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帝城託孤諸葛亮時,劉備有沒有暗藏刀斧手?

時無雙


白帝城託孤的時候,劉備曾經對諸葛亮說,你自己看劉禪值不值得輔佐,如果可以輔佐就輔佐,不能輔佐,你就自己幹。諸葛亮叩頭流涕,表示他一定會盡心竭力,死而後已,不負劉備重託。

按照現在人的厚黑學解讀,很多人認為這是劉備在試探諸葛亮有沒有個人野心,如果諸葛亮敢答應,有廢了劉禪自己乾的意思,馬上就會衝出一群刀斧手,立刻把諸葛亮砍死。

其實完全沒有這個必要。

諸葛亮一介書生,又是風塵僕僕從成都緊急感到永安來的,而永安當時內外都是劉備自己的親信,是跟著劉備參加東征慘敗而回,收拾起來的殘兵敗將,自然都是忠於劉備的。

所以,如果劉備想殺諸葛亮以絕後患,非常簡單,只要喊一聲,出來幾個侍衛就可以把諸葛亮拿下,完成任務,要殺要刮,都行,完全沒必要用刀斧手。

而且,趙雲當時就在劉備身邊,雖然趙雲和諸葛亮關係也不錯,但如果劉備讓他對諸葛亮動手,趙雲會在諸葛亮和劉備之間選擇誰,是不言而喻的。

更何況,諸葛亮也不是傻子。別說諸葛亮光明正大、忠心耿耿,就算是諸葛亮確實有野心,在這種場合也不會說實話,暴露自己,自尋死路,他難道不知道劉備是在試探他?要是這點意識都沒有,還怎麼好意思叫“臥龍”?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其實對劉備託孤時的這種心態,如果從劉備當時的處境來說,就可以發現,劉備對諸葛亮說這些話的時候,與其說是試探諸葛亮,不如說他內心是非常悲哀的。

劉備當時已經知道自己時日無多,所以要安排後事。他的一生功業就要留給自己的幾個兒子了,但他最大的兒子劉禪當時才只有十七歲,這是必須要安排輔政大臣的,否則,即便劉禪聰明過人,也很難馬上就順利接手。

而且,劉備自己沒有其他親人可以託付。雖然漢朝的傳統中可以用年幼登基的皇帝的舅舅來擔任大將軍、錄尚書事,控制朝政,但劉禪的兩個舅舅,糜竺當時已經死了,糜芳更是投降東吳,導致荊州失守,關羽敗死,張飛也死了,劉備沒有什麼更親近的人可以託付了。

這麼算下來,當時蜀漢的文武大臣中,劉備還能信得過的,又能服眾,而且能力也比較強,其實也就只有諸葛亮了。如果對諸葛亮也不信任,那劉備就沒有人可以託付了。趙雲雖然跟隨劉備時間更長,但要讓他當輔政大臣,也不合適。

但要把尚未成年的孩子交給諸葛亮,劉備當然心裡也很清楚,如果諸葛亮成了權臣,他的兒子們都不會有好下場。所以劉備說這話,與其說他是想試探諸葛亮,不如說是示弱,萬一到了那一步,希望能給自己的兒子留個活路。


蕭武


這個問題的實質是:劉備臨終前對諸葛亮是否放心?

章武三年(2234月劉備在白帝城病重,託孤給諸葛亮。劉備對諸葛亮說:“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諸葛亮聞言涕泣不已,對劉備說:“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


一個要讓皇位,體現出對臣下無比的信任;一個感動涕泣,誓死以報。於是在白帝城成就了一段君臣託孤的佳話。但對此並非只有一種解讀,有人認為劉備很真誠地說了那番話,有人認為他很虛偽。

史書首先就分成了兩派,一派以《三國志》、《後漢紀》等為代表,認為劉備說這些話出自一片坦誠,是真心的;一派以《魏氏春秋》等為代表,認為劉備是在試探。

《三國志》認為劉備此言出於至公之心,說明他“心神無貳”,是真心想以國相付,而諸葛亮的回答也表明了諸葛亮內心的忠貞,這次託孤事件反映出君臣二人內心的純正無私,“誠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也”。

《魏氏春秋》持相反意見,認為“備之命亮,亂孰甚焉”,也就是劉備對諸葛亮的遺命實在太糊塗,因為如果所託的人是忠臣賢良,就不用給他說這些話,如果所託的人有篡逆之心,就不應該託付給他,所以劉備這些話屬“詭偽之辭”,幸好劉禪昏弱,而諸葛亮沒有二心,不然的話一定會引起內部的猜疑和混亂。


