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俊生作品 西域列國周遊記 上,車輪上的行囊 之十九

《西域列國周遊記》(上)

作者:黃俊生 “車輪上的行囊”之十九

羞刀難出鞘


在南疆行走,總有一種恍惚,無論是視覺、觸覺,還是思維,一直在博大、壯美、多彩,與寂寥、荒蕪、蒼涼之間遊走,自有一番曠達與自由。 南疆曠達,因為它有塔里木盆地和塔格拉瑪幹沙漠,這是我國最大的盆地和最大的沙漠。盆地雖然覆蓋著流沙,但源自崑崙山系與天山的喀什噶爾河、葉爾羌河、塔里木河、克里雅河、和田河、安迪爾河、噶拉米蘭河、車爾臣河、米蘭河、孔雀河,把沙漠分割成一塊塊綠洲。古代西域三十六國,大都環繞盆地設國,那大漠風情、風物、風俗,牽引著無數旅行者狂熱的腳步,迎著塔里木盆地沙塵行走,再淡漠的目光也無法不深邃。 從帕米爾高原下到塔里木盆地,通常由中巴友誼公路即314國道返到喀什,也可以從石頭城出發,抄近路走“塔莎古道”,在崑崙山間穿插,橫切到塔克拉瑪干沙漠南沿的莎車縣。當然,沒向導指引,我還不敢單槍匹馬冒險闖這條古道,遂從眾原路返回。於是,那些熟悉而又陌生的地名便次第闖進我眼簾。說熟悉,這些地方,都是漢代時期西域三十六國範疇,史書和小說上時常提及;說陌生,它們處於塔里木盆地邊緣或塔克拉瑪干沙漠深處,於我而言,曾經那麼遙遠。今天,我將一一叩擊它們的大門,訪問它們的現在與過往。 南疆自然風景很壯觀,大漠風光旖旎,高山雪峰雄奇,看了,酣暢淋漓。但是,南疆的魅力還不僅於此,它的歷史,它的神秘,它的風情,它那啟發人無限遐思的傳說故事,就像一本厚重的書。盆地與沙漠,不適合旅遊,只適合探險與考察。

我們沒在喀什再停留,直接順著315國道一路向東。315國道,孤獨而美麗,低調又奢華,它不如川藏線318國道那樣被膜拜,也不如獨庫公路那樣有人氣,連網紅文章在推介最美自駕路線時,似乎都忽略了它的身影。但是,對我來說,自它進入我視線的那一剎那,它的存在,就無可替代。因為它有,疏勒的萬種風情,英吉沙的名刀,莎車的炮臺、祈富臺和汗王陵,澤普的金胡楊公園,葉城的新藏公路零公里碑,和田玉龍喀什河的玉石,于田庫爾班大叔的故事,民豐的尼雅遺址精絕古國,且末的那些散落在沙漠裡神秘傳說,輪臺的西域都護府古城,庫爾勒的鐵門關古道,還有中國面積最廣的縣若羌,若羌有樓蘭古國、米蘭故城、營盤古城、羅布泊傳奇、以及紅棗。

我們擦過疏勒、英吉沙、莎車、澤普,於太陽落山時進入葉城。葉城是新藏公路219國道起點,也是我第一次雪域高原行的起點,我每次經過葉城,都會特意去尋找219國道零公里里程碑,重溫失落的時光。這裡是219國道與315國道交匯處,由此向東,順315國道從塔克拉瑪干沙漠南緣通往青海西寧,由此向南,就沿219國道翻越崑崙山和喀喇崑崙山進入西藏阿里地區。零公里里程碑是一座拱形門,拱形門正中安著一個大大的“0”字,餘秋雨為拱形門題聯“天路零公里,崑崙第一城”。我在新疆已經看到餘秋雨多處題字,比如我接著要去的錫提亞謎城,也是餘老先生題的名。錫提亞謎城是濃縮版西域三十六國文化旅遊區,類似於當年的深圳中華民俗文化村,進謎城主要是想觸摸一下西域古國的歷史變遷脈絡,好比進趟博物館。

馳行在315國道上,極目之處皆是黃沙塵土,遮天蔽日,天空昏黃。過和田,我特意拐進城,想拜識一下久仰的名城。在一家品味不俗的叫做沙棗花的火鍋店吃飯,一個半小時,出來一看,車擋風玻璃上覆蓋了厚厚一層黃沙,看不清前路,又不敢用毛巾擦,怕擦花玻璃,就將就著開,拐彎時一打方向,側面一陣風,刷的一下,沙塵沒了。可見,空氣是多麼乾燥。

