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如指掌”說禘禮:聖人孔子為何孤掌難鳴?

成語“瞭如指掌”講的是有人向孔子請教禘(dì)禮的故事。從這個典故可以看出春秋時期社會的大動盪、大變革,以及孔子作為當時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在這個大變局中的種種不適應。然而歷史如大江之流奔騰向前,逆浪而行者固然勇氣可嘉,卻終究敵不過大勢所趨。

孔子是春秋時期魯國人,他的祖先是殷商後裔。周武王滅商後,因為商紂王的哥哥微子啟賢明忠誠,便將他封在了宋。微子啟死後,孔子的先祖、微子啟的庶弟微仲即位,後來宋國發生內亂,孔子的曾祖父便舉家逃到了魯國。

魯國是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的封地,因為魯國是姬姓"宗邦",所以在諸侯國中聲望最高,魯國堅持以周禮治國,保留了周朝的文物典籍和禮儀制度,使“周禮盡在魯矣”。

到孔子時,早已出現了“禮崩樂壞”的局面:周王室衰微,周王統治的區域方圓不足六百里,諸侯進行爭霸戰爭,不再定期去朝見周天子。甚至在公元前707年,因為鄭莊公拒絕朝見,周桓王興師討伐,鄭國大將祝聃還射中了周桓王的肩膀。

對於這種君不君、臣不臣的亂世現象,孔子嘆息道:“觚不觚,觚哉!觚哉!”觚是古代一種盛酒的器具,上圓下方,有四條或八條稜角,容量大約是二升,後來觚改成了上下都是圓的。孔子藉此表達自己的不滿,說:觚已經不是原來的觚了,那還能叫觚嗎?還能叫觚嗎?


“瞭如指掌”說禘禮:聖人孔子為何孤掌難鳴?

觚,中國古代一種用於飲酒的容器,也用作祭祀時的禮器。觚失其稜,孔子認為是名實不符,禮崩樂壞的徵兆。

孔子“瞭如指掌”說禘禮

《論語·八佾》中有這樣一段話:“或問禘之說。子曰:‘不知也;知其說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諸斯乎!’指其掌。”

“禘”是最隆重的大祭之禮,是由帝王代表人民舉行的祭告天地,祈求天地賜福的大典。禘禮只有周天子才能舉行,《禮記·大傳》中這樣說道:“禮,不王不禘。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以其祖配之。”

“不王不禘”,也就是說禘禮是王者之大祭,諸侯不得行禘禮,因為在宗法制度下,只有大宗才有祭祀祖先的權利,周天子是天下的大宗,諸侯相對於周天子而言,只是小宗,小宗是不能祭祀周王先祖的。

在行禘禮期間,帝王必須進行齋戒沐浴。“齋”指的是內心的自我反省,而不是佛教所說的吃齋(素)。沐浴也不僅僅指的是洗澡,而是《易經·繫辭》上所講的“洗心退藏於密”,也就是清除心中的雜念,洗心革面。

周武王建立周朝兩年後就病死了,此時成王只有十三歲,加上週朝剛剛建立,國家還不穩固,所以就由武王的弟弟周公旦輔政。

周公旦盡心盡力地處理國政,“三吐哺三握髮”,還出兵東征平定了武庚的叛亂。周公執政七年,鞏固了周王朝的統治,還為周朝“制禮作樂”,建立了一套典章制度,也就是孔子心心念念所要恢復的“周禮”。

到了周成王年滿二十歲的時候,周公旦把政權交還給了成王。成王感激周公旦,就特許他舉行禘祭,以後魯國的國君都沿例“僭”用。

在孔子看來這是很不應該的,是不合禮制的,但他又不想明白指出來,只能裝著不聞不問的態度。所以,當有人向孔子請教關於禘禮的說法時,孔子說:“我不知道呀,如果有懂得的人,看天下國家事物的道理就好像是呈現在這個掌心上這麼清楚明白了。”他一面說,一面還指指自己的手掌。後來人們就用“瞭如指掌”來比喻對事理了解得非常透徹。


“瞭如指掌”說禘禮:聖人孔子為何孤掌難鳴?

不是不知道,只是很無奈啊……

孔子的理想追求:“周監於二代,鬱郁乎文哉,吾從周。”

孔子真的是不知道禘禮嗎?

其實,孔子向來以“博學好禮”著稱,《孔子世家》中記載:“孔子為兒嬉戲,常陳俎豆,設禮容。”孔子小時候在玩耍時,就用各種祭祀時盛食物用的禮器來練習禮儀,後來還到過周朝的都城,向當時的國家圖書館館長老子“問禮”,他怎麼會不知道“禘”這樣重要的大禮呢?他只不過是看不慣,說了也無益,只好用這種方式來表達不滿罷了。

孔子一生的政治理想就是恢復周禮。他創立了儒家學說,核心主張是“仁”和“禮”。至於什麼是“仁”,他說得很明白:對於統治者而言,“仁”就是“為政以德”,用仁德來治理國家,統治百姓;對於普通人而言,“仁”就是“仁者愛人”,“克己復禮為仁”,也就是要剋制和約束自己,恢復西周的禮儀制度。因為在孔子看來,周禮借鑑了夏禮和殷禮,是最豐富、最完備、最有利於天下實現大治的。

可惜孔子生活的春秋時期,周王室衰微了,周天子地位動搖,甚至出現了“楚王問鼎”和“挾天子以令諸侯”這樣的事情。諸侯之間進行爭霸和兼併戰爭,爭奪土地和人民,社會動亂,禮樂崩壞,孔子所向往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那種等級森嚴、秩序井然、禮樂文明的社會景象早已不復存在。

“瞭如指掌”說禘禮:聖人孔子為何孤掌難鳴?

