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中的臺灣

來源:走進發現

1950年美國第七艦隊進入臺灣海峽


1950年6月25日,為期三年的朝鮮戰爭爆發,這一場戰爭決定了亞太地區新的戰略均勢,也改變了臺灣的命運。


這一年3月1日,蔣介石在臺北復行“視事”,以圖穩住腳步,但實際上局勢仍相當混亂,部隊建制不全,由大陸擁進臺灣的難民形成龐大的經濟與社會壓力。此外,更大的威脅是共產主義思想對民心具有相當的吸引力,美國對於退守臺灣的國民黨的前途則抱持靜觀其變的態度,因此用“風雨飄搖”來形容臺灣的局面,並不為過。


1月12日,美國國務卿艾奇遜發表“白皮書”,表明美國對亞洲局勢的基本見解與立場。艾奇遜指稱,美國承認在中國發生的事是一場真正的革命,蔣介石政府不是為軍事優勢所擊敗,而是為中國人民所拋棄。他還宣稱美國在西太平洋的安全防線是由阿留申群島,經日本到菲律賓,並未提及臺灣,也未提及朝鮮半島。這份“白皮書”對處於亂局中的臺灣國民黨當局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不過,美國行政部門接受共產勢力崛起的做法也遭致兩項反效果:一是激發美國國會內保守勢力“麥卡錫主義”的興起,埋下美國對中國政策急轉彎的內部因素:二是鼓舞了共產主義勢力的盲動躁進,使得朝鮮人民軍全面南進,臺灣問題也跟著迅速國際化,成了美國亞太戰略中的一環。


2月,毛澤東訪問蘇聯,與斯大林簽署了“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使得美國拉攏中共的構想落空,雙方壁壘更形分明。美國軍方開始出現“臺灣中立化”的建議,以免中共攻佔臺灣,進一步威脅美國的戰略利益。6月,朝鮮戰爭爆發後,美國總統杜魯門立刻派遣第七艦隊駛向臺海,並稱“臺灣未來地位的決定必須等待太平洋安全的恢復,對日和約的簽訂或由聯合國考慮”。美國出兵臺海為免干涉中國內戰的口實,試圖從國際法的角度將臺灣的地位模糊化,作為“臺海中立化”的基礎。這種角度自然不為臺灣的國民黨當局所接受,不過客觀上的確使得臺灣局勢迅速轉危為安,外交部部長葉公超發表聲明,歡迎美軍協防颱灣。7月,聯軍總司令麥克阿瑟訪問臺北。


9月初,開戰兩個月,朝鮮軍隊便擊潰了裝備和士氣均不足的南韓部隊,先鋒已抵達釜山的外圍,全面勝利似乎唾手可得。但9月12日,麥克阿瑟揮軍由漢城以西的仁川港登陸,朝鮮軍隊被聯軍一舉攔腰截斷,頓成潰散之勢。美軍大舉增援,同時向南北進擊,一個月內幾乎便掃蕩朝鮮半島全境,北線美軍甚至逼近中朝邊界的鴨綠江。


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正式參戰。第一批部隊約26萬人在彭德懷的指揮下渡過鴨綠江,接著第二批、第三批梯次投入,迅速對美軍分割進擊。兩次大規模戰役後,美軍潰敗南撤,志願軍將戰線推至北緯38度線附近。1951年1月,志願軍與朝鮮人民軍再度攻陷漢城。但由於志願軍沒有制空權,機械化程度低,運輸和補給能力有限,無法維持長時間的進攻,這些缺點又正為美軍所把握。因此,美軍在重新穩住陣腳後,改採齊頭並進、穩紮穩打的戰略,一個月後又奪回漢城。


此時,聯軍總司令麥克阿瑟與美國總統杜魯門之間卻開始發生嚴重分歧。身為軍人,麥克阿瑟希望以優勢的軍事手段獲得完全的勝利,他建議對中國東北使用原子彈,摧毀中共的軍事工業,甚至建議徵調臺灣的國民黨軍隊參戰。杜魯門則以世界全局為考慮,擔心戰爭擴大,將迫使中蘇同時捲入,造成第三次世界大戰。在杜魯門眼中,不僅麥克阿瑟的想法危險,其直言犯上的姿態亦令人難忍。杜魯門與麥克阿瑟之間的不和逐漸白熱化。4月11日,杜魯門總統終於發表聲明,解除了麥克阿瑟的職務。被解職的麥克阿瑟返抵美國時受到盛大的歡迎,紐約市百老匯大街五彩繽紛,美國人民熱烈歡迎這位英雄人物。麥克阿瑟在國會發表演說,其中“老兵不死,只是逐漸凋零”一句話,更成了歷史名言。


