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人最喜歡登的一座山,景美人少,還免費!

1

老天爺洞位於宜陽南環路錦屏山的半山腰上。

據說,老天爺洞裡有座凌霄寶殿,供奉的主神是玉皇大帝、王母娘娘。

神仙修煉的道場多以山洞居多,故而,依照錦屏山勢走向,因地制宜,善男信女們捐資修建的這個洞府,就叫老天爺洞。


洛陽人最喜歡登的一座山,景美人少,還免費!


每逢農曆初一、十五前來燒香請願的百姓們,都會從四面八方集中前來。

因此,香火日益鼎盛。

據說,神仙住在九重天上。

那在求道成仙的道路上有多難呢?

八仙過海中的八仙都是普通凡人,她們在成仙的道路上,也是經歷種種考驗與磨難,才最終能位例仙班。

對於這些,我不懂,也沒有資格去評說,只是個人覺得,無論信奉什麼,只要是教化世人,多做善事,多結善緣,才會有好報。

這就足夠了。

2

錦屏山腳下,有兩條路通往老天爺洞,一條是小土路,兩邊綠樹成蔭,走起來,比較有登山的感覺。

另一條是青石板鋪就的臺階路,一個一個的臺階一眼望不到頭,給人既神秘又莊嚴的感覺,特別想一探究竟。

選擇走青石臺階,沿著青石臺階,一步一步的向山頂走去,兩邊的樹木多以構樹,榆樹、洋槐樹居多,樹木雖常年生長於此,但錦屏山是做石頭山,土壤比較少,但在這麼貧瘠的山石土地上,這些樹木還生長的密密麻麻,雖然都不粗大,但勝在數量居多,因此,為登山的青石臺階道路,形成了一道天熱的綠蔭通道,倒也為登山的道路增添了不少樂趣。

才剛登了有五六十個臺階,便能看到臺階的盡頭。

千萬不要高興的太早,要是這都到頂了,那這神仙當的也太容易了吧!都沒有點挑戰的難度。


洛陽人最喜歡登的一座山,景美人少,還免費!


3

登山的臺階走完後,面前豁然開朗,是一個大的廣場,廣場中間有個小亭子,供遊人休息。

廣場上人工種植的花有鳶尾花,四月中旬,開著紫藍色的花兒,在風中輕輕飄舞。


洛陽人最喜歡登的一座山,景美人少,還免費!


四周還有一些野生的小花小草,沒有人照料,但都生長的鬱鬱蔥蔥,愈發茂盛。

看來越是溫室裡的花朵越嬌弱,越是在大自然中,抵抗過風雪雨打的野花野草,反而愈加的生命頑強。

小花小草的經歷,這與我們人類的成長,越是困難的環境越是能磨鍊一個的意志,讓人越挫越勇,倒是有些異曲同工之妙。


4

看到很多人從山上臺階走下來。

才剛看到,臺階的山壁上,寫著老天爺洞。

原來,這才是真正通過山頂的道路,剛才登的臺階才是錦屏山上山路上的第一段臺階。

詢問了下山的人,才知道,這離老天爺洞還有一段距離。

從這裡到老天爺洞,快的話半個小時,慢的話也差不多五十分鐘左右;想登上山頂,還需要繼續再往上攀登,也就是開始走第三段臺階,等什麼時候,沒有臺階,沒有路可走時,才算是登上了錦屏山山頂。

幸好,通往老天爺洞的臺階處有一個小賣部,買了水,還給泡泡買了些零食,以便他不想再登往山頂攀登時,獎勵他。


洛陽人最喜歡登的一座山,景美人少,還免費!


5

通往老天爺洞的登山臺階,由青石板鋪設,依照山勢走向鋪墊,懸崖外雖有青石欄杆作為扶手,內側是崖壁山牆,整體走向頗為陡峭。

建議穿防滑的鞋子,不要急於攀登,而是穩住氣息,注意腳下安全。

快速登了五十多個臺階後,稍有氣喘吁吁,心跳加快,趕緊原地站立,休息一分鐘。

待症狀緩解後,再次穩步攀登。

臺階雖陡峭,好在每隔十米左右都會有個緩衝的休息地帶,可以扶著青石欄杆望見縣城的高樓以及周圍的山峰之間的風光。

登山不見的登的快就是好,而是享受登山過程中,一步一步一個腳印,一次又一次,戰勝自己內心的恐懼和不自信,相信自己終能靠著堅持不懈的毅力,雖慢且穩,終究能走的長遠。


洛陽人最喜歡登的一座山,景美人少,還免費!


