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巡和郭子仪谁的军事水平更高?

漯河小史哥


张巡,很多人会感到陌生,因为他在历史书中留下的印记不是很浓。但实际上,这位默默无闻的名臣却在唐朝中期“安史之乱”的烟火中,死守睢阳数月。在被俘虏后,膝下有刚、宁死不屈,留下了千古美名。张巡死后,被唐肃宗李亨追赠为扬州大都督、邓国公。在唐宣宗时期,他被选入了纪念凭吊功臣的殿堂——凌烟阁。

郭子仪一生经历了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七朝。历经七朝,屹立不倒,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建功立业的武状元!“忠武”是对武将最高的封号,也是对武将最大的褒奖。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也只有大唐名将郭子仪享受到了此封号,郭子仪作为中兴悍将受之无愧。

我认为郭子仪更高!


房东先生


张巡和郭子仪都是唐朝时平定安史之乱中涌现出的唐军名将,不过,郭子仪是平叛的唐军主将,对大唐有再造之恩。张巡只是一个微末小吏,只因守睢阳城而成名。明显不是一个档次,但是,如果,仅仅是比较二人军亊水平的话,就要抛开职务和功勋了,两相比较,张巡的军亊水平要高一些。


张巡守睢阳城是主动的,没有谁指挥他必须这样做,他凭的是个人的军事素质的直感。因为,睢阳是江淮门户,江淮则是大唐的财赋重地,一但睢阳失守,对于危难之中的李亨政权无疑是一记重击,到时侯,不要说收复京,刚刚成立的新政权能否继续下还是未知数。

所以,张巡死守睢阳有其独到而精准的眼光,决非是为了一战成名。

张巡守睢阳时,,手下的军队人数是六千八百人,攻城的叛军是十三万人。

至德二年正月,十三万叛军在尹子奇率领下攻打睢阳城,战斗持续十六天,叛军死亡两万多被俘将领六十余人。

两个月后,尹子奇卷土重来,张巡率军出战,首战斩敌将三十余名,毙敌三千余人,并乘胜追击数十里。

这样的战果是几千唐军对十几万叛军创造出来的,充分反应出张巡超人的胆量和勇气。


在有限的兵力下,张巡奇计百出,他先用疲兵计拖疲敌军,然后,张巡和手下将领名率精骑五十,突然出城,攻击敌军中军大帐,其目标是敌军主帅尹子奇。最后射瞎尹子奇一只眼睛。

七月初,敌军从后方调来生力军,兵力恢复到十几万,张巡手下的将士剩下一千六百人。

张巡己经没有能力主动出击了,不仅是兵力不足,粮食也不多了,每个将领每天只能分到二两米。将士们在吃不饱的情况下,只好用树皮,茶叶,纸张来充饥。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张巡没有丧失信心,依然让叛军无可奈何。

叛军用云梯攻城,张巡就用计烧毁云梯,叛军田木驴攻城,张巡用铁水烧毁木驴。叛军修筑磴道,张巡松町,蒿草偷偷塞在木材中烧毁它。

七月中旬,睢阳城彻底断粮,守军余六百人。更可怕的是,他没有援军。当时,有三支唐军距离睢阳不远,但都拥兵自重无人来救睢阳。

万般无奈之下,张巡他们只好吃城中的妇女,老人和孩子。

从八月到十月,睢阳城被吃掉的老弱妇孺多过三万人,守城军队剩四百人。

但睢阳城仍然在张巡手中。

十月初九城破时,睢阳城上的守军将士,己无力举起手中的武器了。

绝望的张巡,向西遥拜,悲愤地喊道:臣力竭矣,不能全城,生既无以报陛下,死当为厉鬼以杀敌。

张巡在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凭着对大唐的忠心,坚守十个月且歼敌无数。其间,不仅表现了超人的胆略,而且还奇计百出,让敌人无可奈何,也胆颤心惊。也就是说,直到最后,张巡的失败不在计谋,而在弹尽粮绝。

