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揭阳黄氏名人(六)

古代揭阳黄氏名人(六)


黄煌色

黄煌色,字宏昭,清代揭阳县霖田都(今龙尾镇)人。他好义急公,康熙十三年(1674)潮州总兵刘进忠叛乱,又有流寇出没,自觉带领乡绅民众防御。后任约正20多年,做事公正,乡人甚为敬重。

黄裕典

黄裕典,清代揭阳县在城人。康熙五十年(1711)与同邑李隽同登辛卯科李维扬榜武举人。其它事迹不详。

黄利来

黄利来,清代揭阳县官溪都(今仙桥街道)高美乡寨内村人。康熙五十年(1711)乡试考中辛卯科陈春英榜举人。举孝廉,邑人甚敬之。

黄魁英

黄魁英,清代揭阳县在城人。与罗万杰曾孙罗起滨同登雍正二年(1724)甲辰科曾佳熹榜武举人。其它事迹不详。

黄显生

黄显生,清代揭阳县在城人。出生贫苦家庭,12岁那年又遭遇丧母之难,哀毁骨立。此后,奉侍继母如亲娘。其父黄衍宗得病,他向天祈祷,愿以身代。及其父亲痊愈,以为上天所赐,誓以长斋报答,并延父寿。乃父殁,艰辛庐墓三年。卒后的雍正十二年(1734),官府批准其“神主”供奉县城孝义祠,皇封御赐在城内达道坊马山窖边立“孝子坊”彰其孝事。

黄鼎辅

黄鼎辅,清代揭阳县桃山都(今登岗镇)人。雍正七年(1729)有感于该地教育设施落后,与乡人陈焜耀等捐银700余粮、置谷30余石,兴办桃山义学。同治十三年(1874),乡廪生谢练、陈宝等在潮州总兵方耀的支持下增建校舍,并易其名为宝峰书院。宝峰书院在清末民国时期是揭阳较有名的书院之一,1939年毁于日冦的炮火之中。后该地重新建校并更名为新华中学,故他被后人视为桃山都(今砲台、登岗一带)办学的先行者。

黄世杰

黄世杰,字文岱,号直方,清代揭阳县蓝田都玉浦村人。少时才华横溢,颇有名气,与郑大进友善,往来密切,曾一同被广东学政惠士奇接见,惠氏称赞其才华。乾隆元年(1736)考中丙辰恩科谈德榜举人。乾隆七年(1742)考中壬戌科金甡榜进士,奉旨引见圆明园受到乾隆皇帝接见,钦赐蟒袍财宝、吏部记名叙选即用知县。乾隆八年(1743)衣锦回乡,与乡里耆老一同倡议筑建玉浦寨门,亲自为寨门书写匾额“玉浦”二字,同年为本族续作昭穆“辈序诗”。乾隆十五年(1750),为二房祖彦昌哲人公虔述芳略幛文。翌年,与进士许登庸大力支持知县顾彝主持重修揭阳学宫和建设近圣书院。应顾彝之邀为榕城观音堂题写“流分南海”匾额。一生淡薄名利,为人爽直坦荡,笃志儒修,兴学育才。弃官在县城设馆讲学授徒,从学者颇众,且大多数在其裁培下成才。知县顾彝对他高度赞扬,与其交情甚密。热衷著书立说,有《四书精选备要》、《史鉴叶韵四千文》等著作,其《史鉴叶韵四千文》受到时任乾隆皇帝侍读大学士、清代广东经学开拓者惠士奇的称赞赏。《四书精选备要》则显示他对经学的深刻领会与见解,及博览群书和机杼独出的功夫与功力,两书对学者都有较大裨益。

黄世谟

黄世谟,字允明,清代揭阳县地美都(今地都镇)埔尾村人,贡生。赋禀谦恭,无疾言遽色,家庭雍穆。常以刻薄寡恩的教训教育子弟,自己平常表现出品端言慎,在乡里颇有威信。乡人有是非曲直之争执,都愿意找他评理。知县黄元基推举他为族正,族人行为不端者遂大收敛,时论称“有陈仲弓在颍川之风”。子壮猷,武进士;壮图,贡生。

黄壮图

黄壮图,清代揭阳县地美都(今地都镇)埔尾村人,武进士黄壮猷之弟。乾隆十八年(1753)考中癸酉科武举人。其它事迹不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