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的国力到底怎么样?

Mr小孙老师儿


国力一说,过于宽泛。单就军事实力而言,清末战斗力并不弱,起码没有大众想象得那么弱。

  • 中法战争,清军先败后胜,镇南关大捷重伤法国陆军主帅尼格里。然后内阁倒台,总理辞职。
  • 甲午海战,日本尽全国之力险胜北洋海军,五艘主战舰被重创。甚至最后有人认为只要清政府坚持打下去,就能拖死日本。
  • 庚子之战,刘光才在娘子关守了四个月,瓦德西吃了无数回鳖,号称世界第一第二的德法陆军怎么着都攻不进这个东天门防线。

有人说,清末军队装备都是世界一流,这话有点夸张,但是并不是信口开河。

  • 中法之战不败而败,是清廷怕兵连祸结,激起民变,再加上朝鲜出了事,赶紧签订条约结束。
  • 甲午海战,号称亚洲第一的北洋军实际长久得不到经济支持,装备年久失修,炮弹不足。
  • 娘子关,德法攻不进去,便恐吓光绪帝,结果清廷竟然下令刘光才撤离,再次不败而败。

所以清末的失败,是政治的失败,体制的失败,官僚的失败。军力虽强,无人可用。


难得青史名姓


首先明确一下清末的概念,清末指的是清末十年,即1901年至1911年。

对于这十年,史学界的观点应该说是比较复杂暧昧的。一方面,这十年清朝无论是从近代化的速度和质量上,还是综合国力上,都是有所提升,有目共睹的,但另一方面,这十年清廷很多政策的推行,又直接导致清朝的灭亡。

如果单纯从财政上来看,清末的财政状况并不是十分理想。

首先,在清末十年,清廷的财政收入是有很大攀升的,因为经过了几十年的近代化改革,清朝有了更多收入来源,比如海关税、厘金、商税、印花税、彩票以及各种捐税等。

但是,清廷的财政支出更高。除了要赔付给各国的赔款,还有就是推行新政的各项支出,诸如编练新军、组建巡警、兴办新学、开办劝业工艺等局,都要花费大量资金。

这就导致清末十年新政看似如火如荼,热热闹闹,但几乎年年都是赤字财政,花得比赚得多得多,清廷本就捉襟见肘的财政状况就更加紧张。

到最后,清廷甚至要靠削减新军薪俸的办法去缓解财政压力。最开始只是各省行为,后来财政实在太困难,清廷便在1911年宣布各省各级新军军官的俸银削减40%,这导致新军各级军官尤其是中下级军官十分不满,逐渐与清廷离心离德,以至酿成辛亥之变。

但是总得来看,清朝的综合国力在清末十年还是有很大提升的,包括国际形象也有很大的改善。可以说,清末十年算是清朝发展的战略窗口期。如果清廷能顶住这几年的压力,后面应该可以顺利转型。


达摩说


1911年,清朝GDp总量世界第三,英国第一,美国第二。1912年,清朝财政收入3.2亿两白银,创历史之最,在世界排名第三。可惜辛亥革命爆发……

清朝后期,对外战争常败,但是,清政府善于学习并总结教训。

太平天国运动中,清朝编练湘军与淮军,大量装备西式枪炮,战斗力大为加强。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慈禧开启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科技,大力引进西方工业生产线,建枪炮制造局,建福州船政局与水师学堂,建同文馆,铺设电报线,修铁路,建四大水师,国力渐强。

甲午战败后,清廷命袁世凯编练西式新军,请德国人为教官,用西式装备与德国操典训练,战力可观。

《辛丑条约》签订后,慈禧宣布新政,建立警察制度,建邮政局,废除科举制度,废除奴隶制度,严禁鸦片,严禁妇女缠足,建咨议局,建度支部与邮传部。鼓励开矿、经商、办厂、上新式学堂,扩大北洋新军,并让地方编练新军,国家逐渐近代化。

如果清朝不灭亡,很可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崛起。

但是,清朝连年财政赤字。

1903年清廷财政收入10492万两,支出13492万两,当年赤字3000万两;到1910年,历年赤字累计达8000万两,而后一年(即辛亥年)的预算收入为29696万两,预计支出为33865万两,当年预计赤字高达4000万两。由此可见,清末最后十年的财政收入有了大幅度的增长,但支出较收入更甚。

清朝于1906年开始实行禁烟(鸦片)。到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为止,清廷颁布了一系列禁烟章程并多次严谕各省督抚认真禁烟,此举尚可称得上“爱民”,其成效也为国内外史学家所肯定,但就这样一项“善政”,却大大加剧财政上的危机。

在禁烟之前,清廷每年从洋土药所得收入高达1000万两左右,而这项收入多用于编练新军。在严重的财政困难下,各省不得不削减用于军队的开支,但这又招来了军界的极大不满。1910年底,湖北宣布削减56万两的新军开销,军人对此表示抗议,有的甚至带着武器离开了军营。1911年,清廷已无可能足额发放官兵们的薪俸,于是在当年5月宣布各级军官的俸银削减40%,这无疑是新军军官们在辛亥年与清廷离心离德的一大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