《後漢紀》則認為劉備此言並無不妥,因為他說的時候沒有疑心,諸葛亮聽的時候也沒有愧色,他們君臣二人的相知和情份值得稱讚。

元代著名史學家胡三省說,劉備對諸葛亮十分了解,他這樣說是因為他了解當時的形勢,也瞭解諸葛亮,他說這些話不僅沒有猜疑之心,而且體現了他的胸懷坦蕩,

“自古託孤之主,無如昭烈之明白洞達者”。

明末著名史學家王夫之認為,劉備對諸葛亮是完全信任的,他之所以留下那樣的遺言,目的是“以一後主之心”,也就是讓劉禪全心全意依靠諸葛亮。

康熙皇帝在披閱《通鑑輯覽》時則說,劉備這番話是猜疑之語,既然已託孤於諸葛亮,就不應該再說自取的話,其目的無非是讓諸葛亮公開表態效忠之心。康熙皇帝甚至就此引發感嘆,認為“三國人以譎詐相尚,鄙哉”。

康熙皇帝的觀點看似有點兒偏激,影響卻很深遠。在一部分看來,劉備表面仁義其實一生不離權術,否則也不會被稱為梟雄了。劉備臨死前也不忘記權術,對諸葛亮說的那番話,是一種試探,也是一種警告。

究竟誰說得對呢?這個問題可以從劉備的性格方面去考察,也可以考察劉備與諸葛亮的關係,但比這更重要的,則是對當時形勢的分析。

劉備夷陵大敗,造成了蜀漢政局的不穩,劉備自知來日無多,必須安撫後事,他想的最多的肯定是自己死後蜀漢如何保持穩定,而要做到這一點人事安排是最重要的。

劉備到益州後主要用了三類人:一是早期追隨自己的舊部,二是由荊襄隨同入益州的人士,三是攻佔成都後投降自己的益州派。第一類雖屬“元老”,但人數已不多。益州本土派倒是人才濟濟,但鮮有進入核心決策層的。荊襄派人數較多,也深得重用。


在用人上劉備比較注重“平衡”,重用早期的舊部關羽、張飛等人,提拔益州派中的法正、孟達、李嚴、黃權等,又娶吳氏為妻,提拔吳壹、吳班。如果一切順利,劉備交給兒子劉禪的權力班底應當是穩當的,劉備可以放心了。

然而情況不斷髮生意想不到的變化:先是法正早逝,讓劉備痛失“謀主”;接著關羽遇害、孟達投降、養子劉封被殺;夷陵之戰前張飛又突然遇難,劉備始料未及;劉備執意進兵結果慘敗而歸,個人名望大損,主將吳班雖然沒有戰死但嫡系損失殆盡;被劉備寄予厚望的“明日之星”黃權竟然投降了曹魏。


劉備的人事佈局幾乎全線崩潰,他是個政治經驗很豐富的人,十分清楚此時唯一能將蜀中各派力量整合在一起的人只有諸葛亮。諸葛亮不僅是荊襄派的首領,而且很注重團結各派力量,無論是舊部還是益州派對諸葛亮都會支持和接受,諸葛亮已成為蜀中各派政治勢力的“最大公約數”。

在這種情況下劉備只能依靠諸葛亮,即便諸葛亮真有“異心”也沒辦法,因為殺了諸葛亮蜀漢大亂是一定的,要麼被曹魏和孫吳瓜分,要麼形成四處佔山為王的局面,自己的兒子不僅不能繼位,而且連性命都難保。所以,劉備只能信任諸葛亮、依靠諸葛亮。

而從二人的感情來看,劉備與諸葛亮相識相知已有十多年,對諸葛亮還是充分了解和信任的,不然不可能讓他當丞相,甚至稱帝后可以不設丞相,劉備應該不會相信諸葛亮有謀反之心。


既然只能依重並且也很信任諸葛亮,那麼託孤堂後自然不會暗藏什麼刀斧手了。


南門太守


劉備向來看人都很準,例如劉備曾經說過馬謖言過其實,不可重用。後來馬謖果然在守街亭時大敗,致使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敗。那麼劉備看清楚諸葛亮的為人了嗎?在白帝城託孤時是否放心的將劉禪交給他呢?有沒有暗藏刀斧手呢?

應該說劉備看諸葛亮也是很準的,諸葛亮性格謹慎,品質高雅,根本就不會做謀權篡位的事情。而且白帝城託孤也不像眾人理解的那樣,劉備將劉禪託付給了諸葛亮一個人,其實劉備臨死時託孤了兩位大臣,一個是諸葛亮,一個是李嚴

在劉備心中,諸葛亮和李嚴是同樣重要的存在,只是兩人性格不同而已。諸葛亮平生謹慎,做事考慮周全,有安邦定國之才。因此劉備把劉禪交給諸葛亮是非常放心的,劉備當面對諸葛亮說:

召亮於成都,屬以後事,謂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言下之意是統一大業尚未成功,君當繼續努力。如果兒子劉禪不爭氣,就取而代之,興復漢室是第一要務。這當然是劉備的官話,諸葛亮應對的很得體:

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

言下之意是我竭盡全力,奉行忠孝之義,輔佐幼主完成大業,死而後已。既是表忠心,又是表決心。於是諸葛亮被劉禪尊為相父,鎮守成都,領益州牧,處在權利的核心位置

李嚴就沒有這麼幸運了,李嚴雖然政務能力優秀,也有一定的軍事才能。但是性情孤傲,不能團結下屬和同僚。因此劉備不會對李嚴說出這麼放心的話,劉備對李嚴的交代是:

先主疾病,嚴與諸葛亮並受遺詔輔少主;以嚴為中都護,統內外軍事,留鎮永安。

表面上李嚴和諸葛亮同樣是顧命大臣,其實地位有差別。諸葛亮領益州牧,鎮守成都。而李嚴是中都護,鎮守永安。兩人都有總領內外軍事的權利。那麼兩人的作用是什麼呢?

