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有為與大器晚成,都值得尊重——道德經第41章

【原文】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白若辱;方無隅;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


年少有為與大器晚成,都值得尊重——道德經第41章

【感悟】

認知水平不同的人,對同一件的事件的看法會大相徑庭。老子分成了三種,上士、中士、下士,上士對於認同的觀點,會努力去踐行;中士則會左右搖擺、患得患失;下士則覺得完全不值一提,嘲笑別人多此一舉。

想起一件往事,幾年前,有個剛上大學的朋友家孩子,發了個微信調查問卷,問題是如何平衡發展旅遊與汙染環境的矛盾,提出了幾個建議,讓大家選擇。

一般人,點開隨便作答提交,當作一項任務,提交就結束;少數人真正用心思考,在其他一欄裡填了他的思考和建議,並且之後在出外旅行的過程中,不僅自己和家人身體力行,還教育旁人:我們來欣賞了大好河山、青山綠水,但不要破壞環境,不亂扔垃圾、不隨意獵殺,不破壞生態,要讓這些美景延續下去;

但是,也還聽到有人對此嗤之以鼻:真好玩,海邊那麼多人,人家扔,我一個人不扔,用一丁點用處嗎,還保護環境?要是大家都做到不扔垃圾,那我也一定不扔。

再說了,我去旅遊就是花錢的,景點要錢就必須讓人家來,環境肯定沒辦法保護的;要保護環境,就別賺錢了,把景點一關了事,環境不就好了嗎?還費這麼大勁,搞調查問卷,吃飽了撐的!

當時聽到這段話,我沒說話,心裡卻嘆了口長長的氣,在他眼裡,這個世界就是簡單的二元對立,非此即彼,非黑即白。可是這個世界本來就是紛繁複雜,哪有那麼簡單呢?


年少有為與大器晚成,都值得尊重——道德經第41章

老子是個偉大的哲學家,早在幾千年前,就通過觀察自然萬物以及自然現象的演變,告訴世人“道”的存在以及看似相反的事物之間,存在對立統一、永恆循環往復的關係。

上一章,講的是事情都是朝著相反的方向發展的,而這一章,講的則是任何一件事情本身,都會有正反兩方面存在,並且我們的認知也經常是相反的。


年少有為與大器晚成,都值得尊重——道德經第41章

比如只有在黑暗的天空中,才能看到閃爍的星星,才覺得很亮很美,假如身處環境燈光璀璨,亮若白晝,你抬頭望天,星星在天空中若隱若現,稍不注意就根本忽略了它的存在。

又比如明星,大紅大紫時,他們光芒萬丈,頭頂光環,無數人崇拜、熱愛,他被架在了高空,努力做一個十全十美的“完人”,但其實,這個世界,本來就沒有完美,總有一天,他會“過氣”,會呈現本來面目。

很小的物件,花費很少的成本和時間精力就能完成;而假如是一件偉大的作品,比如《浮士德》(60年)、《紅樓夢》(10年),幾乎花費了作者的大半生,這就是“大器晚成”。


年少有為與大器晚成,都值得尊重——道德經第41章


亮與暗、完美與欠缺、快與慢、崇高與低下,都可能是一件事情的兩面。我們能夠淡定從容,接受美的一面,同時明白必定會有不美的另一面,都接受包容。

老子推崇的最好狀態,就是本來就是如此,順其自然,順勢發展,不必刻意追求,不必急於求成,遇到褒揚不為所動;遭到打壓也不氣餒灰心,就照著自己原本的樣子往前。

要做到這樣淡然恬靜,需要長久的堅持,需要人生經驗的累積,需要時時反思調整進步,通過學習,大家一起努力前行。


【譯文】

上士聽到道後,必定立即勤奮去實行;中士聽到道後,則將信將疑、猶豫不定;下士聽到道後,則會哈哈大笑。如果不被他們嘲笑,那就不足以成為“道”了。

所以古時候立言的人說過這樣的話:光明的道看似闇昧;前進的道好似在後退;平坦的道好似凹凸不平;崇高的德好似低下的川穀;廣大的德好似有不足之處;剛健的德好似怠惰的樣子;質樸純真又好像渾濁未開;潔白無暇的東西好似含汙納垢了一般;最方正的東西好似沒有稜角;最珍貴的器物總在最後製成;最大的樂聲反而聽來沒有聲音,最大的形象反而看不見它的形狀。道幽隱無聲,無名無狀。也只有道,它善於給予萬物並且輔助萬物。



大家好,我是拂塵記,寫日常感悟,聊親子日常,拂生活塵埃,感人間之愛。

品讀道德經,雲端共說道!私聊加圈,一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