麥克阿瑟去職後,由李奇威將軍接任聯軍總司令。7月,朝鮮戰爭停戰談判開始進行,戰事呈現膠著狀態,大抵上發生在北緯38度線附近,亦即回到戰爭爆發前的界線。由於政治上雙方均無意再擴大沖突,所以軍事投入也控制在一定的範圍內,戰局打打談談。一直拖到1953年6月8日,停戰談判才達成最後協議,雙方大致以北緯38度線為界劃分南北朝鮮,南北朝鮮也正式成為分裂國家,橫亙半世紀直至今日。


朝鮮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第一場大規模的區域衝突,不僅象徵了東西方進入長期冷戰的開始,同時對美國、南北朝鮮及臺海兩岸等地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而朝鮮戰爭對臺灣的影響尤為深遠,臺灣從此成為美國西太平洋防線的一環,國民黨再度獲得大量的軍事和經濟支持。從1950年下半年起,國民黨軍重新整編,以美援武器裝備將原來殘缺不全的二十個軍縮編成十二個軍及六個獨立師,為配合美軍在朝鮮半島的作戰,國民黨軍多次突襲大陸東南沿海島嶼,並且派遣小股兵力潛入大陸設立遊擊基地。不過蔣介石計劃大規模參加朝鮮戰爭以及全面反攻大陸,仍然因缺乏有利的國際環境而無法實現。


在經濟方面,臺灣的國民黨當局在5年內即獲得了5億美元以上的援助,除了緩解軍隊給養的壓力,當局也有足夠的信心全面推動土地改革,發展農業,改善基礎建設,為政治和社會的穩定奠定了重要的基礎。由於美軍協防颱灣,加上日後“共同防禦條約”的簽訂,終使臺灣轉危為安,得以繼續生存下來,開創出日後的臺灣經濟發展奇蹟。

越戰與臺灣


隨著越南戰爭的擴張與升級,堅持反共國策並配合美國圍堵中共的臺灣國民黨當局,也逐步捲入越南戰火之中。1968年2月底,蔣夫人宋美齡女士發起救助南越難民的號召,全臺人民熱烈響應,紛紛捐出衣物、食米和現金,臺灣與南越的關係逐步走向高峰。


對臺灣而言,歷史上與南越、韓國的關係並不深,不過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冷戰結構卻將三個地方緊密地連結在一起,以美國的軍事和經濟力量為後盾,共同對亞洲社會主義國家進行圍堵。到了1960年代中期以後,由於中南半島共產黨武裝活動日益升高,美軍正式介入越南戰場,臺灣與南越更建立了緊密的戰略關係,從政治、軍事、經濟、社會等各層面幾乎全部涵蓋,南越可說成是臺灣最重要的亞洲“盟邦”,在臺灣戰後史上寫下了重要的一頁。


1968年1月31日,南越共產黨領導的“越南民族解放陣線”和北越部隊向南越各重要城市發動“新春攻勢”,美軍與南越部隊亦予以全力反擊。2月間,雙方進行激烈的巷戰,尤其是在西貢市,具有象徵意義的“總統府”和美國“大使館”都遭到了猛烈的攻擊。在順化市,大約12萬的市民無家可歸,全市已淪為廢墟一片。雖然越共最後被擊退,但是世界各地的人都從電視上看見了越戰的慘況,同時對於美軍在越南戰場上打勝的能力感到懷疑,對於越共而言,這無疑是宣傳上的一大勝利。


越戰的激烈戰況同時也傳到臺灣,對於對臺海戰事記憶猶新的臺灣百姓而言,心理衝擊十分巨大。事實上,過去十多年,基於戰略需要,臺灣與南越已建立深厚的關係。1954年,越南一分為二,北越為共產黨區域,南越則於1955年由吳廷豔出任首任“總統”。1957年,臺灣派遣袁子健為首任“駐越公使”,後來美國干預越南政局,支持少壯派軍官發動政變推翻吳廷豔,此舉導致南越政局陷入傾軋的亂象之中。軍入主控政權,政治威望不足,社會凝聚力缺乏,使得南越政局始終無法步入發展正軌,反而陷入過度依賴外力支持、內部動亂不斷的惡性循環中。