李嚴鎮守的永安處在蜀、魏、吳的交叉地帶,位置相當重要,大概位置在漢中的東北角。因此劉備給李嚴的任務就很明顯了,是作為蜀國防守魏國和吳國的屏障,總領內外軍事,隨機應變。算是主外。

而諸葛亮鎮守成都,負責地區治理和訓練軍隊。等到兵強馬壯時起兵北伐,算是主內。這就是兩人的分工。諸葛亮以益州牧的身份有權遙控李嚴的軍隊,權利稍大一些。而李嚴分走諸葛亮一部分權利,也是為了防止諸葛亮一人獨斷專行,以防不測。這就是劉備的安排。

因此,劉備是個聰明人,他按照諸葛亮和李嚴兩人的性格分別作了不同的安排,而對於諸葛亮來說,劉備是放心的,不會刻意去安排什麼刀斧手。

和劉備一樣,許多梟雄在突然病逝時都會面臨棘手的接班人問題,孫策就和劉備一樣,在託孤時作了同樣的事情:

策謂昭曰:“若仲謀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復不克捷,緩步西歸,亦無所慮。”

孫策被人偷襲,身受重傷,臨死時召張昭來託孤,意思跟劉備交代的差不多:如果孫權不能擔當重任,你張昭就取而代之。

按照問題的思路,孫策會不會在帳後埋伏刀斧手呢?顯然也不會。為什麼呢?張昭和諸葛亮一樣,都屬於士大夫文人,而且張昭比諸葛亮更清高。這些人都樂於落下一個忠孝兩全的美名,而恥於做一個犯上作亂的賊子。因此,孫策才放心的說出這樣的話。

歷史上犯上作亂的人往往都是武將,這些武將一旦性格孤傲,勇猛異常,就容易在關鍵時刻挾持幼主,犯上作亂。例如魏延和諸葛恪之流,而謀士文人則要讓人放心的多。

最後正面回答問題,劉備在白帝城託孤時其實託付了兩個人,一個是諸葛亮,一個是李嚴。劉備看人很準,諸葛亮性格謹慎,處事低調,值得託付內事,因此劉備才對諸葛亮說如果劉禪不才,均可取而代之。其實劉備是看穿了諸葛亮不會這樣做才這樣說的。

而李嚴性格孤傲,做事不穩重,容易與人發生衝突,但是才能出眾。於是劉備將外事(防守邊疆,抵抗東吳和魏國)託付給李嚴。這樣的話,兩人相互掣肘,總體上以諸葛亮為主,李嚴為輔。這樣的安排可謂是聰明至極!


每日趣評




白帝城託孤,劉備有沒有暗藏刀斧手?

劉備因關羽、張飛之死對東吳懷恨在心,傾舉國之力伐吳,諸葛亮雖然同通群臣力勸,被劉備否決。東吳以陸遜為大都督在夷陵火燒蜀軍連營七百里,劉備一敗塗地,不得不轉走白帝城託孤諸葛亮,劉備也曾讓諸葛亮自立,是否真心呢?劉備在託孤諸葛亮是有沒有暗藏刀斧手,究竟有沒有想殺掉諸葛亮?筆者認為劉備不可能要殺諸葛亮,也不會安排刀斧手,以下做簡要分析。



首先簡單介紹一下夷陵之戰。

夷陵之戰的歷史原因。關羽圍樊城、擒于禁斬龐德,威名華夏。曹操震驚,派人聯合東吳,陳說厲害,東吳即可以呂蒙為大都督,偷襲荊州。關羽因腹背受敵,兵敗走麥城,呂蒙窮追不捨,最終殺掉關羽。張飛得知後,每天都逼迫劉備為關羽報仇,劉備讓他暫時忍耐,張飛因抑鬱憤悶終日打罵士卒,又領範疆、張達製作孝衣、白旗以備攻取東吳時實用,二人因時間短任務重申請延期,張飛痛打二人,時間又縮短一倍,二人於是趁張飛醉酒熟睡,將人頭砍下,連夜投奔東吳。



劉備伐吳。劉備知道後,哭天搶地,發誓與東吳不共戴天,與彰武元年(221年),傾舉國之兵七十萬伐吳,諸葛亮竭力勸阻,也被痛罵。劉備氣勢強勁,屢戰屢勝,孫權驚慌失措一面向魏求和,一面派陸遜迎敵。陸遜暫避鋒芒,實施戰略撤退,一直撤到夷陵,蜀軍連戰連捷,已成驕兵,蜀軍的營寨都是以木柵構成周圍都是樹木,陸遜隨即用火攻,火燒連營七百里,劉備一敗塗地損兵折將,幾乎全軍覆沒,劉備敗走白帝城,召見諸葛亮,拜諸葛亮為託孤大臣。



