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恩格斯辯證道德觀對杜林絕對道德觀的價值顛覆

作者:丁雪楓,國防大學政治學院馬克思主義理論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原載於《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2020年第5期

[摘 要]道德方法的機械唯心性、道德原則的絕對性、道德目標的狹隘性等暴露了杜林絕對道德觀的缺陷,併成為其被批判的重要根源。具體的道德方法、階級的道德原則、發展的道德目標等凸顯了恩格斯辯證道德觀的價值合理性。辯證道德觀對絕對道德觀的價值顛覆,促進了以辯證唯物的道德方法、無產階級性質的道德原則、“真正人”的道德目標等為主要維度的馬克思主義倫理觀的生成。加強恩格斯辯證道德觀對杜林絕對道德觀的價值顛覆研究,對於從理論上駁斥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倫理思想缺失的錯誤觀點,對於推進馬克思主義倫理研究系統化、深刻化,對於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振奮中華民族精神等都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恩格斯;杜林;道德

恩格斯的倫理思想非常豐富,涉及道德基礎、道德方法、道德原則等方方面面,然而,關於恩格斯辯證道德觀對杜林絕對道德觀的價值顛覆,學術界研究尚顯不足。加強這一研究,對於從理論上駁斥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倫理思想缺失的錯誤觀點,對於推進馬克思主義倫理研究的系統化、深刻化,對於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振奮中華民族精神等都具有重要意義。

一、顛覆的根源:杜林絕對道德觀的缺陷

小資產階級社會主義的代表、哲學家杜林,通過《哲學教程——嚴格的科學世界觀和人生觀》等著作,闡述了包括倫理學在內的折衷主義哲學,對馬克思主義哲學倫理學發起了全面挑戰,在社會上尤其在工人運動中造成了極大的價值觀混亂。為此,恩格斯專門寫作了《反杜林論》,深刻揭露了杜林道德觀的錯誤,尤其體現在道德方法、道德原則、道德目標層面,這三者是倫理學的主要維度,從總體上能夠反映一種道德觀的基本面貌。

(一)道德方法的機械唯心性

道德方法是分析道德對象的思路途徑,對於揭示道德本質、總結道德原則等意義重大。道德方法受制於認識方法,有什麼樣的認識方法,就會有什麼樣的道德方法,認識方法的科學性決定了道德方法的科學性。這裡需要進一步回答的問題至少有兩個:杜林的道德方法是什麼?該方法究竟錯在哪裡?

就第一個問題而言,恩格斯是這樣總結杜林道德方法的:“數學方法在歷史、道德和法方面的應用,應當在這些領域內使所獲結果的真理性也具有數學的確實性,使這些結果具有真正的不變的真理的性質。”在杜林看來,數學推理能夠得到絕對的數學公理,道德領域可以仿照數學的嚴謹方法而推出道德公理,這樣就能夠保證道德原則具有永恆的價值合理性。所以杜林的道德方法就是求得絕對道德真理(道德原則)的數學推理方法。

就第二個問題而言,首先,杜林的道德方法是唯心的。恩格斯指出:“這一方法是:不是從對象本身去認識某一對象的特性,而是從對象的概念中邏輯地推導出這些特性。”在恩格斯看來,杜林首先從對象構成對象的概念,然後顛倒過來,用對象的映象即概念去衡量對象。這樣一來,不是概念應當和對象相適應,而是對象應當和概念相適應了。因此,這種道德方法不是從現實本身推導出現實,而是從觀念推導出現實。進一步說,杜林道德方法的唯心性至少有兩點:一是從對象的概念中推出對象的特性,沒有在對象本身中認識對象,而是從對象的概念中認識對象;二是現實的對象應該與概念相適應,用對象的映像去衡量現實對象,用理念推導現實。這兩點的共性在於從理念到實在,是脫離現實的唯心主義道德方法。其次,杜林的道德方法是機械的。恩格斯認為,認識的至上性是在一系列非常不至上地認識著的人中實現的,擁有無條件的真理權的認識是在一系列相對謬誤中實現的,二者都只有通過人類生活的無限延續才能完全實現。而杜林試圖效仿數學認識的方法,推出道德公理、永恆的道德原則,則是錯誤的。

