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成績焦慮的小學生家長,忽略了孩子情商的發展,錯過成長黃金期

幼兒園的家長,多因為孩子吃飯、睡覺、交朋友等問題而焦慮。而當孩子上了一年級,進入小學,家長的焦慮重點則大部分圍繞著孩子的學習成績。

作業能否按時保質完成,課本知識是否能夠掌握,考試成績是否比他人強。這些關注點,都成為家長焦慮的根源。

因成績焦慮的小學生家長,忽略了孩子情商的發展,錯過成長黃金期

在一檔關於小學生課後生活的節目《親愛的小課桌》中,一個名叫徐敬凱的一年級小學生的課後生活,引發了嘉賓們的討論。除了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凱凱還要完成媽媽額外佈置的作業,數學、作文、還有閱讀。而這些凱凱已經習以為常,說自己已經做過上百套的卷子。

當嘉賓們問到凱凱媽媽為何要讓一年級的孩子做這麼多作業時,凱凱媽媽說出了很多家長的心聲,“當看到別人家孩子都做題的時候,你家孩子在玩,難道不焦慮嗎?”並且直言自己對孩子要求並不高,前十名就行。

因成績焦慮的小學生家長,忽略了孩子情商的發展,錯過成長黃金期

當孩子的小學生活在跟別人的比較中,以及依靠題海戰術追逐成績排名中渡過,留給孩子的除了卷子上的分數,還有成長中的遺憾和缺失。特別是在情商方面,更容易出現問題。

在《親愛的小課桌》中,徐敬凱的後續表現,也讓我們看到了只抓孩子學習會給孩子帶來哪些問題。

自信心和挫折抵抗力的不足,阻礙孩子的前進。

當小朋友們都在爭前恐後地展示自己的才藝時,徐敬凱表示拒絕表演,理由是怕自己跳舞跳得不好。

凱凱媽媽說,他平時也這樣。如果覺得自己做不好,或者是看到在場的他人做得好,那麼就不會表演了,不想輸給他人。

因成績焦慮的小學生家長,忽略了孩子情商的發展,錯過成長黃金期

其實這樣的行為,與其說是爭強好勝,不如說是孩子的自信心不足,不相信自己能夠做好。挫折抵抗力也是比較弱的,不能接受自己比不過他人。

比起學習成績來講,一個人的自信心和挫折抵抗力對其影響更為深遠,學習、生活、工作,都會受到影響。

有自信的人,更願意挑戰自己,更有前進的動力。挫折抵抗力,則能夠幫助自己從不足中成長,繼續努力。

在小學階段,如果家長只是抓孩子的學習成績,而忽視了孩子情商方面的問題。開始可能在成績上有成效,但是越往後情商的短板,會影響到孩子的學習。

因成績焦慮的小學生家長,忽略了孩子情商的發展,錯過成長黃金期

社交能力的不足,讓孩子失去快樂。

只讀書刷題的孩子,還容易出現一個情商方面的問題,就是社交能力不足。只會做題,不會交朋友,讓本該天真爛漫的年齡,早早地感受到孤獨和煩惱。

有的家長怕孩子貪玩影響學習,就限制孩子交朋友。跟同齡人之間缺乏溝通交流,時間長了會讓孩子在學校中處於孤立的狀態,對其身心健康也是不利的。

其實,孩子在交朋友的過程中,能從他人身上學習長處,學到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

因成績焦慮的小學生家長,忽略了孩子情商的發展,錯過成長黃金期

小學階段是孩子成長的黃金階段,家長重視是對的,但是不能僅僅抓著學習成績不放。孩子的行為習慣、情商的綜合能力,也很重要。

家長要了解孩子在不同年齡的身心特點,根據孩子的特點順勢引導,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小學的一二年級,是習慣養成的重要時期。到了三四年級,家長則可以對孩子的學習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五六年級,則是要多溝通關注孩子心理,預備青春期的的到來。

有著豐富教學經驗的教師將小學各個年級孩子可能遇到的問題,以及應對的措施,寫成《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一書。解決小學生家長的困惑,幫助家長走出焦慮。

因成績焦慮的小學生家長,忽略了孩子情商的發展,錯過成長黃金期

孩子成長,家長更需學習。避免空談大道理,《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讓家長在教育孩子時更加遊刃有餘。

點擊下方鏈接下單,讓家長輕鬆陪伴孩子度過小學六年的成長關鍵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