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品讀宋朝服飾的含蓄之美

引言

一個朝代的服飾設計能夠反應這個朝代的文化發展,也能看出那個時代人們的思想程度。中華上下五千年內蘊著深厚又有著不同色彩的歷史文化,而這服飾設計便是其中不可多得的文化特色。

我國各個朝代對服飾的要求不盡相同,比如宋朝與唐朝之間,相對於唐朝服裝的開放和具有的"異域特色",宋朝服飾更注重於保守和簡約,而這與當時社會的經濟程度和文化思想是緊密相連的,本質是受當時社會背景的薰陶,使宋朝服飾更追求儒雅和質樸。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品讀宋朝服飾的含蓄之美

一、百家爭鳴,百花齊放之程朱理學在宋朝服飾上的滲透

程朱理學作為宋明理學的一個流派,在孔子的儒學上進行總結,也為了當時的社會風向,是宋代以後作為一個"新儒學"的代表性成果,其直接的闡述思想就是"存天理,滅人慾",二程曾說:"人心私慾,故危殆。道心天理,故精微。滅私慾則天理明矣 ",簡單來說他們認為人心是有私慾的,私慾無處不在,而人需要的是把私慾根除,根除私慾就是天理,只有這樣,社會才會安穩祥和,人民生活水平才會提高,生活就會出現大同。

他們的思想理論是追求於基本物質,再進而的美好便是不應該有的慾望,所謂"三綱五常"便是天理,而超出三綱五常以外的便是人慾,其根本還是因為當時社會動亂,為了鞏固封建的社會地位,因而這些思想逐漸深入社會,也反映在當時的服飾上。

這些多突出表現在平實質樸,簡約實用,從程朱理學出現後,社會對女性的要求也開始越來越苛刻了,婦女著裝要求變得尤為嚴格。從蘇東坡的《菩薩蠻》中"塗香莫惜蓮承步,長愁羅襪凌波去;只見舞迴風,都無行處蹤。偷立宮樣穩,並立雙跌困;纖妙說應難,須從掌上看。"

一詞中便能體現女子開始纏足,這也是中國古代為女子纏足寫的第一首詩詞,從纏足到服飾,衣著也是一改唐朝袒胸露背的風氣,政府禁止衣著過於華麗奢侈,當時的程朱理學也認為過度奢侈會使人迷亂,迷亂變會使人迷失自我,而女子衣服也是如此。

過度奢侈和過度袒露都是違背常理,是不該存在的慾望,由此也能看出宋朝女裝與唐朝大大相反的原因,宋朝多表現於拘謹、保守,襦衣的遮掩功能也有所加強。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品讀宋朝服飾的含蓄之美

二、歷覽前賢國於家,成由節儉破由奢,宋朝服飾中的節儉風尚

服飾從出現後就開始的不斷髮展,人們從用樹葉獸皮遮擋到學會用花紋點綴紡布,使服飾已經不再是簡簡單單的避寒取暖的物件,而是更具有一定的美化作用,人們已經開始逐漸用服飾來打扮自己,區分等級尊卑。隨著後人精神,文化,思想的不斷提高,服飾也隨著這種社會經濟文化的變化而變化。

就與多姿多彩的唐朝相比,由於唐朝社會採取的開放政策和佛教的傳入,因而對西域、吐蕃的服飾也是兼收幷蓄,古代女性服飾傾向保守,女性也是不能隨意出門,但由於唐朝人們的思想空前解放,女性服飾開始大膽開放,方乾的《贈美人》中曾寫過:"粉胸半掩凝晴雪"

從這裡,我們便能看出唐朝在服飾的設計大膽超前。而宋朝政府相比於唐朝更崇尚節儉,思想嚴謹,趙匡胤自開國以來便大力推廣節儉並且帶頭節儉,可能也與他的身世和宋朝國情有關,他在歷史上是出了名的摳門皇帝,宋代在政治上的管理雖然和唐朝一樣開放民主,但由於宋朝因為戰爭原因導致國力較弱。因為一些敗仗導致各種割地賠款的問題,使人民生活水平就自然而然的就開始下降,而這最直觀的表現就是百姓的衣著。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品讀宋朝服飾的含蓄之美

宋朝政府在唐朝服飾的基礎上將衣服加以改造,在樣式上承襲於唐朝,唐後期時興圓領後,使宋朝百姓皆愛圓領。但在材料和圖案上更注重於簡約和質樸,唐朝盛產絲綢,盛唐時期還特意開闢十多個渠道讓其他民族向朝廷進貢一定數量的絲綢,而宋朝由於戰爭導致的國立虛空,又向其他民族繳納棉織品,使當時面料只能以棉紗為主。

而上述的"羅"的生產可以說在宋代達到了我國曆史的巔峰,是宋朝最具有代表性的物品之一,一般分為"方目羅,雲羅、結羅等等,其結構有單經、三經、四經絞不起花的素羅,也有平紋和斜紋起花的各種花羅。這些羅織品曾經在江蘇金壇南宋周墓、福州南宋黃墓和江蘇武進縣村前鄉宋墓等都有過出土,其織法和構圖也十分精巧,但是可惜的是製造技術已經失傳,成了中國絲綢製造技術上的一大謎點。

