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保健:如何意守丹田

關於丹田的位置,古籍記載和氣功家說法不一。據《黃庭經》記載:丹田位置上有黃庭(胃),下有關元,後有幽閥(腎),前有命門,實在臍下內部一寸三分處。意守丹田之所以成為練氣功最重要的方法,是因為注視這地方,引導思想集中,使大腦得到充分休息,且可調整呼吸,固精健身,增強內臟的活動,我們知道,只有腦和腎健,氣足才可以健康。意守丹田就是練氣功中“調心”的重要功夫。而“調心”須與“調息”互相配合好收效才會大。所以氣功家有云:“抗疾須養氣,養生須調息。調息須清心,清心須堅腦,堅腦則心平氣和,氣機發動,無所不適。”

初學靜坐功的人,對這種功夫極難下手,人們的妄念一起伏沒有一秒鐘停止。所說“心猿意馬”就是這個意思。就是能夠調伏這些胡思亂想,到靜坐的時候把一切雜念放下,精神集中在小腹(下丹田)。如果妄念又起,就再放下。這樣反覆練習,久而久之,妄念自然會逐漸減少,以達到無念的境界。這是最上乘的功法。如初學氣功者,覺得這種意守的根基不夠,可以輕閉兩眼,微露一線之光,而且觀鼻準,這叫做“目若垂簾”。靜靜地以鼻呼吸,不聞不覺,口也須自然閉合,舌抵上顎,遇有口津多的時候,可緩緩分小口嚥下。最要緊的仍在意守下丹田。

傳統保健:如何意守丹田

​初學習靜坐功的人,常常反映:“我沒有學習靜坐功的時候雜念倒還少,一入座練功後,妄念反而格外多,不知是什麼緣故。”這實在是一種誤解。要知道人們的妄念,本來隨時都能有,平時因和外界環境的接觸把注意力發散了,故不覺得多;習靜坐以後精神集中於內部,才覺得妄念忽起忽滅,不可捉摸。能夠從這裡入手,即時自省妄念是怎樣生起來的。習練久了,雜念自然漸漸會少了。

初學靜坐功的人,容易出現兩種情況。一是沒有法子把情緒安定下來;二是昏沉,時時要打瞌睡。致情緒不安的毛病,應該把一切念頭完全放下,空空潤洞,什麼也沒有,專一注意在小腹中間,自然能夠慢慢安定下來;致昏沉瞌睡的毛病,應該把念頭提起,專注意在鼻頭尖端,把精神振作起來。由於白天勞累的緣故,夜裡入座,就容易昏沉,早上起來打坐,因為夜裡睡眠已足,就不至於昏沉了。

丹田原是道教內丹派修煉精氣神的術語,現在已被各派氣功廣為引用。《東醫寶鑑》引《仙經》之文,不僅指出丹田的所在,而且還闡述了丹田的功能:“腦為餾海,上丹田;心為絳火,中丹田;臍下三寸為下丹田。下丹田,藏精之府也;中丹田,藏氣之府也;上丹田,藏神之府也”。

古人稱精氣神為三寶,視丹田為貯藏精氣神的所在,因此把它看作是“性命之根本”。我們知道,意守是練功人將意念集中和保持在自身某一部位或某一事物上以幫助意識進入氣功人靜狀態,並在此基礎上發揮意識能動性、主動感知和調整自身功能活動,最終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

意守丹田,是練功人將意念集中並保持在丹田部位的練功方法,屬於意守自身部位類的意守穴位法。但實際練功時,人們是無法將意念僅僅守在一個穴位上,只能意守在以穴位為中心的一個範圍內。因此,將丹田理解為一個範圍更合適些。

人身雖有三丹田之說,但實際練功時,除特殊情況外,一般所說意守丹田,都是指意守下丹田。古人認為下丹田和人體生命活動的關係最為密切。是“性命之祖”、“生氣之源”、“五臟六腑之本”、“十二經之根”、“陰陽之會”、“呼吸之門”、“水火交會之鄉”,是真氣升降開合的樞紐,是彙集烹煉、儲存真氣的重要部位。

當然,從現代解剖學和生理學的觀點看,下丹田所在的部位至今並未發現有特殊的形態和功能。但是,通過意守丹田來促進練功人的意識達到入靜狀態,則早已被實踐所證實。其中的機理,有待人們進一步研究、揭示。

文/竟成轉載 請註明來源於頭條號:中華少林內勁一指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