總之,恰如恩格斯所指出的,當杜林以為自己制定了適用於一切世界和一切時代的倫理學說和法的學說的時候,他實際上是為他那個時代的保守潮流或革命潮流製作了一幅因脫離現實基礎而扭曲的、像在凹面鏡上反映出來的頭足倒置的畫像。可見,杜林的道德方法是形而上學的唯心主義方法。

(二)道德原則的絕對性

根據機械唯心道德方法,杜林認為人類社會存在道德公理即不變的道德原則,其中之一就是道德正義即平等原則。杜林把社會分解為它的最簡單的要素,而且發現最簡單的社會至少由兩個人組成,於是他很自然地得出一個道德的基本公理,“兩個人的意志,就其本身而言,是彼此完全平等的,而且一方不能一開始就向另一方提出任何肯定的要求”,因此,“道德上的正義的基本形式就被表述出來了”。杜林把複雜的社會簡化為兩個人,兩人的意志是完全平等的,所以作為人格平等的道德正義或平等原則就是道德公理和道德原則。恩格斯認為,杜林的錯誤至少有以下四方面。

第一,兩個人或兩個人的意志不可能完全平等。如果兩個人中有一男一女,在性別上兩個人就存在不平等;而且兩個人的意志、想法也難以相同。即使都是男性,他們的長相、性格、年齡等也不相同,因而也不可能完全平等。這種先天因素造成的不平等是客觀存在的,而杜林總想抹殺這一點。第二,兩個人不可能脫離現實。在杜林的推理中,這兩個人必須擺脫一切現實,擺脫地球上發生的一切民族的、經濟的、政治的和宗教的關係,擺脫一切性別的和個人的特性,以致留在這兩個人身上的除了這光禿禿的概念以外,再也沒有別的什麼了。於是,他們當然是“完全平等”的。也就是說,杜林假設的兩個人的平等是脫離現實的抽象的人的平等,是概念的平等。後天因素或社會環境造成人與人之間的不平等是客觀存在的,杜林試圖否定這一點,因而是不對的。第三,道德上的歷史虛無主義。在杜林的道德原則論中,兩個意志中一方不能向另一方提出任何要求,一旦提出要求並以暴力去實現,就產生了非正義、不公平的狀態。杜林按照這一邏輯說明非正義、暴力、奴役的不合理性,從而否定了以往全部歷史:以往的歷史由於大都充滿非正義的暴力、奴役等不公平現象,因而都是應該唾棄的。在杜林看來,以往的道德都是不道德的。這種觀點顯然是形而上學的。第四,理論的自相矛盾。恩格斯指出:“兩個意志以及與之相伴的智慧在質量上的任何區別,都是為那種可以一直上升到壓服的不平等辯護的。既然杜林先生這樣從根本上破壞了他自己的平等大廈,那我們還要求什麼呢?”在恩格斯看來,杜林道德原則論的內在矛盾主要在於:道德平等是兩個人格的絕對平等,這種平等必然是觀念上、脫離現實的平等;一旦與現實相結合,兩個人的意志就不同了,一個人往往以真理自居而指責另一個人幼稚、瘋狂、獸性、迷信、偏見、無能等,從而兩個人就不平等了。由此,杜林的道德原則論試圖追求人與人的絕對平等,但在現實中卻走向了自己的反面:人與人之間的絕對差別、完全不平等。可見,杜林的道德原則理論存在不可調和的矛盾。

