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早期設置的三大沿海經濟開放區,經濟發展水平懸殊

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再到經濟新區等,我國的開放政策每一步都是經過深思熟慮、循序漸進的。

1979年,經濟特區設立深圳、廈門、珠海、汕頭四大經濟特區;

1984年,設立大連、秦皇島、天津、煙臺、青島、連雲港、南通、上海、寧波、溫州、福州、廣州、湛江、北海十四個沿海開放城市;

1985年,設立長江三角洲、閩南三角區、珠江三角洲三大經濟開放區,後又增補遼東半島、膠東半島、環渤海地區等地為經濟開放區,長三角、閩南三角區、珠三角成了我國最早的沿海經濟開放區,特別是長三角與珠三角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引擎,為全國經濟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我國早期設置的三大沿海經濟開放區,經濟發展水平懸殊

閩南三角地區

這其中,珠江三角洲還有雙經濟特區(深圳、珠海),閩南三角區有廈門經濟特區加持,成為了我國80年代、90年代經濟政策最靈活的地區。

當然,今天這三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差異巨大!

比如,閩南三角區,雖有廈門經濟經濟特區,但廈門本身經濟發展並不理想,廈門2019年GDP在福建省僅居第三位,還不及同為經濟特區的深圳市的下屬南山區的GDP。閩南三角區GDP早就被京津冀地區、膠東半島、武漢地區、成渝地區、長株潭地區等地區超越,成為比較尷尬的存在。更尷尬的是,今天的閩南三角區仍然未能走出閩南,仍然無法輻射福建的其他地區,福建的其他區域在幾乎零政策的情況下,靠自力更生走到了今天!

我國早期設置的三大沿海經濟開放區,經濟發展水平懸殊

數據對比

與閩南三角地區相反的是,長三角與珠三角,則發展成了我國經濟、科技、金融等最為發達的地區。

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擁有騰訊、阿里巴巴、招商銀行、平安集團、交通銀行、太平洋保險、上汽集團、綠地控股等眾多的世界500強企業,是我國全方位對外開放的窗口和平臺!

古語有云:“蘇湖熟,天下足”,長三角,古代中國最重要的糧倉、絲路文明的發祥地、經濟核心區,在改革開放之後,以超過全國1/4的GDP總量,重新迴歸中國經濟的TOP.1

今天的長三角地區、珠三角地區,已經不滿足於中國的核心經濟區,還將以世界超級經濟區為發展目標。特別是長三角地區,已經將“世界超級經濟區”納入規劃範圍。

(世界超級經濟區即一個以上海為中心,包括上海、江蘇、浙江、安徽在內的40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在綜合經濟、交通體系、市場體系、產業體系等領域全面實現一體化的區域,其空間範圍北至隴海線,南抵浙南山區,西至京九線,東臨黃海、東海。)

我國早期設置的三大沿海經濟開放區,經濟發展水平懸殊

長三角重要城市——蘇州

從設置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閩南三角區,三大經濟開放區至今,整整35年。有些地區雖有集全省之力造就的花瓶城市,但卻無法帶動區域經濟的發展,有些地區,以點帶面,成就整個區域經濟的繁榮。

——看來,關鍵還在於格局,不同的區域格局造就了不同的發展水平!

我國早期設置的三大沿海經濟開放區,經濟發展水平懸殊

美麗的珠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