看到很多指示牌,某某古城,某某遺址,多如牛毛,眼花繚亂。當地人說,那隻不過是幾堆土墩而已,沒啥看頭。早先做路書,從資料上獲知,新疆有兩處被稱為東方龐貝古城,一處是羅布泊的樓蘭古城,另一處是尼雅遺址的精絕國故城。樓蘭古城的謎底,已經被考古學家揭開了身世,而尼雅文化尚待挖掘。當年閱讀《鬼吹燈》,以為小說對精絕國的描述純屬虛構,沒想到歷史上還真有過這麼個小國,班固在他的史書裡最早提到這名字,現代探險家也在沙漠腹地發掘到精絕國存在的佐證,可我查詢高德地圖,居然沒有查到精絕國故城。也許,那裡風沙迷眼,只剩黃土數堆,但即便如此,我還是想去走一走,雖不能揭示尼雅文化的謎底,去摸摸它的謎面也好的。 尼雅文化的謎底並不容易揭示。當我們按高德地圖所示,從315國道轉沙漠公路趨近尼雅遺址時,被公安哨卡阻住了,一位警察查看了我們的邊境通行證,說沒有民豐縣公安局的批准,尼雅遺址範圍內不允許進入,還說遺址裡沒有什麼好看的,唯一的歷史遺存大麻扎也被推了。不知道是真的還是假的,一個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說推就推了?會如此兒戲?疑惑歸疑惑,卻很無奈,只得調轉車頭。

且末位於古絲綢之路要衝上,交通地位顯著,我猜度,這裡應該有大量歷史遺存吧?參觀且末博物館,有資料證實這點。在南疆行走,你疏忽不得,哪怕是一個土堆,你疏忽了,就會錯過一段歷史。且末的扎滾魯克古墓群在考古界比較知名,我按導航指點去訪古。天開始下小雨,氣溫轉涼,這種較大面積降雨,在沙漠地帶還不多見。扎滾魯克古墓群在且末縣城西邊,與沙漠交界。據事先查閱的資料顯示,扎滾魯克古墓有三期墓地,一期距今有3000餘年,二期是春秋戰國時期,三期為東漢到魏晉時期,並且發現好多肌肉還有彈性的乾屍,乾屍身體上的衣物依然色彩新鮮。

到了墓葬區域,一下子發現鄉道旁有塊指示牌,下車一看,上寫“扎滾魯克古墓群三號 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字跡模糊,幾難辨識。抬頭四顧,只看到在沙地上有幾處略為凸起的沙包,如果不是這塊牌子,誰也不會想到,沙包下竟藏著1000多年的秘密。既然三號在此,那麼一號二號就該在附近啦。可找來找去,甚至穿過一片棗樹林爬上一座沙山眺望,也沒發現,只好對著遠處的幾個沙包拍了幾張照片,假裝那裡就是古墓。 終於,在拐到另一條鄉道後,猛然看到道路盡頭有兩扇鐵門,鐵門緊閉,門口還設置了路障,顯然是不讓通行。見到我們,出來一壯年一青年兩位胡人,用難以聽懂的漢語告訴我們,這裡是古墓保護區,沒有縣博物館的同意不讓進,哪怕我們來自遙遠的江蘇。


看來,我們真的難以接近它的歷史,這讓我有點沮喪。


更新於 前天


黃俊生作品 西域列國周遊記 上,車輪上的行囊 之十九

黃俊生作品 西域列國周遊記 上,車輪上的行囊 之十九

黃俊生作品 西域列國周遊記 上,車輪上的行囊 之十九

黃俊生作品 西域列國周遊記 上,車輪上的行囊 之十九

黃俊生作品 西域列國周遊記 上,車輪上的行囊 之十九

黃俊生作品 西域列國周遊記 上,車輪上的行囊 之十九

黃俊生作品 西域列國周遊記 上,車輪上的行囊 之十九

黃俊生作品 西域列國周遊記 上,車輪上的行囊 之十九

黃俊生作品 西域列國周遊記 上,車輪上的行囊 之十九

黃俊生作品 西域列國周遊記 上,車輪上的行囊 之十九

黃俊生作品 西域列國周遊記 上,車輪上的行囊 之十九


黃俊生作品 西域列國周遊記 上,車輪上的行囊 之十九
黃俊生作品 西域列國周遊記 上,車輪上的行囊 之十九黃俊生作品 西域列國周遊記 上,車輪上的行囊 之十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