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新增2千萬噸水產品消費量,水產人該如何滿足市場巨量需求?

  • (諮詢交流 工廠化循環水養殖系統、工藝、設備,可聯繫QQ:1037473653)


  • 中國是一個水產養殖業大國,是世界上唯一養殖產量超過捕撈產量的漁業國家。從新中國成立到2012年,中國水產品產量從100多萬噸增長到5900多萬噸,其中養殖產量佔水產總量的比重由8%增長到72.67%。中國的養殖產量也佔到世界水產養殖產量的70%左右,可謂之“世界上每三條魚,就有兩條是中國養的” 。

  • 面對新增2千萬噸水產品消費量,水產人該如何滿足市場巨量需求?

  • (室內循環水養殖池中的淡水石斑魚)


  • 近幾年,國家高度重視生態環境問題,把生態文明建設、綠色發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擺在了重要位置,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多地不符合環保條件的養殖塘、湖泊、水庫等實施禁養,因此水產養殖面積由2012年的808.8萬公頃逐漸縮減為2018年的720萬公頃,其中淡水養殖面積縮減為514萬公頃,海水養殖面積縮減為206萬公頃。 一方面是可用於養殖的水域面積的逐年縮減,另一方面是隨著人口和經濟的快速增長,人們對水產品的需求量越來越多,對高端、高品質水產品的需求量也日趨增加。

  • 面對新增2千萬噸水產品消費量,水產人該如何滿足市場巨量需求?


  • 預計到2030年,當中國人口總量達到峰值,將比現在增加近1.6億人,若按現在人均水產品佔有量41公斤計算,中國水產品的需求量將增加約1000萬噸。另外,隨著社會經濟不斷髮展,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均需求量也會增加,若按人均佔有量50公斤計,還需要再增加近1000萬噸的水產品需求。以上兩項合計新增近2000萬噸水產品消費量,那麼這麼大的新增需求量如何來滿足?

  • 面對新增2千萬噸水產品消費量,水產人該如何滿足市場巨量需求?


  • 傳統養殖模式(如池塘、水庫、湖泊、淺海灘塗等)因其具有廣闊的養殖水域面積,是否能滿足每年七八千萬噸的水產品需求?
    答案是否定的,傳統養殖模式的規模和產量已趨於飽和,提升空間有限,也因其養殖的品種價格低,養殖密度較高,水質易汙染、病害頻發、用藥量不可控,並且未經處理的養殖廢水直接排放到天然水域,破壞自然水域的生態,不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養殖模式。

  • 面對新增2千萬噸水產品消費量,水產人該如何滿足市場巨量需求?


  • 中國水產養殖業想要進一步發展,必須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努力構建環境友好、資源節約、質量安全、可持續的現代水產養殖業發展體系,實現水產養殖業 “高效、優質、生態、健康、安全”可持續發展。因此,工業化水產養殖模式順應了時代發展的潮流,符合現代水產養殖業結構調整的需要,並因其綜合運用機械、電子、化學、自動化信息技術等先進技術和工業化手段,控制養殖生物的生活環境,進行科學管理,始終保持養殖生物處於良好的生長狀態,被認為是21世紀水產養殖業發展的主導方向之一。

  • 面對新增2千萬噸水產品消費量,水產人該如何滿足市場巨量需求?


  • 以陸基循環水養殖系統為代表的工業化水產養殖模式,具有
    (1)節水,每日系統換水量低於5%,先進的工藝在1%左右;

  • (2)節地,同等養殖產量下,節約9成養殖土地;

  • (3)零排汙,系統排出的汙水可以集中處理後再次利用;

  • (4)高效高產,500平方的養殖面積,每年可生產40-50噸優質高檔魚類;

  • (5)生態養殖,合理的生物過濾系統,不使用任何抗生素和激素;

  • (6)穩定環境,恆溫的封閉式車間設計,不受季節約束,不受惡劣氣候影響,全年穩定產出。

  • 面對新增2千萬噸水產品消費量,水產人該如何滿足市場巨量需求?


  • 據統計,中國共約有1870萬人從事漁業等相關產業,其中有500萬人在養殖一線參與生產管理工作。隨著經濟的發展,大部分水產人及水二代會踏上工業化水產養殖的道路,擺脫面朝綠水、背朝天,一臉汗水、滿身泥的傳統養殖方式。希望在不久的將來,經過我們大家的不懈努力,讓中國“漁民”成為一個職業,而不再是一個身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