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和平,內心平和

世界和平,內心平和

薦 語

你對這個世界,曾經有過哪些誤解?坐飛機很危險?其實它是最安全的交通工具之一;女童入學率很低?其實全球女童入學率為90%,幾乎與男童持平;相信人生某些偶然是命中註定?其實只是一種小概率事件……

在認識世界的道路上,可能你會有很多錯誤的思維方式,比如負面思維,相信命中註定等等。本書就是要告訴我們,要看清世界,看清現實,就要學會用數據思考,避免情緒化決策。

你 將 獲 得

(1)四個改變:

①遠離焦慮,變得樂觀 ②變得理性 ③發現潛在商機 ④作出有效決策

(2)十個避免:

①一分為二②負面思維③直線思維④恐懼本能⑤規模錯覺

⑥以偏概全⑦命中註定⑧單一視角⑨歸咎他人⑩情急生亂

精 彩 選 段

“進入更高收入階層的目的並不僅僅是得到更多的錢,延長壽命的目標也不僅僅是獲得更多的時間,我們的終極目標是獲得自由。”P.77

“要避免對事物重要性的誤判,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不要只看單一數字。永遠不要認為單個數字本身就有很大的意義。當你看到一個數字的時候,你應該馬上想到它和其他的數字做對比。”P.157

“有沒有可能總有一天,所有的人都能夠建立起實事求是的世界觀?我堅信,它一定會實現,這基於兩個簡單的原因:第一,實事求是的價值觀對我們的人生很有指導意義,就像準確的GPS一樣;第二,也許是更重要的原因,實事求是的世界觀可以使我們生活得更自在。”P.310

注:上述頁碼為句子在實體書中所在的頁碼。

讀完本文約需42分鐘

各位好,我們今天是在北京回龍觀的樊登書店,為大家講解我手中的這本《事實》。在講這本書之前,我做了充分的準備,我告訴自己一定要把這本書講好。因為這本書能夠促進世界和平,並且能夠帶來我們內心的平和。

這是非常了不起的一本書,本書的作者是瑞典的一位國際醫生。就是他在全世界各地,哪個地方爆發疾病,他就會去做志工、去做醫生,冒著生命危險深入到埃博拉病毒的疫區,去拯救非洲的患者。而他在整個全世界工作的過程當中,他發現了特別多偏見。

就是大部分的人的眼睛裡邊,好像裝著一個濾鏡一樣,在看待整個世界的時候,失去了以事實為依據的思維方式。而他用了長時間的科研工作,以及數據統計,他的兒子和兒媳幫他,發明了一整套數據表達的方法。然後提出了,說怎麼樣以事實為依據進行思考。你會發現如果我們能夠用事實為依據進行思考,我們會減少特別多內心的焦慮。

所以讀完這本書之後,你會覺得這個世界,真的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糟。這就是我們說,當你學會以事實為依據出發,去思考問題的時候,你看到的是和其他人不一樣的一個世界。那麼為了證明這件事兒,他做出了13道題,這13道題他在全世界各地,每次演講之前就問現場的人,各式各樣的樣本,他一共問了14個國家,12000人。問完之後你會發現13道題,平均人們能夠答對的2道,人們平均能夠答對2道。各位你知道,黑猩猩能夠答對多少道嗎?就是黑猩猩,你只要給他香蕉,香蕉A香蕉B香蕉C,你選ABC,它根本聽不懂這些話,隨便選,30%,黑猩猩的答對比例是30%。

但是我們人類,平均只有兩個題能夠答對。問了12000個人,只有一個人答對了11道。這已經相當了不起了,然後15%的人13道題全錯。所以接下來,我問大家一些這樣的問題,你們可以想一想,看看你們的答案是什麼。

第一個問題,在全世界所有低收入國家裡面,有多少百分比的女孩能夠上完小學?A.20%,B.40%,C.60%。第二道題,全世界最多的人口,生活在什麼樣的國家?A.低收入國家,B.中等收入國家,C.高收入國家。我相信很多人,會選低收入國家,對嗎?答案不是。答案是中等收入國家,第一道題的答案是C,60%。

在過去的20年裡全世界生活在,極度貧困狀態下的人口,是如何變化?A.幾乎翻倍,B.保持不變,C.幾乎減半。答案是C,幾乎減半。第四個題,全世界人口的預期壽命,現,在是多少歲,A.50歲,B.60歲,C.70歲,答案是70歲。第五道題,今天全世界有20億兒童,他們的年齡從0到15歲,那麼根據聯合國的預測,到2100年,全世界會有多少兒童,就是0到15歲的有多少兒童,A.40億,B.30億,C.20億,今天20億,到2100年,答案是C,還是20億。

第六題,聯合國預測到2100年,世界人口將增加40億,那麼請問主要原因是什麼A.將有更多的兒童出生,B.將會有更多的成年人(15到74歲),C.將會有更多的老年人(75歲以上),答案是B,並不是C。

第七題,在過去的100年間,死於自然災害的人數,是如何變化的?A.幾乎翻倍,B.保持不變,C.幾乎減半,答案是C,幾乎減半。第八題,當今世界上的人口數量,接近70億,下面哪張圖,最佳地表示了人口的分佈情況,每一個小人代表著10億人,A.美洲10億,歐洲和非洲(共)20億,亞洲40億,B.美洲10億,非洲20億,歐洲10億,亞洲30億,C.美洲20億,歐洲和非洲各10億,亞洲30億,答案是A,就是亞洲的人口會達到40億,然後非洲10億,美洲10億,歐洲10億。

現在全世界有多少一歲的兒童接受過疫苗?A.20%,B.50%,C.80%,答案是C,80%。在全世界範圍內30歲的男人,平均接受教育的時間超過10年,請問30歲的女性,平均在校接受教育的時間是多少年?A.9年,B.6年,C.3年,答案是A,9年。你們現在已經找到規律了,就是你只要往那個樂觀的方向去想,就對了。

然後第11題,1996年,老虎、大熊貓、黑犀牛,被列為瀕危動物,那麼請問到今天這三種動物中,還有哪個是瀕危動物?A.全部都是,B.其中的一種,C.全部都不是,答案是C,全部都不是,第12題,全世界有多少人能夠使用電?A.20%,B.15%,C.80%,答案是C,80%。第13題,全球氣候專家預測,在接下來的100年中,全球的平均溫度將?A.升高,B.保持不變,C.降低,答案是A,升高。只有最後一道題答對的人數最多,就這道題是悲觀的一個結果,答對人數最多。

他在給比爾·蓋茨他們演講的時候,就這些人是關心全世界的人,做慈善事業的人,做世界銀行的人等等,就是答對的比例照樣沒有超過大猩猩。所以你想想看,如果我們大家拿著天津的導航,在北京找路,你覺得你有機會找到回龍觀書店嗎?沒戲,我們所看到的事實都是不一樣的,我們怎麼可能能夠做正確的事情呢?

