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不逢時的德國攻擊機,安裝75毫米火炮,外號“坦克開罐器”

戰爭史上,有很多生不逢時的武器裝備,儘管其設計獨具特色,但出現的時機不對,也無法發揮其戰術價值,最終只能成為歷史的記憶。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亨舍爾公司開發的HS-129攻擊機,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生不逢時的德國攻擊機,安裝75毫米火炮,外號“坦克開罐器”

其實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包括德國空軍在內的很多國家都認為,對付地面目標,還是必須依靠地面裝備來完成,從空中打擊地面目標的想法被認為是幼稚和天真的想法。

但隨著西班牙內戰爆發,德國禿鷹軍團的斯圖卡式俯衝轟炸機取得的巨大成功,讓德國空軍元帥戈林決定再開發一款雙發攻擊機,來進一步滿足德軍地面部隊,對空中支援火力的旺盛需求。這個任務最終落到了亨舍爾公司頭上,HS-129隨之誕生。

生不逢時的德國攻擊機,安裝75毫米火炮,外號“坦克開罐器”

從斯圖卡的使用經驗上,德軍給出了非常具體而苛刻的設計要求。因為在戰場上飛機受到來自地面的傷害主要是步槍和機槍的射擊,因此需要在駕駛艙和發動機周圍加厚裝甲,擋風玻璃也採用75毫米厚的防彈玻璃。

生不逢時的德國攻擊機,安裝75毫米火炮,外號“坦克開罐器”

從打開的座艙蓋側面可以十分清晰的看到,75毫米厚度的防彈前風擋,非常厚重且堅固,因此也佔據了比較多的空間,導致俯衝瞄準裝置只能安裝在風擋前面的機鼻上。在座艙蓋側面,還用白色實線標出了俯衝角度參照線,飛行員只需要向左扭頭,將白色實線與地平線對照,就能快速知道當前俯衝的大致角度,而不用頻繁低頭查看儀表。

生不逢時的德國攻擊機,安裝75毫米火炮,外號“坦克開罐器”

德軍認為,這種飛機採取低空飛行方式,用機槍和機炮直接掃射地面目標,因此駕駛艙要儘可能靠近機頭,以使駕駛員可以清晰的看見地面。亨舍爾公司的工程師們忠實的兌現了這個目標,Hs-129的機頭不僅很短,而且有較大的下視角度,飛行員可毫不費力的觀察地面情況。

不過,這也造成飛行員的位置幾乎與航空機槍和機炮口齊平,當火力全開的時候,那震動的感覺,可想而知有多麼刺激。上面這名德軍飛行員非常有意思,他在自己的座駕的機頭上繪製了一枚銀質步兵突擊章,或許是在用詼諧的方式,表示駕駛HS-129攻擊機就要做好像步兵那樣,對目標發起自殺式衝鋒的覺悟。

生不逢時的德國攻擊機,安裝75毫米火炮,外號“坦克開罐器”

最後一個要求也是個人認為最匪夷所思的技術指標。德軍規定,HS-129不得使用大馬力發動機,不能和其他主力戰機搶生產線。也就是讓亨舍爾公司用別人不用的破爛,攢一臺用壞了都不心疼的炮灰機。於是,設計人員就從被佔領的法國淘換出一批Gnome-Rhône 14M,14缸星型風冷發動機,最大功率522千瓦,約700匹馬力,賦予該機408到421千米/小時的最大平飛速度。造成它比JU-87D“斯圖卡”全重輕一噸多,飛行速度卻一模一樣。

生不逢時的德國攻擊機,安裝75毫米火炮,外號“坦克開罐器”

在武器掛載方面,正式服役的HS-129 B2型採用兩挺MG-17型7.92毫米機槍,兩挺MG-151型20毫米機炮,機腹中軸線掛載一門MK-103型30毫米機炮,或者一門BK-37型37毫米機炮。此外,主翼兩側還能掛載兩枚50千克航空炸彈。

總的來說,HS-129的對地火力不但豐富而且強大,是一款用能夠滿足當時需要的攻擊機型號。

生不逢時的德國攻擊機,安裝75毫米火炮,外號“坦克開罐器”