宋朝較為出名的還當屬"褙子",又名背子、綽子、繡䘿,是漢朝服飾的一種。它起源於隋朝,興起於宋朝,褙子有個寓意是希望人穿上後背部挺直,希望穿上的人成為一個正直有擔當的人,但也有人說是古代男子娶小妾後給予小妾穿的,因為妾室一般都站於正室背後,所以又稱為"褙子"。

宋朝褙子領型分為直領對襟式、斜領交襟式和盤領交襟式三種款式,宋朝人多穿直領對襟式,而斜領和盤領一般只有男性在穿公服去重要場合的情況下或者女性穿命服時才穿,女性多是穿直領對襟式,褙子衣長不等,有到衣襟下的,有長到腰部的,衣服兩邊開衩,有直接從腋下開到底,也有根本不開衩的,形狀跟現代的背心相似,衣服前襟沒有紐扣,袖子有窄有寬,

宋朝女子多以褙子搭配抹胸穿戴。後期有人發現褙子輕巧簡便,所以褙子又逐漸進入軍營,使士兵行動更加靈敏輕快。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品讀宋朝服飾的含蓄之美

除衣服以外,宋朝官帽也是其中一大特色,朝官帽一般分為兩種,等級高的官員戴直腳幞頭 ,等級低的官員戴交腳幞頭。民間曾流傳這種官帽是趙匡胤上任後,很多官員一時不能習慣他之前的平民身份,經常私下交頭接耳,趙匡胤生氣後為了斷絕這種現象出現,於是發明這種帽子。兩者相間隔一米,阻止官員與官員相隔太近,從而避免了官員之間的竊竊私語。

不過僅僅是民間流傳,至於幞頭宋朝以前官帽上的幞頭就多是軟幞頭,是戴官帽後留下的一小節,宋朝以後人們為了美觀在唐朝的官帽基礎上進行改造,幞頭裡面用鐵絲或竹編固定,長度逐漸延伸,外面的帽用紗漆塗抹,最常見的就是直腳幞頭,一般為等級高的官員佩戴,等級低的官員服飾一般簡單,衣服窄短,官帽也是用交腳幞頭。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品讀宋朝服飾的含蓄之美

總結來說宋朝服飾樣式還是多承襲於唐代,融合唐代服飾的精華,在設計上更突出女子的文雅之美。

三、關於宋朝裝束的前世今生

從宋服承襲漢唐文化來說,宋服可以統稱漢服,大多都是在漢唐的基礎上加以改造,主要特點是簡約樸素,從根本上來說,也是因為一直以來儒家思想在當時社會的根深蒂固,《中庸》裡曾也提到"故君子之道,黯然而日章......君子之道,淡而不厭,簡而文,溫而理"。其意思主要也是為了倡導人們應該向往樸素,淡雅,而不是過度奢侈,誇張,也因為當時程朱理學的興起,導致宋朝服飾崇尚節儉質樸。

從舊社會上的階級層次來說,當時社會同樣也注重人的等級問題,所以服飾上也不例外的分不同等級的服飾,比如有皇后貴妃和各級大臣用的"公服",平常百姓用的"禮服",和日常用的"常服",而"公服"又根據各個官職分為不同形式,其步驟繁瑣嚴謹,主要也是因為儒學的思想,比如孔子曾寫過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仔細來看,儒家思想注重"天人合一",從宋朝服飾上也能體現這一點,比如宋人尤為熱衷花束,不僅女性戴花,男性也不例外,衣服上戴花,耳根上也不例外,每到繁花盛開之際,更是如此,詩人楊萬里就曾提過

"春色何須羯鼓催,君主元日領春回。牡丹芍藥薔薇朵,都向千官帽上開"。由此也可見古人對花的喜愛程度。其服裝樣式色彩花紋也表現出了鮮明的時代特色。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品讀宋朝服飾的含蓄之美

宋朝平民也有穿長褲的現象,一般少見於上層階級,多以普通平民百姓為主,一般是上衣窄短,下著長褲,也是為了方便操持家務的原因,後來逐漸發展至今,也就是今天我們所穿的褲子,主要特點美觀,簡單,不似長裙拖拉,與長裙相比更為輕便。

結語

由於宋朝社會背景的原因,當時百家爭鳴,百花齊放,各種思想理學興起,導致了宋裝成為歷史上比較具有時代特色的服飾,雖衣著簡樸,但卻不失淡雅,給人以沉穩,恬靜的獨特感覺。

從宋朝服飾學習唐朝服裝的樣式,但又不盲目推崇其奢華,使之宋朝簡約雖與唐裝的奢侈截然不同,但又不失唐裝有過的大氣,由小看大,也充分表現當時人們對服飾,對制度的嚴謹程度,這種"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有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的精神也是值得我們學習思考。

參考文獻:

《史記》

《中庸》

《藝術品鑑》

《中國古代服飾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