所以為什麼我們大家會出現這麼多的偏差,他說答案根本不在於知識,尤其是他在跟像耶魯大學、斯坦福大學,這樣的學者交流的時候,他發現知識越多的人答錯的越多,原因是什麼原因不在於知識,而是情緒化的本能,和我們情緒化的世界觀。就是因為我們大家的本能當中,從原始社會帶過來的我們講過很多關於本能的書,關於我們所講的《你的生存本能正在殺死你》,抑制焦慮這樣的書。

你會發現我們在原始社會,自古帶來的那個基因當中,就要求我們焦慮,要求我們擔心。這種焦慮和擔心能夠幫助我們,走過最危險的農業社會,以及之前的原始社會。但是在今天我們這個世界,真的在變得越來越好的時候,我們大家感受不到。我們所看到的都是負面的消息,我們會覺得過度的擔憂,而這種過度的擔憂會帶來什麼呢?你說擔憂點難道不好嗎?但有點讓我們的世界變得更好,不好嗎?

擔憂點會產生大量的問題,首先是我們的心情會不好。我們的生活會變得糟糕,我們人和人之間,會產生大量的對立和衝突,我們的世界不會和平。因為我們很多錯誤的舉措,就是來自於我們內心的焦慮。所以這本書的主題,就是告訴我們,要以數據作為根治無知的良方,以理性作為心靈平靜的源泉,這個世界沒有你想象的那麼糟糕,那麼他在這裡邊,一共列出了大概有十種錯誤的思維方式。我們接下來就一個一個看待一下,我們在生活中常見的錯誤思維方式有哪些。

第一個叫一分為二。這個作者在大學裡邊上課,給這些醫學院的學生在講課的時候,就講到關於兒童死亡率這件事。他說兒童死亡率,可以當作是一個社會的溫度計。就是你要看這個社會是不是進步,你就去看它的兒童死亡率。如果這個社會進步了,它們一定首先反映在兒童死亡率上。因為兒童是我們所珍愛的你如果有能力、有科技、有錢、有電、有教育水平,那都能夠立刻反映在兒童死亡率這件事上。

然後在他講這個全世界兒童死亡率的過程當中,就有一個男孩坐在那兒講,他們永遠不可能像我們這樣生活。他們永遠不可能像我們這樣生活,。因為他是在瑞典,發達國家。然後這個教授就問,你說的他們指的是什麼這學生說非西方國家,我們是西方國家,非西方國家不會像我們這樣生活,然後這個教授就問,那你說的非西方國家是指像日本這樣的國家嗎?不,日本那算西方國家,日本雖然在東方。但它(的)生活方式是西方的那好。那你說的是,墨西哥這樣的國家嗎?你說的是馬來西亞這樣的國家嗎?

就是這個教授心裡很清楚,日本、馬來西亞、墨西哥這些國家,兒童死亡率都已經很低了,就已經非常好的國家,包括像中國。這都是非常好的數字,這個男生說不清楚,結果後邊有一個女孩站起來說,那麼我們定義一下,什麼叫西方國家的生活。

西方國家就是我們生更少的孩子。但是我們有更低的兒童死亡率,你看她認為西方的生活方式的標誌是,更少的孩子,更低的兒童死亡率,這個教授特別開心,說,哇,終於有人做出定義了。好了,那麼我給你們看一張圖,叫氣泡圖。你們看到這個叫氣泡圖,這個氣泡的大小,代表一個國家的人口數。所以你能很容易找到中國,最大的那個圓圈就是中國,氣泡的大小代表人口數。氣泡的位置代表什麼呢?這個角是又窮又危險的就是兒童死亡率高,而且經濟不發達的,那這個角就是經濟又發達。兒童死亡率又低的這麼一個圖,用這個氣泡圖來表示。

整個世界上不同國家的分佈。所以你能夠看到,中國現在真的很好。中國的兒童死亡率相當低,而且我們也相當富裕,印度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那這裡邊他首先拿出的第一張圖,是這一張,他說如果你想知道,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的區別。那麼我們看這張圖,這張圖裡邊所謂的發達國家,西方國家都在這個角上。就是財富很多,然後兒童死亡率很低。然後發展中國家都在這兒,然後家庭規模大,而且兒童死亡率高。這就是發展中國家的這個位置。

但是教授講了一句,這是1965年的統計。就是你在看,1965年的統計的時候,你能夠很明顯地看到,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區別。但是你稍微往前走幾年,你看看2017年,2017年這個圖的特點就是幾乎全球絕大多數國家,都已經集中在了右上角。只有少數的國家被落在了後面。因此當你今天還在用這種發達國家和不發達國家,或者西方國家和非西方國家,這種一分為二的態度,來區分這個世界的時候,你的眼中就已經帶有了悲觀濾鏡,你就已經形成了對立。為什麼呢?。因為我們人類就是喜歡有一分為二的思維方式,一分為二能夠,給我們滿足我們的本能。因為我們覺得不安全,你需要有敵對方。所以當你找到敵對方的時候,你會覺得這個是比較正常的思維方式。但其實現在全世界的人的生活方式已經差不多了,你們到美國,到德國,你們去看,跟北京的生活有多大差別呢?其實沒有多少。

所以這個作者認為,我們全世界應該分為四個等級,而不是劃分成兩個陣營。哪四個等級呢?叫作收入等級的一二三四,我在講這個一二三四的收入等級的時候,大家一定會回憶起來,尤其是像我這樣上了年紀的人,一定會回憶起來。我們童年時候的生活,第一級的人,是要跑很遠的路去打水的。就從飲水的角度講,他需要跑很遠的路去打水。他們的交通工具是腳,甚至沒有鞋子的腳,然後他們烹飪就是吊起來一個鍋,底下燒點火,這麼燒著,像我們野炊一樣。

並不是某種文化這樣做飯,什麼吊鍋那種,我們過去北京人吃燉吊子,我們吃那種滷煮火燒,並不是某一種文化會專門把這個鍋吊起來這麼燒。人們的經濟條件就只能夠做到吊起來一個鍋,底下拿火燒,這是他們的烹飪方式。

然後他們吃的食物是亂糟糟的一鍋粥這樣的東西,有時候還會捱餓。這就是我們說你的收入水平,只有每天1美元的時候。在這種社會當中,一個人平均有5個孩子。就你的孩子一定會很多。因為你需要靠你的孩子幹農活,你需要靠你孩子出去收集、打柴,你才能夠養活這個家,而且你還要面臨極高的兒童死亡率。所以你必須得生5個以上,你才能夠覺得安全。這是收入水平第一級,每天只有1美元的收入。

