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三北防護林”工程實施以來,累計造林保存面積超三千萬公頃

人類生活在自然環境之中,並通過不斷的索取各種自然資源和排放各種廢棄物與自然環境發生聯繫,不同的自然環境中所能夠容納的人口數量差異巨大,也就是說環境的承載力各不相同。從自然帶的角度來看,地球陸地表面主要可以分為森林、草原和荒漠自然帶三大類,其中從承載力的角度來看,從高到低應該是森林自然帶、草原自然帶和荒漠自然帶。由於人類活動的開展,對於區域植被造成大面積的破壞,使得區域環境承載力下降,從而出現荒漠化現象,並出現生態惡化狀況。

我國“三北防護林”工程實施以來,累計造林保存面積超三千萬公頃

“三北防護林”工程成果豐碩

自然環境相當於是一個複雜系統,是一個有機的整體,自然地理要素包括地形、氣候、生物、土壤和水文等等,如果其中一個方面發生了破壞,有可能導致自然環境的整體發生惡化,最終可能形成多米諾骨牌似的連鎖反應,導致生態難以復原。所以,在生態初步惡化和潛在惡化地區,及時的加以關注和修復是極為重要的,而當生態逐步恢復以後,就會逐步獲得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正所謂“綠水金山就是金山銀山”。在這一方面,我國有一項十分著名的生態恢復工程,那就是“三北防護林”工程。

我國“三北防護林”工程實施以來,累計造林保存面積超三千萬公頃

我國荒漠化土地分佈圖

所謂的“三北”是指東北地區、華北地區和西北地區,從我國三大自然區的角度來看,這三個地區基本上位於我國的西北乾旱半乾旱地區,是我國生態環境最脆弱的地區之一,也是遭受人類活動破壞較為嚴重的地區,主要的生態問題包括土地荒漠化、土壤鹽鹼化以及風沙嚴重等問題,曾經一度出現沙進人退,荒漠化不斷擴展的趨勢。從省區角度來看,三北地區主要包括黑龍江、吉林、遼寧、天津、北京、河北、內蒙古、山西、陝西、寧夏、甘肅、青海和新疆等13個省市區。

我國“三北防護林”工程實施以來,累計造林保存面積超三千萬公頃

我國八大防護林工程示意圖

三北防護林工程設計的區域總面積約為406萬平方千米,約佔全國總面積的42.4%,其中包括八大沙漠和四大沙地,沙漠和沙地面積為133萬平方千米,大於全國耕地面積的總和,這一地區多在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的半乾旱和乾旱地區,自然條件對於植樹造林十分不利。我國自1978年開始實施三北防護林工程,工程規劃一直到2050年,時間共為72年時間,分三個階段共八期進行,到目前為止已經完成了前兩個階段共五期工程,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我國“三北防護林”工程實施以來,累計造林保存面積超三千萬公頃

三北防護林

三北防護林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生態建設工程,截止目前三北防護林工程累計完成造林保存面積3014萬公頃,工程區森林覆蓋率由建設之初的5.05%提高到現在的13.57%。累計治理沙化土地33.6萬平方千米,保護和恢復嚴重沙化、鹽鹼化的草原牧場1000多萬公頃,累計營造防風固沙林788.2萬公頃。三北防護林工程始終把恢復綠水青山作為首要任務,實施大規模植樹造林和種草,不斷的修復自然生態環境。三北防護林工程實施四十多年來,使得區域內沙塵暴天數從6.8天下降到2.4天,其中毛烏素、科爾沁和呼倫貝爾三大沙地得到初步治理,土地沙漠化得到有效遏制並逐步恢復。

我國“三北防護林”工程實施以來,累計造林保存面積超三千萬公頃

三北防護林工程

三北防護林累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44.7萬平方千米,取得重大生態建設成果。三北防護林工程不僅僅取得了生態效益,同時也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工程實施以來工程區營造用材林摺合木材儲備量18.3億立方米,經濟價值9130億元,累計營造經濟林463萬公頃,形成了許多重要的水果生產基地,並形成了以森林公園網絡為骨架,溼地公園、沙漠公園等為補充的生態旅遊發展新格局,年旅遊收入超480億元,年接待遊客3.8億人次。

我國“三北防護林”工程實施以來,累計造林保存面積超三千萬公頃

三北防護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