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得体的称呼出家人,这些词最稳妥

如何得体的称呼出家人,这些词最稳妥

在汉传佛教之中,佛家对出家人的称呼有很多,许多人常常分不清楚,见到出家人,都不知道该叫什么。各大市场平台查询【中华网佛教频道】,了解专业佛教知识。

今天顿顿就带领大家认识几个常见称呼,以便大家区别对待。

如何得体的称呼出家人,这些词最稳妥

和尚

许多人对和尚的解释是:“和中为上”、“以和为尚”,因为佛教的出家人,要过“六和敬”的僧团生活,这样解释,似乎也有道理。

但追根溯源,和尚并非这个意思。和尚一词,原是梵语的音译,翻成中文的意思是师长,亲自教导我们,为我们授业的老师,就称他为和尚。

“和尚”本是一个尊称,要有一定资格堪为人师的才能够称和尚,不是任何人都能称的。这个称呼并不限于男子,出家女众有资格的也可以称和尚。但长久以来这个被用为对一般出家人的称呼,而且一般当作是男众专用的名词,而一般对出家人的尊称有“法师”等。

如何得体的称呼出家人,这些词最稳妥

法师

精通佛法并且善于讲经说法的人,就可以称为法师。

《华严经大疏钞》卷三十八列举了法师必须具备善知法义、能广宣说、处众无畏、无断辩才、巧方便说、法随法行、威仪具足、勇猛精进、身心无倦、成就忍力十种德性。法师的种类,依据《法华经·法师品》的记载,可分为受持、读经、诵经、解说、书写五种,称为五种法师。

不过到了如今,法师已经成为汉地出家人的通称,只要知见端正、受过大戒、规矩本份、懂得一些佛法教理的出家人,也都被尊称为法师。对一寺长老,大德高僧,为示尊重,往往略去法名,直称“师父”、“法师”;而对一般出家人,为易区别,可加法名,称“某某师父”、“某某法师”。

如何得体的称呼出家人,这些词最稳妥

禅师

《涅槃经疏三德指归卷一》中说:“修心静虑曰禅师”,禅师一般指的是一心坐禅,通晓禅定的比丘。但由于中国的禅宗非常盛行,所以禅师的称呼并不限于禅宗一派,凡习禅的僧人都可称为禅师,如《续高僧传·习禅篇》所收,便有达摩禅师、道绰禅师、信行禅师等等。

到了后来,古代朝廷也曾用"禅师"号赐予有名望的僧人,以唐代神秀获得"大通禅师"为最早,其后,禅宗六祖惠能于示寂余百年后,也获得"大鉴禅师"称号。至于生前及受赐号的僧人,以宋代宗杲受赐"大慧禅师"最为著名。

如何得体的称呼出家人,这些词最稳妥

大师

佛经中将初果以上乃至诸佛菩萨等圣人,堪为中省地师范,称为大师。佛的十大通号之一,就是天人师,就是大师的意思。

《本事经》卷七认为大师有如来、阿罗汉和有学的圣者三种,所以这种称呼不能用在一般僧人身上,必须是社会公认的佛家领袖人物才能称其为"大师"。

如何得体的称呼出家人,这些词最稳妥

如何得体的称呼出家人,这些词最稳妥

长老

如何得体的称呼出家人,这些词最稳妥

在佛教中,长老一般指的是德高望重,且年岁又大的僧人。《集异门足论》卷四列举了三种上座:

一、生年上座,指年龄较长的僧人;

二、法性上座,指受具足戒,通达戒法者,就算年纪只有二十也可以得受此尊称;

三、世俗上座,指在家护法中有财势的长者。

长老虽然是对年长者的尊称,但也未必是年老者,重要的还是看重其德行。


分享此文的一切功德

皆悉回向给原作者及各位读者

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

一切重罪悉解脱

图文皆来源于网络,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如何得体的称呼出家人,这些词最稳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