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坐至什麼水平才算“登堂入室”?

打坐者在什麼時候,才算是“登堂入室”呢?

這不是一個難度多大的問題,但是可惜的是,很多人在這個問題上是稀裡糊塗的。

我們首先當然是得坐姿調正,這並不困難。但是坐姿的端正僅僅只是非常初步。

然後,我們開始學習攝心,有的人練習意守丹田,而我則是強烈建議通過數息、隨息。當我們初步能夠攝心入止之後,算不算是已經“登堂入室”了呢?

如果你還糾結要不要舌抵上顎,是應當開眼還是閉眼,如何結手印,數息後如何隨息,隨息後如何守鼻端,若是意守丹田應當如何準確把握這意,座中應當怎樣存思或冥想,那麼你肯定依然還沒有“登堂入室”。

因為你的身心依然還存在著緊張,沒有做到徹底自然、放鬆。

只有當一個階段的練習之後,你發現此時,舌抵上顎已經沒有區別,閉眼或開眼都無所謂,發現手結不結定印已經差別不大,不再需要數息、隨息或者意守丹田之類就能自然攝心,再也沒有進行各類存思與冥想的興趣;這時候,你才算真正已經“登堂入室”了。

打坐至什麼水平才算“登堂入室”?

這個階段又叫做“只管打坐”的階段。盤腿本身就會自動引導你進入各種定的狀態。每一次打坐,你的狀態都會有所不同,這是因為你每天的身心狀態都有差異。但是,雖然你不再用各種攝心、觀心的功夫,然而心也不會再處於散亂。

此時,心有時是處於非常清明的狀態,有時會因為放鬆而進入類似熟睡的狀態。如果之前或因雜事勞累,那麼你可能會有點昏沉會打瞌睡。此時需要不需要對抗瞌睡呢?完全沒必要,假如你座中想睡,不妨嘗試真的睡一下。事實上,你會發現,真能在座中睡進去反而才是大本事。

也就是說,只有當我們懂得,不需要用任何功夫和方法時,我們才真正掌握到了打坐的真諦。也許此時你並沒有任何玄妙的定境,但是,你不要懷疑你已經完全“登堂入室”了。事實上,因為各種存思與冥想而有的意識境界,雖然令許多無知者初次體驗時感到激動,然而其實那些全部都是“門外”之談。

甚深的禪定,高深的三昧定境,我們可以斷然地講,一般來說,是幾乎沒有人能夠真正進入的。世面上絕大多數的玄談者之所論,完全是風馬牛不相及的。

因為在此之前,你必須先得“登堂入室”,懂得“只管打坐”之道;然後,你還得耐心用功,至少再花上五六年乃至十來年以上的時間,一步一步轉化身業、淨化染業,這樣你才有可能進入真正的甚深三昧定境。

事實上,那也只是類如夢境而已,差別無非只是你不是臥倒睡眠中,而是在打坐中,並且是美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