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悲憫的故事情節背後,蘊含著溫情的寫意美感

大家好!請大家在閱讀之前,關注下小暖,我們一起探討更多文化知識。

“鞦韆幫了我的忙。她成全了我的勇敢,掩蓋了我的驚慌,誇大了我的力量,我真想就這樣永遠地蕩下去。”

2003年,霍建起將莫言的小說《白狗鞦韆架》改編成電影《暖》,以含蓄、唯美的鏡頭語言和沈從文式的美學風格展現在熒幕上,用一種雙時空轉換的敘述方式,將現實和回憶交錯在一起,來回穿梭。

《暖》:悲憫的故事情節背後,蘊含著溫情的寫意美感

該影片講述了一個悲憫的愛情故事,在北京工作的林井河請假回到十年未歸的農村老家。他在橋頭遇到了初戀情人暖——一個他很怕見到又從未忘記的人,引發了一段他和曾經的戀人暖以及啞巴之間的一段回憶。

影片附帶著江南獨有的潮溼氣候,讓其增添了憂鬱氣氛。徽式建築,泥濘小路,還有在風中搖曳的高高蘆葦,無不瀰漫著鄉間氣息,映襯著井河、暖、啞巴三人之間的情感故事,給人一種遊子回到故鄉後無限眷戀、難忘的感覺。

在故事情節和氛圍烘托的共同加持下,影片一舉斬獲第16屆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最佳男演員獎,第2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編劇獎。

《暖》:悲憫的故事情節背後,蘊含著溫情的寫意美感

全片沒有驚心動魄的戲劇衝突,也沒有異彩紛呈的視覺奇觀,它所表達的是隻一種感受,一種追問。以一種獨特的美學方式,展現了蘊含溫情的寫意美感。

接下來,我們將從象徵意義、人物形象和鏡頭風格,一起來看看這部充滿悲憫的故事情節背後,蘊含的溫情。

《暖》:悲憫的故事情節背後,蘊含著溫情的寫意美感

① 鞦韆象徵著暖的命運和理想,後來鞦韆斷了,暖的夢也斷了

在整部影片當中,鞦韆是條重要的故事線索,在林井河的第一次回憶當中,有一個在公社場院上的場景。

這裡有著秋收勞作的人群,還有著盪鞦韆的人們,更重要的是,有著陽光快樂的暖。這個地方,是暖夢開始的地方,也是她夢結束的地方。

“這是村子裡的男女老少唯一的娛樂方式,不知道已經蕩了多少年。”

金秋時節,人們收穫的同時也不忘了娛樂。林井河和暖的每一個回憶都伴隨著這個場景,伴隨著令人快樂的暖色調,也伴隨著貫穿整部影片的溫情。

暖:井河,你看見什麼了?

井河:我看見稻草堆的尖了。

井河:暖,你看見什麼了?

暖:我看見北京了!我看見天安門了!

從井河和暖在鞦韆旁的對話我們可以看出,井河看到的是鏡頭中現實的東西,而暖看到的卻是幻想出來的東西。這個時候的暖,充滿著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嚮往,懷揣著進入大城市的理想。

《暖》:悲憫的故事情節背後,蘊含著溫情的寫意美感

此刻的鞦韆,成為了她的寄託,滿足了暖渴望飛翔的願望。

當井河向暖表白完他的承諾以後,兩個人的希望都得到了暫時的飽和。藉助於鞦韆,井河宣洩著內心的狂喜。鏡頭從不同視角,反覆強調著他們用力的盪鞦韆,讓觀眾與他們一起累積情緒,那種喜悅的情緒。