(三)道德目標的狹隘性

道德目標是倫理學的實踐目的,是現實人理想的價值追求,也是人們的道德理想。杜林的道德觀不僅在道德方法上是機械唯心的、道德原則上是抽象絕對的,而且在道德目標上也是膚淺狹隘的。人的自由往往是各種道德觀的目標追求,杜林的道德觀也不例外,遺憾的是,杜林的道德自由觀即道德目標非常片面。杜林認為:“我們把道德責任建立在自由上面,但是這種自由在我們看來,只不過是按照先天的和後天的知性對自覺動機的感受。所有這樣的動機,儘管會覺察到行動中可能出現對立,總是以不可迴避的自然規律性起著作用;但是,當我們應用道德槓桿時,我們正是估計到了這種不可迴避的強制。”在他看來,人總是受本能的支配,在沒有道德的情況下,人是不自由的;一旦有了道德,人類就能夠感受到這種本能並用道德槓桿對其進行支配,於是人類就獲得了自由。道德自由就是主體對自我本能規律的支配。恩格斯認為杜林的道德自由觀太過膚淺與狹隘。首先,杜林對自由的理解不全面,僅將自由看作主體對本能的獨立性。恩格斯認為這是遠遠不夠的,並指出自由不在於幻想中擺脫自然規律而獨立,而在於認識這些規律,從而能夠有計劃地使自然規律為一定的目的服務。恩格斯強調,人的自由不僅在於認識包括本能在內的各種規律,更重要的在於人能夠利用它們為人類造福。其次,杜林對規律的理解不全面,僅把自由需要克服的規律看作本能,道德自由是人對本能規律的支配。恩格斯反對這點,認為規律至少有兩類:外部的自然規律與人本身的肉體存在和精神存在的規律,後者又分為人的本能規律、人的精神規律,這樣,與人的自由相關的規律又可細分為三類:自然規律、本能規律、精神規律。三種規律“最多隻能在觀念中而不能在現實中把它們互相分開”,杜林僅看到人的本能規律,而忽略了自然規律尤其是極為重要的、標誌人之為人的精神規律。杜林對自由、規律理解的片面性,必然導致他對道德自由理解的不全面,對道德目標理解的不全面。

二、顛覆的依據:辯證道德觀的價值合理性

恩格斯從三方面批判了杜林的絕對道德觀,依據的正是辯證道德觀的價值合理性。

(一)具體的道德方法

道德方法是人類認識的一個側面,受認識一般規律的影響。針對人的認識規律,恩格斯指出:“一方面,人的思維的性質必然被看做是絕對的,另一方面,人的思維又是在完全有限地思維著的個人中實現的。這個矛盾只有在無限的前進過程中,在至少對我們來說實際上是無止境的人類世代更迭中才能得到解決。”恩格斯認為,一定意義上,人的認識是至上的,同時又是不至上的;認識能力是無限的,同時又是有限的。按照認識的本性、使命、可能和歷史的終極目的來說,它是至上和無限的,能夠認識無限發展的世界;同時,按照它的個別實現情況和每次的現實來說,它又是不至上和有限的,只能認識特定時期特定事物的特定層次。道德方法作為人類認識的一種,按其本性來說,能夠揭示道德本質、總結道德原則、得出道德真理,是至上的;同時人的道德認識只能對特定社會、特定時期、特定族群的道德觀念進行分析總結,是有限的、不至上的。因此,恩格斯得出結論:道德認識不在於求得永恆的道德公理,而在於求得相對的道德原則與規範。也就是說,得出永恆的道德真理是不可能的。這一結論也為現代科學所證實。到目前為止,人類認識有三大領域:第一個領域包括所有研究非生物界並且或多或少能用數學方法處理的科學,即數學、天文學、力學、物理學、化學等。眾所周知,這一領域不存在絕對真理。第二個領域是研究活的有機體的科學。在這一領域中,展現出如此錯綜複雜的相互聯繫和因果聯繫,以至於不僅每個已經解決的問題都會引起無數的新問題,而且每一個問題也多半都只能一點一點、通過一系列常常需要花幾百年時間的研究才能解決。因此,這一領域求得絕對真理更難。第三個領域是哲學社會科學。在按照歷史順序和現今結果研究人的生活條件、社會關係、法的形式和國家形式及哲學、宗教、藝術等組成的觀念上層建築的歷史科學中,永恆真理的情況更糟。道德科學或倫理學就屬於哲學歷史科學,按照恩格斯的理解,處在特定歷史條件下的人類不可能求得永恆的道德公理。因此,杜林獲得絕對道德原則、永恆道德公理的抱負註定是要落空的。總之,在恩格斯辯證的道德觀中,道德方法是具體的,而非抽象的,受歷史、現實與人自身因素的制約,人們只能求得特定時期、特定民族、特定社會的相對的道德真理,不可能獲得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永恆、絕對的道德公理。

