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臺經濟時代的到來,創造了新的商業模式。以滴滴出行為代表的平臺經濟平臺迅速發展,顛覆了整個出租車行業。不僅解決了人們出行難的問題,也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與此同時以滴滴為代表的“互聯網+靈活用工”模式,也對傳統的勞動關係和社會保障制度提出了挑戰。
2018年有270多萬騎手在美團外賣獲得收入,大量中青年人群在該平臺上獲得了工作機會和維持家庭收入的合理方式。美團這樣的互聯網公司,正式員工僅為幾萬人,卻能合理地調動270萬的社會勞動力為平臺服務提供支持。仔細想來,為了保證服務質量,把這些人當成正式員工才是更好的選擇,可考核、強管理、流動可控,但是為什麼最終選擇平臺與270萬騎手之間變成合作關係?
企業競爭,比拼的維度很多,企業家能力、平臺算法、深度運營、行業認知,成本控制等,任何一個方面都可能決定企業生死。但是在商業、信息及人才如此發達的今天,很難存在一個要素是己有彼無的,想要在殘酷是市場競爭者脫穎而出,降本增效又是企業的必由之路。一切商業活動都是由人主導和參與的,也可以說人企業最大的成本,於是,一場關於用工結構調整的人力資源變革——靈活用工,成了眾多互聯網企業致勝的關鍵。
根據2019年7月-2010年6月鄭州市社保標準
我們先來簡單算一筆賬:
作為企業來說,如果能夠通過類似滴滴打車、美團這樣的靈活用工平臺,很巧妙地把僱傭關係變成平臺合作關係。然後讓個人完成了同樣的勞動,企業給出15000元的成本併為個人處理個稅,保證個人到手收入15000元,這樣不僅更好地刺激了勞動者積極性,還可以解決企業僱傭全職員工的社保問題,因為這種平臺合作關係,企業沒有義務為平臺上的個人繳納社保,繳納不繳納社保,按照多少標準繳,由個人說了算。
如果有100w個基礎崗位,可以節省33.6億元人力成本,那這33.6億元就是在提供相同服務下的純利潤啊!
當年劉強東說,所有快遞員都是我兄弟,我要為每個人繳納社保。當時並不覺得如何,甚至認為理所應當;現在終於理解,從公司經營角度來說,真的需要莫大勇氣,這中間的人力運營成本天差地別。聽說今年京東開始推出個人承攬業務,18萬快遞員取消底薪了,京東的市值開始逆勢上升,朋友們你應該知道這波操作有多大的威力了吧?
工業時代的經濟模式,是要求一次性投入購買大量設備,後以人與機器的勞動配合為主要方式產生營收和利潤;(移動)互聯網經濟時代,是要投入大量高級人才構建運營制度和軟件平臺,在召集大量社會勞動力與(軟件)平臺進行勞動配合,繼而產生營收和利潤。
互聯網公司真正的紅利,其實是中國富餘勞動力人口紅利消失和社會保障制度進步空隙的過渡解決方案。無論是以前的機器還是現在的靈活用工(軟件)平臺,可以理解為成本相對固定;控制可變的邊界成本,用最少的綜合成本調動廉價勞動力提供服務,是無數企業家心裡默認的最高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