其次分析劉備為何不會安排刀斧手。

首先劉備與諸葛亮情同手足,諸葛亮戰功卓著,劉備斷然不會因懷疑諸葛亮而殺之。劉備三顧茅廬請得諸葛亮出山,劉備也曾說自己的到了諸葛亮如魚得水,而諸葛亮隆中對道破天機遇,讓劉備看到了匡扶漢室的希望。諸葛亮確實不服重託,跟隨劉備屢立奇功,拒曹仁、戰新野、敗當陽、走夏口無不展示出諸葛亮超凡脫俗的軍事才能,舌戰群儒、火燒赤壁、巧奪荊州盡顯諸葛亮用兵如神、神機妙算。更讓劉備對其愛不釋手、如獲珍寶,後來在諸葛亮的建議指導下劉備又攻取益州,建立蜀漢政權,顯而易見諸葛亮對蜀漢和劉備的貢獻無人出其右。



其次蜀國內憂外患,正是用人之際,劉備殺諸葛亮無異於自斷手足。其一內憂,夷陵之戰劉備慘敗,大將人才殞沒,荊州軍集團幾乎消耗殆盡,荊州又被東吳佔領,劉備入蜀不久,益州本土人士本來就不認可劉備,更何況是無德無能的劉禪。因此益州集團和荊州集團的矛盾必然不可調和。其二外患,劉備傾舉國之兵伐吳,軍隊已經消耗殆盡,益州的軍隊也不多,倘若陸遜乘勝追擊,必然無人可敵,況且夷陵之戰已經逼迫東吳向曹魏稱臣求和,若果吳魏聯合,蜀國必然滅亡。劉備與其說是託孤,還不如說丟下一個爛攤子——積貧積弱的蜀漢,在此內憂外患的情況下,劉備把唯一能勝任的諸葛亮殺了,還不如直接投降。因此劉備斷然不會殺諸葛亮



再次只有諸葛亮能調節益州內部矛盾、連吳抗曹。諸葛亮不但善於用兵,還能總攬全局,統籌規劃,諸葛亮深知益州內部矛盾,又跟隨劉備征戰多年,瞭解劉備的荊州軍,因此必能想出萬全之策,處理好益州的各種事物,調節好人際關係。諸葛亮的弟弟諸葛瑾在東吳為官,諸葛亮又多次出使東吳,因此諸葛亮也能處理好與東吳的關係,甚至是修復聯吳抗曹的盟約。顯而易見蜀漢沒有諸葛亮必然獨木難支,後繼無人,甚至有可能被魏吳聯合絞殺,劉備不會殺諸葛亮。



最後劉備經過夷陵之戰,後悔沒有聽從諸葛亮的建議,為自己魯莽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因此更加相信諸葛亮。劉備痛下決心伐吳,諸葛亮因為時機未成熟,堅持隆中對的政策——聯吳抗曹,力勸劉備暫時隱忍,先滅曹魏,但劉備竟然懷疑諸葛亮因為其弟在東吳的緣故,因此諸葛亮不再講話。事實已經證明,諸葛亮有先見之明,東吳有長江天險,孫氏已在江東苦心經營三世,民富國強,當年曹操八十三萬大軍也被燒的片甲不留,戰爭之後劉備才意識到自己的不足,諸葛亮的英明決策。因此劉備更加堅信諸葛亮,更不會殺害他。



《三國志》記載劉備泣曰:“君才十倍於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所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子取”。足見劉備對與諸葛亮的坦誠和信任,我有人說這事劉備在試探諸葛亮,筆者認為斷然不是,劉備沒有必要試探,劉備相信諸葛亮,就算他不相信,劉備也沒有選擇,殺掉諸葛亮益州人不會擁戴劉禪,蜀國會更快滅亡,劉禪更會身首異處。因此劉備不會暗藏刀斧手,不會殺諸葛亮。

歡迎關注,講述三國故事,瞭解那段鮮為人知的歷史。


三國逐鹿


劉備白帝城託孤時,無論是《三國志》還是《三國演義》都沒有說劉備埋伏了刀伏手。

《三國志》對劉備託孤記載比較簡單,實際上只有一句話,說劉備病危,託孤於諸葛亮,李嚴為副手。

先主病篤,託孤於諸葛亮,尚書令李嚴為副。

《三國演義》寫的比較詳細,說劉備夢見關羽和張飛,醒來感到自己命不長了,就差人通知諸葛亮和李嚴,諸葛亮命太子劉禪監國,自已和李嚴帶了劉備另外兩子劉永、劉理以及趙雲等百官到了白帝城。