堅固可靠,火力威猛的30毫米或37毫米機炮,也表現出優秀的戰場勤務性能,沒有讓飛行員和地勤人員太過操心,精準度也可圈可點。

生不逢時的德國攻擊機,安裝75毫米火炮,外號“坦克開罐器”

有趣的是,筆者在查閱圖片資料時發現,MK-30型機炮的炮口裝置,與幾十年後出現的美國AH-64“阿帕奇”武裝直升機上的30毫米機炮,幾乎是一模一樣,扁平多氣室結構抵消了相當一部分後坐力,幾十年後依然不過時,可見德國在機械設計方面的造詣是多麼深厚。

生不逢時的德國攻擊機,安裝75毫米火炮,外號“坦克開罐器”

HS-129自1940年出現後,一直在追求增強對地火力,尤其是當東線出現T-34,KV-1和IS-2這些鋼鐵怪物之後,對反坦克攻擊機的火力要求直線上升。30毫米機炮經常都打的很費勁,更不要說20毫米和7.92毫米的小牙籤了。因此,安裝一門BK-75型75毫米炮的HS-129 B3型便出現了。

為了降低起飛重量,1943年以後出現的後期型號,只在機頭保留了兩門MG-131型13毫米航空機槍。因此,區分B1,B2和B3型就非常簡單,看機頭機炮數量即可。沒有機炮的是B1型,四門機炮的是B2型,兩門機炮的就是B3型。

生不逢時的德國攻擊機,安裝75毫米火炮,外號“坦克開罐器”

BK-75型加農炮雖然佔用了很大的機體空間,但德國人想盡辦法解決了後坐力震動和供彈問題,使其能夠在空中穩定發射。比如高效的液壓駐退機構,和長度較大的胡椒瓶型炮口裝置,都發揮了很好的效果。不過即便如此,強有力的後坐力還是會讓整架飛機,在開火瞬間劇烈震動。

生不逢時的德國攻擊機,安裝75毫米火炮,外號“坦克開罐器”

機身內的轉輪式彈架上,可容納16發75毫米穿甲彈,能夠自動裝填,自動拋殼,可毫不費力的掀開地面上的蘇聯鋼鐵怪物的“天靈蓋”。相信很多遊戲玩家已經在遊戲世界中體驗過它的威力了。

生不逢時的德國攻擊機,安裝75毫米火炮,外號“坦克開罐器”

而且從當時的歷史照片上也能看得出來,HS-129不愧是“坦克開罐器”,一名德軍飛行員向戰友炫耀自己擊毀13輛蘇軍坦克的戰績。雖然和大名鼎鼎的魯德爾比起來相差甚遠,可是作為一款地位不高,僅建造865架的炮灰機來說,這已經算是驕人戰績了。

生不逢時的德國攻擊機,安裝75毫米火炮,外號“坦克開罐器”

限制HS-129大展拳腳的原因主要有兩個,首先是糟糕的法國發動機,這款14缸星型發動機不但馬力小,噪音大,可靠性還非常差勁,在交付初期長達六個月時間內,HS-129中隊根本無法起飛戰鬥,每天都要應付各種千奇百怪的發動機故障問題。中後期雖然有所改觀,但依然被德國人吐槽是“工業垃圾”。

生不逢時的德國攻擊機,安裝75毫米火炮,外號“坦克開罐器”

其次,眾所周知,攻擊機在失去己方戰鬥機掩護的情況下,幾乎就是對方戰鬥機眼中的一盤菜,當1943年起HS-129終於開始走向成熟與穩定的時候,德國空軍卻逐漸開始喪失制空權,在這種不利的局面下,皮糙肉厚的JU-87尚且需要“苟且偷生”,薄皮大餡的HS-129就更沒法單獨生存了。而且由於地位低下,在油料供給緊張的時候,HS-129連起飛的資格都沒有。

戰爭後期,HS-129攻擊機基本上都留在地面等待被盟軍繳獲淪為戰利品,或遭到盟軍轟炸機群空襲而粉身碎骨,最終只停留在歷史相冊和空戰模擬遊戲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