好了,第二級是什麼呢?他說恭喜你,你做到了。你的收入已經是原來的4倍了,就是你現在每天可以掙到4美元。每天掙到4美元就意味著,你比過去每天多掙3美元,你用這些錢幹什麼呢?你可以買一些食物,你不需要所有的食物,都是自己種的而且你有能力買一些雞,這些雞可以下蛋。你有錢可以存下來買涼鞋,一輛自行車和更多的塑料桶,這些東西可以幫你儲水,可以打水。然後你的交通工具主要是自行車,你的孩子也可以有機會上學,當有電的時候,他們可以在電燈下做作業。但是經常停電,所以沒法在家裡邊用電冰箱。你攢錢買了一個床墊,這樣你就不用睡在泥地上了。

生活比以前好多了。但是仍然充滿不確定性。如果家裡有人生病,那麼你只能賣掉所有財產去買藥。這樣你就會直接跌回第一級。對你來說,生活可以有很大的提高。但是要想真正經歷巨大的生活水平提高,你得把收入提升到原來的4倍,如果你能夠在當地的服裝企業,得到一份工作的話,那麼就可以掙到穩定的工資了。在全世界第二級的生活當中,目前大約有30億人,第一級就是赤貧的那種狀態的10億人,第二級有30億人。

第三級說,真了不起,你真的做到了,你堅持了多份工作,每天工作16個小時,每週工作7天,終於有能力把自己的收入再翻4倍,每天可以掙到16美元。每天掙16美元,你乘以6,6×6=36,大概100塊錢,就是我們一個月掙3000塊錢。然後你有了一定的存款,而且你家裡裝上了自來水管,你不再需要為打水而奔波,你的家裡有了穩定的電,孩子們可以用電燈,家裡買的冰箱,這樣你可以儲存食物,每天做不同的菜。

你攢了一些錢買了一臺摩托車,這樣就可以去更遠但是更好的工廠,得到更高的收入,大家要知道交通工具,對生活的改變是非常大的。有摩托車就可以幹更多的活。但是不幸的事情發生了,有一天你在路上發生了車禍,這樣你不得不省吃儉用攢下來,本來打算給孩子上學的錢用來買藥治病。謝天謝地你終於康復了,並且幸虧你有儲蓄,這樣你才不會被迫返回到第二級,或第一級的生活。你有兩個孩子考上了高中,如果他們能夠順利畢業的話,他們將得到更高的收入,比你的收入還要高。為了慶祝,你帶著全家第一次出去旅遊,到海邊度假。

全世界大約有20億人口,生活在第三級。也就是一年能有一次度假的機會,家裡有一輛摩托車,然後月收入大概,3000塊錢人民幣左右,這樣的生活。

最後說第四級,你每天能夠掙超過32美元。你是一個有錢的消費者,而且每天多賺或少賺3美元,對你來說已經無足輕重。算一下是多少錢,每天200塊人民幣,大概你一個月六七千塊錢的收入。但是對於今天的你來說,每天3美元不算是個大數。你受過良好的教育,至少上過12年的學,當你出差的時候你會坐飛機,每個月你最少會在餐館吃一頓飯,而且你可以買一輛車。當然你家裡已經有了入戶的冷水和熱水。我相信對於第四級的生活,你已經非常瞭解。因為你正在讀這本書,你有機會讀到這本書,它認為你差不多就已經是第四級的生活水平了。

然後我無需描述這個級別的生活,你就可以理解,然而你將面對的困難是,你需要理解其他三個級別的人的不同生活方式。生活在第四級的人必須非常努力,才能夠做到不誤解這個地球上其他60億人過著截然不同的生活,第四級的大概有10億人。

所以整個這本書的基於事實,是這樣的分類。就是根據數據來分類,我們不是把地球,分成富國、窮國、西方國家、非西方生活方式,不是。而是分成四個完全不同的收入等級,這四個收入等級有可能在北京還有第一個收入等級的人,也有第四個收入等級的人。但是總體的分佈是,就是10億為量級的這個世界絕大多數人,都生活在中間狀態。也就是說除去最窮的10億人,和有錢的10億人,絕大多數人是生活在第二級,和第三級的這個狀態當中。

所以我們說中等收入國家是佔比例最高的。那為什麼人們特別喜歡一分為二的原因,第一個就是,人們只喜歡比較平均數。你比如說有一個數字說,女性的數學能力比男性的數學能力差,為什麼平均算下來,女性的數學分比男性的數學分低。但是,如果你把這兩張平均數對在一起,就重疊起來,你會發現,其實女性和男性的重疊部分才是最多的,只是有極端不一樣的導致了平均數不同。但是我們會忽略掉重疊的那部分,我們會得出一個簡單化的結論,會認為女性學數學不如男性,其實大部分的女性學數學跟男性沒有太大的差別。這就是我們,只看平均數的一個問題。

第二個就是,我們只喜歡比較極端情況。就是總是聽到很多極端情況,拿極端情況進行比較。這時候你會有兩分的這個方法。

第三個就是我們喜歡,只俯視不仰視。就是當你站在高樓上去看底下的人行道上走的人的時候,你會發現他們個子差不多高,你能看出,1米8和1米6的區別嗎?在高樓上你是看不出來的。所以當你站在第四級生活水平上,去看那些窮人的時候,看那些所謂的第一級第二級第三級的人的時候,你會覺得都很窮,看起來都很窮。實際上他們的差別很大。他們這裡邊有沒有穩定的收入,是1美元,還是4美元還是16美元,他的生活水平是完全不一樣的。但是,因為我們缺乏用事實思考的習慣,所以我們會覺得說好窮好窮,這個世界真的變得越來越窮了,其實不是,這個世界在變好。這是第一個思維方式叫一分為二。我們今後不要一分為二,我們知道要有數據說話。

第二個叫負面思維。負面思維就是,這個世界是不是變得越來越糟。就是當他問很多人,這個世界是變得越來越糟的時候,大量的人會說,對,我覺得越來越擔憂了,這個世界真的越來越危險,風險大。你會列舉出很多事,核汙染、打仗、恐怖主義、疾病爆發,什麼傳染病等等一大堆這樣的事。

但是當我們拿數字來說話的時候,你會發現這裡邊有一張圖。這是從1800年到今天的極度貧困人口比例圖,就是我們陷入極度貧困的人口的比例,在1800年的時候是85%,85%的人都是生活在我們剛剛描述的第一級生活狀態,就是朝不保夕的生活狀態。然後慢慢地下降,慢慢地下降,到了二戰以後快速地下降。然後在1966年的時候50%,1966年的時候,全世界有一半的人是生活在食不果腹的情況之下,1966年。然後從這往下就高速地下降,到今天2017年的時候,只有9%,就是極度貧困的人口,只佔到9%。

