哲程 馬瑾倩 徐美慧 羅曉靜 應悅)5月1日,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行。

新政首日落實得如何?新京報記者到朝陽區、西城區多個社區探訪居民垃圾分類情況。已經開展垃圾分類的社區,均配備了垃圾分類指導員,社區中多數居民能夠主動分類投放垃圾。大棒骨、未清洗的牛奶盒、玉米芯等垃圾,則成為多個社區居民垃圾分類的易錯“考題”。

北京新版垃圾分類實施首日 這些垃圾成“易錯題”

5月1日,甜水西園社區,志願者在垃圾投放點幫助居民垃圾分類。攝影/

新京報記者 王嘉寧

■甜水西園社區

多數居民主動參與分類 現場配備消毒洗手液

5月1日上午,朝陽區六里屯街道甜水西園社區,10號樓下的垃圾分類投放桶站設置了3個灰色其他垃圾桶、兩個綠色廚餘垃圾桶和1個藍色可回收物垃圾桶。

記者注意到,桶站周圍擺放了四個易拉寶,分別介紹四種類別的垃圾及常見的例子。現場的小桌子還為居民配備了消毒洗手液、衛生手套,以及垃圾袋、鑰匙環、印有垃圾分類宣傳語的購物布袋等獎品。

上午8點半,4名垃圾分類指導員已經在桶站旁等候居民,其中一位還帶上了8歲的女兒,讓孩子在勞動節體驗擔任垃圾分類志願者。十多分鐘後,吉女士提著一袋廚餘垃圾和一袋可回收物走到了站點。

指導員林阿姨戴著手套打開吉女士的垃圾袋簡單查看,廚餘垃圾袋裡有剩菜剩飯、西瓜皮、小碎骨頭等,另一袋可回收垃圾袋中有一個電動牙刷、幾個壓扁的紙盒。“分得很準確,謝謝您配合我們工作。”隨後林阿姨把垃圾桶蓋打開,吉女士將廚餘垃圾倒進綠桶,可回收物扔進灰桶,並將裝垃圾的袋子丟進其他垃圾桶中。

吉女士是社區一家業主聘請的小時工,每天來打掃衛生,並將垃圾分類帶到樓下的桶站投放。“平時就這麼分,我覺得挺好,一開始不適應,也不知道怎麼分,時間長了養成習慣就好了。”

臨走時,林阿姨在吉女士手上擠了幾滴消毒洗手液,並將一個印有垃圾分類宣傳標語的購物布袋作為小禮品送給了吉女士。

在上午8點半到10點間,有10多位居民前來投放垃圾,其中大多數將垃圾分類後投放,偶爾有分類錯誤的,現場指導員會幫助他們分揀後再投放。

也有居民未能準確將垃圾分類。一位大爺提著一整袋垃圾來到站點準備投放,塑料袋透明,從外部就能看出廚餘垃圾中混入了餐巾紙等雜物。林阿姨接過垃圾袋並打開,把瓶蓋、餐巾紙等雜物挑揀乾淨丟到其他垃圾桶中。

林阿姨並未批評這位業主,而是告知了正確的分類方法。“勸導居民也要有技巧,最重要的是考慮居民的感受,讓對方接受,上來就批評人家,反而會引起牴觸,說不定最後人家不願意分類了。”林阿姨今年73歲,退休前從事幼兒教育,2015年參與社區垃圾分類工作。如今在社區內的幾個宣傳欄中,還有她為社區小朋友們創作的垃圾分類拍手歌。

林阿姨介紹,普及垃圾分類是一項調整居民習慣的長期工程。經過社區前期的推廣,如今大部分居民已經養成了主動分類投放的習慣,偶爾有一些類別比較冷門的垃圾會出現錯分情況,需要指導員幫助分揀。“比如玉米芯、大棒骨應該屬於其他垃圾,牛奶盒如果沒有洗乾淨,也是其他垃圾,洗淨以後才是可回收物。”林阿姨說,一般指導員當著業主的面分揀一兩次,他們就能改正了。

北京新版垃圾分類實施首日 這些垃圾成“易錯題”

