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恩格斯論證“人類共同富裕何以可能”的四個維度

作者:孟書廣,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博士研究生;朱可辛,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原載於《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2020年第4期

[摘 要]馬克思、恩格斯的“共同富裕”思想並非永遠不能實現的“烏托邦”,它具有現實性、科學性和崇高理想性。馬克思、恩格斯主要從四個維度出發,論證了“人類共同富裕何以可能”:在歷史唯物主義的求索中發掘根據;在對資本主義經濟的研究中發現希望;在對空想社會主義的繼承與超越中獲得認同;在科學論證方法的甄別中強化支撐。馬克思、恩格斯將“共同富裕”思想置於科學理論基礎之上,不僅依賴邏輯論證,更依賴對現實問題的研究。因此,馬克思、恩格斯的“共同富裕”思想,不僅是倫理性的道德理想,更具有科學性。通過科學方法,馬克思、恩格斯發現了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得出了“共同富裕”必然實現的科學結論。

[關鍵詞]馬克思、恩格斯;共同富裕;可能性;維度

“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根本原則和根本目標,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馬克思、恩格斯那裡有豐富的思想資源供我們學習研究。馬克思、恩格斯雖然沒有在著作中明確提出“共同富裕”概念,但是不能由此斷定他們沒有“共同富裕”思想。他們的著作中有著系統完備的“共同富裕”思想,在對歷史發展規律的闡述、對資本主義社會的批判以及對未來美好社會的嚮往中,“共同富裕”思想的清晰輪廓和豐富內涵都體現了出來。馬克思、恩格斯的“共同富裕”思想具有現實性、科學性和崇高理想性,但是這一思想受到國內外一些學者的質疑,他們認為馬克思、恩格斯的“共同富裕”思想是脫離現實、遙不可及的,是永遠不可能實現的“烏托邦”。對此,筆者認為,持有這樣看法的學者,可能忽略了馬克思、恩格斯論證“人類共同富裕何以可能”的維度。馬克思、恩格斯主要從四個維度出發,論證了“人類共同富裕何以可能”:在歷史唯物主義的求索中發掘根據;在對資本主義經濟的研究中發現希望;在對空想社會主義的繼承與超越中獲得認同;在科學論證方法的甄別中強化支撐。其中,歷史唯物主義是哲學理論基礎,對資本主義經濟的研究是對理論的運用和證明,在此基礎上形成的“共同富裕”科學理想是核心和落腳點,最後一個維度——論證方法為前面三個維度提供了科學支撐。

一、在歷史唯物主義的求索中發掘根據

馬克思、恩格斯發現了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開創了歷史唯物主義。正是在歷史唯物主義的求索中,馬克思、恩格斯發掘了“人類共同富裕何以可能”的根據,將“共同富裕”思想置於科學的理論基礎之上。

(一)在歷史唯物主義生成過程中對人類共同富裕可能性加以思考

在《萊茵報》時期,馬克思通過“林木盜竊法”的辯論和摩澤爾河沿岸地區農民狀況的調查,認識到了物質利益在社會生活和社會歷史發展中的重要性。由此開始,馬克思在批判繼承費爾巴哈等德國古典哲學家的基礎上,逐步創立和完善了歷史唯物主義。

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馬克思把“人類共同富裕何以可能”的根據,訴諸人的“自由的有意識的活動”。其中,異化勞動理論是馬克思創立歷史唯物主義時期的重要成果。他把人的類本質歸結為“自由的有意識的活動”,一個人只有能夠自由支配自己的勞動活動才能實現人的本質。可是在資本主義私有制條件下,工人不僅不能自由支配自己的活動,也不能享受自己的勞動果實。在私有制下,人進行的是異化勞動,而不是“自由自覺的活動”,人的勞動成果與自身相分離並反過來支配人自身。隨著私有制和異化勞動的發展,勞動人民在勞動中沒有實現自己實踐的和社會的本質,反而越來越遠離自己的類本質。馬克思構建了異化勞動理論,提出了社會財富應該歸勞動者所有的觀點,強調了勞動的重要性。他開始從勞動發展史出發考察社會發展史,揭示了勞動是人的本質,為人的社會性本質和科學實踐觀的形成開闢了道路;初步闡明瞭生產勞動的內在矛盾,為科學揭示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辯證關係奠定了基礎。