所以如果回到1800年的那個時代,連瑞典還在鬧饑荒。就這樣的國家也在鬧饑荒,大量的人餓死,而英國的孩子們,還必須在煤礦裡面工作,全世界的平均壽命值只有大約30歲。就是當時世界上的現實情況,在所有的兒童裡面,有一半以上活不到15歲,而剩下的一半,最多就能活到50到70歲之間。所以當時世界的平均壽命只有30歲,今天全世界的平均預期壽命是72歲,實際上是73歲,比70歲還要好一點。這是我們說1800年以後的人均壽命的預期高速地增長。

所以這個世界從更多的方向來講,都是變得越來越好了。你如果說這兩個數字太少了,他列舉了16件趨勢,正在下降的壞事,什麼壞事呢?合法的奴役高速下降,你看這個圖全是高速下降。漏油事故,高速下降;昂貴的太陽能面板,高速下降;艾滋病病毒感染,在1996年達到高峰,然後快速下降。兒童死亡率當然下降。戰爭死亡到2016年的時候,已經降到非常非常低,死刑人數降低,含鉛汽油在大幅地降低,死於飛機的人數降得非常非常低,然後童工快沒有了,2012年還有10%的童工。然後自然災害死亡下降。核武器在1986年的時候,是高峰,然後開始下降。天花,零,沒有了。煙塵汙染大幅下降,臭氧消耗下降,飢餓的比例現在全世界有11%的人還在捱餓,但是也是大幅地下降。

同時還有16件好事的趨勢在上升,像電影、環保、女性投票權、音樂、科學、收成、識字等等。這裡邊最有意思的是,他給了這麼一個數字,叫人均擁有吉他數量。這特好玩,為什麼這個很重要呢?他說人均擁有吉他數量,難道不代表著生活的休閒程度嗎?你沒事幹弄個吉他幹嗎。所以人均擁有吉他的數量,每百萬人可彈吉他數量,從1962年的200個到,今天的11000個,高速地增長。

所以這個世界並不是變得越來越糟。所以那為什麼我們大家會這麼喜歡想到負面的問題呢?我們似乎覺得如果我們那麼樂觀,好像不太負責任,如果我們樂觀好像這個世界,不需要你幹什麼事了一樣,那麼多緊張的事需要做。所以這個作者講說,你要知道變好和放鬆不做事,不是一回事,我們知道它在變好。但是我們依然要努力地做事。因為全世界還有10億人,吃不飽飯,全世界還有那麼多的兒童沒有上學,還有那麼多童工。所以我們要幹活。但是你得知道它在變好。

第二個對抗的方法就是我們要對,壞消息有思想準備。你看一聽說飛機失事了,我們說“唉呀不能坐飛機,不能坐飛機,飛機太危險了”。但實際上你要知道飛機失事,這新聞一定會有。因為全世界有大量的飛機,沒有失事,沒人報道。就是大概(2016年)4000萬架次的飛機是消失在我們的生活當中的,每年有4000萬架次的飛機是安全起飛著落的。然後你見哪個報紙登說,從北京飛往華盛頓的飛機,安全降落這樣,沒有這樣的新聞。所以4000萬架次的飛機消失了,我們看到的都是一架一架,而這個數字放在那兒它的確是變得越來越安全的一個過程。

所以你要對壞消息,你要心中有準備。你要知道有壞消息這很正常,然後不要過分地美化歷史,就是你見到很多老人聊天,會說唉呀過去好,家裡邊都不用鎖門。沒關係,你說那你就回去試試看,時光穿越,你願意過過去的生活嗎?扛煤氣罐,每天去買煤,蜂窩煤一摞摞往家裡邊搬,你還記得那個生活嗎?現在的孩子不知道蜂窩煤什麼樣,反正我是不願意回去。這就是我們會過度地,美化我們過去的生活。導致我們以為,這個世界變得越來越糟糕。所以這是我們說,第二個叫作負面思維。

第三個叫直線思維,直線思維是什麼呢?就當大家看到一條直線的時候,我們就會天然地認為這個直線,會一直髮展下去。舉個例子,有個極端的例子,他(作者)說我的孫子米諾,出生的時候只有0.49米高,剛出生的小孩半米長,等他6個月的時候長到了0.67米,你要按照這個速度長下去的話,他算了一下,10歲的時候這孩子要長4米高。這就是我們說直線性的思維。

但實際上生活中,你從來沒有見過一個4米高的人。因為我們這個世界上。除了直線這件事之外,我們有很多種曲線,有各式各樣發展的曲線。冪次的曲線是一種曲線,還包括S形的曲線,這樣S型曲線,還包括滑梯曲線,往下走的滑梯型的曲線。還有駝峰曲線,什麼是駝峰曲線?你比如說你給一個西紅柿澆水,你澆到一定的水量,那個西紅柿成長得最好。這就是那駝峰。你再猛澆它就下去了。所以你不能說我澆水的西紅柿好,所以我就使勁澆使勁澆,那就死了。所以它一定有一個峰值出現,這叫駝峰曲線。

還有倍增曲線,就是我們所說的冪次法則,拋物線等等。這個世界上的事物發展規律,有各種各樣的曲線。但是我們腦海當中最長支持的是直線性的思維方式,就是我們覺得它好像似乎應該這麼一直髮展下去。

你比如說最典型的大家答錯的那道題,現在全世界的兒童人口是20億,2100年的時候大概是多少?你看就這張圖,如果按照直線性思維的話,就是40億。2100年就應該是40億,直線上去,稍微往下緩一點,30億。如果它能夠走平就是20億,事實證明,20億。就是。因為隨著經濟不斷地發展,這些經濟水平達到了第三級、第四級的人,生孩子的數字開始大幅地下降,生孩子年齡變得越來越晚。

所以聯合國經過測算,說到2100年的時候,兒童人數仍然是20億。而世界的人口也會增長到大概100億到120億之間,形成均衡。因為人們越來越安全。人們越來越覺得生孩子,不是一個特別給你帶來保障的事。這就是因為我們整個社會的經濟水平在提高。

但是你回憶我們童年的時候,我們小時候看到那些大家族,像我的舅舅們,我的叔叔們,都是六七個、七八個這樣的家庭。他們的經濟水平那麼糟糕,他們怎麼從來都不擔心養不起呢?其實原因很簡單,那時候人們掙錢,都是靠體力活,靠農活,靠種地。所以你必須得生足夠多的孩子,而且要足夠多的男孩,你才能夠讓這個家興旺發達。

但是現在你發現,你生了足夠多的男孩,豪門恩怨、分財產,麻煩,你不如一個兩個就夠了。所以這是我們說,直線型的這種思維方式,會給我們帶來特別多的焦慮。在他講到兒童生育率的時候,有一個學生講,教授,但是我覺得,他們還是會生很多孩子。又來了,他們指的是誰?有些宗教信仰的人,就喜歡生很多孩子。那我就問大家,美國平均一個婦女生1.9個孩子,伊朗平均生多少?你讓大家猜的時候,大家會猜3個5個。伊朗平均1.6,伊朗的女性生孩子比美國還少。他拿出了大量的統計數字,開始給你展示。