劉備先簡單說明了情況,然後把馬謖請了出去,單獨問諸葛亮馬謖這人怎麼樣。說完馬謖的事,就開始交待後事了。

分付畢,傳旨召諸臣入殿,取紙筆寫了遺詔。

上面這一句話之後是劉備簡單講自已的事,然後最為關鍵的在這下面一段話。

先主命內侍扶起孔明,一 手掩淚,一手執其手,曰:“朕今死矣,有心腹之言相告!”孔明曰:“有何聖諭!”先主 泣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則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為成都之主。”孔明聽畢,汗流遍體,手足失措,泣拜於地曰:“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 盡忠貞之節,繼之以死乎!”言訖,叩頭流血。

這兩段話連起來分析,劉備和諸葛亮交底時不是兩人單獨對話的,而是所有大臣都在。劉備講這話時,如果諸葛亮頭腦簡單,欣然接受劉備的請求,是否劉備立即摔杯,刀斧手衝上來呢?實際上完全不可能。真是這樣,就太低估劉備和諸葛亮的政治智慧了。

其實他們兩人都在表演,劉備絕無可能用埋伏刀斧手這樣的下作手段來設計諸葛亮,諸葛亮也不可能聽不出劉備的話外音。

一是此時劉備雖然病入膏肓,但仍然大權在握。他想要託孤於誰,讓誰來輔佐劉禪,完全是他說了算的事。諸葛亮英才蓋世,是輔佐劉禪的最佳人選。但如果劉備認為諸葛亮日後有野心,他死後肯定會取代劉禪,那麼沒必要這麼費勁,只要貶斥諸葛亮就行了,或者找藉口殺了也行,反正蜀國也有其它大才,李嚴也是一個可用的人選。

二是諸葛亮十分明白劉備的意圖。劉備當著大家的面這樣,實際上就是堵住了諸葛亮的野心。如果諸葛亮當場表示贊同,那不是向劉備和在坐的人公開表示他有取代劉禪的野心嗎?這顯然不是一個成熟的政治家會做的傻事。書中描述諸葛亮當場拒絕,並痛哭流涕,叩頭流血,當場表明了他的態度。如果劉備死後,諸葛亮推翻劉禪自立,朝中其它老臣肯定不服。

三是劉備還留了最後一手,那就是趙雲。

又囑趙雲曰:“朕與卿於患難之中,相從到今,不想於此地分別。卿可想朕故交,早晚看覷吾子,勿負朕言。”雲泣拜曰:“臣敢不效犬馬之勞!”

劉禪自幼是趙雲所救,趙雲對劉禪的感情自然不一般,如果諸葛亮或他人對劉禪的帝位有企圖,先得過趙雲這一關。劉備在安排妥當後事完成後,才放心閉眼死了。


華哥雜談


章武三年春,先主於永安病篤,召亮於成都,屬以後事,謂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先主又為詔敕後主曰:“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這是《三國演義》裡著名的“白帝城託孤”,千百年來,作為君臣知遇佳話廣為流傳,人人都羨諸葛亮得遇劉備這樣的明主。當然,有人捧,就有人踩,也有人道,自古功高震主。

劉備真的就對諸葛亮沒有防備之心,沒有動過殺機嗎?答案是否定的,而原因,且往下讀。

智多近妖,這是無數讀過《三國演義》的人,對諸葛亮的評價,的確,小說讀罷,感覺諸葛亮簡直超神,然而,那只是《三國演義》裡的諸葛亮,當褪去濃墨重彩,洗淨鉛華,真實歷史上的諸葛亮,其實很普通。小說與歷史之間,差了十萬八千里,官渡大戰,諸葛亮沒能把曹操耍的團團轉,因為當曹操大破袁紹,一統北方的時候,他還躬耕於南陽;赤壁之戰,三氣周瑜,讓一代儒將一命嗚呼壓根是無稽之談,因為周瑜打敗曹操後,又去打曹仁,贏了曹仁又想著去伐蜀了,最後是病死半路,而且以諸葛亮當時的身份,能與周瑜這個吳國三軍總司令見一面都困難……而那些被後人稱絕的計謀,大多數也是張冠李戴到他頭上,草船借箭的是孫權,空城計是曹操玩剩下的,火燒博望坡是劉備乾的,還有說出來你可能不信——隆中對裡的“三分天下論”,是魯肅在之前就提出過的……他和所有人一樣,平凡普通,並沒有呼風喚雨的能力,借不來東風,也點不了明燈續命,他如陳壽所言:“應變將略,非其所長。”,也如司馬懿所說:“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雖提卒十萬,已墮吾畫中,破之必矣。”

試問,這樣一個普通的人,在真實歷史上,如何功高震主?曹操,周瑜,司馬懿,他沒有能力抗衡其中任何一個人,他不是神,不被人仰望,他沒有三頭六臂,也做不到神機妙算,劉備面對這樣一個諸葛亮,需要動殺心嗎?