6

大約半小時後,終於到達老天爺洞門外。

由於疫情原因,大門緊閉。

老天爺洞府建在山腰間,雖年代久遠,但絲毫不影響整個建築古樸唯美。

果真是山不在高,有仙則靈。隱匿於山間的老天爺洞,洞府坐南朝北,廟門向著北方,只能看到高高的山崖峭壁上,有一座雕龍畫棟的仙府,想必應該就是傳說中玉皇大帝的凌霄寶殿。

洞府中,有炊煙裊裊升起,相比是住在這裡守護洞府的人在做飯。

此時,已是人間四月芳菲盡,但洞府裡山崖上的一株桃花卻開的灼灼其華。


洛陽人最喜歡登的一座山,景美人少,還免費!


7

在老天爺洞門外的臺階上,坐下來喝點水,稍作休息之後,繼續開始第三段臺階的攀登。

也許是下邊山崖全是石頭,修的工程頗為費時,臺階順勢修的也比較陡峭。

越接近山頂,山勢反而平和,臺階就愈發的平穩,反而沒有山下的臺階走的人心驚膽戰。

這樣就可以更加放心的欣賞山上的美景,時不時轉過身來,望著山下縣城的高樓建築物越來越小,越來越模糊。

碰到幾個下山的大叔大嬸們,手裡白色的塑料袋子都滿滿的,裡面裝滿了槐花。

此時,正是槐花盛開的季節。

記得小時候,到了槐花開放的時候,總是跟著奶奶去山坡上摘槐花。因為山坡上槐花樹低,伸手就可以摘下來。摘一串串雪白的槐花,放到嘴裡,吃起來脆生生,甜絲絲的。

奶奶會帶著我們摘很多的槐花。

有槐花的日子,也是我們小時候改善生活的時候。

奶奶會把槐花拌上面粉,蒸熟了,調點蒜汁,放點蔥花,淋上香油,還沒端上桌,我們一群小饞貓早都把奶奶的廚房圍住了。

奶奶會變這花樣的做些槐花飯,烙點槐花餅,蒸點槐花饃,包點槐花包子…

再把吃不了的槐花在開水裡燙一下,再在太陽底下曬乾,等冬天的時候,那可是做槐花包子、餃子難得的美味!


洛陽人最喜歡登的一座山,景美人少,還免費!


8

記憶的閘門,將我的饞蟲都勾起來了。

迫不及待的想登上山頂,說不定也能摘些槐花,可就有口福了。

走了一個多小時的山路,泡泡有點累了,說什麼都不想往上登了。

幸好早有準備,他這個小吃貨,有小零食的誘惑和補充,立刻就恢復到生龍活虎的狀態。

一鼓作氣,連路上遇到的山韭菜都不再停下看一眼,登到山頂。

山頂周圍,的確看到幾棵洋槐樹,高高的枝頭上,掛滿了一串串潔白無瑕的槐花,可惜,太高了。

三國時曹操是"望梅止渴",而今,我也只能是"望花興嘆"了。


洛陽人最喜歡登的一座山,景美人少,還免費!


山頂的東邊、西邊都是很寬敞的道路,我猜想,難道是將錦屏十二峰的山脈都連接起來了嗎?若真是如此,只要上到一個山峰上,就可以自由的穿梭於其他幾個山峰之間,不需要再來回的上山、下山了。

山頂建有一個鐵皮房子小賣部,門口還建有一個觀景臺。

可能受疫情影響,前來登山的人不多,也沒有開門。

倒是這個觀景臺的位置很好,可以一覽無餘,俯瞰到宜陽縣城的全貌。

宜陽的高樓大廈越來越多,地標性建築物也越來越多。

最矚目的地標就是,日夜奔流不息的宜洛河像一條玉帶環繞著小城,為小城帶來生命的活力源泉,孜孜不倦的滋潤著這一方水土,哺育著她的兒女。

唐代詩人劉禹錫在《陋室銘》中寫道:"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有山有水的地方,靈氣十足,在這樣的山水小城裡生活,不僅悠閒自在,還愜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