你會發現不分宗教信仰,大家生孩子的數字只和經濟水平有關。如果你看中國古代帝王的傳記,你會發現,中國古代帝王家的孩子,生下來都不保證活,至少死一半以上。就不停地死,能夠活下來的就能夠繼承皇位,也可能是《後宮·甄嬛傳》,他們鬥爭,但是死亡率真的非常高。

你看《蘇東坡傳》裡邊講到,大量的人把孩子扔在郊外,死亡率極高。所以你必須得生足夠的孩子,才能夠保證你跟今天一樣,最後也就倆,能活下來平均也就倆。所以一個是勞動,一個是兒童死亡率,導致我們越窮的環境下生的孩子越多,跟宗教信仰沒有找到任何相關性的關係。

你知道偏見這個事有多麼嚇人,當這個教授,在課堂上講這件事的時候,他看到底下有一個女生,突然就掩面哭泣,就哭了。後來就留下那個女生問,說你為什麼哭,那女孩說我是伊朗的移民,我從伊朗移民到這已經第二代了,她是一口斯德哥爾摩口音的話,所以很明顯她是完全二代的移民。

但是為什麼會哭,她說您是我在西方遇到的唯一一個說伊朗好話的人。然後這教授說,不可能,伊朗的進步大家都看得到,怎麼只有我一個人。你相信我,你是我遇到的唯一一個說伊朗好話的人。因為其他所有的人,在說到伊朗的時候,就會說到生孩子多危險落後,一大堆這樣的事情。但實際上他們看不到,其他的國家在緩慢地進步,甚至是高速地進步都看不到。這是我們說直線思維的這種影響。

然後接下來第四個錯誤的思維方式叫恐懼本能。人們會恐懼,就跟我們像原始的本能也會恐懼,恐懼會帶來變形,這裡邊有個特別有意思的故事。

1975年的時候,作者當時是一個醫院的實習醫生,就是年紀還不大,很年輕。1975年,然後這時候突然說飛機失事了,有一架直升機在附近的海面失事。然後那個飛行員,馬上就要送過來搶救,就來了,飛行員送過來,他很緊張。因為他是一個年輕大夫,一看那個飛行員在那兒,渾身在抽搐,他說那不行,這個飛行員已經開始癲癇了。然後他跟那個飛行員說話的時候,發現飛行員說的話他聽不懂,飛行員說的話他聽不懂,然後有點像俄語,他就判斷糟糕了,是俄國(蘇聯)飛行員。俄國(蘇聯)飛行員墜落在瑞典海域,第三次世界大戰發生了。

就是他自己判斷,是第三次世界大戰發生了。因為俄國(蘇聯)的飛機已經飛過來了,這個飛行員說的是俄語,然後他就趕緊回憶自己學過的俄語。然後用俄語跟那個飛行員講了一句話說,同志,這裡是瑞典,就是跟那個飛行員用俄語講。然後他說當他講完這句俄語以後,那個飛行員極度驚恐地看著他。但是依然說不出來話,說的都是那種亂七八糟的字符,然後地上流了好多血,全是血。他說糟了,這衣服怎麼剪開。航空服很難剪,趕緊拿剪刀想剪那個航空服。

然後這時候那個護士長回來了,護士長吃完飯回來了,說別剪別剪,說那衣服特別貴,剪壞就糟了,別剪,那是航空服,不要剪。然後說,你把地上的顏料清一下,那叫救生顏料。就是那個飛行員身上會帶那種,帶顏色的救生顏料,然後被他給踩爛了。踩爛以後,他以為是流了一地的血,其實根本沒有流血,是踩爛了顏料。

然後說他這個不是癲癇,他是在海水裡泡時間長冷凍了,抽筋,他在抽筋。然後這時候說,給他趕緊按摩按摩,打什麼針,然後這時候就說,說這是瑞典人,他穿的衣服都瑞典的衣服。然後為什麼說話聽不懂呢?凍壞了,說出來話稀裡糊塗的。所以聽著像俄語。然後被這個醫生說了俄語以後,那飛行員嚇壞了,說到了俄國(蘇聯)了。

這件事讓他特別沒面子,本來就是一個在海水裡泡得時間長了,抽搐了這麼一個飛行員,被他判斷成俄國(蘇聯)入侵的飛行員,然後癲癇,地上流了好多的血,他覺得沒臉見人了。後來他就想,為什麼他會這樣?為什麼作為一個醫生會這麼慌亂,會做出這麼錯誤的判斷?原因很簡單。因為他生活的那個年代,從小到大都在宣傳第三次世界大戰。你想,比我們大個20多歲,那時候從小到大都在宣傳,第三次世界大戰。

所以他們有時候上學的時候,經常都會突然拉警報,跑到森林裡邊去躲著,說要演習。所以為什麼我們會有這麼奇怪的錯誤發生?原因就是,這叫作恐懼本能。就是我們天生喜歡,讓自己緊張兮兮的,讓自己恐懼。所以包括我們一想到這個世界越來越糟糕的原因,就是自然災害,你看,整天報道那麼多自然災害。但事實上自然災害死亡的人數,在過去的十幾年當中,下降了至少一半。下降了一半,就死於自然災害的人,變得越來越少了。因為我們預防自然災害的能力變得越來越強了,有了那麼多的經驗,它不斷地累積。

然後飛機失事,那更是下降地一塌糊塗。這裡邊我真的覺得,大家是應該向做航空管理的人好好學習。因為這個世界上做的最成功的安全的改進措施就是飛機。在1930年的時候,坐飛機真的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飛行是極其危險的。

你像徐志摩那時候,就是坐飛機摔壞的。然後全世界的飛行管理局,都明白飛行的價值。但是他們也理解,要想讓人們敢於坐飛機飛行,必須讓飛機變得安全,怎麼改變的?你看這條曲線是陡降的,陡陡地降下來的。那1944年,他們在芝加哥開的大會,一致同意一些航空安全飛行的通用準則,並且簽署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航空飛行協議,其中規定了所有航空公司,必須用統一的格式進行事故播報,並且這些信息要公開分享。這樣所有人,都可以從事故中吸取教訓,並改善飛行安全。

從那個時候起,按照全世界統一的標準,每一起空難事故,都會被調查、被報道,風險因素會被系統性地分析,安全流程得到了改善。多麼偉大呀,我認為芝加哥會議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全球合作之一。這是空難,還包括戰爭和衝突,這個不用多說了。

大家可能比較關心的是恐怖主義,說恐怖主義肯定是增長了很多。因為那麼多的恐怖襲擊。事實上是,2007年到2016年,這10年間恐怖主義事件,總共導致了全世界159000人的死亡,這個數字比10年前增長了三倍,這個是確實增長了。但是你要知道這個增長的地方在哪兒,也就是說,在所有收入水平達到第四級的國家,就你們大家所在的這些地兒,這個數字在大幅降低。

