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象山〡畝產論英雄,將為青島帶來大改變

按規模分高下的時代正在過去,以畝產論英雄的時代已經來臨。

今年以來,山東省市連續下發“畝產效益”改革相關文件,直指工業企業畝產效益改革。

2月27日,山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關於對“畝產效益”評價企業試行差別化價格政策的通知》。緊接著,威海、濱州等地市陸續出臺畝產效益評價相關標準。

4月16日,青島市發佈《關於開展“畝產效益”評價改革工作的實施意見(徵求意見稿)》,明確提出在全市啟動“畝產效益”評價改革,建立導向清晰、指標規範、權重合理的企業綜合評價體系。

如此密集地出臺政策釋放出強烈信號,步入新舊動能轉換攻堅之年的山東,發展方式正在發生改變,由從前的向規模要效益,轉向從畝產要效益。通過擴大規模提升效益的“老路”恐怕將行不通,提升發展質量成為重中之重。

畝產效益是農業生產中的專業術語,但伴隨著工業在國民經濟的發展中扮演者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畝產效益開始成為工業發展的評價標準。

相比農業,工業的畝產效益評價體系要複雜的多。何謂畝產效益?通俗的說,對土地來說,每畝地可產出多少斤糧食叫做畝產量,對企業來說,每畝地產生多少效益、產出多少稅收,這叫企業的“畝產量”。

而所謂“以畝產論英雄”則是根據企業在畝產效益評價中的表現,獲得不同檔位的電價、地價、減排任務等指標。

評價考核就是“指揮棒”。“以畝產論英雄”這根指揮棒將給青島、給山東帶來怎樣的變化?

1 屋子裡的大象

作為全國經濟大省,山東經濟一直穩居全國前三。2019年,山東以71067.5億元的GDP位居全國第三,領先於GDP為62352億元的浙江。

儘管總量靠前,但在反映經濟發展質量的人均GDP卻是山東的痛點。如果說在GDP總量上山東處在第一梯隊,那麼在人均GDP這項排名上,山東僅處在第三梯隊的邊緣,與經濟大省的地位頗不相稱。

2019年,山東人均GDP為7.07萬元,排名全國第10。而在GDP總量排在山東之後的浙江,則憑藉著10.87萬元的人均GDP排名全國第四,遙遙領先於山東。

GDP與人均GDP排名的倒掛也意味著,山東經濟的高總量是建立在人口、土地、能耗等資源要素的高投入基礎上,而江蘇、浙江等省份則是通過高質量發展。

山東經濟出了什麼問題?省委書記劉家義在山東省全面展開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動員大會上直指山東經濟發展的“短板”:“如果我們的發展方式濤聲依舊,產業結構還是那張舊船票,就永遠登不上高質量發展的巨輪。”

山東所面臨的困境與其長期以來形成的產業結構密切相關。山東是全國重工業大省,鋼鐵、地煉、電解鋁、焦化、輪胎、化肥等傳統產業在全國名列前茅。化工、鋼鐵以及煤炭等傳統產業佔工業比重約70%,其中重化工業佔傳統產業比重約70%。過“重”的產業結構也使得山東的能耗水平位居全國第一。

近年來,在區域經濟比拼中,以傳統產業為主的山東在與高科技產業為主的廣東、江蘇、浙江等對手面前顯得步履蹣跚、肩上環保的壓力卻越來越重。

相比江蘇、浙江等省份,山東經濟就像是困在屋子裡的大象,想要轉身,卻囿於龐大的產業根基不得不緩慢前行。

2 指揮棒在變

追兵越來越近,標兵漸行漸遠。意識到問題的山東已經行動起來。

2018年2月22日,山東省全面展開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動員大會召開,從此掀開了山東經濟轉型發展全新的一頁。

兩年時間過去了,產業結構調整已初見成效,新舊動能轉換也步入改革的深水區。從引入新的產業到引入新的機制。“畝產效益”評價體系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

在傳統的企業效益評價體系中,營業收入、稅收可以說是最重要的指標,這兩項指標名列前茅的企業將獲得更多的包括能耗、土地、資金的支持。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之內,這樣的評價體系推動了山東石油、化工、鋼鐵等領域的大發展,支撐著山東經濟的高速發展,帶來了山東經濟的繁榮。直到現在,在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上,來自山東的富豪仍有相當部分出自石油化工、鋼鐵、有色金屬等行業。

然而,伴隨著全球性產業結構的調整,移動通信、計算機等低能耗、低汙染、高附加值的產業異軍突起,而高能耗、重汙染的產業難以為繼,曾經以營業收入、稅收為標準的考核方式必須要做出改變。