新風街一號院,八歲的武辰熹搬了兩趟可回收垃圾來稱重,一共賣了4元

。攝影/

新京報記者 陳婉婷

■新風街一號院

智能垃圾桶刷臉開蓋 自動稱重算積分

早晨7點,西城區德勝街道新風街一號院垃圾分類指導員郭樂已經站在10號樓垃圾分類桶旁,開始督導居民分類。該社區設置了16個點位,投放了35組“人臉識別”智能垃圾桶。若是工作日,居民一般集中在早七點至九點、晚六點至八點投放垃圾,16個點位均會安排指導員在一旁。

五一假期第一天,記者在現場看到,上午來丟垃圾的居民並不多。

8點,10號樓的王先生用塑料袋裝盛垃圾下樓。袋子不大,裝滿了啤酒瓶、易拉罐、快遞紙殼等物品。他來到智能垃圾箱前,因戴著口罩垃圾箱識別人臉不成功,就按下一旁的開關鍵,垃圾箱蓋子打開,他按照類別放入垃圾。

8歲的武辰熹從家抱出一摞紙殼跑到小區可回收垃圾集中點,前後跑了兩趟,還分別帶來了易拉罐、塑料瓶,稱重後,換到了四元錢,“我們家有一個小間兒專門放可回收垃圾,偶爾賣了垃圾零錢可以夾到我的本子裡”。

社區內投放點多數分為廚餘垃圾和其他垃圾兩類,10號樓旁是分類最細緻的投放點,設有紙類、塑料、金屬、紡織品、廚餘垃圾、其他垃圾、有害垃圾7個垃圾類別。

2個小時裡,記者共看到7戶人家丟垃圾,其中一位阿姨差點將紙殼扔進了塑料的箱子裡,現場分類指導員及時提示,並幫著將紙箱摺疊放入相應箱子裡。“我們好幾年前就開始培養垃圾分類的習慣,只是以前主要分廚餘和其他兩類,現在分成了四類。”多數接受記者採訪的居民表示,由於長時間堅持,對於垃圾分類基本瞭解。

完成註冊的小區居民在投放垃圾時,垃圾桶會自動“刷臉”識別身份,打開桶蓋,併為垃圾稱重積分,積分可兌換鹽、雞蛋、紙巾,或滿100元提現。居民每月還可免費領取兩卷垃圾袋。8號樓的王阿姨告訴記者,去年她用積分兌換了4把雨傘,“傘很輕便,還挺好用。”居委會還為每戶發放分類垃圾桶,自己在家中就能提前實現垃圾分類。去年4月至今,該小區積分總計可兌換現金達一萬兩千元。

如果居民不清楚怎麼分類,指導員會現場指導。“最常見的是廚房用紙混入廚餘垃圾,玉米芯當作廚餘垃圾,以及把未清洗的奶盒當做可回收垃圾。目前我們主要以勸導為主,居民基本都很配合。”郭樂說。

疫情期間無法破袋檢查,給垃圾分類帶來一些困難。“除了投放,我們還有兩道分揀。”郭樂介紹,環衛工人會進行破袋檢查分揀,收走後還將由處理工人進行第二次分揀。疫情期間,居民困在家中,在家吃飯頻率增加,垃圾量由日均產出5噸增加至7噸左右,其中廚餘垃圾每日1.5噸。

為減少處理壓力,四類垃圾處理渠道有所不同。可回收垃圾除了有智能垃圾桶,還有垃圾回收商每週六進社區集中處理;其他垃圾由環衛工人集中轉運至街道密閉清潔站,由集裝箱運往垃圾處理廠。每天三位環衛工人在社區內巡邏,防止出現垃圾滿箱的情況。

北京新版垃圾分類實施首日 這些垃圾成“易錯題”

呼家樓北里社區,一名

7歲的男孩上陣擔當小志願者,幫助前來投放垃圾的居民分辨垃圾類型。

攝影/

新京報記者 吳江

■呼家樓北里社區

“日常接觸較少的垃圾 分類有點難”

