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国家农高区(山西农谷)“六大基地”集中开工

4月26日上午,在晋中市太谷区成立大会结束之后,晋中国家农高区(山西农谷)“六大基地”集中开工仪式在晋中国家农高区功能食品加工基地举行,标志着晋中国家农高区(山西农谷)建设翻开了新篇章,向着加快建设山西现代农业创新高地、产业高地、人才高地、开放高地和农村改革先行区的目标疾步奋进。市委书记赵建平出席并宣布项目正式开工。市委副书记、市长常书铭,市委副书记尹乃明,山西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廖允成,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赵庆华,市政协主席王建林出席。市领导张志刚、丁利军、鹿建平、连建华、区领导刘伟、南宏参加。副市长丁雪钦主持。

晋中国家农高区(山西农谷)“六大基地”集中开工

市委、市政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使有机旱作农业成为我国现代农业的重要品牌”的殷切嘱托,按照“三年成势、五年成型”的总目标,高举农业科技创新和深化农村改革“两面旗帜”,聚焦“十个突破”,扎实推进晋中国家农高区(山西农谷)建设。此次开工的“六大基地”共包括晋中国家农高区科创基地、功能食品加工基地、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基地、青农联创新创业基地、种苗花卉培育基地、山西农谷总部基地,涵盖科技创新、有机旱作农业示范种植、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新品种新技术试种推广等方面,将撑起晋中国家农高区建设的“四梁八柱”。

常书铭在讲话中指出,随着晋中国家农高区(山西农谷)建设的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均取得阶段性成效。一是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累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7家,吸引12名院士、8家院士工作站落户,山西农大和省农科院实现合署。二是标杆项目加快实施,山西农产品国际交易中心、山西农谷农民培训中心、广誉远中医药文化产业园等建成投运,华为、阿里巴巴、大北农等8家行业领军企业先后落地。三是农村改革深入推进,探索金融支农土地和产业“2+5抵押新模式”,全省率先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国率先开展“五地一产”改革。四是影响力日益增强,连续两年举办农村改革(太谷)论坛,承接省农博会、海峡两岸农业科技高峰论坛等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活动。

常书铭强调,全市上下要围绕“六大基地”建设,营造最佳环境,用好国家农高区“金字招牌”,以特区“思维”研究制定利于引资上项的各项优惠政策,将农高区建成全市营商环境的窗口和标杆;拿出最佳状态,选派一流施工队伍、一流运营团队,明确任务书、挂起作战图,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确保“六大基地”早竣工、早投产、早见效;确保最佳成效,力争到年底前实现基础设施基本完备,高新技术企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农高区核心区初具规模,主要经济指标大幅提升,全国农业科技创新高地、示范基地建设初见成效。

晋中国家农高区(山西农谷)“六大基地”集中开工

开工仪式结束后,与会领导还深入晋中国家农高区科创基地产品研发展示中心、智能农机装备工程实验室、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有机旱作农业实验室、谷子研究所等地进行了现场观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