在傳統的考核標準中,高能耗、高汙染的企業仍然有機會佔據最核心的資源,而對於那些追求高質量發展的企業來說,研發、技術等方面的投入必然會影響到企業的營收,但在資源的分配中並不佔據優勢,而這樣的企業才能引領產業發展的未來,更應該得到大力的扶持。

對於當下的山東而言,依靠企業的自覺進行產業的轉型升級並不現實,必須要通過對考核“指揮棒”的改革倒逼企業走上高質量發展之路。

這根“指揮棒”就是“畝產效益”評價體系。考核標準直接決定了企業的改革方向。山東對“畝產效益”評價體系的探索已經進入到了更深層次,讓優質資源流入發展質量更優的企業。

2月27日,山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關於對“畝產效益”評價企業試行差別化價格政策的通知》,明確提出了差別化的電、水、氣價格政策,對被列入限制發展類的企業,實行更高的電、水、氣價格,倒逼企業轉變生產方式。

在對考核“指揮棒”的改革上,山東的步子已經邁得越來越大。3月31日,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佈《關於建立“要素跟著項目走”機制的意見》,明確提出新增建設用地指標重點保障全省重點項目建設,優先支持省級重點項目。過去的土地分配,講究“指標”“切塊”“排排坐、分果果”,這種辦法極易造成“好項目沒地落”和閒置浪費並存現象。建立“要素跟著項目走”機制,就是打破這種低效配置方式,在精準、高效上下功夫,“讓好馬吃上好料”、把“好鋼用到刀刃上”。

對於山東而言,“畝產效益”評價體系的改革就好比從此前僅看重分數的“應試教育”轉向更加註重全面發展的“素質教育”,並在此之上培育出更多全面發展的“優等生”。

3 青島如何提升畝產

作為山東經濟發展龍頭,膠東經濟圈發展核心城市,青島同樣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畝產效益”評價體系,倒逼企業向高質量發展邁進。

客觀地講,青島目前的“畝產”還不高。深圳在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創造了2.6萬億的GDP,面積只是青島的1/6,但產出整整是青島的兩倍多。

當然,這也正是青島未來發展的巨大空間。

提升“畝產效益”並不只是企業自主轉型那麼簡單。在農業生產中,提升畝產效益最直接的辦法就是種植經濟附加值更高的農作物。例如,種植普通的蔬菜與櫻珠、藍莓等水果,從收益上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經濟發展也遵循著同樣的道理。想要提升工業“畝產效益”,勢必要引進更多“含金量”更高的產業。以近年來發展迅猛的合肥為例,得益於人工智能龍頭企業科大訊飛,面板巨無霸企業京東方,合肥極大地提升了工業的“畝產效益”,取得了經濟的飛速發展。

對於青島而言,想要取得工業“畝產效益”質的飛躍,是必要引進科技含量更高的工業項目。

青島也正在朝著這個方向努力。當下,“新基建”風頭正勁,而作為新基建核心領域之一的工業互聯網更有著無限的發展潛力。當下的青島正在大力發展工業互聯網產業,並提出了打造“工業互聯網”之都的宏偉目標。相比於傳統制造業,工業互聯網無疑將產生更大的經濟效益,青島一旦在工業互聯網領域佔據行業發展的制高點,工業的“畝產效益”無疑將產生指數級的飛躍。

提升畝產效益的另外一個途徑則是改變原有的種植方式,通過更加科學合理的方式提升產量。這也是當下不少青島企業提升畝產效益的主流選擇。

作為青島首個試點畝產效益評價改革的區市,膠州近日敲定第二版評價改革方案,利用調整完善後的評價指標體系,即將對企業展開2019年度評價。‘

三秀新材料項目是今年的青島市重點項目,總投資5億元人民幣,共佔地76畝,建築面積8.5萬平方米。生產的聚氨酯彈性體TPU薄膜及膜材與基材的複合材料,是聚氨酯新材料和紡織行業以國產代替進口的高科技產品。

“項目採用集中生產片區及三層車間,容積率由最初的0.8提高到了現在的1.57。”膠西街道黨工委書記楊升金介紹說,兩個簡單數值的背後,是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資源,以最小的資源環境消耗獲取最大發展效益的決心。

“畝產效益”評價體系的推出和完善,不僅關係到產業發展方式的轉變,更關係到新舊動能轉換這一仗的成敗。

以畝產論英雄,讓優質資源流向更多的優質企業,換取經濟發展更加美好的明天!

作者 | 木梓 策劃 | 沈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