(二)階級的道德原則

道德原則是社會最基本的道德規範或要求,是其他道德規範和準則的重要依據。倫理學者在建構思想體系時總是希望能夠揭示出普遍性的道德原則。康德的“絕對命令”、基督教“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的“黃金原則”、儒家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羅爾斯的“兩個正義原則”等都被視為道德原則或基本道德規範。杜林強調道德原則除了平等外,還包括抽象的善惡和具體的偷盜原則,並認為這兩個原則與平等原則一樣都是永恆、絕對的。對此,恩格斯堅決反對,該反對主要基於兩個方面。

一方面,善惡原則不具有絕對性。就善惡觀念而言,古今中外都認可,似乎具有普遍、永恆的價值合理性。恩格斯認為,儘管如此,善惡原則也不具有絕對性,指出如果在真理與謬誤問題上我們沒有什麼發展,那麼在善與惡的問題上就更沒有發展了。這一對立完全是在道德領域中,也就是在人類歷史的領域中運動,在這裡播下的最後的終極的真理恰恰是最稀少的。“善惡觀念從一個民族到另一個民族、從一個時代到另一個時代變更得這樣厲害,以致它們常常是互相直接矛盾的。”在恩格斯看來,善惡的詞彙在各民族、各時代可能都存在,但具體內容即善惡原則在各民族、各歷史階段是不同的甚至是對立的,杜林試圖獲得普遍性的善惡原則,註定要失敗。

另一方面,切勿偷盜原則也不具有絕對性。既然抽象的善惡原則是錯誤的,那麼相對具體些的“切勿偷盜”原則是否是絕對的呢?恩格斯的回答仍是否定的。不可否認,從動產的私有制發展起來的時候起,在一切存在這種私有制的社會里,道德戒律一定是共同的:切勿偷盜。儘管如此,它也不能作為絕對的道德原則。恩格斯指出,在偷盜動機已被消除的社會里,就是說在隨著時間的推移頂多只有精神病患者才會偷盜的社會里,如果一個道德說教者想莊嚴宣佈一條永恆真理:切勿偷盜,那他將會遭到什麼樣的嘲笑啊!也就是說,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到了公有制社會特別是共產主義社會,那時,社會產品極大豐富,人們的道德覺悟極大提高,社會上就沒有偷盜的任何動機了,這時就不可能存在切勿偷盜的道德要求了。可見,相對於善惡原則的更為具體的“切勿偷盜”原則也不是永恆、絕對的。恩格斯反覆強調,我們拒絕把任何道德教條當作永恆的、終極的、從此不變的倫理規律,反對其強加給我們的一切無理要求,這種要求的藉口是,道德世界也有凌駕於歷史和民族差別之上的不變原則。

那麼道德原則是否存在呢?如果存在,它又是什麼呢?恩格斯認為,道德原則存在且具有階級性。“一切以往的道德論歸根到底都是當時的社會經濟狀況的產物。而社會直到現在是在階級對立中運動的,所以道德始終是階級的道德;它或者為統治階級的統治和利益辯護,或者當被壓迫階級變得足夠強大時,代表被壓迫者對這個統治的反抗和他們的未來利益。”階級是經濟的範疇,階級的道德原則本質上是經濟性的道德原則即利益決定道德原則。資本主義社會存在反映資產階級利益的道德原則和反映無產階級利益的道德原則。因為無產階級把全人類的利益當作自己的利益,所以相比而言,無產階級道德原則代表現狀的變革,代表未來的道德,肯定擁有最好且能夠長久保持的因素。總之,在階級社會中,階級的道德原則比超階級的道德原則具有更多的價值合理性。

(三)漸進的道德目標

自由是人類孜孜以求的社會理想,也是人類道德的價值目標。杜林也將人的自由看作道德目標,然而他對自由的理解是片面的,僅將人的自由看作對人的本能的獨立性,即人只要能夠合理控制自己的慾望,他就能獲得自由。道德自由就是人們對自我本能慾望的控制。恩格斯批判了杜林狹隘的道德目標論,提出了漸進的道德目標思想。現在需要進一步回答的問題是:漸進的道德目標是什麼,該目標的合理性依據有哪些。

