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非標資產交易“領跑者” e交易突破2200億元

常報全媒體訊 由常州創業投資集團打造的專業化非標資產交易平臺——e交易,已發展成為全國非標資產交易平臺中的“領跑者”。截至4月24日,以產權交易與招標採購為主的平臺交易總額已突破2200億元大關,業務範圍覆蓋國內三分之二地區。

2017年,常創集團攜手國內多家省市級國有產權交易機構,開始深耕非標資產交易市場。歷經兩年多發展,e交易在眾多要素交易平臺集群中脫穎而出,近百家省市級產權交易中心、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招標採購代理機構、大型國有企業及民企先後入駐平臺,註冊會員超過7.6萬家。

推行要素市場化需要打破區域、體制壁壘,難度大,而e交易在要素交易市場佔領重要地位,得益於四大特色。

一是交易模式創新。e交易通過“互聯網+雲計算”,突破傳統單一的交易模式,建立了集金融支持、法務支撐、招標代理、諮詢服務等於一體的多元生態體系。目前,e交易擁有產權交易、招標採購、企採雲、農村產權、農特商城、e幫無憂以及大數據艙七大核心產品,在踐行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助力鄉村振興精準扶貧、促進金融供給側改革、“一帶一路”建設中,依靠業態匯聚、全程在線、專業規範和誠信建設,使資金融通、產權流轉等方面的交易更便捷。

二是以標準化建設打通信息化堵點,提升交易效率。作為行業內唯一的“產權交易”“政府採購代理”兩個國家級服務業標準化雙試點單位,e交易目前已建有產權交易標準173個、政府採購代理標準127個、專業模板428個,全系統流程化管理和標準化操作,有效破解要素交易市場化中遇到的操作不規範、規則不統一等難題。

新冠疫情期間,平臺通過全流程一體化“產權交易+招標採購”,支持受困企業在線進行項目掛牌交易,僅用2小時完成江蘇省首個遠程分散評標項目,項目最高節約率67.3%。同時,平臺大力推廣快捷採購系統助企實現自主採購,大幅提升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

三是推動非標資產交易實現“不見面交易”,優化交易體驗。相比傳統電商,e交易支持標的VR全景、視頻、配音解說及二維碼分享等多種展示形式,讓用戶全方位多維度瞭解項目情況;競買人通過手機即可在線報名、移動競價,移動查看審批項目,真正做到隨時隨地參與項目,交易感更強。

為充分保障交易雙方的交易網絡、系統及數據安全性,e交易已充分實現與國資委、財政部監測平臺,內蒙及紹興等數十個省市級公共資源平臺、中國招標投標公共服務平臺的成功對接,躋身為“全國電子招投標系統網絡”平臺體系成員,實現了對交易項目的規範化運營及全流程監管。

四是交易金融賦能。e交易引入金融組合工具,在提供線上產權交易、招標採購等生產性要素流轉服務的基礎上,招引多類型第三方金融機構入駐,研發電子保函、“交易貸”“政採貸”“應收貸”等交易金融產品,積極為參與交易的實體經濟提供一站式融資服務,緩解企業資金壓力。今年以來,本地競買人通過平臺獲得的單筆融資額度高達6000萬元。

目前,平臺正進一步拓寬金融服務範圍,吸引審計與評估機構、投資機構、資產管理機構、法律援助機構等多方主體入駐,實現交易金融產品多元化、交易金融服務專業化。(何潔 徐澄 孫東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