“禘”是最高規格的祭禮

孔子的嘆息:“觚不觚,觚哉!觚哉!”

“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觀之矣。”——《論語·八佾》

在孔子看來,沒有禮樂秩序,一切都亂了,人們甚至連“禘”這樣最高規格的祭禮都敷衍應付,裝裝樣,走走秀,孔子實在是看不下去了,說:“禘祭的禮,從第一次獻酒以後,我就不想再往下看了。”

“禘”是古代的祭祀大禮,分為祭拜神祗和祭拜祖宗兩種,春秋以後,多用來祭拜祖宗或者先王。“灌”是禘禮中的第一次獻酒儀式,主祭的人端上一爵用香草和黑黍釀成的名叫“鬱鬯(chàng)”的酒奉獻給祖先,這個“祖先”一般是由受祭祖先的長子、長孫穿上祖先的服飾,坐在靈前神位上來充當,這個象徵性接受祭祀的人就叫做“屍”。

獻酒開始後,當“屍”的人要代替祖先在祭臺上接受禮拜,聞一聞酒的香氣,再把酒澆在地上,以求祖先的神明能夠降臨和賜福。“灌”禮實際上就是一個請祖先降神的儀式,又叫作“盥”(guàn),成語“尸位素餐”就是典出於此。

既然是祭拜神祗和祖宗,自然虔敬是最重要的,所以孔子歷來講祭祀的時候要恭敬虔誠,做到"祭如在,祭神如神在。”不管祭祀祖先還是祭祀神都要像祖先和神靈真在那裡一樣。

可實際上,禘禮開始後,主祭者端上一爵奉獻神祗的酒,心裡就已經想著要趕快離開了,接下來的禮儀自然是草草應付了。所以孔子認為,這樣做假應付的祭祀,有什麼意義呢?看著只會讓自己心塞。

令孔子心塞的還不止於此,讓他難以容忍的是,魯國的權臣季氏竟然在自己的家宴上命人跳起了八佾( yí )舞!


“瞭如指掌”說禘禮:聖人孔子為何孤掌難鳴?

祭孔大典中的舞有“八佾”、“六佾”之分。帝王親祭,舞用八佾,平常祭祀,舞用六佾。

“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論語·八佾》

八佾舞是中國古代規格最高的祭祀舞蹈 ,只有周天子在舉行大典時才能用。八佾是八個人一排,共八排;諸候是六人一排,共六排,稱六佾;諸侯以下的卿大夫,只能用四人一排,共四排,叫四佾。

在孔子時代的魯國,有三家權臣,即:孟孫、仲孫、季孫,他們都是魯桓公的後代,所以人們稱之為“三桓”,他們實際上掌握了魯國的政權。

季氏有一天在家裡開家庭舞會,按照禮制,他只能欣賞四佾舞,可是他竟然讓人跳起了八佾舞,還奏起了天子所用的國樂,公然擺起了天子的排場!

孔子知道後,又氣又無奈,只好說:“你們要小心啊!季氏的野心不小,像這樣的事情,他都忍心做了,以後還有什麼事情他不忍心去做呢?”(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瞭如指掌”說禘禮:聖人孔子為何孤掌難鳴?

八佾舞者“左手執籥(yuè),右手秉翟”。《爾雅》:“龠,樂之竹管三孔”,即三孔竹笛;翟是雄性野雞的尾羽


逆浪而行者的失意與落寞:孤掌難鳴


孔子的一生都在為實現他的政治理想而奔走遊說,從55歲到68歲,用了十幾年的時間周遊列國,先後到過衛、宋、齊、鄭、晉、陳、蔡、楚等國,可惜沒有一個國家願意採用他的學說來治理國家。

孔子生活的春秋時期,生產力上發生了一次質的飛躍,出現了鐵犁牛耕,相比於之前的刀耕火種和石器鋤耕,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 在此之前,由於生產力低下,經濟上實行的是井田制,需要驅趕成千上萬的奴隸一起勞作,“千耦其耘”。鐵犁牛耕發明後,節省了大量的人力和耕種時間:耕種一塊田地,只需要兩頭牛,幾個人就可以快速完成,井田制和奴隸制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義,從而引起了政治上鉅變——分封制的崩潰。

孔子想要恢復的周禮,是建立在井田制之上,用來維護奴隸主貴族統治的禮樂制度。春秋時期,由於鐵犁牛耕的使用和推廣,大量私田被開墾,封建制度取代奴隸制度已成為必然趨勢,這是歷史的進步,也是時代的潮流。加上列國爭霸,變法圖強是實現自保和擴張的唯一出路,孔子的“仁”和“禮”顯然無法幫助統治者實現這一目標,在生死存亡的戰火硝煙中只能成為無力的吶喊,孤掌難鳴。


“瞭如指掌”說禘禮:聖人孔子為何孤掌難鳴?

刀耕火種,千耦其耘


“瞭如指掌”說禘禮:聖人孔子為何孤掌難鳴?

鐵犁牛耕,二牛抬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