當然,分析至此,會有人問,既然諸葛亮如此普通,那麼劉備為什麼還會重用他?關於這一點,且聽娓娓道來。前面強調的諸葛亮的普通,是對比起《三國演義》裡那個上天入地無所不能的諸葛亮而言的,歷史上的諸葛亮是人,小說的諸葛亮是半神半妖,所以,這一對比,我們才說歷史上的諸葛亮是普通的。當沒有這些對比,當我們不再內心充滿落差感的去看待真實的諸葛亮的時候,公平來說,對於劉備而言,他是優秀的。

諸葛亮的優秀,主要有三點,第一,是他懂得變通,當曹操揮兵南下,當週瑜風頭正勁的時候,他能跑就跑,就避讓就避讓,因為他知道自己初出茅廬,碰不上那個釘子,需要韜光養晦,做好分內之事;第二,他懂得合作互贏,他和魏延取長補短,他在劉備面前屢屢保住劉巴,甚至面對對手法正,他也是寬容以待,他相信一人計短,兩人計長,所以才有了大破費曜等精彩戰例。除了以上兩點,最後一點,那就是,諸葛亮不完美——他也有討厭的人,面對看不順眼的彭羕,也會叫劉備殺了他,他沒有無窮無盡的智慧,也會被人打的節節敗退,也沒有隻手遮天的權力,最重要的是,他永遠不可能像劉備一樣師出有名的逐鹿中原,不可能登基為王……有了這三點,對於劉備而言,諸葛亮就是一個可以和他君臣一心,可以放心,安心任命的一個人了,甚至,他可以用,他的兒子,也可以用,因為諸葛亮永遠不會把蜀漢皇帝從“劉”改成他姓,無論用什麼手段,諸葛亮在一日,就會想方設法讓蜀漢存活一日。而從後來的歷史來看,劉備是正確的,諸葛亮在劉禪登基以後,的確是鞠躬盡瘁,面對資質平庸的劉禪他沒有悉聽遵命,用相父的身份,把持朝政,處理軍國大事;蜀國軍事實力在三國排名倒數第一,北伐困難重重,可他依然全力以赴……諸葛亮始終懂得變通,懂得權衡利弊,也始終都沒有對劉禪取而代之,蜀漢終究是他們劉家的。

時隔千年,魏蜀吳皆已成塵土,我們誰都無法準確的知道當年劉備和諸葛亮君臣之間的感情,究竟是怎樣的,但是,我們大概可以確定的是,劉備對諸葛亮的確沒有痛下殺手的想法,千載悠悠,這些往事,都隨風去了。


亭殿閣


蜀漢昭烈帝白帝城託孤,在有關三國的各種史料裡,都有記載,到如今已經成了婦孺皆知的故事。很多人都疑心劉備在白帝城託孤時的真實用意,也有以厚黑學、陰謀論來看待劉備的託孤行為,並以此來論證劉備乃是假仁假義,與曹操的“真小人”做對應,被稱做“偽君子”。其論據自然有很多,如劉備一生九次換主、如扶老攜幼渡江、如假摔劉禪以謝趙雲等等,站在現代人“重利輕義”的立場來看,劉備這樣白手起家的人,自然難稱君子,因為他所擁有的軍政資源,都是靠權謀詐術得來的。因此,在白帝城託孤時,劉備暗藏刀斧手,自然也是情理之中。

(撫今追昔,恰風華正茂)

可是,縱觀三國眾英豪,幾乎個個都有劣跡。曹操位極人臣,寫出了“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的慷慨悲歌,然而同樣也免不了屠城之舉。同期的各路諸侯,幾乎都幹過屠城的事。他們的官職叫做“州牧”,何為“牧”來?可是劉備沒有,相反敗走江夏時,老百姓十多萬扶老攜幼要跟隨劉皇叔逃難。這些老百姓不是劉皇叔裹挾而來,而是懼怕兵燹之禍主動追隨。劉備的遺詔裡,告誡劉禪“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這也是人間大道,直到如今也被列為教子良言。從這些事中,很難看出劉備是一個表面仁義道德,背地裡陰謀狡詐的“偽君子”。如果劉備是裝出來的仁義道德,那麼他踐行了一輩子,又該怎麼說呢?後世的人深受厚黑學所薰染,早已沒有兩漢時期的古樸真摯,以己度人,不免要得出錯誤的結論來。

(關張二人追隨劉備一生)

劉備一生戎馬,匡扶漢室,奔走天下,未曾言棄,何奈天不假年,死在旦夕。時李嚴在永安宮,充任尚書令。劉備催請諸葛亮從成都趕來,以大事相托。

劉備治蜀時的重要人物如關羽、張飛、馬超、黃忠、黃權、法正等人都已去世,劉封被處死,孟達叛變。劉備集團的核心人物,已經凋零殆盡。劉備多年來一直平衡的荊襄派、益州派的平衡關係遭到破壞,政治局面紊亂,急需重整。同時,蜀漢各地缺少大員坐鎮,半個國土都在發生叛亂。

(16年前劉備訪得孔明出山)