2007年到2016年,10年間收入水平第四級的國家,總共有1439人,在恐怖主義襲擊中死亡。在那之前的10年,這個數字是4358人,這還包括了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恐怖襲擊事件,發生在2001年的911,然後一共有2996人死亡。如果剔除911事件的影響,你會發現在兩個10年之內,在收入水平第四級的國家,死於恐怖襲擊的人數並沒有增加。

而那為什麼之前那個數字增加了,原因是增加的恐怖襲擊死亡人數,(主要)來自於5個國家。你們要去這5個國家旅遊,你們要謹慎一點,這是在增長的伊拉克,阿富汗,尼日利亞,巴基斯坦,敘利亞。就是你能不能夠遇到恐怖襲擊,跟你是否在一些危險的國家有著很大的關係。

那麼人們為什麼喜歡恐懼?各位注意。因為恐懼和危險,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可怕的事情僅僅給了我們一種危險的感覺。但是另外一些真正危險的事情,則會威脅到我們的生命。

過度關注可怕而不是危險的事情,就意味著我們把自己寶貴的注意力放在了錯誤的方向。恐懼曾經使得我在本應該給飛行員治療低溫綜合徵的時候,誤以為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了,也使得人們在本應當關注,正在荒漠化的海床和數百萬人死於痢疾的時候,卻去關注地震、飛機墜毀,和化學物質汙染。我希望我的恐懼能夠集中在今天真正的威脅上,而不是我們進化過程中形成的本能。

各位理解什麼意思嗎?就是這個世界真正給我們帶來威脅的,可能是荒漠化海床,或者是痢疾這樣的病。但是痢疾。因為我們大家不擔心,看起來好像沒有那麼嚇人。但實際上它帶來的死亡人數,或者流感帶來死亡人數,要遠遠多過我們整天看到的那些什麼飛機失事,然後地震什麼這樣的事。因為那些事,死亡的人數是非常有限的。這就是,如果你不能夠用事實化的思維方式考慮問題,你很有可能會走錯方向。我們關注的焦點,根本就不在重要的事情上。

還有一件事更可笑的就是叫化學恐懼,大家一聽到化學物質就覺得完了,這太危險了,嚇人。

曾經有一本非常著名的書,叫《寂靜的春天》。這本書還有很多人讓我講,樊老師,你講講《寂靜的春天》。因為這是一本非常有名的環保的書籍,它就是說當人們用了DDT(雙對氯苯基三氯乙烷),這個化學物質以後,有很多地方變得很安靜。因為蟲子都沒有了。所以因此這個殺死了很多蟲子,破壞了生態等等,後來DDT就被全面地禁用。但是你知道,DDT被全面禁用了以後,有多少人死於瘧疾嗎?有多少人死於過多的蚊蟲嗎?就是人們不去衡量,這個化學物質到底是帶來的好的地方多,還是壞的地方多。我們就只要聽到是化學物質,我們就害怕。但實際上,如果真的沒有化學物質,給我們這個世界幫忙,這個世界可能都已經坍塌了。

你看你沒有防腐劑,沒有防腐劑你的糧食根本不夠吃。說那個有食物添加劑,一聽到食物添加劑就害怕。這個作者就講,說有時候在很多高尚場合,看到一些打著領結的人,搖著紅酒杯,討論恐怖的食物添加劑問題,他覺得特別可笑。說這些人都是有知識的人,討論這樣的問題,就是那些所謂能夠致癌的食物添加劑,他們去拿出來測算,說你得連續吃三年,每天吃兩卡車這樣的食物,你才能得癌症。這就是我們說叫恐懼本能。

所以當我們能夠學會區分危險和恐懼的時候,你要知道你要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真正的危險這樣的事上,而不是用恐懼,來分散我們的注意力。這個世界需要乾的事很多,但是大量的人分散錯了注意力。

這裡邊接下來跟它相關的有另外一個錯誤的思維方式,叫規模錯覺。規模錯覺,其實就是來自於我們的恐懼本能。你比如說這個大夫,年輕的時候在非洲莫桑比克當醫生,當地的醫院忙死了。一個醫生差不多相當於,我們在北京50個醫生的工作量。他在那兒已經當了很多年的醫生了,在救那些小孩。然後有一天有一個瑞典的同胞,也是個大夫到他那去就實習。到那個醫院,就發現那些小孩發燒了,他(作者)只是給他們口服補鹽液,就給那小孩吊一個管,拿著鹽液口服,喝,就給人打發走了。

然後那個大夫就特別不理解,說你怎麼這樣隨便地對待非洲的孩子呢?說很明顯他應該打點滴,他應該打注射液,而且你有點滴,你幹嗎不給他打呢?就不能理解。這個大夫說如果我要給他打點滴,那麼我的一天的時間,可能就只能治十幾個這樣的小孩。我沒有那麼多時間打點滴,我們醫院沒那麼多地,沒有那麼多護士,根本打不了,口服補液差不多行了,給他送走。

然後這個瑞典同胞說,你怎麼沒有愛心呢?怎麼一點愛心都沒有呢?他說你在這待的時間太短了,你根本不瞭解這件事。我們究竟選擇靜脈注射,還是選擇口服補液,我們拿數字來說話。拿什麼數字呢?他和他的夫人,因為他受到同胞的指責,認為他沒有愛心,不負責任,去收集了一些數字。他說在當地那個城市,那一年總共有946個孩子被送進醫院,他們幾乎都是5歲以下的兒童。其中52個孩子死亡,佔總數的5%,在醫院裡邊死亡的兒童,佔來到醫院的兒童死亡的5%。整個莫桑比克的兒童死亡率是26%,這26%的兒童死亡率,意味著當年有3900名兒童死亡。而這3900名兒童當中,僅有52名是在醫院內死亡的我所看到的死亡人數,僅僅是我工作範圍的1.3%。

也就是說如果你心軟,如果你被外在的那個氣氛所影響的話,你會把過度的關注度,投入在那些進到醫院的孩子身上。但實際上大量的孩子,根本沒機會進醫院。所以他要拿出更多的精力,去幫助那些沒機會進醫院的孩子,能夠獲得更多的救助。

就那些赤腳醫生,那些赤腳醫生生活在那種貧困的地方,他需要的可能就是一個手電筒。他問那個醫生說你需要什麼醫生說手電筒,為什麼說我回去的路上沒有燈,很黑,我怕被蛇咬了,我就用這個,就對我最大的幫助,就這個。鄉村醫生你會不會犯錯?肯定會犯錯,水平肯定不高。但是問題是,只要鄉村醫生的數量增加,兒童死亡率就開始下降,這才是重點。

