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課本學作文:模仿作家許地山,不用好詞好句照樣寫出經典課文

跟著課本學作文:模仿作家許地山,不用好詞好句照樣寫出經典課文

圖片援引自網絡,版權歸原創作者

一提到寫作文,同學們總想多用一些好詞好句,什麼成語、四字詞語、詩詞對聯、名言警句,寫得生動優美的句子等,不這樣做似乎就不能顯示出自己的作文水平,似乎就沒有文采,不能打動讀者。這種想法其實是偏頗和錯誤的。

跟著課本學作文:模仿作家許地山,不用好詞好句照樣寫出經典課文

圖片援引自網絡,版權歸原創作者

今天將向大家推薦這樣一篇短文章,王老師在三十多年前上小學的時候,這篇文章就在小學五年級的課本中,這三十年來課本做了很多次的修訂,不少的文章都被刪掉或者替換了,而本文卻一直保留著,而且始終作為精讀課文供同學們學習。這篇文章就是現代著名作家許地山寫的《落花生》,語言樸實無華,從頭到尾都找不到什麼好詞好句,但是卻贏得了無數人的喜愛。那麼這篇文章在寫作方法上究竟有什麼特點,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呢?王老師歸納了以下三項:

跟著課本學作文:模仿作家許地山,不用好詞好句照樣寫出經典課文

01 借物喻人的構思方法

這篇文章的題目叫《落花生》,內容也是圍繞著落花生展開的,但它既不是一篇狀物的文章,也不是一篇單純的寫人記事的文章,而是藉助落花生這樣一種植物來探討做人的道理。在文中作者的父親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誰能把花生的好處說出來?”圍繞著這樣一個問題兄弟姐妹們暢所欲言,紛紛地談論出了花生的各種優點和價值,由花生作為一種作物,自身的食用價值談到人,從而讓我們明白了父親所提問題的目的,就是讓我們從花生的身上學到做人的道理,即外表並不需要多麼美觀好看,但是做人一定要像花生那樣,能夠有自己的價值,對社會和他人有用。所以這篇文章在構思上採用了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

跟著課本學作文:模仿作家許地山,不用好詞好句照樣寫出經典課文

圖片援引自網絡,版權歸原創作者

02 詳略得當的內容安排

這篇文章圍繞著落花生一共寫了種花生、收花生、嘗花生和談花生四部分內容,但是同學們讀了課文以後會發現:種花生和收花生中間應該有幾個月的時間,作者卻用了第一自然段,簡短的幾句話就把這個過程寫完了。而嘗花生呢,作者用第二自然段,也是一兩句話就交代清楚了。而談花生,作者從第三自然段開始,一直到文章的結束,用了十三個自然段來寫,可以說佔了這篇文章絕大部分的篇幅。有的同學就產生了疑問,從種花生到收花生、到嘗花生,這中間幾個月的時間是比較長的,作者卻只用了兩個自然段來簡單的敘述而談花生呢,只是發生在一個晚上幾個小時的事情,作者卻用了十幾個自然段來寫,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跟著課本學作文:模仿作家許地山,不用好詞好句照樣寫出經典課文

圖片援引自網絡,版權歸原創作者

如果我們明白了這篇文章的中心,就可以發現文章是想略得當、主次分明的。因為這篇文章的中心主要是借花生來談論做人的道理,所以談花生就是這篇文章的重點,至於種花生、收花生和品嚐花生,都是次要的內容,所以作者是一筆帶過,這一點寫法是很值得大家學習和借鑑的。

跟著課本學作文:模仿作家許地山,不用好詞好句照樣寫出經典課文

03 巧妙對比的修辭手法

父親在談論落花生好處的時候,把落花生和桃子、石榴、蘋果這三種人們常見並且比較喜愛的水果進行了對比,既對它們生長的位置進行了對比,即落花生長在土裡,桃子、石榴和蘋果高高地掛在枝頭,又對它們的外表、顏色進行了對比,即落花生的顏色灰灰的,看起來並不好看,桃子、石榴、蘋果的外表鮮紅嫩綠,惹人喜愛。作者在這種對比中,突出了落花生的外表並不美觀,但是卻非常有用,味道鮮美。同時,也含蓄地告訴我們做人也應該如同落花生一般,默默無聞,奉獻他人。

跟著課本學作文:模仿作家許地山,不用好詞好句照樣寫出經典課文

今天我們分析了《落花生》這篇課文,知道了不用好詞好句也能夠寫出好的作文;作家不用好詞好句,能夠寫出經典的名篇來。所以同學們今後在寫文章的時候,要多從文章的內容、中心和寫作方法上下功夫,不要片面地去追求華麗的語言,各種各樣的修辭手法,不然就華而不實、弄巧成拙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