因此,劉備認為當務之急,乃是以諸葛亮的行政及外交之能,重新梳理蜀漢政權內部,團結各個派系;以李嚴的軍事才能,坐鎮中樞,平定叛亂。在諸葛亮到來之前,劉備有充足的時間來思考蜀漢的未來發展,斷不是倉促之間召來諸葛亮以試其心境。諸葛亮以行政和外交見長,而李嚴數有軍功,因此劉備欲以諸葛亮和李嚴組成託孤輔政班底,其思慮至為妥當。如此,蜀漢政權方能再獲新生。因此,劉備其實計議已定,方才急召諸葛亮與李嚴至永安宮,囑以大事。

劉備說“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這句話不合常理。自從周代以來,帝王世系傳承被認為是“天經地義”的,所謂“打天下坐天下”,劉禪作為太子儲君,具備完全的統治合法性。諸葛亮即使素有威望,也不可能取而代之。

曹操的權勢夠大了吧?可是終其一生,也沒有廢黜漢獻帝,甚至還把自己的7個女兒都嫁給了他。在古代燕國倒是出了個燕易王,要把王位讓給賢臣子之,結果國家大亂,燕國差點亡國。

殷鑑不遠,但凡有政治智慧的人,都不會出此下策來試探臣下,尤其是託孤之臣。如果諸葛亮值得託付,如此試探,反而會引起猜忌;如果諸葛亮不值得託付,又何必試探?因此,劉備所說的“君可自取”的原意,應當是指諸葛亮可以斟酌廢立之事,行伊尹、霍光故事。劉備這是在授權,而非是在讓賢。如劉備真有意讓賢,大可以說“君可自立為主”,何必模稜兩可?


(劉備曾想起當年激揚的《隆中對》)

即使劉備是在授權,這權位之大,已經遠在丞相之上,如此,諸葛亮才有涕泣之語“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所謂重任在肩,其必然也。很多人認為“君可自取”,乃是讓諸葛亮自立為成都之主,這幾乎不可能做到。即使有劉備的詔書,諸葛亮獲得皇位的可能也是微乎其微的。第一個不服的就是李嚴,還有劉備軍中以趙雲、吳班等勢力,益州派一直視荊州派為外來政權,而荊州派也一直沒有讓益州派的人做過高官,主要任命了一些侍郎等閒職。所以,諸葛亮並沒有十分穩固的政治基本盤,以臣位而踐祚帝位,其艱險程度不亞於曹操。

所以,諸葛亮沒有動機去奪帝位,劉備也不會如此試探,之所以託孤,正是體現劉備與諸葛亮相知相守的君臣相處之道。然而還是有很多人願意把託孤描寫成為危機四伏的宮廷政治,或者為更好地體現劉備和諸葛亮君臣相處之道,而有意讓劉備以皇位相與以顯示大公無私,讓諸葛亮涕淚橫流以顯示鞠躬盡瘁,卻早已離開託孤本意十萬八千里了。


而知而行


劉備白帝城託孤諸葛亮,不會暗藏刀斧手。



關羽被東吳呂蒙設計偷襲,兵敗麥城,被殺害。劉備力排眾議,決意討伐東吳,諸葛亮的路線是聯吳抗魏,所以反對劉備討伐東吳,這之間必定發生過不愉快。



劉備氣勢洶洶,領軍殺向東吳,蜀軍勢大,吳軍望風而逃。孫權的本意只是想奪得荊州,趕走關羽,呂蒙沒有領會孫權的意思,被孫權使計殺害。面對來自蜀漢的壓力,孫權起用陸遜,陸遜設計,在夷陵火燒連營,大敗蜀軍。

劉備兵敗,在白帝城憂心病重,不得已只能下旨召來諸葛亮,在白帝城託孤,那麼,為什麼說劉備託孤之時,沒有暗藏刀斧手呢?



第一、劉備被陸遜火燒連營,蜀軍的文臣武將死傷無數,兵員大減,蜀國此刻,正面對東面陸遜的壓力、北門曹魏的壓力、以及蜀國周邊蠢蠢欲動的少數民族政權,如果劉備有心此刻除去諸葛亮,且不是自行葬送蜀國。

第二、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到劉備白帝城託孤,已經過去很多年,劉備對於諸葛亮此人,是否忠臣,是否奸臣,相必心中有數。劉備在在白帝城病重,下旨召見諸葛亮,如果不放心,諸葛亮敢來,進賬殺了便是,也就不會有託孤一說,既然託孤,就證明劉備在他死後,倚重諸葛亮



第三、劉備就算有心想給他的兒子劉禪清除障礙,不過,在白帝城,給劉備的選擇並不多。託孤李嚴的同時,證明劉備也只是想搞平衡術,制約諸葛亮,既然是制約,要倚重諸葛亮,又何必畫蛇添足,暗藏刀斧手,多此一舉。

第四、劉備一生,顛沛流離,早期被曹操等諸侯追到打,好不容易建立蜀漢政權,他必定異常珍惜。不管劉備生前或者生後,若沒有了諸葛亮此人,蜀國將承受內部和外部巨大的壓力,稍有不慎,蜀國將遭受滅頂之災,劉備不可能自掘墳墓,暗藏刀斧手,謀劃暗算諸葛亮,自掘墳墓。