所以這個作者講,我真心認為在絕大多數人口,還沒有獲得基本醫療條件的時候,在98.7%的死亡兒童,都死在醫院之外的時候,把有限的資源和精力,過度地投入在醫院,是一種不道德的行為,就是。因為我們被恐懼所裹挾,我們產生了規模錯覺,我們認為醫院是最重要的戰場。但實際上更多的地方,需要真正的幫助。因為沒有數字做基礎,沒有用事實思考的這種思維方式。

所以怎麼解決這個問題,他說控制的方法就是你要學會用數字來進行對比,就是拿數字對比。這裡邊舉一個例子,2016年的時候,全世界有420萬嬰兒死亡,請問大家這個數字是大還是小?你看,你只看一個數字的時候,你沒法產生大還是小的感覺。所以你要對比,這不是一個巨大的數字,這是一個很小的數字,為什麼因為在前一年,之前一年,也就是2015年的時候,這個數字是440萬,兩年前這個數字是450萬,1950年的時候,這個數字是1440萬。

所以當你沒有養成,用數字對比的習慣,就比如說醫院內死亡的孩子,和醫院外死亡的孩子對比,你找不到事情的重點,你不知道你應該在哪兒使勁。然後第二個就是要學會二八原則,他參與了這麼多國際救援,做了這麼多的案例以後他發現,永遠都是20%的事最重要,80%的事不重要。

所以我經常見到很多做慈善的朋友,說做慈善是一個非常非常專業的事。如果你做慈善不專業,你是在浪費社會大量的資源,甚至會產生大量的誤導。最近我們有很多新聞,也在講這樣的事。所以一定要讓更多的人瞭解《事實》這本書,讓更多人理解,從事實出發來考慮問題。

第三個方法就是研究比例。除了研究對比數字之外,二八法則之外,還有個研究比例,你比如說在2007年的達沃斯論壇上,有一個歐盟的官員站起來發言,說到碳排放,地球變得越來越熱了。這種事的時候說,尤其是中國和印度,你看你們中國和印度的人那麼多,碳排放量大部分從你們這來的。印度人肢體語言比較豐富,使勁地揮手,然後站起來發言,這段發言特別精彩,我給你們念一下。

這個印度官員大聲地譴責說:是你們這些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導致了全球的氣候變化,你們已經持續燃燒煤炭和汽油超過100年之久。是你們而且僅僅是你們,把我們推到了世界氣候變化的邊緣。然後這時候,印度官員譴責完了以後,突然變化了一個和善的口氣,雙手合十做出印度的那種動作,然後說:但是我們原諒你們。因為你們過去,不知道自己做了些什麼,不知者不為過。然後這時候挺起腰板舉起十指,像一個法官一樣,宣佈判決一樣地說:但是從今後起,我們將按照人均計算二氧化碳排放量。

這個作者說,他完全支持要按人均來計算二氧化碳排放量,否則的話你就會認為,中國人比美國人胖得多。因為你把中國人的整個的體重,加一塊兒比美國人重多了,你開什麼玩笑。所以用平均數字,用比率,來看待問題會更加科學。這是我們說,去減少規模錯覺的方法。

到現在這兒幾個了,一分為二,負面思維,直線思維,恐懼本能,規模錯覺。還有一個就是以偏概全。這個作者有一次在剛果,當地的人請他吃飯,剛果的人很熱情,謝謝你們,請你們吃最好的。然後端上來一人一盤烤老鼠,就是烤得很焦,外焦裡嫩的老鼠。然後跟他一塊兒是一個丹麥的醫生,他是瑞典的,那是丹麥的然後兩個人看那個烤老鼠,吃不吃。後來一看別人都盛情難卻,說你看多香,撕下來一塊吃,還不錯,味道有點像雞肉,挺好吃的,那烤老鼠吃了。

吃完了以後第二道菜上來,是烤蟲子,烤完了以後是透亮的然後頭是金黃色的連內臟都能夠看得見。連那個蟲子內臟都能夠看得見,油汪汪的裡邊全是液體。然後這時候他就說,這個我實在吃不下,說我如果吃這蟲子,我那老鼠肯定要吐出來,這受不了。然後這時候他旁邊那丹麥的那個醫生二話不說拿起來吃,那個汁液噴得滿嘴都是,流的那個蟲子汁,吃得特別開心。

那群非洲人特別眼饞,就看著最好吃的東西不能吃了,一直盯著他,說你快,你來,你趕緊吃,尊貴的客人,他說我吃不了這個,我不能吃,不能吃。那為什麼他能吃,你看你倆都是白人,你倆都是從歐洲來的,為什麼你看人吃得多好。所以你趕緊來,趕緊來吃。

然後這時候這個作者,想了一個特別絕的招,把他們拉到地圖邊,拿著地圖說你看,你看好,我們倆不是一個地兒來的。他是丹麥,看他在這兒;我是瑞典,隔了這麼遠。我們倆來自不同的文化,我們那的文化不允許吃蟲子。就當他說完這個以後,那些非洲人全理解了,明白,明白,可以,可以。他們很高興,把那蟲就分了,就吃了。這是說明什麼問題呢?

我們人類就喜歡簡單化地分類,就是當你說你們都是白人,那憑什麼他能吃,你不能吃的時候,他覺得你沒有分類。但是當你只要告訴他一個理由,說他是丹麥人,我是瑞典人,我們不一樣,他立刻就接受了,明白。

這就是我們叫作以偏概全,我們認為這兩個人,來自不同的國家,那肯定是不一樣的。所以這種簡單化的思維,來自於我們的大腦,會自動地演繹和歸納,我們大腦特別喜歡演繹和歸納。你比如說把人群分成,鄉村生活,當你說鄉村生活的鄉村俱樂部,打高爾夫球那樣的生活;然後中產階級,超級虎媽;然後黑社會。這都是我們大腦中分類,我們把人簡單地分成這麼幾類。因為這個有利於我們大腦的歸納和總結。

所以這個演繹和歸納的方法,會影響什麼呢?就是我們太容易把自己,過往生活當中的經驗,帶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去。有一次他們在印度,然後帶了一群實習生,參觀一個醫院還是公司,這時候他們有一個實習生來晚了,一個女孩來晚了,來自西方社會的人來晚了。來晚了以後,那個電梯門馬上就要關上了,那個女孩就把腿伸到電梯裡邊這麼一塞。結果沒想到那個電梯門,打不開,就把她的腿給夾住了,夾住之後就往上走,就拉著女孩就往上走。然後這群人就在裡邊急,趕緊搬,使勁摁電鈕,硬是把那個電梯給停下來,差點那個女孩的腿就被鋸成兩段了。

