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大运动训练要遵循规律,父母避免三个错误做法,别误伤孩子

让孩子遵循自然规律,健康的成长,这几乎是每个妈妈都赞同的事,但在养孩子的过程中,她们常常被周围的环境所影响,而忘了自己的初衷。

前几日,邻居林姐跟小区里的另一位宝妈聊天,那位宝妈家的孩子8个月大,现在已经可以站立了,偶尔还能走上几步。但林姐的女儿7个月大,还只会爬行,人扶着都站不稳。

宝宝的大运动训练要遵循规律,父母避免三个错误做法,别误伤孩子

听到这些,林姐心里出现了一丝担忧,为了不让孩子落后,她决定开始训练孩子站立,便常用双手支撑着宝宝的腋下,让宝宝学着站立。

但实际上,每个宝宝的身体发育状况都各不相同,对于那些腿部肌肉和骨骼都发展缓慢的孩子来说,过早地培养他站立是不利于成长的,甚至还会导致宝宝出现腿部畸形,形成o型腿或x型腿。

锻炼宝宝的大运动发展需要遵循孩子的发展规律,三个错误做法爸妈要避免,否则容易误伤他。

宝宝的大运动训练要遵循规律,父母避免三个错误做法,别误伤孩子

01过早、过多锻炼孩子站立

很多人都觉得孩子发育得越快,比如很快学会爬、站、走路,说明孩子时很聪明。但这是一种误解,虽然孩子们的发育过程大体一致,但每个孩子又有着自己的独特发育历程。

正如上文提到的林姐训练自己孩子站立,这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来操作,过早、过多都对孩子的发育不利。

宝宝站立是需要条件的。首先,宝宝的骨骼要发育到一定的程度,脊柱要出现颈前屈、胸后屈、腰前屈等;其次,宝宝的肌肉也要发育到一定的程度,能扶着东西站得稳。这样,孩子才能开始练习站立,否则,对孩子的脊柱和腿部发育不利。

当孩子的发育还无法满足站立的条件时,过早、过多地对孩子进行站立训练,容易导致孩子出现o型腿、x型腿等情况。因为孩子在生长发育比较旺盛的极端,骨结构主要是软骨,骨骼有弹性,可塑性较强,而肌肉的力量是较为薄弱的,从而容易导致腿部骨骼变形弯曲。

宝宝的大运动训练要遵循规律,父母避免三个错误做法,别误伤孩子

那么,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可以学习站立呢?

一般情况下,宝宝到了9个月左右的时候,会发展出站立的能力,扶着东西可以走路,然后再慢慢地学会独立行走。

当家长想帮助宝宝学习站立时,要先判断孩子是否有站立的欲望和能力,其次要看孩子站立的姿势是否正常。如果孩子的脚掌能够轻松着地,并且能扶着东西站立,那我们可以开始鼓励孩子或帮着孩子练习站立了。

另外,趴是孩子大运动的基础,孩子学会了爬,并且爬“够”,这对孩子的发育是很有帮助的。

宝宝的大运动训练要遵循规律,父母避免三个错误做法,别误伤孩子

02过早训练孩子独坐

在宝宝的脊柱还没发育完善的情况下,过早地训练宝宝独坐,他的脊柱缺乏肌肉与韧带的支撑,时间长了容易引起脊柱侧弯、驼背等,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其他器官的发育。

