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1:41 | 減產協議簽了,石油戰結束了嗎?

沙特主持召開的歐佩克+緊急視頻會議於北京時間4月13日凌晨結束。沙特多家媒體報道稱,與會各國最終達成減產協議,

首階段將於今年五六月份每日減產原油970萬桶,這也是歐佩克+機制成立以來達成的最大規模減產協議。石油減產對大家都好為何遲遲籤不下來?油價是否會真的隨著減產而上漲?當前油價行情對我國石化行業的影響是怎樣的?我們一起來了解下。

OPEC+的遞減式減產方案是這樣的:

自5月1日起減產1000萬桶/日,為首輪減產,為期兩個月。

自7月1日起減產800萬桶/日,至12月。

自2021年1月起減產600萬桶/日,至2022年4月。

5月減產的1000萬桶/日之中,沙特和俄羅斯共同承擔500萬桶/日,其他OPEC+國家共同承擔500萬桶/日。

自新冠肺炎疫情呈全球蔓延趨勢以來,市場擔憂原油需求疲軟,國際油價連續下挫。作為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中的最大產油國,沙特一直在敦促歐佩克和以俄羅斯為首的非歐佩克產油國減產,以支撐油價。

3月5日,沙特向俄羅斯等國建議,將現有210萬桶的日減產協議基礎上,繼續減產150萬桶。

3月6日,俄羅斯拒絕減產。

3月7日,沙特發動價格戰,宣佈將4月原油日產量從當前的970萬桶調高至1000萬桶、銷售價格調低6至8美元,同時聲稱如有需要可繼續增加產量。俄羅斯則表示有能力將日產能提高50萬桶,不再受到生產上限或減產的約束。

也是從這天開始,3月份的石油價格石油價格一落千丈。從50美元/桶,最低砸到過24.52美元/桶,接近腰斬。

4月1日,美國頁岩油巨頭惠廷石油向當地法院申請破產,成為首家在石油戰中倒下的油企。

4月9日,OPEC+緊急會議提議:從5月1日起兩個月內減產1000萬桶/日,由此終結自3月6日起,沙特和俄羅斯因減產分歧而爆發的價格戰

墨西哥不同意減產方案,中途退出了OPEC+會議。(墨西哥能源部長加西亞在推特上表示:OPEC+要求墨西哥每日減產40萬桶,而墨西哥只願意每日削減10萬桶。)

於是油價又回落了。

4月10日,OPEC+們召開G20能源部長會議,墨西哥還是不同意每日減產40萬桶。特朗普公開喊話都沒用。

4月13日,其他OPEC+們選擇了妥協。

於是,減產量從1000萬桶/日,變成了今天凌晨的970萬桶/日,正好對上了墨西哥的公式。

1000-40+10=970

減產真的有用麼?

在疫情爆發前,全球原油的供需大概都在1億桶/日,而此前OPEC等機構普遍預計此次疫情將減少全球2000-2500萬桶/日的原油需求,最多有機構預計需求將減少三分之一,也就是超過3000萬桶/日。

這樣一比,此次大約1200萬桶/日減產規模就有點不夠看了——減少的供應才達到減少需求的一半。G20週五的聯合公報並沒有提及減產,只是說各國要全力支持原油市場達到供需平衡,除去剛才所說的自然減產。其他的能夠達到“供需平衡”的支持無疑就是各國通過增加原油儲備,加大原油購買力度,從需求上做點貢獻。但考慮到全球儲油空間有限,這隻能在短期內提振一下需求,而且數量有限,填不上達到供需之間的巨大缺口。供遠大於求依然是未來相當長時間內的原油基本面,油價預計仍將長期低於40-50美元水平。因為這個價格是美國頁岩油企業和其他很多非OPEC國家原油生產的盈虧平衡線。沙特、俄羅斯和美國每桶原油的綜合生產成本估算(單位:美元/桶)

凌晨1:41 | 減產協議簽了,石油戰結束了嗎?


在這個價格之下,那些高成本的原油生產國的將會自然減產,隨著時間的推移,原油市場將自動向供需平衡點邁進。美國頁岩油生產商Pioneer Natural Resources老闆Scott Sheffield預計,美國原油產量還將減少300萬桶/日。而諮詢公司Rystad Energy預計,加拿大產量未來幾個月將減少110萬桶。

高盛:油價還會跌

分析人士指出,分歧難以彌合是減產協議達成緩慢的主要原因。

最主要的焦點就是墨西哥,根據協議其需要減產40萬桶/天。但墨西哥對此協議表示反對,並表示只准備減產10萬桶/天,其態度一直未扭轉,從最新的消息看,其它產油國作出了讓步和接受。

業內專家表示,儘管減產協議出臺,原油供需前景和原油價格更加霧裡看花。實際上,即使主要產油國達成原則性減產協議,減產規模也不足以彌補疫情造成的大幅下滑的全球石油需求量。1000萬桶每天的減產對於市場來說仍是不夠的,考慮到新冠肺炎疫情導致的需求疲軟,這可能趕不上需求下滑的速度。

高盛在第一時間發佈報告指出,歐佩克+的減產協議雖然是“歷史性”的,但“減產規模不足”。預計油價將在未來數週內進一步下跌。

瑞銀表示,預計布倫特及WTI油價在6月底保持在每桶20美元,但隨著疫情消退及經濟復甦,國際油價下半年將回升至每桶40美元或以上。目前產油國面對“油滿之患”,許多商業儲油設施已不勝負荷,美國政府甚至計劃向油企出租戰略石油儲備空間。油價暴跌對產油國固然不利,對消費國卻是難得的採購機會。

山東地煉行情普遍下調

因無國際原油市場消息面的明確指引,且市場對於歐佩克減產協議達成存較大的擔憂,故業內人士皆觀望為主。週末山東地煉地煉價格普遍下調,買漲不買跌心理預期指引下,個別單位出現午後二調試探性推漲局面。但市場處庫存消化期,下游出貨情況欠佳,降價促銷效果不佳。昨日各煉廠價格整體偏穩,個別小幅調整。壽光聯盟汽柴下跌50元/噸,華東、恆源、勝星、中海外等煉廠小幅上漲20-50元/噸。

卓創統計,一季度,主營煉廠平均開工負荷為67.81%,同比下跌13.19%,產量明顯減少。國家統計局的數據,1-2月份,全國汽油產量為2044萬噸,同比下滑13.9%,柴油產量為2358.6萬噸,同比下滑14.7%。但是由於需求也降至了近幾年的最低點,供應整體充裕,並未呈現出資源緊張的現象。預計到6月份,主營煉廠平均開工負荷將回到70%以上。而由於目前地方煉廠效益較好,開工負荷已漲至高位,二季度資源將會較為充足。考慮到供需情況,長期看仍存下跌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