在《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中,馬克思把“人類共同富裕何以可能”的根據由“自由的有意識的活動”現實化為人的“實踐活動”。他提出了科學的實踐觀,為歷史唯物主義的創立提供了立足點和生長點。哲學不是為人們提供某種永恆真理、永恆價值、永恆道德的形而上學,也不只是為人們提供某種“觀看世界”的認識論,而是幫助人們在實踐的基礎上“改變世界”的理論學說。勞動者只有通過革命實踐,才能擺脫資本剝削和壓迫,自由支配自己創造的財富。在這篇文章中,馬克思找到了“人類共同富裕何以可能”的現實依據,指出勞動實踐是實現人類共同富裕的基礎和前提,他開始從社會實踐的角度出發,考慮如何改變勞動者的貧困境地,理解人類社會及其發展,這是實現“共同富裕”從空想到科學哲學變革的“阿基米德支點”。

在《神聖家族》中,馬克思、恩格斯把“人類共同富裕何以可能”的根據由人的“實踐活動”具體化為人民群眾的“實踐活動”。馬克思、恩格斯通過《神聖家族》清算了青年黑格爾派的唯心史觀,指出了物質生產和人民群眾在社會歷史中的決定性作用,馬克思、恩格斯批判了鮑威爾等人的“自我意識”哲學並指明,歷史是由物質生產決定的,而不是由觀念決定的。歷史不是起源於虛無縹緲的空中,而是形成於塵世間實在的物質生產;勞動者只能改變物質的形態,不能改變物質本身。馬克思、恩格斯批判了青年黑格爾派的英雄史觀,提出了普通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隨著社會歷史的發展,人民群眾必然發展壯大的論斷。物質利益是社會發展中的決定性因素,而物質生產的主體是廣大勞動人民。勞動人民創造了自己的歷史,能夠自我解放,且只能自我解放。勞動者從物質財富和剝削關係中解放出來,人類就實現了共同富裕。

《德意志意識形態》是馬克思、恩格斯轉向實踐後的一大理論成果,系統表述了唯物史觀是“人類共同富裕何以可能”的真正依據。馬克思、恩格斯歷史觀研究的出發點不是想象中的人,而是從事生產活動的現實的人。人的物質生產方式決定社會歷史的發展。“這種歷史觀就在於:從直接生活的物質生產出發闡述現實的生產過程,把同這種生產方式相聯繫的、它所產生的交往形式即各個不同階段上的市民社會理解為整個歷史的基礎,從市民社會作為國家的活動描述市民社會,同時從市民社會出發闡明意識的所有各種不同的理論產物和形式,如宗教、哲學、道德等等,而且追溯它們產生的過程。”生產力的發展水平決定了分工。勞動分工在社會歷史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分工和所有制是緊密相連的。勞動的分工不是一開始就有的,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人類有了自發的分工。直到物質活動與精神活動分離開來,人類社會才有了真正的勞動分工。分工導致生產資料佔有和財富分配的不平等,私有制也在分工基礎上產生,貧富差距因而逐漸拉大。但是,隨著社會生產力的巨大發展,交往形式(生產關係)將發生變革,分工和私有制必將逐漸消亡。未來社會將在生產資料公有制的基礎上實現“共同富裕”,實現每個人的自由全面發展。

歷史唯物主義的形成史表明,馬克思、恩格斯開始從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視角探討勞動者解放,探討勞動者如何才能擺脫剝削和壓迫,進而實現“共同富裕”和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共同富裕”思想是在一定的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狀況中產生的,“共同富裕”的實現也依賴於生產力的發展和生產關係的變革。歷史唯物主義科學展現了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為我們提供了一把打開“共同富裕”發展規律大門的鑰匙。

