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做错了什么,为什么受伤的总是内向人格?

到底做错了什么,为什么受伤的总是内向人格?

作者:九霄云客

内向人格的特殊之处:

1、敏感

内向人格对任何事物都很敏感,他们会特别细致的观察周围的环境,会特别谨慎的倾听每个人的谈话,会特别在意每个人的举止动作。他们的感官似乎比任何人都灵敏,总是能够感受到最细微的变化。他们的内心就像是吹弹可破的泡沫一样,很容易受到伤害。也正由于敏感,所以他们对于外界的刺激总是会被放大几倍,别人看来满不在乎的事情,他们就会特别在意。

到底做错了什么,为什么受伤的总是内向人格?

2、感性

内向人格尽管会有理性和冷静的一面,但是他们本质上还是感性思维。他们评价一个行为的正确与否,往往靠得不是逻辑和理性,而是自己内心能否接受。如果他们内心无法接受的事情,哪怕所有人都认为是正确的事情,他们很难去做;同样的,如果他们觉得可以接受的事情,哪怕所有人都认为是错误的,他们也会照做不误。

3、向心力

内向人格的关注焦点在内心世界,外界环境所有的刺激,到最后都要汇集到他们内心世界。哪怕是看到一个秋千,外向人格可能会毫无顾虑的享受秋千的乐趣;内向人格考虑的是这个秋千会对自己造成什么影响,是否会让自己跌落下来。走到大街上看到熟人,外向人格可能会不自觉的走向前打招呼;而内向人格则会考虑对方会对自己产生什么影响。外向人格所有的注意力都是向外的,内向人格所有的注意力都是向内的,所以无形中承受了许多压力。

到底做错了什么,为什么受伤的总是内向人格?

4、思想博弈

内向人格是一个矛盾体,有时候会同时产生两种截然相反的想法:一种是向左,一种是向右。他们之所以缺乏行动力,变得优柔寡断,就是因为把精力都浪费在了“左右互搏”。外向人格的人,认为什么是对的,自己应该做什么,就会毫不犹豫的立刻去做;而内向人格总是被无关的顾虑所牵绊,导致思考过度,失去了行动能力。

内向人格为什么容易受伤?

1、敏感的受伤体质

因为他们敏感,所以总是将外界刺激放大几倍。在与人交往中,别人一句毫无指向的话,内向人格就会认为在说自己。以至于他们时时刻刻都在想办法保护自己,以至于他们很难与他人建立信任感,以至于他们与身边的人产生了天然屏障。

2、以我为主的逻辑

因为他们十分的感性,所以他们会显得特别自我,所以他们的逻辑总是以我为主的。在与人相处中,他们会凭借自己认为的事情,替别人做主。他们以为别人跟自己想法一样,这是主观臆断,是错误的。当他们发现别人的想法和自己不一样时,就会产生挫败感,就会觉得自己受到伤害,自己被冷落,自己与别人个别另样。

到底做错了什么,为什么受伤的总是内向人格?

3、向心力产生的压力

前面所说的向心力,会让内向人格本身就承担更多的压力。因为几乎所有的外界事物,都会对内心人格产生影响,所以总是很容易受伤。如果有可能的话,他们愿意一个人生活在茫茫无际的草原上。在他们看来,身边的人、身边的事,甚至身边的建筑物都会伤害到自己。

4、左右互搏产生的内耗

如果内向人格把自己的真实想法都说出来,一个外向人格可能会不理解,他们可能觉得内向人格太过于纠结,不够自爱,是在自己折磨自己。事实就是这样的,长期处在左右互搏的意识中,个体的精力被消耗殆尽,自然就无力应对现实问题,自然就会很容易受伤。

如何避免受伤?

1、大大咧咧一点

对于无关刺激(陌生人的话语,你感觉有危险的自然环境),你应该学会装傻,学会装糊涂,大大咧咧一点。对于不得不接触的人,你不明白就问,不清楚就问,打破砂锅问到底。你不清楚对方是对你有敌意,还是无意的,那么你就直接问对方,一直追问,如果对方真的对你有敌意,那么最后尴尬的一定是对方,而不是你,你就不要在意了。

2、多一些行动,少一些思考

避免陷入左右互搏的陷阱,你要做的就是马上行动,立刻行动。只有在行动中,才能够检验你的想法。每当你产生一个新的想法,随之而来的一定是怀疑这个想法的念头。你要做的就是在产生了新的想法之后,立刻去做这件事,从而避免怀疑这个想法的念头出现。这不是让你无脑做事,而是让你把握好尺度,多采取一些切实的行动,而不是仅仅沉浸在幻想中。

总而言之,内向人格尽管很容易受伤,但是可以通过一些改变,避免自己受伤。你要做的就是明白自己是内向人格,然后避开这些内向人格的陷阱就可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