就第一個問題而言,漸進的道德目標是人類漸進的道德自由。恩格斯認為,意志自由只是藉助於對事物的認識作出決定的能力。因此,人對一定問題的判斷越是自由,這個判斷的內容所具有的必然性就越大;而猶豫不決是以不知為基礎的,它看來好像是在許多不同的和相互矛盾的可能的決定中任意進行選擇,但恰好由此證明它的不自由,證明它被正好應該由它支配的對象所支配。“自由就在於根據對自然界的必然性的認識來支配我們自己和外部自然;因此它必然是歷史發展的產物。”最初的、從動物界分離出來的人受各種必然性的束縛,本質上是不自由的,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將越來越自由。

就第二個問題而言,一方面,人們對自然規律、本能規律、精神規律的認識是一個過程。包括道德規律在內的各種規律並不能一次顯現在人類面前,在特定社會、特定歷史時期,人們對規律的認識都是一定層次的、某些方面的、某些片段的認識。隨著認識能力的提高,人們將會加深對這些規律的把握,但這種把握也是暫時而不是永恆的。由於人的認識的無止境,各種規律、必然性對人們的顯現也沒有止境。另一方面,人們對包括道德規律在內的各種規律的利用也有一個過程。認識了的東西未必能馬上被利用。由於受客觀條件的制約,人們在某一時期認識了某些必然性,但很難立即把它運用於生活。同樣道理,在道德必然性即道德規律面前,人們都認可它,但現實生活中把它運用於社會、自己,還需要一個過程。人們對道德規律的認識和利用與其他規律一樣,都需要條件,所以實現道德自由、人的自由需要一個過程。總之,包括道德自由在內的所有的人類自由的實現,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漸進的。

三、顛覆的成果:馬克思主義倫理觀的生成

恩格斯批判杜林的絕對道德觀,目的之一是建構馬克思主義倫理觀,所以馬克思主義倫理觀的生成是辯證道德觀顛覆絕對道德觀的一個重要理論成果。

(一)辯證唯物的道德方法

馬克思主義倫理觀的道德方法既是唯物的,又是辯證的。

就唯物而言,馬克思、恩格斯認為,道德的基礎是利益,利益決定道德,即“‘思想’一旦離開‘利益’,就一定會使自己出醜”。後來,恩格斯繼承並發展了這一結論:人們自覺地或不自覺地,歸根到底總是從他們階級地位所依據的實際關係中——從他們進行生產和交換的經濟關係中,獲得自己的倫理觀念。在這裡,馬克思、恩格斯力圖表達四層含義:第一,利益決定思想,道德是思想的一種,所以利益決定道德。第二,作為道德基礎的利益是階級的利益,各階級總是從本階級的地位和利益出發,推行自己的道德觀念或道德原則,所以道德總是階級的道德。在階級社會,超越一切階級、階層之上的抽象道德是不存在的。第三,作為道德基礎的利益既包含物質利益,也包含精神利益,但二者不是並列的,物質利益、經濟利益是更為根本的利益,也就是說,跟精神利益相比,物質利益更是道德的基礎,更能決定道德的面貌。第四,正能量的道德即善德中的利益不是個人的利益,而是他人的利益、大多數人的利益,即為了他人、大多數人的利益的道德是高尚的,相反,為了狹隘個人的利益的道德是渺小的。

就辯證而言,恩格斯在《反杜林論》中主要就批判了杜林形而上學的道德觀,在杜林看來,道德領域存在超階級、超民族、超時代的永恆的道德公理、道德原則,理論家的任務之一就在於揭示這些公理或原則,並用這些原則、公理規導人們的言行。恩格斯認為,杜林的道德方法是形而上學的唯心主義方法。他在《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中指出道德方法應該是具體的、歷史的,“實際上,每一個階級,甚至每一個行業,都各有各的道德,並且,只要它能破壞這種道德而不受懲罰,它就加以破壞”。恩格斯強調各個時代、各個階級甚至各個行業都有自己的道德觀念,如果這些觀念不必要存在,它們就會被廢棄或被破壞;反之,凡是存在的道德觀念對維護社會秩序、實現本行業本階級的利益至關重要,一旦被顛覆,顛覆者就會受到懲罰。在恩格斯的時代,資本主義社會的三個階級即封建貴族、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都有各自的特殊道德。當然,並非說三種道德都有同樣的價值合理性,相較而言,無產階級道德的價值合理性更多一些。總之,馬克思主義倫理觀的道德方法既是唯物的,也是辯證的,是辯證唯物主義方法的倫理學表達。