《暖》:悲憫的故事情節背後,蘊含著溫情的寫意美感

而在鞦韆達到最高點時,繩斷了。此時,什麼聲音都沒有,甚至都沒有兩人被摔在地上的場面,只用一個鞦韆的空鏡頭就結束了這個本來很慘烈的景象。

暖的腿被摔斷了,對未來的期望也在這個時候折斷了。

② 鞦韆承載了啞巴的愛和希望

在暖離開秋千架的時候,啞巴對著鞦韆打著啞語:我愛你。

啞巴對暖的愛,是一種扭曲且極端的愛。暖多才多藝且美麗漂亮,當地不少的青年都在追求她,不斷的向她示好。而啞巴不一樣,老是和暖過不去。

或許他是想表達:當整個世界對你好的時候,我就是壞人;當整個世界對你不好的時候,我願意對你好。

《暖》:悲憫的故事情節背後,蘊含著溫情的寫意美感

啞巴向鞦韆表白的場景,是在一天的早晨,天還矇矇亮,太陽還沒有升起,可是環境和氛圍卻是充滿希望的,

啞巴對暖的愛雖然無言,卻很真實,充滿了希望。從這個場景上我們也可以看出這部電影的溫情所在。

《暖》:悲憫的故事情節背後,蘊含著溫情的寫意美感

林井河:我想忘了你,可我忘不了你

影片中的林井河的內心充滿著愧疚與懊悔,考上大學的他曾許諾,上完大學一定會回來接暖。可是他還是敗給了現實,在城市生活中迷失了自己。

林井河回鄉辦事,最怕遇到的就是暖。因為他知道,自己虧欠與暖。

《暖》:悲憫的故事情節背後,蘊含著溫情的寫意美感

去暖家做客之後,暖送林井河出門,他看著暖現在和啞巴的生活,愧疚至落淚。他對暖說:我把你忘了。

可是,他真的忘了麼?並不是。

林井河心裡在明白,這正是自己當時所希望的,他是想把暖給忘了,可以藉此開脫自己並且尋找新的感情,見到暖之後,他才意識到自己多年以來根本沒有想過暖的處境和感受。

影片中共有兩個線索,一明一暗,分別講述現代發生的事和過去的事。利用倒插敘的方法進行敘述,通過新舊時空的對比,展現出林井河和暖性格變化的軌跡,昔時一心一意的純情少年在十年後面對曾經的愛人卻只有自責和逃避。

暖:心裡的小房子,曾經住過兩個人

伍爾夫說:女人應該要有一間自己的房。

暖有著一間自己的房,房子每次只有一個人,那人的名字只能叫做承諾。

暖經歷兩次無果的等待,終於明白愛情的不可捉摸。第一次,小武生說要回來接她,後來落空。第二次,井河要她等他回來,卻在考入大學後沒了音信。

《暖》:悲憫的故事情節背後,蘊含著溫情的寫意美感

為了要在更好的環境下生活,可以犧牲愛情。男人的隨便許諾卻讓女人付出青春代價。這是一場不公平的遊戲,但參與者自始至終都心甘情願。

後來林井河回來看暖,暖告訴他自己現在過得很好。當初懵懂的自己已經長大,對於承諾的看法也當成了笑話。可是,她並沒有放棄生活,她願意與啞巴相愛,也深愛著自己的女兒丫。

《暖》:悲憫的故事情節背後,蘊含著溫情的寫意美感

暖的前半生,揹負著太多的期待。不管是對小武生還是林井河,都充滿著信任。這種期待是有根基的,那就是對未來美好生活、對大城市的嚮往。

啞巴:我愛的無言但真實

電影中的啞巴說不成話,但他卻有了更為豐富的肢體語言來表現。例如他和暖在一起時的那種緊張與衝動,都無不表達著他對暖的愛意。尤其是在片子最後啞巴竭盡全力的比劃著井河帶暖她們母女走,表現了啞巴的後悔與不捨的心情。

雖然啞巴不會說話,但他的女兒丫在電影中也充當了啞巴的聲音,尤其是最後一段啞巴借小女孩的口說出了他要說的話:“我爸叫你帶我和我媽走。”昇華了感情。

《暖》:悲憫的故事情節背後,蘊含著溫情的寫意美感

和當初啞巴對鞦韆的表白一樣,啞巴愛的也委婉,有時候,愛不一定要說出來。

在跟林井河喝酒的時候,啞巴想要喝過他,他心裡其實是自卑的,認為自己沒辦法給暖母女更好的生活。他的內心也是要強的,總要有一點比別人強。

林井河、暖和啞巴,雖然命運中都有著各自的悲憫故事,可都對生活抱有敬意,我懺悔、我堅強、我真實。他們用不同的人物形象,展現了不同的溫情美感。

《暖》:悲憫的故事情節背後,蘊含著溫情的寫意美感

和霍建起執導的電影《那人那山那狗》鏡頭美感相似,《那人那山那狗》是在大片大片的綠意中講述故事,而《暖》也是如此,畫面充滿了生機與活力。

特寫帶來的美感

當林井河回到家鄉第一次看到暖的時候,從暖的正面以及側面給了暖面部一個大的特寫,在正面的時候暖的面部表情是一種不動聲色的驚訝,當鏡頭推向暖的側面時,暖又表現出了一種鎮定與漠然的樣子。

《暖》:悲憫的故事情節背後,蘊含著溫情的寫意美感

這樣的一個特寫間接的表現出了十年的時間是一個女人變得滄桑了起來,讓人的心裡有種莫大的衝擊,在影片中也給了井河莫大的衝擊,更增加了他的愧疚之感,這種愧疚在後來井河的講述中也得到了體現。

鞦韆斷後,同樣有一個特寫,通過搖擺的斷裂鞦韆,烘托了憂傷的氛圍。

此外,影片中灰濛濛的天,藍黑的雨巷,灰暗的閣樓,藍灰的磚瓦等特寫,都讓人在探索電影情節的同時,感受到江南小鎮中如詩如畫般的美感。

《暖》:悲憫的故事情節背後,蘊含著溫情的寫意美感

在井河回憶的片段中,也有著許多美的特寫:天空是晴朗無比的,溫暖的陽光,金黃的大地,黃色的蘆葦,高高的稻草堆……一派祥和明朗的景象。在記憶裡,暖有著很多種顏色,這麼多顏色中都透著幸福與期盼。化妝過的臉譜是暖顏色最多的時候,也是暖最美好的回憶。

“我的承諾就是我的懺悔。人都會做錯事的,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彌補自己的過失,如此說來我是幸運的。”

由衷的感謝您付出寶貴的時間閱讀本文章,喜歡的朋友可以點個贊或者關注下小暖,小暖為出好文不懈努力……

文:青稞日暖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