一般来说,孩子5-6个月大时,可以做一些靠坐练习。将孩子放在有扶手的小沙发或者小坐垫上,需要注意的是,用个小枕头垫着宝宝的背。

宝宝的大运动训练要遵循规律,父母避免三个错误做法,别误伤孩子

另外,要注意孩子的安全问题,避开墙角,地面也要打扫干净,防止孩子抓到不干净的东西,然后在孩子周围放一些柔软的保护物,以免孩子摔倒的时候磕伤。

在训练孩子坐的初期,可以每天练两次,一次三分钟左右,后期再慢慢地增加靠坐的时间。

宝宝的大运动训练要遵循规律,父母避免三个错误做法,别误伤孩子

03用力抓着孩子的手学走路

当孩子站得很稳之后,家长们便开始关注孩子走路,为了防止孩子摔倒,父母们便会抓着或牵着孩子的手,来引导孩子走路。

但这样的情况下,孩子的手会伸得很直,一旦不小心跌倒,父母会用力拽住孩子,而孩子的身体有很脆弱,一旦力度过大,就容易造成宝宝骨折或者手臂脱臼。

宝宝的大运动训练要遵循规律,父母避免三个错误做法,别误伤孩子

所以,在引导孩子学走路时,要慢慢来,从培养孩子一步一步走稳开始,不要操之过急。

我们可以蹲在孩子前方,张开双臂,鼓励宝宝走过来,先是一两步的距离,然后再慢慢增加。等孩子走得更稳之后,爸爸妈妈可以分别站在两头,让宝宝站在中间,来回走。

还可以让孩子自己扶着周围的东西走路,比如沙发、墙壁等。

宝宝的大运动训练要遵循规律,父母避免三个错误做法,别误伤孩子

04孩子的大运动发展要遵循规律

帮助宝宝健康地成长是所有父母的心愿,但我们一定要了解,孩子的大运动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操之过急。

首先是抬头。一般来说,在孩子出生后15天左右,就可以慢慢地锻炼孩子的抬头能力了。

需要注意的是,最好在宝宝吃奶前一小时练习,免得孩子吐奶,还需要帮孩子拖住下巴,以免窒息,每次锻炼几秒钟,每天锻炼几次。

等孩子长到两个月大时,可以拿个玩具在孩子面前晃,以此来训练孩子抬头,这时可以锻炼30秒至一分钟左右。

孩子三个月大时,他大概可以做到抬头到45度至90度,运动的范围逐渐增大。

宝宝的大运动训练要遵循规律,父母避免三个错误做法,别误伤孩子

然后是翻身。当宝宝会俯卧抬头之后,就可以慢慢着手进行翻身训练了。

可以拿个玩具引诱孩子翻身,还可以睡在宝宝身旁,亲自示范给他看。前一段时间,有很多宝妈都采用了这个亲身示范的方式,效果很不错。

如果孩子总是无法翻身,可以在孩子翻到一半时,轻轻地推一下孩子的肩部或者屁股,帮孩子翻过去,也可以用双手轻轻推宝宝的脚,锻炼他的腿部力量。

接着是坐。一般是在孩子5个月左右,进行靠坐训练,主要是锻炼孩子的背部力量,为孩子的站立奠定基础。

当孩子6-7个月左右,差不多可以独坐。这时要注意在周围铺上些柔软的毯子或垫子,以防孩子不小心倒地上。

接下来是爬行。一般来说,孩子7-8个月大时,需要多多练习匍匐爬行。可以放些玩具在宝宝的面前,吸引他往前爬。

宝宝的大运动训练要遵循规律,父母避免三个错误做法,别误伤孩子

当宝宝9个月左右大时,就爬得很熟练了。需要注意的是,很多人会在这个阶段心急,希望孩子早点学会走路,但其实宝宝的爬行对他的发育是很有帮助的,这能促进他的运动协调能力,所以,一定要让宝宝爬“够”。

最后是站立和学步。9个月左右的孩子可以开始训练扶站能力,先让孩子能扶着东西站立,等孩子站稳之后,再慢慢引导孩子走路。一般一岁左右的孩子能够独自站立较长的时间,也可以开始学着扶着走路。

另外,也需要注意,在宝宝学走路的过程中,最好不要使用学步车,也不要用错误的扶走姿势引导孩子,比如站在宝宝身后用双手扶着走,而是多让宝宝自己走,从一步两步开始练,走稳之后再稍微增加点距离。

当孩子学会走之后,会慢慢地学会跑、跳等大运动,这些可以寻找相应的游戏陪孩子一起玩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