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深(58) - 乐居财经


乐居财经 林振兴 发自厦门

 

 

 

4月20日,建发股份(600153.SH)披露2019年业绩报告,房地产开发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59.14亿元,同比增加13.15%;实现净利润79.63亿元,同比增长4.34%;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46.76亿元,同比增长0.08%;ROE为16.07%同比下降12.14%;毛利率6.54%,同比下降19.30%。

 

在地产营收稳步增长的情况下,建发股份的债务能否继续控制得法呢?

 


2015年至今,建发股份的负债率一直呈现上升趋势,从73.18%一路爬升到了2019年的77.62%,总负债从2015年的727.63亿元,飙升到2019年的2292.94亿元。

截至2019年底,建发房产和联发集团的总负债分别为1310.61亿元和668.72亿元,而2018年末分别为850.51亿元和514.56亿元。

 

 

近几年,建发股份的流动负债压力其实也不算小。财报显示,2016-2019年,建发股份流动负债规模分别为648.59亿元、838.57亿元、1107.74亿元和1662.37亿元,占总负债比重分别为69.15%、63.74%、67.94%和72.50%。

 

在负债持续走高的影响下,“找钱”是建发股份躲不掉的关键词。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建发股份在手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91.48元。

 

建发发债不仅只是通过自身发债,同时也通过旗下建发房产和联发集团两个子公司进行发债融资。换而言之,就是母公司、子公司“齐上阵”。

 

去年8月,建发房产在中国银行间市场发行了2019年度第一期短期融资券,额度为8亿元;此前的2月13日,建发房产50亿元公司债发行获通过;其中第一期已于7月24日上市交易,规模约20亿元;去年2月20日,联发集团30亿元公司债发行获通过。

 

而发债所募资金的用途,两家公司均表示是“偿还公司债务、补充营运资金等”。

 

进入2020年,在疫情“黑天鹅”蔓延的趋势下,众多开发商资金紧张已成为共性,建发股份也不能例外。自开年以来,它采取了超短期融资券、公司债券、ABS等融资方式。

 

据悉,建发股份于今年2月获准注册100亿元超短期融资券,其中募集资金50亿元拟用于厦门建发股份有限公司子公司营运资金,50亿元偿还厦门建发股份有限公司本部有息负债。

 

3月5日,建发股份披露2020年累计新增借款情况。截至2020年2月末,建发股份未经审计借款余额为1067.20亿元,累计新增借款金额为235.41亿元。1-2月累计新增借款占上年末未经审计净资产比例为35.62%。

 

建发股份频频发债,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土地收储的拖累。业内人士表示,企业高价拿地之后的“后遗症”,需要通过发债来缓解资金压力。

 

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建发股份拿地金额超过450多亿元,其中也不乏大手笔拿地的情况。例如厦门枋湖2019P05地块就被建发以总价75.25亿元摘得,楼面价43123元/平方米,刷新了厦门地块总价纪录。

 


报告期内,建发房产和联发集团新增土地42宗,新增计容建筑面积约837.16万平方米,其中权益面积约624.36万平方米。截至2019年末,建发房产和联发集团尚未出售的权益土地储备面积为1515.28万平方米,其中,一二线城市的权益土地储备面积占比为54.08%。

 

据往年披露的年报显示,建发股份在2017年、2018年尚未出售的土地储备面积(权益口径)分别为1566.43万平方米、1554.98万平方米,土地储备呈现逐年下降。

 

疫情之下,土地、资金与发展之间如何平衡,成为摆在建发股份面前的一大难题。

 

交流爆料:[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