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要交25%的企業所得稅,怎麼優化才算合理呢!

企業所得稅是我國稅種中的一大重稅,稅率是25%,對於公司來說可是一筆不小的稅負和開支,那怎樣合理優化呢?來和小編一起看下面的4大維度分析。


公司要交25%的企業所得稅,怎麼優化才算合理呢!


第一維度:傳統思維模式

任何公司都是產品與服務的生產商、提供商和銷售商。傳統的商業模式就是簡單的100--60--10=30的思維,其中60為產品成本,10為銷售費用,銷售收入減去成本是毛利潤,很容易將企業變成沒有價值的貿易型公司。100--50--20=30元的交易模式,需要交納以下稅收:

①增值稅(100--50)÷116%×16%=6.897元

②增值稅附加稅,如教育附加稅……

③企業所得稅(30--6.897)×25%=5.776元

④第①項和第③項之和約為13元

⑤如果公司再給股東分配利潤,再繳20%個人所得稅(30--13)x20%=3.4元

⑥第④項和第⑤項合計約為17.5元,佔30元差價的58%了。

第二維度;創新商業模式

任何公司都是產品與服務的生產商、提供商和銷售商,將公司的業務進行科學合理合法分拆:

①製造過程接近無差價無利潤,事實大於形式,50--50=0,20為銷售費用。製造環節接近無差價即無增值稅,把產品製造業務下沉到全資子公司,子公司為傳統企業25%所得稅。

②母公司定位為新零售的軟件技術和信息服務企業,軟件高新企業增值稅率不超過3%,(100--50)×116%x3%=1.293元。

③軟件高新企業銷售成本10可以按175%計提,即按17.5計提成本。

④高新企業所得稅15%,企業所得稅為:

(100--60--17.5--1.293)×15%=3.2

⑤第①項和第④項之和4.3

總結:從上面二種方案中,增值稅和所得稅方案一是13,方案二是4.254,有3:1的巨大差距。


公司要交25%的企業所得稅,怎麼優化才算合理呢!


第三維度: 地域稅收政策

某些自貿區、特區稅收優惠政策,支持個人獨資/合夥企業核定徵收(核定10%應稅所得率,可以不做賬),並且還有額外的政策稅收獎勵。

目前我國的西部大開發或者少數民族自治區都出臺了一些稅收優惠政策,來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將企業註冊到有稅收政策的低稅區,不僅zui節稅而且合理合法。這裡以把企業註冊到江蘇工業園區為例,園區對註冊企業增值稅以地方留存的40%~50%扶持;企業所得稅以地方留存的40%~50%給予扶持;通過入駐園區,企業節稅比例可達50%以上。個人獨資企業(營改增)小規模的可以申請核定徵收,核定個稅稅率為2%;總稅負最高5.2%。

案例分析:

一家以軟件研發為主要業務的科技公司,500萬高額無票成本無法解決,25%的企業所得稅+20%的股息紅利所得,企業所得稅總稅負500萬*25%=125萬,個稅(500萬-125萬)*20%=75萬,合計200萬,面對如此高的稅負,通過註冊在我市個人獨資企業申請核定徵收,500萬與此企業發生業務關係,合規無票成本為軟件研發費、技術服務費、技術諮詢費等,完稅合規,綜合稅負5.2%,500萬利潤,總稅負降至26萬。

第四維度 :利潤轉移

有些項目可以用虧損企業的殼做業務,彌補以往虧損,減少交所得稅; 或者通過關聯公司內上下游供應價格的設計,在上下游中進行利潤調節; 或者通過合併和重組的方式,合併虧損的殼公司。

怎麼樣,現在有想法了嗎?如果有需要幫助的地方請直接說,《稅安》一定會盡心盡力幫助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