反观郭子仪,从来没有陷入过如此绝境,他有充足的粮草和众多的军队。他可以轻松自若地,游刃有余地运筹惟幄。当然,这样说,并非是贬低郭子仪,而只是就事论是而己。

也就是说,在睢阳城那样的绝地,能比张巡打的更好的人,恐怕没有了。

一个人的军事水平,不仅仅指谋略,而且,也包括信心,眼光,胆略和勇气。在指挥室内讨论,一个指挥员的水平未必高过一个高级参谋。但是,参谋至所以不能成为指挥员,是因为,他缺乏的是上述四个条件和临机决断能力。

郭子仪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统帅型军事指挥员,但是,在睢阳城那样的困境中能否还有那样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心呢?如果,他那怕是丧失一部分信心和勇气,他的军事水平还能发挥出多少呢?哥舒翰不就是例子吗?


一叶小舟168521774


张巡和郭子仪都是唐朝安史之乱时期的名将,不过两个人的档次完全不一样。郭子仪是天下兵马大元帅,而张巡只是一城守将。

这就好比三国时期的曹仁和庞德,两个人都是非常勇武,也起到了关键作用,可是曹仁是荆州地区的一把手,而庞德只是前来跟关羽叫板的先锋大将。

不过张巡身上的故事,却让人听着不寒而栗,望而生畏。郭子仪的人生履历就要顺畅得多,从一个武举人成为汾阳郡王,活了足足85岁。

张巡镇守睢阳城,把城中老弱妇孺都给吃光了。

当时张巡只是一个小小的县令,可是却因为抵抗安禄山大军闻名天下。很多太守级别的人都投降了,他这么一个小县令却宁死也不投降。

张巡、许远,可谓烈丈夫矣。以疲卒数万,婴孤墉,抗方张不制之虏,鲠其喉牙,使不得搏食东南,牵掣首尾,豗溃梁、宋间。大小数百战,虽力尽乃死,而唐全得江、淮财用,以济中兴,引利偿害,以百易万可矣。---《新唐书》

尤其是在镇守睢阳城的时候,张巡和睢阳太守许远两个人,固守睢阳,抵挡十多万安禄山大军,为唐朝赋税重地江淮地区争取了不少自救的时间。

可是张巡在镇守睢阳的时候,缺兵缺粮,尤其是没有粮食吃。看着士兵们一个个都饿得跟个皮包骨头一样,张巡也是急得发慌。

  1. 毕竟唐肃宗只是送来了嘉奖令,是一粒米都没能送到睢阳城。眼看着城中就要断粮了,张巡做了一件丧尽天良的事情。
  2. 他吩咐手下人,把城中老弱妇孺都集中起来,全部烹杀给士兵们吃。为了起到带头作用,他回家先把自己的小妾给杀了分给大家吃。
  3. 为此城中士卒多以人为食,一时间城中哀嚎遍野。就算是这样,也没能抵挡士卒们的饥饿。唐朝的援军迟迟不到,粮食也就运不进来。

城内的树皮、老鼠全部都被吃了个干干净净,张巡是在这种情况下,被安禄山的叛军攻破了睢阳城。

郭子仪帮助唐肃宗安定四方。

如果说非要挑一个唐朝的大救星,那么这个人一定是郭子仪。郭子仪是天下兵马副元帅,因为大元帅是唐肃宗的儿子李豫,也就是后来的唐代宗。

贼将崔乾祐守潼关。二年三月,子仪大破贼于潼关,崔乾祐退保蒲津。时永乐尉赵复、河东司户韩旻、司士徐炅、宗子李藏锋等,陷贼在蒲州,四人密谋俟王师至,则为内应。及子仪攻蒲州,赵复等斩贼守陴者,开门纳子仪。乾祐与麾下数千人北走安邑,安邑百姓伪降,乾祐兵入将半,下悬门击之,乾祐未入,遂得脱身东走。子仪遂收陕郡永丰仓。自是潼、陕之间无复寇钞。---《旧唐书》