儘管如此,受到國際政治的影響,1965年起,臺灣成了美軍的後勤基地之一,對美軍軍需品的採購、補給以及美軍度假等而言,臺灣均被列為主要的基地。此外,美國也運用臺灣與東南亞華人的密切往來關係,加強對南越華人的反共思想教育,同時也運用臺灣日漸成熟的輕工業技術,實現對南越的經濟援助。因此,臺灣與南越的關係迅速升級,臺灣除了派出援越軍事顧問團,還派出醫療、農業、工業等援助團體。1966年,雙方簽署“空運協議”,由“中華航空”和“越南航空”往返臺北和西貢之間。由於兩地經貿、貨物和人員的來往十分頻繁,當越共發動新春攻勢時,烽火漫天,引起臺灣方面極度的關切,臺北駐越“大使”胡璉將軍親自前往西貢的華埠堤岸市瞭解戰況。由蔣夫人發起的援助南越難民活動獲得了積極響應,3月21日,首批捐贈物資包括白米、衣物、肥皂、毛巾和罐頭食品等上萬噸貨品運抵西貢市。


在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中的臺灣


隨後幾年,越戰的發展出現不利美軍的情況,越共的游擊戰術,軍人和百姓互為一體的人民戰爭概念以及東南亞燠熱的叢林,對美軍而言,都是過去所沒有的戰爭體驗。美軍為了迅速取得勝利,爭取談判桌上的優勢,加重了對越共活躍地區的轟炸,並將戰火擴大到鄰國的柬埔寨,結果造成大量無辜人民的傷亡。這種慘狀通過電視畫面傳回美國,在美國激起強烈的反戰情緒,而且這股情緒日漸升高,衝擊到美國的政局,並迫使美國政府逐步由越南撤軍,以使“越戰越南化”。1973年1月27日,“巴黎和約”簽署,美軍正式撤出越南,美國和美國的盟友改以經濟援助的形式協助南越政府。


雖然越戰自1968年後進入白熱化階段,並在1970年後變成國際政治角力的主要議題,臺灣與南越之間的往來更密切頻繁。南越主要領導入阮文紹、阮高祺、楊文明等人均曾“訪問”臺灣。不過基於臺灣內部的反共宣傳以及反共教育的灌輸,一般人民對於越戰的複雜性並不理解,對於越戰在國際知識界掀起的反思浪潮亦無相對的反應。尤其是1968年全世界掀起一股反威權的人民運動,包括巴黎和東京的學生運動、捷克人民的起義等等,使得這一年日後成為史學界所稱的“不可思議的一年”,不過這一切與臺灣社會似乎均相去甚遠。


1973年以後,美國、日本、法國、西德、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加緊對南越的援助,其他諸如國際貨幣基金會、國際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等組織也積極對越貸款。臺灣提供美金500萬元的貸款給南越,作為南越向臺灣採購機器之用。儘管越南擁有國際慷慨的支持,又戰亂經年人心求治,但依賴美軍保護多年的南越政府卻無法適時團結民心,建立有效能的政府;另一方面,經過兩年的修補整編並在國際政治上取得主動的越共卻完成了發動全面戰爭的準備。1975年3月,北越軍隊配合南越共產黨武裝發起全面攻勢,越中城市紛紛被攻佔。4月底,越共已包圍西貢市,城內烽火連天,大批民眾擁往機場、海港、美使館等地,試圖逃難。4月30日上午8時,最後一架美國直升機由美國大使館屋頂飛離。


至於國民黨方面駐南越工作人員則於4月中旬開始逐步撤離。駐越“大使”許紹昌於26日晚搭乘“華航”最後一班飛機自西貢飛抵臺北,28日“大使館”正式關閉。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南越“總統”阮文紹25日清晨乘美軍一架螺旋槳專機前來臺北,阮文紹一家人以及前政府的一些要人也曾在臺北短暫停留,深居簡出,隨後再轉往西方國家。


南北越的武力統一結束了臺灣與越南一段特殊的歷史關係,越南的變故不僅打擊了美國國際威信,對臺灣也產生了莫大的心理衝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