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聯合支付寶發百萬“消費券”,打造消費券發放的“上海模式”

“五一”假期撞上“五五購物節”,上海推出不少促消費的舉措,比如發放消費券、代金券,來拉人氣、聚商氣。

繼百聯、新世界城等商場發放千萬企業消費券後,銀行也加入“發券大軍”行列。

即日起,建設銀行聯合支付寶發放9萬筆合計近百萬電子“消費券”,市民可以在部分大型商場使用。

這一線上發券、到店消費的新模式,將進一步探索“數字技術平臺支持+商家主動讓利”的消費券發放“上海模式”,讓更多消費者和商業體從中獲得實惠。

百貨、銀行紛紛上支付寶發“消費券“

5月5日至6月20日,市民使用支付寶付款時,選擇綁定的建設銀行卡(含信用卡、借記卡)支付,單筆訂單實付金額滿50元立減10元。

每人限3筆,總計9萬筆,便可在上海來福士廣場、凱德龍之夢閔行、凱德七寶購物廣場、凱德星貿、Luone凱德晶萃廣場五家大型商場使用,全場通用(具體以門店通知為準)。

上海“五五購物節”啟動以來,還有多家大型商業體聯合支付寶發放電子消費券,如百聯、新世界城通過支付寶精準、定向發放價值近千萬消費券。

其中,新世界城帶動消費增長10000多萬元,市民到店客流增幅超100%。

過去通過門店公眾號發,侷限在了既有客戶中。此次通過支付寶實現了對周邊潛在客戶的輻射和帶動。

百聯全渠道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總經理、首席執行官張申羽說。這是百聯首次嘗試線上精準發券+線下消費的新模式。

截至5月3日,百聯多平臺共發出消費券1583萬張,已發券金額達7.2億元,實現全域成交額19.2億元。

建行聯合支付寶發百萬“消費券”,打造消費券發放的“上海模式”

打造消費券發放的“上海模式”

作為請上海市民“嗨購“背後的男人,支付寶產品專家馬榮華坦言,向商業體開放精準營銷能力是一個新課題。

看似簡單的“發券“動作,其實是個技術活。通過算法及到店客流,可隨時調整發券的人群範圍、在36小時內實現與商業體結算系統的對接、確保真實消費者領取……這些都離不開算法、風控等眾多技術支持。

通過數字新基建,幫助上海本地大型商業體通過數字化運營方式進一步降低獲客成本,是提升本地服務業數字化能力的重要一步。

新世界城副總經理李蔚則表示,不管是對於新客的帶動,還是拉動的銷售,都超過了預期。

實名制電子券能避免紙質消費券使用難追溯的難題,保證真正補貼到了消費者。同時通過控制電子券發放節奏,分散到店人數,避免突如其來的大客流造成體驗不佳和防疫風險。

在企業消費券和商圈促銷活動雙管齊下,55購物節消費回補效果顯著。

支付寶數據顯示,五一前三天,商圈密集的黃浦、浦東、閔行、楊浦線下交易筆數增幅位居前列。5月4日晚,上海地區消費支付的實時金額,在4分鐘內就突破了1億元大關。

上海大學科技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孟添表示,上海藉助互聯網支付,通過激發市場主體和平臺企業的積極性,放大資金的槓桿作用與乘數效應,促進實體商業消費全面復甦與服務業升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