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吼后有这2种反应,多半是“讨好性”人格,父母别炫耀了

文/囧爸育儿(专注于原创优质文章,欢迎大家转发分享)

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听话懂事,让自己少操些心。可孩子似乎天生就是和父母“对着干”的,总会做出一些让父母“叫苦不迭”的事情。

面对孩子“忤逆”行为,父母切忌“硬碰硬”,否则可能会毁了孩子一生。

她长期吼骂孩子 孩子变得自卑又怯懦

自从生下女儿姗姗,丽春一直是自己带孩子。姗姗2岁后,自我意识越来越强烈,变得越来越“不听话”,这让丽春非常恼火。

孩子被吼后有这2种反应,多半是“讨好性”人格,父母别炫耀了

开始她还能尽量忍着脾气和女儿好好讲道理,可多次下来,女儿根本不听,还是我行我素。

在姗姗又一次把家里的墙壁涂得乱七八糟时,丽春终于忍不住朝着女儿咆哮,被吓到的姗姗再也没在墙壁上乱涂乱画过。

丽春发现自己“和颜悦色”的时候,姗姗从来不听,每次她怒吼一声倒挺有效果。于是,只要姗姗“犯了错”,丽春总是以吼骂来解决问题。

孩子被吼后有这2种反应,多半是“讨好性”人格,父母别炫耀了

3岁多的姗姗上幼儿园了。这段时间,丽春发现每次姗姗带到学校的玩具都莫名其妙不见了,一问姗姗她就说是自己弄丢了。

这天,丽春接姗姗放学的时候,发现有几个小男生拿着之前姗姗不见的玩具,姗姗这才说了实话,原来玩具是被其他小朋友拿去玩了,而且没有还给她。丽春斥责姗姗为什么不去找同学要回来,或者告诉老师。姗姗只回答了三个字:“我不敢”。

长期生活在妈妈怒吼下的姗姗,性格非常懦弱,即使在外面受了欺负,也不敢告诉老师,更不敢告诉妈妈。可见,妈妈的怒吼已经让她形成了“讨好型人格”。

孩子被吼后有这2种反应,多半是“讨好性”人格,父母别炫耀了

孩子这些表现说明正在“改变”,讨好型人格没跑了

在父母长期的吼骂下,孩子或出于恐惧、或为了讨父母开心,会变得特别乖巧懂事。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讨好型人格”。

01讨好型人格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自卑敏感

孩子会非常自卑,对什么事都表现出没信心的样子。因为孩子受惯了吼骂,怕自己做不好又会挨骂,所以宁愿不去做;除了自卑,孩子还会变得非常敏感,总怕遭到别人的嘲笑,怕在别人面前出丑,从而不敢把自己的真实意愿表达出来。

孩子被吼后有这2种反应,多半是“讨好性”人格,父母别炫耀了

2)胆小怕事

如果孩子长期被打骂,孩子从内心感到对外界的不安和恐惧,就会养成胆小怕事的性格。

美国儿科协会研究表明:长期对孩子吼叫,会提高孩子体内的应激激素水平,从而导致大脑结构发生变化。一旦形成这样的性格,会伴随一生。

如果孩子已经有以上的一些表现,说明孩子已有朝着“讨好型人格”的趋势去发展,需要引起父母的重视。

02吼叫不能解决问题 父母应该怎么做?

每个孩子都是天真且充满好奇心的,当他们做出一些不符合常规的举动时,并不是他们在“挑衅”,而是他们对于外界的探索。即便犯了一些错误,父母们也应该采取正确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孩子被吼后有这2种反应,多半是“讨好性”人格,父母别炫耀了

1)父母要给予孩子尊重

孩子是独立的人,并不是父母的附属品,当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时,只要不违背原则而,父母都应该让孩子去尝试。

只有给予孩子充分的信任和尊重,才能让孩子感到安全感和父母的爱,才会更体谅父母。

2)耐心引导孩子解决问题

教育孩子需要足够的宽容和耐心,因为孩子需要在重复中慢慢学习,甚至多次犯同一个错误。这时就需要父母的耐心帮助和引导。如果因为孩子犯错而吼骂他们,他们就会因怕犯错而放弃。

孩子被吼后有这2种反应,多半是“讨好性”人格,父母别炫耀了

3)和孩子一起制定规则

尊重孩子、耐心引导并不代表无条件地纵容孩子。父母应该和孩子讲哪些是绝对不能做的事情,和孩子一起制定出规则。如果孩子违背了规则,也不能妥协,让孩子自己承担后果。

以上都是行之有效的能帮助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吼骂孩子只能起到震慑他们的作用,而不能让他们明白其中的道理,更会把他们推向“讨好型人格”的深渊。

你平时是怎么和孩子相处得?当孩子“犯错”时,你会吼骂孩子吗?欢迎留言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