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迫使銀行的錢不再空轉?

來熱鬧一下唄


解決資金空轉問題,不是簡單地讓錢全部流入實體經濟,最根本的是要搞好實體經濟,讓銀行能找準適合投資的行業、企業。金融創新必須迴歸服務實體經濟的本源   “防範資金空轉、不讓資金脫實向虛,不能簡單地理解為讓資金全部進入實體經濟。”曾剛認為,我國金融業發展到現在,不僅有解決融資問題、滿足實體經濟需求的功能,還有風險管理、資金配置及流動性管理等需要,面對的金融服務需求已經非常廣。真正存在風險、影響可持續發展的,是銀行資金滿足實體經濟需要的過少,而在發揮其他功能方面過大,因此,實現資金的合理流向是關鍵。   過去一段時間,受有效信貸需求不足影響,不少銀行選擇大力拓展其他非信貸類業務,甚至一些銀行的非信貸資產已超過信貸資產,其中就有很多資金流向股市、債市、房市等。曾剛認為,解決資金空轉問題,最根本的是要搞好實體經濟,加快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比如進一步推動去產能、去槓桿,讓銀行能找準適合投資的行業、企業。   “實體經濟是金融發展的基石,應推動產業多元化發展,為銀行資金提供更多的投資渠道和機會,流向實體經濟的四面八方。”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陳冀認為,還應注重引導市場預期,防止出現局部資產泡沫化。   隨著金融市場化改革不斷推進,不同金融領域交叉明顯增加,監管層面也要適時調整和優化。“雖然現在是分業經營、分業監管,但很多機構已實現混業經營,利用產品創新完成資金跨市場流通。”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指出,監管機構需加強協調,對創新產品、新型金融領域統一監管,尤其是在鼓勵互聯網金融創新的同時,應按照金融的本質要求進行監管,防範金融風險。

希望對你有幫助!


財事堂


銀行的貸款投放給企業,很大一部分信貸資金是為了要派生存款完成銀行存款增長任務的。

按這個想法來推理一下企業的融資負擔,那麼,很多投放給企業的貸款,實際上又變成了銀行的存款,比如存款質押後,簽發銀行承兌匯票發給關聯公司,再貼現用款;或者是質押後再貸款。也就是說,不正常的企業融資大概會有一半的資金在金融機構空轉,並未進入商品和服務的進銷存生產經營活動中,企業用一個億的資金,實際上可能是被迫融資了2個億及以上,付息的負擔加倍了,銀行則理所應當地得到了存款,又擴大了資產,金融機構的效益在壘大戶中蒸蒸日上,得到了表面的業績光鮮,這大概就是美國五百強企業排名中,商業銀行基本沒資格入選,但是在國內的百強企業排名前十中,卻全都是商業銀行的原因了吧。但這樣做法導致企業的融資會如同擊鼓傳花,最後可能無法持續了,只能不堪重負而垮塌,國內企業的生命週期一般都是3年5年,生存時間很短,大概也是有個中原因的。

因此,銀行資金在經濟實體中空轉的問題,減輕經濟實體融資負擔、降槓桿的問題,重點在商業銀行的經營轉型,比如,向投資銀行轉型,創新企業融資手段,通過參股、入股方式向企業注資(佔股30%以下,或者只持有分紅優先股),通過放貸融資支持企業兼併重組做大做強,讓產品和技術提高了市場佔有率增加銷售收入和利潤,從而達到股本增值的方式,銀行與企業形成的共生共榮狀態,或許,商業銀行金融機構的”晴天打傘,雨天收傘”現象,就能夠改變成”贈人玫瑰,手留餘香”。


香橋冰泉


營商環境好了就不空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