(二)歷史唯物主義揭示了人類社會共同富裕的發展規律

在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力得到史無前例的發展,在不到一個世紀的時間裡,創造的社會財富比之前一切世代創造的財富都要多。資產階級創造了大量的社會財富,但隨著生產力發展到一定程度,資本主義私有制下狹隘的社會關係,會成為生產力進一步發展的桎梏。例如,資本主義國家已經通過各種手段調整生產關係,改善社會福利,甚至還發展了一些“國有企業”。但是資本剝削的本質並沒有改變,廣大工人階級的收入在國民收入中的比重沒有顯著提高,在一些資本主義國家甚至有下滑趨勢,資本主義國家貧富差距較大的狀況沒有從根本上得到改變。貧富兩極分化在資本主義制度內是不可能得到根本解決的,這是資本主義制度造成的必然結果。資本主義國家的階級本質沒有改變,資本家剝削工人的本質沒有改變,資本主義社會不能帶領人類實現“共同富裕”。

私有制、經濟剝削、兩極分化等是階級社會的共性,都不能讓人類實現“共同富裕”。恩格斯指出,原始社會結束後,在資本主義社會及其之前的發展階段,由於生產力不夠發達,歷史發展是在階級對立的形式中進行的,文明成果主要被少數特權者享受,勞動群眾只能終身從事體力勞動,為特權者提供日益豐富的生活資料,自己只能得到少量的必需的生活資料。

資本主義沒有終結人類文明,馬克思、恩格斯的歷史唯物主義也沒有過時,是指導我們改革發展的重要理論武器,奠定了“共同富裕”的理論基礎和實踐根基。隨著生產力發展到一定程度,資本主義生產關係逐漸狹隘,以至於不能再促進生產發展,不能再增加社會財富,生產關係必須作出進一步調整。資本主義國家的個人資本會逐漸被集體資本所代替,工人在企業中的話語權會日益增加,工人的“合作工廠”會發展起來,福利待遇會越來越好,貧富差距會越來越小,最終會實現“共同富裕”。

二、在對資本主義經濟的研究中發現希望

馬克思、恩格斯在深入研究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本質的過程中,發現了資本主義社會存在一些“新社會的因素”,這是人類走向“共同富裕”的深層依據。馬克思、恩格斯不是把“共同富裕”的論證僅建立在哲學基礎上,他們認為一切理論問題都要面對現實,從解決現實問題出發,因而擺脫了前人純粹思辨和空想的色彩。馬克思、恩格斯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探討,不僅依賴邏輯論證,更依賴對現實問題的研究,“為了使社會主義變為科學,就必須首先把它置於現實的基礎之上”。“對市民社會的解剖應該到政治經濟學中去尋求”。

(一)剩餘價值學說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貧富差距的根源

馬克思一生的黃金時間大部分都用於對資本主義的經濟研究,其中最重要的理論成果就是剩餘價值學說。馬克思在研究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基礎上指出,資本主義社會的生產建立在生產資料私有制基礎上,存在兩個對立的階級,一是勞動者階級,他們從事物質生產活動,但是往往一無所有;二是資本家階級,他們不從事生產勞動,但積累了越來越多的財富。馬克思認為,資本主義經濟學家空泛地談論“勞動是一切財富的源泉”,忽視了生產資料所有制問題,忽視了資本家對工人階級的剝削。在資本主義社會,由於剝削性質的僱傭勞動制度的存在,資本家不勞而獲,工人階級雖創造財富但日益相對貧困。在資本主義經濟制度下不能實現人類共同富裕。因此,我們必須尋找能夠改變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因素。

(二)“新社會的因素”是人類走向“共同富裕”的深層依據

馬克思、恩格斯認為,資本主義社會存在一些“新社會的因素”,這是實現“共同富裕”的根源。如果沒有這些“新社會的因素”,馬克思、恩格斯的“共同富裕”思想就會陷入空想,成為主觀自生的東西。只有在舊社會內部先形成“新社會的因素”,才能在此基礎上產生革命化的思想,進而要求對整個社會進行革命化改造。從經濟層面上講,這種“新社會的因素”主要就是“資本揚棄”。“資本揚棄”是人類走向“共同富裕”的深層依據。資本發展到一定程度,會逐漸走向自己的對立面,這個過程就是“資本揚棄”的過程。“資本揚棄”有兩大原因,一是資本與資本之間的競爭,二是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鬥爭。

