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陵城:基山有个赵文英 聚拢百里爱乐人

“打竹板,哗啦啦响,咱把糜镇精神详细讲:新糜镇,新梦想,全镇大打翻身仗一帮一,三下乡,结对帮扶致富忙……”每逢周六,德州陵城糜镇基山村文英俱乐部大舞台上,一场场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正在倾情演出,博得几百名观众热烈的掌声。

村民能在家门口享受到脍炙人口的精彩节目,完全得益于赵文英的无私付出。

赵文英是谁?他是德州市“爱心妈妈”、有名的慈善家、文化达人,是糜镇文英俱乐部创始人,是方圆百里许多爱好文艺的领头羊,有她的地方,总会飘荡着幸福的歌声和优美的舞蹈。

德州陵城:基山有个赵文英 聚拢百里爱乐人

今年70岁的郑文英从小就爱唱歌、扭秧歌,在贫穷的年代,只有春节才能乐和几天。赵文英说,每逢正月里鼓点一响,她在家就坐不住,赶紧跑出去扭一段,为此,受到孩子们的反对,痴迷的时候,她睡觉都打着节拍。

德州陵城:基山有个赵文英 聚拢百里爱乐人

赵文英老人虽然没有念过书,但聪明勤劳的她却很有经济头脑。上世纪80年代,改革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赵文英靠借来的200元钱,走街串巷收购棉花,经过20多年的打拼,终于建成了全镇第一家棉花加工厂,2000年在县镇两级政府的支持下,又建成了全镇最大的制油厂;63岁那年,赵文英完全退出生意场,放手让儿子去管理。闲着没事的赵文英经常和村里的老姐妹们一起拉拉家常,她发现,村里好多妇女们都有个唱唱跳跳的爱好。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也有了娱乐的时间和心情,就是苦于没有这样的舞台。她突发奇想:何不组织起这样一支演出队伍,让大家自己开心的同时,也给村里人带去欢乐?想到做到,2009年5月,她自己出资购买了150套秧歌服装和锣、鼓等乐器,又号召起30多名妇女,成立了基山秧歌队。天气好的傍晚,姐妹们就穿起漂亮的秧歌服,伴随着热闹的锣鼓声,为大家扭一场欢快的秧歌。时间久了,附近村庄的人们都携老挈幼来观看。她们的热情劲儿也迅速感染了围观的群众,年轻妇女们纷纷报名参加,最多的时候,演出队一度达到了150多人。

德州陵城:基山有个赵文英 聚拢百里爱乐人

2013年,演出队规模扩大了,知名度也不断提高,赵文英开始考虑把演出规范化。她将家门口一个闲置车间收拾出来,自费购进音响等设备,又搭建起一个大舞台,让所有想要“露一手”的村民都有机会上台“亮相”。每到周六,忙碌了一个周的村民们就聚集到赵文英家门口,看热闹的看热闹,忙演出的忙演出,那份儿欢乐劲儿,一点都不逊于电视上的节目现场。赵文英又出资购进座椅,请来专人为舞台进行设计,先后耗资70多万元,成立起了“文英俱乐部”,打造出一个真正的“民间大舞台”。俱乐部大厅占地500多平方米,可同时容纳300多人观看演出。

德州陵城:基山有个赵文英 聚拢百里爱乐人

“我们自编自导的节目很受人们欢迎,演出不仅圆了很多庄稼人的舞台梦,还陶冶了人们的情操,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参与,如今打麻将的少了,改善了村风乡风。”赵文英说,自文英俱乐部成立7年来,他组织了500多场惠民演出,把节目送到田间地头,受到了村民的一致认可和欢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