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有那么重要吗?(原创文章)

什么是社会能力?

对于成人来讲,社会能力就包括社会担当能力、交往能力、领导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在工作生活中会发现身边有这样人:社会适应能力差,不会跟别人沟通交流,看不懂身边人的情绪,不懂得恰当安排自己的工作等等……


在幼儿园,有的孩子不会跟大家一起玩,不遵守班级秩序,总是喜欢打架,抢东西,解决问题方法比较单一,看起来好像有点另类或者唯我独尊。

其实这些都是社会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锻炼。幼儿3-6岁是性格以及习惯发展的关键时期,处理问题的方法和习惯就是在此时习得的,通过有效的练习,会帮助孩子学会解决事情方法,理解别人感受,从而增强社会能力。


帮助孩子学会思考问题

一 解决问题

问题:

1 当你的孩子抱怨、强求或者哭闹的时候,你会怎么办?

2 当你的孩子打了其他的孩子或者抢走了其他孩子的玩具时,你会怎么办?

3 当你的孩子不听话或者不按要求做时,你会怎么说?


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有那么重要吗?(原创文章)


我们成年人往往给孩子一个方法,告诉他,或者命令他,就这么做,甚至不会告诉孩子是什么原因。要么就跟妥协、条件交换,止住哭闹,再专制一些的家长,就会采用武力去解决问题。应该怎么面对这些问题呢?

当下发生的问题,想马上有结果,一定办不到,这需要我们在提前就掌握方法和技能,问题来了,我们会对症下药吗?我们家长就像孩子的教练,随时发现问题,随时会指导。

让孩子学会解决问题,是尤为重要的一点。

目标是:教给孩子解决问题的技巧;能够初步解决问题的孩子,鼓励他发展自己的技巧。


二 学习使用字词游戏


有时候孩子不会解决问题的原因,是不会正确表达。在幼儿园中,三岁左右的孩子是发生争抢玩具、打闹、咬伤最高发的班级,原因就是孩子们表达能力有限,遇到问题时,不会表达。

如何在生活中学会表达?

教给孩子学习一些有用的词汇,并在生活中找场景不断练习。

基本词汇包括:是/不(没) 和/或者 一些/所有 之前/之后 现在/以后 相同/不同

例如:这是小鱼,不是小猫。/ 我想要桔子,或者苹果。/ 你是要一些玩具,还是所有玩具?/ 我在写完作业之后看电视……

为什么要学会使用这些词汇呢?

就在刚才,我和两岁的女儿一起看书学习,她要在我的本子上画画,我把另外一个她自己的画本递给她,她不高兴有点要哭,我说:“这是你的书,不是妈妈的书。而这些是妈妈的,不是欧米的。”我指着我自己的这些,她显然明白了,拿着自己的书开始涂涂画画了。类似的小事经常在家里发生,我们学会用一些词汇,慢慢教给孩子使用,慢慢孩子就学会用“我能解决问题”的方法解决自己的问题了。


三 理解他人的感受


曾经有人做过一些实验,在幼儿园中,小霸王的孩子往往不知道别人的情绪,看不出别人是高兴的、生气的、悲伤的表情。在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人,不顾及别人的情绪,照顾不到周围人的感受,给人的感觉是情商低。

我们要教给孩子的第二件事,就是理解他人感受,养成考虑他人感受的习惯,而不是在发生问题时,朝孩子大喊大叫,或者打骂孩子,当孩子学会了家长的喊叫方式解决问题,自己也会使用这个方法解决问题。

如何练习?

1要让孩子掌握的感觉字词:开心、伤心、生气、骄傲、沮丧

2 玩看图游戏。初步学习时,可以看一些有表情的图片,让孩子猜图上的人心情是怎样的:(这个相当于幼小衔接的看图说话)


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有那么重要吗?(原创文章)


3 练习的途径:

讲故事:通过讲故事,在某一个地方停下来,讨论故事中每个人的感受,看看表情。

画画:年龄大的孩子,大班的孩子,可以画出孩子的表情,让孩子自己画,并讲述画上人物的心情。

玩偶游戏:也就是我们自己通过一些小玩偶,玩一个角色游戏,在游戏中,表达不同的心情,让孩子说说,玩偶怎么了?4岁左右的孩子,可以非常好的和同伴一起玩此类游戏了。

看电视:看到一些情景,提示孩子关注这个主人怎么了?讨论一些情节。这个方法比较适合大一些的孩子,并且鼓励孩子用“我能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考。


四 寻找多种解决办法

帮助孩子认知,一件事情发生了,一定有多种解决办法,鼓励孩子想出多种办法解决问题。

过程如下:


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有那么重要吗?(原创文章)

孩子的球被抢走了,怎么办?


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有那么重要吗?(原创文章)

他不想和你轮流玩滑梯怎么办?


1 家长提出问题,或者孩子提出问题。

2 告诉孩子有好多方法可以解决问题。

3 把想出来的问题都记在纸上。

4 孩子说出了跟问题相关的答案,要肯定这个答案,并且启发孩子再思考有没有其他解决办法。

如果孩子是中、大班以上的,可以创设一些问题,让孩子思考如何解决,例如:

1 你想玩滑梯,但是滑梯被另外一个孩子占着,不让她玩。

2 你想和一个孩子玩球,但是那个孩子不想跟他玩。

诸如此类的事情,在班级中经常发生,可以问问孩子,用多少种方法能解决这些问题。


五 考虑事情的后果


我们经常在网上看到,有的孩子因为作业多、玩手机、吵架等一些事情就轻易的自杀,造成了一个家庭的悲剧。这类事情现在越来越趋于小龄化。让我们当家长的看起来十分痛心!追根究底,背后是家庭教育的失败,孩子缺乏解决事情和处理情绪的能力,不知道事情的后果如此严重。我们当下培养孩子社会能力,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帮助孩子建立社会责任感,知道做什么事都会有后果。


如何学习认知后果呢?

1 在之前提到的词语游戏中,运用到的“之前、之后”“如果、那么”这些关联词,就可以帮助孩子联想事情发生的后果。

2 孩子往往不会想到做一些事情引发的后果,比如带来的人际关系的后果,比如对事情结果的预判。那么我们要教给孩子,现在就认识到考虑事情的后果。比如:你抢了她的玩具,她心情会怎样啊?(帮助孩子考虑他人感受)她以后还会和你一起玩吗?(考虑事情的后果)我们接下来要怎么做呢?还有哪些办法可以用?(引导孩子想出更多的办法,而不是简单直接的告诉孩子,要学会“分享”,事实上,好多孩子不愿意分享,不理解分享的含义。)

3 因果思考的步骤:

提出问题——引导孩子提出更多的解决办法——探讨一下通常解决的办法比如:抢、打等方式会带来什么后果——记下来。


总结:学会解决问题,就是培养孩子社会责任感的一个过程,可以建立孩子的自信心,在外遇到事情,不是唯唯诺诺,也不是莽撞冲动,而是有智慧有方法的去解决问题。并且能学会处理自己的情绪,带来良好的人际关系。幼儿期培养的能力和习惯以及思维方式,会影响终身,希望我们家长能把自己当成教练型家长,在生活中,通过点点滴滴的小事,教给孩子受用一生的道理。


好书推荐:《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 书中会有一些实操的技巧和方法,教给家长,如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