資本與資本之間的競爭導致“資本消極揚棄”。資本家之間競爭的發展,導致資本集中和資本聯合,在此基礎上產生了股份制公司和壟斷組織,這些都是“資本消極揚棄”的具體表現。個人資本之間存在的利益對立是“資本消極揚棄”的基礎。在市場競爭的調節作用下,個人資本被揚棄,逐漸發展為合夥資本、股份資本、法人資本、國家資本等資本佔有形式。資本主義國家的股份制是“資本消極揚棄”的典型表現。馬克思認為,市場不僅促使單個資本之間確立一般的規則,而且還具有其他重要意義,市場逐步揚棄了單個資本的獨立存在,這種揚棄主要表現為發展了信用,這種信用的最適當的形式、最高形式就是股份資本。壟斷逐步代替自由競爭,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自我揚棄,這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通往一種新型的生產方式的單純過渡點。壟斷組織的發展主要表現為卡特爾、辛迪加、托拉斯等形式。這些經濟壟斷組織的發展壯大,表明資本主義標榜的自由競爭破產了。壟斷組織的發展是為了通過價格和利潤等方式調節社會生產,但是他們不能完成這個任務,沒有改變生產資料私有制的性質。壟斷是資本主義自由競爭的無計劃生產向社會主義的有計劃生產的過渡,是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生產方式。“競爭已經為壟斷所代替,並且已經最令人鼓舞地為將來由整個社會即全民族來實行剝奪做好了準備。”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是資本主義走向社會主義的一個階梯,也是走向社會主義的一個最後形式。壟斷自身並不屬於公有制經濟,但是壟斷組織為實現“共同富裕”奠定了物質基礎和組織保障。

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鬥爭導致“資本積極揚棄”。僱傭工人參與的資本揚棄稱為“資本積極揚棄”。“資本積極揚棄”主要表現為工人反抗資本家對生產資料的佔有,建立“合作工廠”,還包括參與和影響企業的決策、生產過程、利潤分配等重大事項,以及促使政府和企業建立醫療、失業、養老等社會保障制度。“合作工廠”是“資本積極揚棄”的典型,體現了在新的生產力條件下,“一種新的生產方式怎樣會自然而然地從一種生產方式中發展並形成起來”。“合作工廠”本質上就是公有制的經濟因素在一定條件下,在資本主義制度中自發產生。“合作工廠”和其他僱傭工人對資本主義的改造過程,就是消滅貧富差距和兩極分化,實現“共同富裕”的過程。

不論是“資本積極揚棄”,還是“資本消極揚棄”,其實質都是對資本的否定。換個角度來看,“資本揚棄”就是對資本的進一步發展,或者說是“資本的社會化”。工人階級對資本家的鬥爭和資本的社會化佔有是實現“共同富裕”、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深層依據。

三、在對空想社會主義的繼承與超越中獲得認同

人類社會的發展是客觀規律性和自覺能動性的有機統一,這要求“共同富裕”既要滿足人民意願,調動人民的積極性,也要符合社會發展規律。馬克思、恩格斯的“共同富裕”思想主要是在歐洲空想社會主義者,特別是19世紀英法三大空想社會主義者“共同富裕”思想的基礎上產生的。馬克思、恩格斯對空想社會主義者的“共同富裕”思想進行了科學改造,使其成為一種科學的社會理想,以符合社會發展規律。因此,馬克思、恩格斯的“共同富裕”思想,不僅是倫理性的道德理想,而且更具有科學性。

