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開學後,弟弟生活索然無味,網友“沒有打架日子過得不香了”

話說姐弟的感情是“相愛相殺”,那麼如果是兄弟兩個,就是男人與男人之間的碰撞,打架可就是屬於生活的必需品,天天少不了的那種。

家有兩個男孩子的家庭,更是被吵得天翻地覆,但是如果只剩一個的話,也未必能夠安寧到哪裡去。為什麼這麼說呢?家有二寶,男孩子最愛做的事情就是搶東西和開始“戰鬥”。

哪怕是哥哥已經年長了弟弟不少,但是總是招不住弟弟的招惹,隨時都能扭打做一團。父母們眼盼著開學的日子到了,哥哥也該去上學了,那麼家裡可以清靜些了。

哥哥開學後,弟弟生活索然無味,網友“沒有打架日子過得不香了”

可是總覺得哪裡不一樣了,清靜是清靜了,不僅清靜,家裡的二娃還顯得很是“生無可戀”,總感覺做啥都提不起精神,哥哥去上學的前幾天二寶還是開開心心的,之後玩啥都覺得索然無味

哥哥開學後,弟弟生活索然無味,網友“沒有打架日子過得不香了”

看著二寶眼巴巴趴在地板上的照片,網友們紛紛表示:看來是因為沒有人陪著打架的日子,過著都不香了。

哥哥開學後,弟弟生活索然無味,網友“沒有打架日子過得不香了”

確實,很多小孩都有這種矛盾的心理,就好像本來兩個人都不喜歡的玩具,有一個人上前去玩了之後,另一個孩子勢必就要也上前去爭。哪怕有一模一樣的都要去爭同一個,似乎不是爭來的就玩著不舒服。

還有網友分享道:家裡的孩子平時在一起總是打打鬧鬧,大寶分分鐘說著讓我們把弟弟丟了,結果幾天不見,還不是嘴上天天喃喃著弟弟弟弟的,兄弟關係可真是一門玄學啊。

其實對於有二胎甚至是多個孩子的家庭來說,家長最難的一件事可能就是,關於怎樣去處理孩子之間的矛盾問題了。因為總會有一碗水沒辦法端平的時候,所以有些小技巧父母們可以學習一下。

如何處理孩子之間的矛盾?這些方法家長可以學一下:

第一:不要講究“長幼有序”

其實對於家長的教育,最讓人看不慣的莫過於,孩子們產生爭執和矛盾的時候,家長一開始就不分青紅皂白的先指責年長的孩子。

哥哥開學後,弟弟生活索然無味,網友“沒有打架日子過得不香了”

這是一個教育的誤區,大家總說著長幼有序,大點的孩子就一定要讓著小的,殊不知就是因為這樣的理念,讓孩子們的矛盾更加的深。

這樣做首先就會導致家長的偏心變得越來越嚴重,其次就是會把孩子們的矛盾,拉到了更大的一個程度上去深化了,可能還會導致年長的孩子變得與家庭疏遠和陌生。

第二:儘量不去幹預,能讓他們自己解決就自己解決。

孩子朝夕的相處,矛盾肯定是會有的,其實矛盾的產生也是對於他們感情的一種磨合,家長不要覺得孩子們產生矛盾多就是感情不好,總想著要去幹預他們的矛盾。

哥哥開學後,弟弟生活索然無味,網友“沒有打架日子過得不香了”

但是父母不知道的是,有時候家長的加入,會讓孩子的矛盾更加的理不清。所以在孩子出現矛盾的時候,只要不會發生一些實質性的危險,那麼最好就是不要插手,做到不干預不影響,孩子們是能夠自己去解決的。

這可能還比父母的插手解決得還要好。

第三:不要強制和好

這也就是舊教育的又一大誤區:“握手言和就表示矛盾已經解決了”。在小學的時候,老師常常喜歡勒令兩個鬧矛盾的孩子,互相道歉握手言和,但殊不知矛盾都沒有解決,這個“表明功夫”並沒有起到什麼作用。

哥哥開學後,弟弟生活索然無味,網友“沒有打架日子過得不香了”

所以這也是對家長教育的一個警示,孩子在產生矛盾的時候,矛盾都沒有解決,就告知孩子們相處要團結不要爭吵,立馬勸和。這是毫無用處的處理方式,甚至還會讓孩子積壓怨恨。

第四:儘量做到先了解情況再進行懲戒

孩子有時候一些矛盾可能已經鬧得挺大的了,這可能會讓家長瀕臨生氣的邊緣,但是家長還是先讓自己冷靜下來,把雙方的矛盾給理清楚再做判決。

哥哥開學後,弟弟生活索然無味,網友“沒有打架日子過得不香了”

有錯的一方父母一定要給予一定程度的警示和懲罰,這也是給予孩子雙方一定公平的方式。

但是最重要的是讓孩子們都真實的還原矛盾的真相,這樣才好去幫助孩子解決一些比較大的問題。

家有二娃,首先就得關注的是教育問題,公平是最主要的,但是這也是最考驗父母的,儘量做到公平公正之後,再來就是對於孩子們的矛盾“不插手,不猜疑,不和稀泥”。

選擇對了適合的教育,才能夠很好的去幫助孩子處理好他們的情緒關係,同時促進家庭的和諧和親情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