唐玄宗丢了两京以后,匆忙逃到了四川。唐肃宗在战乱中提前登基,得到了郭子仪等人的支持,可惜唐朝的军队当时混乱不堪。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只能向回纥人求救。也就是说,平定安史之乱的重要力量,其实是回纥人,为此唐肃宗答应了回纥人不少苛刻的要求,比如说打下了长安城,可以任凭他们去抢掠。

  1. 而这帮回纥兵有很大一部分,是直接受到郭子仪的调遣的。河东、河西包括河南的地区,基本都是郭子仪收复回来的。尤其是收复两京的功劳,足以让郭子仪彪炳千秋。
  2. 郭子仪一路高升,先后被加封为司徒、代国公、汾阳郡王等。不过郭子仪也不是一帆风顺,在打了败仗以后,唐肃宗果断剥夺了他的军权,郭子仪丝毫不介怀,始终以大局为重。
  3. 等到唐肃宗再次需要郭子仪的时候,郭子仪依旧义不容辞地上了战场。唐肃宗去世后,唐代宗登基,郭子仪被谗言所害,只能告老还乡,再次失去兵权。

可是等到吐蕃攻打长安的时候,唐代宗索性逃出了长安,郭子仪再次得到重用,起兵抵抗吐蕃大军,可惜这个时候郭子仪过去的部下们已经被打散了,失去了过去的战斗力。

当时郭子仪完全有废立皇帝之权,可是郭子仪不仅对唐代宗没有怨恨,而且将宗室女眷全部送到了唐代宗那边,自己只身在前线与吐蕃鏖战。

没有郭子仪,就没有中唐和晚唐,所以是这个人延续了唐朝的命运。不怪他儿子郭暧对公主说,这唐朝的江山,是他老子打下来的。

张巡虽然勇猛,做法却不可取。

张巡的确是一位非常勇猛的战将,从一位名不经传的县令,成为了决定大局的守城之将。张巡几乎是没有片刻思索。

他的行为的确鼓励了不少心向唐朝的各地官员,毕竟在此之前,大家的好日子过得多了,看到安禄山的大军,根本就想不到要抵抗,全部都是望风而降。

而张巡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一现状。他死守睢阳城,保住了唐朝最后一块稳定的赋税之地,为后来唐朝反攻叛军,积攒了不少资本。

有诏拜巡御史中丞。被围久,食尽,巡士多饿死,存者皆痍伤气乏。巡出爱妾曰:“诸君经年乏食,而忠义不少衰,吾恨不割肌以啖众,宁惜一妾而坐视士饥?”乃杀以大乡,坐者皆泣。巡强令食之,至罗雀掘鼠,煮铠弩以食。贼知外援绝,围益急。---《旧唐书》

可是他带领手下人,把城中老弱妇孺都给吃掉这件事,实在是有点丧心病狂。这让我看到,古代对封建统治者的忠心,近乎达到了变态的地步。

打得过就打,打不过要么全部战死,要么就跑路,为什么要伤害无辜的老百姓呢?在张巡眼里,老百姓的性命根本就不算什么,李家的江山社稷,才是最重要的。

张巡死后,的确得到了唐王朝的各种追封,也是名垂青史了。但是他在人类历史上,绝对是一个败类。个人观点,不喜可喷。

总结:郭子仪的军事能力更出色。

张巡着眼于一次战役的胜负,而郭子仪看到的,是整场战役的成败。这两个人的着眼点是完全不同的。

所以说张巡只能是郭子仪手底下的一员大将,绝对不可能成为一个对全局有把控能力的元帅。由此可见,张巡是只管战术,而郭子仪是既要管战术,又要管战略。

不管是功劳上,还是能力上,郭子仪都要远胜张巡。当然了,张巡杀身成仁的这种气魄,是非常了不起的,比那些膝盖软趴趴的人,要强太多了。

《旧唐书》

《新唐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