(一)馬克思、恩格斯繼承了空想社會主義者的“共同富裕”思想

馬克思、恩格斯繼承了空想社會主義者對資本主義貧富差距問題的倫理性批判。空想社會主義者從倫理道德角度出發,對資本主義貧富差距問題進行了猛烈抨擊,設想建立一個人人平等、共同富裕的社會。聖西門認為,法國大革命沒有改變勞動者的經濟和政治問題,勞動者仍與“遊手好閒者”處於對立狀態,資本主義制度是奴役人的制度;傅立葉把資本主義稱為“社會地獄”,是“復活的奴隸制”,工人階級雖創造了社會財富,但是日益貧窮,只有消滅這個地獄才能改變勞動者的貧困境地;歐文認為,私有制是一大禍害,是人們遭受無數苦難的原因,是貧富差距懸殊的重要原因,必須對資本主義私有制進行徹底改造。空想社會主義者所設想的未來社會,反映了人類千百年來的崇高理想。他們設想代替現存資本主義的未來社會是一個全面發展、高度發達的社會,是一個沒有剝削壓迫的社會,是一個自由、平等、公正的社會,是每一個人得到全面發展的社會。馬克思、恩格斯同情勞動階級的貧困境況,站在勞動人民的立場上,延續了空想社會主義者對貧富差距的道德批判,而且認識更全面、深刻。“勞動為富人生產了奇蹟般的東西,但是為工人生產了赤貧。”“勞動生產了智慧,但是給工人生產了愚鈍和痴呆。”

在對資本主義貧富差距問題進行倫理性批判的基礎上,馬克思、恩格斯和空想社會主義者都提出了“共同富裕”實踐方案。聖西門、傅立葉、歐文的思想都具有一定的歷史辯證法因素,提出的“共同富裕”實踐方案有一定的合理成分。例如,聖西門提出要建立一種“實業制度”,長期目標是運用科學知識、藝術和工藝以滿足人們的需要;傅立葉主張建立“法朗吉”,大家一律平等,共同勞動、共同享用勞動成果,還主張消除城鄉的對立,消除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對立;歐文的思想更為激進,主張建立“新和諧公社”,在他看來,這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礎上的共產主義勞動者聯合體,消費資料實行按需分配。與三大空想社會主義者一樣,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自己的“共同富裕”實踐方案,他們認為,生產力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無產階級是物質財富的創造者、先進生產力的代表者,無產階級政黨帶領人民群眾推翻資本主義私有制,建立社會主義公有制,是實現“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徑。

(二)馬克思、恩格斯使“共同富裕”思想符合社會發展規律

三大空想社會主義者主要是以道德的標準來否定資本主義剝削制度,並幻想通過宣傳教育、道德感化,勸說資產階級幫助無產階級實現“共同富裕”。因而,我們稱之為“空想的共同富裕”思想。馬克思、恩格斯主要不是從道德角度,而是從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矛盾運動的角度來論證“共同富裕”實現的必然性。他們發現,代表先進生產力的無產階級是私有制的掘墓人,隨著生產力發展和無產階級的自覺,生產關係必然相應發生改變,剝削制度必然消亡,全人類的“共同富裕”必然實現。馬克思、恩格斯的“共同富裕”思想之所以是科學構想,主要是因為他們提出的實現社會主義的條件符合歷史進步和社會發展要求,具有客觀性、科學性和現實性。

生產力的高度發達是實現“共同富裕”的物質基礎。生產決定分配,不僅從形式上說是如此,而且從對象上說也是如此,可以分配的只能是生產的成果。如果生產力發展不起來,“那就只會有貧窮、極端貧困的普遍化;而在極端貧困的情況下,必須重新開始爭取必需品的鬥爭,全部陳腐汙濁的東西又要死灰復燃”。資本主義社會發達的生產力,是我們在共產主義社會走向“共同富裕”的堅實物質基礎。共產主義是在繼承過去的物質財富和生產力基礎上,使生產力得到更大程度發展。在《哥達綱領批判》中,馬克思認為在共產主義第一階段(即社會主義階段),生產力大大提高,但是還不足夠發達,消費資料分配實行的是不同形式的勞動量相交換,等量勞動相交換的分配方式實際上還是一種資產階級權利。消費品的這種分配方式只能實現形式公正,按勞分配階段還不能真正實現“共同富裕”。只有到了共產主義高級階段,生產力足夠發達,消費品實行按需分配,實現實質公正,才能真正實現“共同富裕”。