在朝陽區呼家樓北里社區,記者看到,垃圾投放點配備了5個垃圾桶——1個藍色的可回收垃圾桶、1個綠色的廚餘垃圾桶、2個灰色的其他垃圾桶、1個紅色的有害垃圾桶。

上午10點左右,一位居民提著一袋子菜葉來到投放點位,在垃圾分類志願者的指導下,將垃圾投放至廚餘垃圾桶內、將塑料袋投放至其他垃圾桶內。這位居民告訴記者,近期社區著重宣傳垃圾分類,“目前常見的垃圾都會分。”

居民蘇女士表示,去年起,自己就開始進行簡單的垃圾分類,因為是一個人生活,垃圾相對較少,比較好分。“現在普通的垃圾已經不會分錯,相對有些難度的是日常接觸比較少的垃圾,那種不總扔的垃圾,整理的時候就有點犯難,還得提前查一查。”

另一位居民紹女士告訴記者,雖然知道垃圾分類這個事兒,但是具體怎麼分、怎麼扔還不太瞭解,“因為平時白天都在忙上班,也很少有時間參與這些社區活動,所以對這些瞭解的少一些,希望社區也能擴大宣傳的覆蓋面。”

呼家樓北里社區書記殷金鳳介紹,社區建設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常住居民近三千戶,約有一萬人。2006年起,呼家樓北里社區就開始進行垃圾分類試點工作,目前社區共有45組分類垃圾桶。

如何監督是居民做好分類的一項關鍵環節。殷金鳳介紹,社區建立了一批志願者隊伍,以樓宇為單位,制定居民黨支部包片、樓委會包樓、示範戶黨員志願者包戶、包院、包門樓的黨員包乾責任制。社區還聘請了第三方公司為社區提供垃圾二次分揀服務。

“如果碰到來扔垃圾但分錯了的居民,我們會主動上前指導,告訴他們該怎麼分類。”垃圾分類志願者賀淑琴回憶,社區居民總體分類情況較好,相對容易分錯的是廚餘垃圾。“遇到過把大骨棒扔到廚餘垃圾裡的,實際上這是其他垃圾。”

■藝水芳園社區

仍有居民無法準確投放 有孩子通過動畫學習垃圾分類

“我今天來丟垃圾,家裡孩子還叮囑我呢,別分類錯了。”中國傳媒大學附近的藝水芳園社區裡,一位阿姨一邊說,一邊將手中的廚餘垃圾、其他垃圾投放進對應的垃圾桶內。

該社區每棟樓前,都設有“其他垃圾”“廚餘垃圾”“可回收垃圾”三種類型的垃圾桶。記者在一處垃圾桶站附近觀察發現,前來投放垃圾的10位居民中,半數以上能夠根據垃圾桶上的指導標準進行投放。

陳女士在丟垃圾的時候,不忘向5歲的孩子介紹垃圾的類別。“最近一些動畫片也在播垃圾分類,孩子有時會拿著吃完的香蕉皮跟我說,媽媽這是廚餘垃圾,讓我有點驚訝。”

藝水芳園社區一名管理垃圾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還有一些居民不能準確分類投放,“不過相信大家慢慢會養成習慣的。”

北京新版垃圾分類實施首日 這些垃圾成“易錯題”

新風街一號院內的智能垃圾桶。攝影/新京報記者 陳婉婷

部分社區垃圾分類工作因疫情延遲

記者探訪中還發現,由於疫情影響,大興區星島嘉園、富源裡、貴園北里甲區等小區還沒有開展垃圾分類。

星島嘉園、貴園北里甲區的居民向記者表示,目前小區內垃圾處理方式和往常相同,沒組織大家強制垃圾分類。家住富源裡小區的李女士也表示,今早自己去扔垃圾時還未發現變化。

“我們小區其實從去年開始就宣傳過垃圾分類了,最近這段時間,卻沒怎麼見宣傳。”李女士告訴記者,去年秋天,社區曾經上門送過垃圾袋,講解過相關的垃圾分類知識。

富源里社區一位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社區在疫情之前一直都在準備垃圾分類工作,“目前受疫情影響,計劃有所推遲,近期會盡快開展。”

新京報記者 黃哲程 馬瑾倩 徐美慧 羅曉靜 應悅

攝影記者 王嘉寧 陳婉婷 吳江

編輯 張暢 校對 張彥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