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昌國保單位 襄城乾明寺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又名背影寺,海拔190米,位於襄城縣城南2公里首山之陰、山頭店鄉寺門村南。寺東為農田,西臨311國道(徐州至西峽公路),北是汝河。該寺始建於後唐清泰元年(934年),寺之原址在首山之巔。元初曾遭兵燹,多數建築廢毀,元至治二年(1322年)重建。明成化元年至十五年(1465-1479年),主持僧深別源靠募緣鍥而不捨,集14年方建成功。主體建築佔地150餘畝。

許昌國保單位    襄城乾明寺


該寺建築,坐南面北,殿宇依山勢而建。原中軸線最北端為磚雕照壁和山門。山門內鍾、鼓二樓東西並立。山門南為重門(又名四大天王殿),門額上書“中州第一禪林”。重門南,東西兩側有迦蘭殿、地藏王殿。再向南,中軸線上依次有大雄寶殿(又名中佛殿、十八羅漢殿)、彌勒殿,寺後院有三佛殿、方丈室、禪堂、戒堂、齋堂、知客房。山坡上建有千佛觀音閣、師傅殿、仙人亭、南天門,山頂上有文筆峰塔。寺西塔林原有明、清塔370餘座。由於戰亂和自然損壞,寺內建築大部被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塔林僅存古塔72座,於1968年被毀。

許昌國保單位    襄城乾明寺


現乾明寺佔地10000餘平方米,保存下來的建築有:青磚浮雕照壁、山門、重門、中佛殿、彌勒殿、三佛殿、方丈室、禪堂、戒堂、齋堂、知客房等房合計58間。寺內有千年樹齡銀杏樹1棵、金絲蝴蝶樹1棵。在現存古建築中,以照壁、中佛殿歷史價值、藝術價值最高。

照壁,建於明代嘉靖三十年(1551年),高4.46米,長12.93米,厚0.73米、壁頂為歇山式。正面中間雕刻有黃帝採銅圖,並配對聯,上聯是“山勢嵯峨壯一方之勝概”,下聯為“梵林眀媚儲萬匯之精英”。兩端之間刻有“高明廣大”、“萬象森羅”8個大字。背面鐫刻七聖迷徑圖。據《史記》載,天下名山有八,三在蠻夷,五在中國,首山其一也。因黃帝採首山之銅,鑄九鼎於湖底。相傳軒轅黃帝與方明、昌寓、張若、翊明、昏閽、滑稽七位聖賢途經此地皆迷失方向,偶遇童子問道,照壁雕刻內容由此而來。磚雕圖像古樸典雅、造型生動逼真。

中佛殿,面闊、進深均為三間,東西長14.74米,南北寬深12.46米,高12米。該殿為單簷歇山式建築,青灰色琉璃瓦覆蓋殿頂,簷下置28攢斗拱,有14根木柱支撐上部建築構架,其中金柱4根,柱礎為青石覆盆蓮花狀。該殿前牆明間為欞子門,次間各開格子窗,後牆明間開圓券拱門,可穿殿而過,殿內梁枋上均有彩繪。

保護範圍:自乾明寺南院東、南、西圍牆牆基外側分別向東延伸至50米處,向南延伸至200米處,向西延伸至60米處,向北至照壁北30米處。

建設控制地帶:自保護範圍東、南、西、北邊緣分別向外延伸100、500、60、55米。

來源:許昌市文廣旅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