生產資料公有制是“共同富裕”的制度基礎。私有財產制度是市民社會領域特殊問題的根源。在市民社會中,私有制的存在導致私有財產在現實中束縛人。但是,財產公有的實現必須建立在發達的社會生產力基礎上。通過長期發展,逐步廢除生產資料私有制,消除生活資料分配不公正的經濟根源,逐步建立生產資料公有制,才能為實現“共同富裕”奠定經濟制度基礎。馬克思、恩格斯認為,資本主義發展到一定階段,就再也不能促進生產力發展,資本主義私有制就成為生產力發展的障礙。消滅資本主義私有制是工人革命的核心問題,共產主義的主要特徵就是“消滅私有制”,共產黨人的主要使命就是“消滅私有制”。未來共產主義社會將直接佔有生產資料,勞動者不再進行產品交換,社會利益直接表現為個人利益,個人勞動直接表現為社會勞動,“共同富裕”的生產關係基礎將牢固建立起來。

人的精神境界的極大提高是“共同富裕”的精神文明基礎。人的精神境界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

一方面,只有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質極大提高,形成共產主義道德觀念,才能為“共同富裕”奠定思想道德基礎。勞動生產了美好事物,但是工人卻變得越來越畸形;大機器生產逐漸取代了手工勞動,卻給工人帶來了愚鈍和痴呆。馬克思、恩格斯認為,在工人群眾道德水平不高的情況下,是不能實現“共同富裕”的。他們認為,為了實現“共同富裕”不僅要廢除私有制,實現全體社會成員公有制,而且“在自己的發展進程中要同傳統的觀念實行最徹底的決裂”。道德的產生和發展有著深刻的社會經濟根源,離不開一定生產力和生產關係。隨著生產力高度發展,社會財富充分湧流,人們才能超出資本主義道德的狹隘性,形成共產主義道德觀念,為“共同富裕”奠定思想道德基礎。

另一方面,只有公民科學文化素質充分發展,才能促進生產力高度發達,為實現“共同富裕”提供足夠多的物質和精神財富。馬克思、恩格斯認為,只有在科學文化高度發達的條件下,才能在社會主義公有制的基礎上實現“共同富裕”。當人的勞動能力達到相當的水平,才能使每個人都有足夠的自由時間去學習科學技術等文明成果,並把它們作為全社會的物質和精神財富進一步發展,而不是像以前那樣只有統治階級才能獨自佔有。科學文化能夠幫助人們正確認識客觀規律,從而利用客觀規律創造物質和精神財富。消滅資產階級對“精神財富”的壟斷,實現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統一,社會達到高度和諧,才能極大提升人們的科學文化素質。

每個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為“共同富裕”提供了個體基礎。同時,每個人自由全面發展也是“共同富裕”的價值目標。只有每個人得到全面發展,社會生產力才能高度發達,集體財富的源泉才能得到充分湧流,“共同富裕”才能實現。“共同富裕”理想與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是一致的,互相促進。實現“共同富裕”離不開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也離不開“共同富裕”,如果不能擺脫物質貧困和精神貧困,或者不能縮小貧富差距,那麼,實現每一個人的自由全面發展也無從談起。“共同富裕”的最終目標不是物,而是人,是人的解放。人從自然界和社會中解放出來,就意味著人的自由全面發展。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是人的發展的最高階段,意味著人類擺脫了前資本主義階段的“人的依賴關係”和資本主義階段的“物的依賴關係”,意味著人的“體力和智力獲得充分的自由的發展和運用”,人的自由個性得到充分發揮,人的能力和潛能得到充分發展。在人的自由全面發展中,人的智力、體力、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都會得到提高,為“共同富裕”提供堅實的基礎和保障。