司馬PC


我可以打包票絕對沒有,理由如下。

陳壽的評價。

先主之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蓋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焉。及其舉國託孤於諸葛亮,而心神無貳,誠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也。


陳壽把這一段話放在劉備的下面,他是離三國最近的人,所以相信他的話就有一定的權威性。而且陳壽對白帝城託孤與欲很高的評價。

從蜀漢當時的情況看。

益州疲弊,一片混亂,民生凋敝。千瘡百孔人心浮動,外面吳國虎視眈眈,魏國伺機帶動,內部異族蠢蠢欲動,無片刻安穩之地。


跟隨劉備的大將,大家熟悉的關羽,張飛,黃忠,法正把超等人全部都已經死了,文官許靖也已經死了,劉巴我記不清楚大概也死了。所以你把諸葛亮殺了?你把這個破爛的天下給誰?誰能夠總領全局?除了諸葛亮還有誰?

從事後的角度看。

諸葛亮專政之後,並沒有欺負劉禪,沒有出現如吳國和魏國權臣干政欺主的現象,相反,整個蜀漢在諸葛亮的治理下,井井有條,諸葛亮死的時候只封為武鄉侯。從這裡也看出諸葛亮是全心全意的。

所以不管從哪一點來看,劉備都不可能伏有刀斧手,具體的你可以看一下我寫的。


知常容


總體感覺,劉備並沒有部署刀斧手。

劉備在去世之前,總體來說,重點見了三個人,第一個他兒子劉禪,第二個諸葛亮,第三個是李嚴。總的來說,李嚴的見面可以說保證的諸葛亮,這個時候是沒有任何生命危險。

我為什麼會說這些事情呢?因為這代表的集團不同,他兒子這個沒有問題,新老政權之間的交替,他是肯定要見自己兒子最後一面的。而諸葛亮代表的是跟隨劉備一起進入四川的荊州集團,李嚴代表四川本土的益州集團。

作為帝王肯定是要注重自己手底下大臣之間的勢力平衡,這樣才能夠保證自己能夠做到穩當,做到牢,你對於劉備來,說他手底下勢力之間的平衡一直做的很好,以關羽,張飛為代表,原先跟隨他的一批老臣,以諸葛亮為代表的荊州集團,以李巖,法正為代表的益州集團,可以說,這個時候劉備手底下政權是最穩固的三個勢力會不結盟,大家之間就你看著我不順眼,我看著你也不順眼,所以劉備可以隨心所欲,為所欲為,甚至直接把權力給下放了。

但是很快,在外掌握重兵的關羽和張飛死了,劉備這個時候就尷尬了,在成都,劉備能夠親自掌握的兵力只有白耳兵,所以劉備發動夷陵之戰的另外一個原因就是他要把軍權徹底掌握在自己手裡。

但是他失敗了,失敗的後果,除了自己身敗名裂以外,還有一個比較頭疼的問題就是吳國和魏國這兩個國家不是傻子,趁你病要你命的道理。劉備不會不懂,這個時候,無論是諸葛亮還是李嚴,劉備一個都不能殺,否則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這片江山,將真的徹底沒有著落。

但是自己不想這片江山落入曹操或者孫權的手裡,並不代表劉備希望這片江山,流落到諸葛亮或者李嚴的手裡,所以劉備必須要做到一種權力上的平衡,正好李嚴和諸葛亮兩個人互相看的不對胃口,甚至臨死的時候,劉備還要提醒一下李嚴以後別給諸葛亮找麻煩,當然,這句話說起來就盡什麼意思?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總之,李嚴就是諸葛亮的保命牌,李嚴只要表示我跟諸葛亮不對胃口,那麼劉備活著的時候,諸葛亮就可以活一天。

此外,再多的刀斧手也比不上另外一個人,趙雲,趙雲可是兩次將阿斗從從危險境地裡面救了回來,雖然趙雲的官職並不高,但是一直就在劉備的身邊,足可見劉備一家人對於趙雲的信任,在劉備臨死前的那一刻,趙雲從亂軍之中將劉備拉到了白帝城,並且一直伴隨著他到死為止,劉備覺得這個時候只要趙雲在,一切都好辦,劉備死了以後,趙雲立刻將整個成都的所有禁軍全部掌握在自己手裡,這就是權利我諸葛亮本人都沒辦法調用這支部隊。

其實說到這裡說一句題外話,趙雲之所以第一次掙破頭要去當一個先鋒,事實上也是想重新體驗那一種在沙場之上,率領騎兵縱橫捭闔的那種感覺,對於一個武將,最大的折磨莫過於自己的長劍放在刀鞘之中,一直生鏽,直至腐爛……

總之,只要李嚴和趙雲還在那麼劉備的兒子就是安全,現如今又是用人之際,劉備為什麼還要去殺諸葛亮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