(二)無產階級性質的道德原則

無產階級性質的道德原則是馬克思主義倫理觀的重要內容,這種性質的道德原則可能不止一個,但平等原則肯定是其中之一。恩格斯認為,平等觀念在盧梭的社會契約論中佔重要地位,在大革命中和大革命後仍然起到了實際的社會政治作用,如今差不多在所有國家的社會主義運動中仍起巨大的鼓舞作用。因此,平等原則既是一種政治原則,也是一種價值原則、道德原則。在恩格斯那裡,平等觀念有古典與現代兩類,古典的平等基於這樣的樸素觀念:一切人,作為人類來說,都有某些共同點,在這些共同點所及的範圍內,他們是平等的。而現代的平等與古典的平等完全不同,這種平等要求更應當是從人的這種共同特性中,從人就他們是人而言的這種平等中引申出這樣的要求:一切人,或至少是一個國家的一切公民,或一個社會的一切成員,都應當有平等的政治地位和社會地位。恩格斯認為,現代平等原則首先也最基本的是,一個國家的一切公民或一個社會的一切成員在人格地位上的平等,沒有高低貴賤之別;在這個基礎上,才能要求所有人在其他方面的平等。這種從部分到全體的平等有一個過程,恰如平等觀念從古典到現代經歷幾千年一樣。

在平等觀念的基礎上,恩格斯批判了資產階級的平等原則,肯定了無產階級的平等原則。就前者而言,資產階級的平等原則有三個維度:首先,商品佔有者之間的平等。大規模貿易特別是國際貿易,尤其是世界貿易,要求有自由的、在行動上不受限制的商品佔有者,他們作為商品佔有者是有平等權利的。也就是說,商品佔有者之間的平等是資產階級商品交換權利的平等。其次,自由出賣勞動力的無產階級的平等。他們受到資產階級的剝削,一無所有,“平等”地被剝削,“平等”地一窮二白,都只能“自由平等”地出賣自己的勞動力。所以這種平等是“自由”工人之間的“平等”,相對於資產階級而言,本質上是不平等的。最後,商品中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平等。商品的價值由凝聚在商品中的勞動量決定,而這個勞動量又由生產該商品所需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來衡量。因此,這種平等實質是勞動性質和必要勞動時間性質的相同。就後者而言,無產階級的平等有雙重含義:或者是對社會明顯不平等的反抗,以爭取自身的平等;或者根據資產階級的平等原則,從中吸收合理的因素,充實發展自己的平等原則,以反抗資產階級的剝削和統治,實現階級之間乃至整個人類的平等。針對這兩個方面,恩格斯強調,無產階級平等要求的實際內容都是消滅階級的要求。任何超出這個範圍的平等要求,都必然要流於荒謬。他指出,無產階級平等原則的核心內容是消滅階級,實現人類的徹底解放。

(三)“真正人”的道德目標

恩格斯批判杜林淺薄的道德目標,目的在於認可“真正人”的道德目標,即“真正人”是恩格斯倫理思想的價值目標,也是馬克思主義倫理觀的價值目標。恩格斯指出:“在道德方面也和人類認識的所有其他部門一樣,總的說是有過進步的。但是我們還沒有越出階級的道德。只有在不僅消滅了階級對立,而且在實際生活中也忘卻了這種對立的社會發展階段上,超越階級對立和超越對這種對立的回憶的、真正人的道德才成為可能。”這段話回答了三個問題:真正人的道德是什麼?真正人又是什麼人?真正人何以可能?

針對第一個問題,答案是越出階級的道德,即共產主義道德。恩格斯充分肯定,道德與人類其他認識一樣,總是在進步的,然而迄今為止,人類社會大都是階級的社會,道德也是階級的道德,階級對立造成道德觀念的對立,隨著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實現,階級對立逐步弱化直至消亡,這時的道德就是超越階級對立的共產主義道德。

針對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