四、在科學論證方法的甄別中強化支撐

在論證方法上,馬克思、恩格斯運用“人體解剖是猴體解剖的鑰匙”和經濟學論證方法,為其“共同富裕”思想提供了科學支撐。一種思想、理論是否具有科學性,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所採用的論證方法是否科學。

(一)通過“人體解剖是猴體解剖的鑰匙”的方法發現貧富差距是暫時的

馬克思在研究社會形態時提出:“人體解剖對於猴體解剖是一把鑰匙。反過來說,低等動物身上表露的高等動物的徵兆,只有在高等動物本身已被認識之後才能理解。”馬克思生動闡釋了,一種現象在低級階段的表現特徵不易被發覺,只有等到高級階段,這種現象充分發展,其表現出來的特徵才會比較明顯。在分析人類社會歷史發展時,馬克思、恩格斯就採用了這種從高級階段來考察低級階段的方法。馬克思認為,資本主義社會是當時最發達、最多樣的生產組織,對於資本主義社會的結構和各種關係的範疇的理解,能夠幫助我們瞭解一切已經消失的社會形態的結構及其生產關係。

在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年代,資本主義社會是當時最發達、最豐富、最典型的社會形態。為了對這一形態開展研究,馬克思、恩格斯採取了科學抽象的方法:在人類社會形態的縱向發展中抽取最發達、最複雜的資本主義社會作為研究典型;在眾多資本主義國家中挑選最典型的英國作為研究典型。縱向來看,資本主義社會既可以顯現未來社會的萌芽,也可以通過古代社會的“殘片”分析以往歷史,進而發現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橫向來看,在對英國這個特殊資本主義國家進行研究的基礎上,再通過比較研究捨棄英國的特殊要素,就可以得到資本主義國家的一般,這就解決了一般與特殊的矛盾。在此基礎上,才能得出資本主義社會貧富差距的形成、發展和滅亡過程的一般規律。

資本主義社會是瞭解古代社會的一把鑰匙,在原始社會不存在貧富差距問題。“資產階級經濟為古代經濟等等提供了鑰匙。”資本主義社會可能還會保留一些古代的社會形態的“殘片”和因素,資本主義本身就是在古代社會一些因素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古代社會形態的一些殘片和因素起初只是一些萌芽或者徵兆,而在資本主義社會則變成了具有決定性的東西;而另一些殘片和因素在古代得到充分發展,在資本主義社會則是日益消亡的東西。馬克思、恩格斯先研究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然後才對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的經濟進行考察。在對資本主義的社會形態以及它的社會結構深入分析之後,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1857—1858年手稿)》的“資本主義生產以前的各種形式”篇章中,對亞細亞的所有制、古代的所有制、日耳曼的所有制進行了比較研究。通過對資本主義及其以前的社會形態的對比研究,馬克思、恩格斯發現,原始社會實行的是公有制,不存在貧富差距問題,私有制不是從來就有的,私有制是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而出現的。

資本主義社會是預測未來社會發展的根本依據,“共同富裕”將隨著“新社會的因素”的發展逐步實現。任何一種新出現的生產方式都不是無源之本,既不是從空中,也不是從人為觀念中發展起來的,而是從先前生產發展過程的內部及先前所有制關係內部發展起來的,新的生產方式與先前生產方式是對立發展起來的,是對先前生產方式的揚棄。工人“合作工廠”等是“新社會的因素”的典型代表,“共同富裕”就是在這些“新社會的因素”基礎上逐步實現的。對資本主義社會加以考察,不僅能夠幫助我們分析透視古代的社會結構和生產方式,追溯古代的歷史發展,而且能夠幫助我們預見未來社會的發展趨勢。馬克思、恩格斯認為,隨著生產力繼續發展到一定階段,資本主義私有制將會阻礙生產力的發展,那時私有制必然會被公有制取代。在未來共產主義社會,公有制將佔據主導地位,貧富差距將逐步消失,“共同富裕”和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將逐步實現。

(二)通過經濟學論證方法證明了“共同富裕”是人類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

馬克思、恩格斯的“共同富裕”思想,很大程度上是運用經濟學方法進行論證的。他們的“共同富裕”思想立足於現實,是在深入研究資本主義社會經濟的基礎上得出的科學預言,是建立在經濟學基礎上的科學理論。他們的經濟學論證方法包括唯物辯證法、抽象上升到具體的方法以及研究方法和敘述方法等。

唯物辯證法要求我們從肯定與否定的角度、不斷運動的角度、批判的角度看待存在於資本主義社會的剝削和貧富差距問題。唯物辯證法是馬克思、恩格斯最根本的經濟學論證方法。他們辯證分析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才得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運動規律。馬克思、恩格斯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評價既有肯定又有否定,在肯定的理解中包含否定的因素。他們對資本主義的貧富差距問題是從不斷的運動中去理解,即從它的暫時性去理解。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是一個“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過程,不是固定不變的。資本主義的存在和發展有其必然性。同時,週期性經濟危機表明,資本主義走向滅亡也是必然趨勢。可見,資本主義社會的貧富兩極分化有其存在的必然性,但不會永久存在下去,取而代之的將是全人類的“共同富裕”。

通過抽象上升到具體的方法,馬克思發現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運行規律,揭示了存在於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內部的基本矛盾。抽象上升到具體的經濟學方法是馬克思在研究資本主義經濟運行規律中試圖建立理論體系的方法。“抽象上升到具體的方法是在理論的邏輯結構中再現現實經濟運行的方法,也即運用經濟範疇、概念建立理論體系的方法。”抽象與具體反映的是邏輯過程與歷史過程的統一,抽象上升到具體是把簡單經濟範疇上升到複雜經濟範疇的邏輯發展過程。馬克思、恩格斯在政治經濟學研究中,把商品具體化為貨幣、再具體化為資本,把剩餘價值具體化為利潤、再具體化為平均利潤,把價值具體化為生產價格,等等,既是對邏輯發展過程的研究,更是運用抽象上升到具體的方法的體現。採用這一方法,馬克思、恩格斯再現了資本的生產過程、流通過程,深刻揭示了存在於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內部的基本矛盾,以及資本主義私有制將隨著生產社會化的日益發展走向滅亡的真理。

通過研究方法和敘述方法,馬克思預測了資本主義從貧富差距走向“共同富裕”的發展趨勢。研究方法和敘述方法也是馬克思、恩格斯的經濟學論證方法。馬克思曾說,想要發現資本主義經濟的運行規律,“既不能用顯微鏡,也不能用化學試劑。二者都必須用抽象力來代替”。研究方法就是在掌握豐富的經濟生活材料的基礎上,使用人的抽象思維能力,去除片面、非本質的東西,抽取本質、共性的東西,揭示資本主義經濟的運行規律。通過研究方法,馬克思創立了資本積累理論、資本流通理論和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理論。這“三大理論”是馬克思從資本主義經濟運行中抽象出來的本質和共性的東西。正是通過對這“三大理論”的研究,他們預測了資本主義發展的歷史趨勢,從而為揭示人類從兩極分化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然趨勢奠定了理論基礎。

敘述方法是通過一定方法把研究成果在理論上再現出來。“在形式上,敘述方法必須與研究方法不同。研究必須充分地佔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種發展形式,探尋這些形式的內在聯繫。只有這項工作完成以後,現實的運動才能適當地敘述出來。”敘述方式是建立在研究方法基礎上的,只有先採用研究方法,完成研究工作,才能運用科學理論把現實運動無誤地敘述出來。敘述方法實際上是抽象上升到具體的過程,“抽象”是邏輯起點,是最一般的經濟範疇;“具體”是邏輯終點,是一般經濟範疇展開後的複雜經濟範疇。馬克思以《資本論》理論體系的形式對資產階級社會的經濟結構和運行規律進行研究,就是研究方法、敘述方法具體應用的重要體現。馬克思、恩格斯正是通過科學合理的研究方法和敘述方法,揭示了隱藏在錯綜複雜的資本主義經濟現象背後的規律,為貧富差距兩極分化必將消失、“共同富裕”必然實現的論斷奠定堅實的科學理論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