下來那幫印度人很憤怒,印度人說哪有這麼傻的人,怎麼敢把腿往電梯裡邊塞。這些來自瑞典的人說,我們那隻要腿一塞,那電梯門就打開了。然後印度人的答案說,自動感應,它能總靈嗎?印度人認為,自動感應這事不能總靈,雖然我們的電梯也有自動感應,有時候靈有時候不靈,他們認為時靈時不靈,是非常正常的現象。但是從瑞典過去的孩子,會覺得說怎麼會不靈,手一晃不就行了。

你看,這就是,把我們過去生活中的經驗,簡單地複製到一個陌生的地方,你甚至會丟掉一條腿。你想想看,多危險的一件事。所以我就特別要告訴我的孩子,我回去要跟嘟嘟講,我說你初到國外,千萬別什麼都跟在北京似的覺得什麼都簡單。那一定要注意,當地的狀況是怎麼回事,你不能簡單地複製。

更有意思地是他說,如果你沒有具備事實的思維方式,你會錯失大量生意機會。他有一次,給一個衛生巾的廠商做顧問。生活在第四級水平的這些廠商們,說衛生巾應該怎麼做,他們說我們要生產更加無痕的,我們要生產滑雪的時候可以穿的,我們要生產游泳的時候可以穿的,我們要生產做瑜伽的時候可以穿的。講了很多這樣的東西,但是增長量非常有限。因為你知道,人就那麼多。

但是,這個作者告訴他說,到2040年的時候,全世界第三級收入的水平,能夠騎摩托車的那些人的水平,那個人口規模將從20億增長到40億。這個市場的人,不需要你的衛生巾做得多好,不需要你高科技,精緻、變小,什麼都不需要,你就只要能用就行。而且她具有極高的品牌忠誠度,她會一直用下去。所以我們特別容易以偏概全。

那為了減少我們大腦當中以偏概全的這種思維習慣,我們可以做的事是,你要學會找到更好的分類方法。就是用衛生巾的人,不是按照我所看到的這些人來分類的,而是用全世界更好的分類方法。然後質疑你自己的分類方法,你過去有自己的一套分類方法,你要質疑它,你要不斷地嘗試,然後注意大多數,同時也可以注意極端案例。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極端案例?你要去研究它,說不定這裡邊蘊含著大量的更科學的分類方法。還有一個原則,就是不要把別人都當成傻瓜,就是我們經常不理解別人的文化,或者不理解別人的生活狀況,覺得這人有毛病,都是傻子。

你比如說在非洲,拉丁美洲,經常會在路上看到很多爛尾房,就那個房子蓋到一半,就停了。那你們會怎麼判斷,這爛尾房是怎麼回事呢?就是很多人就會判斷說,沒錢了,撤資了,爛尾爛掉了,就這種感覺。這是你們在第四級社會當中所看到的,個別的房地產商沒做到。

但是為什麼大面積都會有這樣的只蓋了一半的房子呢?事實上就是那些人都不傻,那些人都不是冒風險的房產商。因為是普通人,他們用這種方式儲蓄。也就是說,當地的貨幣通貨膨脹速度極高。所以如果你把貨幣放在手上的話,分分鐘就貶值就沒有了,你把食物放在家裡邊,變壞了怎麼辦。你像中國人存茶,那兒喝不起茶。所以存茶也沒用,當地的硬通貨就是水泥和磚頭,尤其是磚頭。磚頭是硬通貨。所以通貨膨脹再漲價,那磚頭也跟著漲。

所以有錢的就買磚頭,買磚頭回家堆在那兒容易丟,蓋成房子不容易丟。所以有磚頭就蓋個房,能蓋多少蓋多少,反正就往上壘,壘成個房子的樣子,然後夠了就再蓋一點,有錢了就再蓋一點,那是人家的存錢罐。

所以你看,我們非常簡單地會用我們的思路,去評判別人,去認為那些人都奇怪。但實際上人家有自己的智慧在這兒。所以不要以偏概全,這是我們說又一個思維模式。

還有一個就是命中註定。命中註定的思維模式是我相信,大家頭腦當中很多人都有。他有一次被一個投資機構請去,給很多有錢人講投資機會。因為他研究這些數字,講非洲的投資機會,講美洲的投資機會,講了很多。講完以後,有一個來自愛丁堡的老爺爺,這人一看就很有錢的那個樣子,過來拍拍他的肩膀,說講得不錯,那個但是你知道,他們永遠發展不起來。他說,什麼,誰,非洲人,非洲人永遠發展不起來。你相信我,因為他們懶惰,因為他們不團結。他們一盤散沙,他們就什麼什麼,講了一大堆這樣的。他們命中註定發展不起來,然後說完人家走了,人家也不跟他辯論。事實上就是非洲不但有可能,而且已經都做出來了。

就是什麼叫命中註定?命中註定就是我們認為,一個地方的人具備內在屬性,而內在屬性將決定命運,這是命中註定。但事實上內在屬性會變。他說瑞典這個國家就是在不斷地變化。你就比如說關於性觀念這個問題,他說我們全世界的人現在都知道,北歐的人性觀念最開放。你看所有的成人節目都在北歐,這是非常性開放的一個地方。但是他說他從北歐長大的他說在他小的時候,北歐是一個極其保守的地方。你要說起瑞典,人家保守得不得了。

而且他小時候,還曾經掉到門口的泥坑裡邊,差點就被泥坑淹死了,被他的祖母從裡邊拽出來,根本不關心兒童的安全。但是現在你看到北歐說,北歐人開放,北歐人關注兒童,北歐人怎麼怎麼樣,似乎它的內在本性發生了改變,這其實也就是幾十年的時間。所以非洲現在,已經發生了大量的改變,非洲大概有很多國家的人均壽命,已經做到了快70多歲。而未來將會有更多的非洲大陸的國家,慢慢地變得更好。所以我們要降低心中這個命中註定的想法。

這裡邊的控制方法呢,就是你要知道,緩慢地變化不是不變,緩慢地變化不是不變,有時候你看到它很慢著急。但它不是不變,然後準備好隨時更新,你自己的知識。因為你看汽車,汽車過一段時間會召回,說你那車有問題又給你召回了,沒有學校把你召回。就是他說學校應該建立召回制度,說你在我們這培訓基本上算廢品,你回來,召回重新再弄一下,用這種方式能夠提高教育的質量。

那你說學校不會這麼做,咱們學校不召回,不召回怎麼辦呢?你自學呀,你自己得經常地去更新你自己,頭腦當中的知識,這時候你才能夠減少命中註定的想法。同時學會收集文化改變的案例。收集很多文化改變的案例,你比如說,我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我從工作到現在20年間,喝酒的文化變化很大。過去我們喝酒就是往死裡喝,就是互相弄,說很多繞口令,什麼亂七八糟的東西。現在吃飯有時候經常沒人問你,就把酒全撤了,喝茶,那玩意都喝茶就行,很好。

所以社會的文化是可以改變的這是我們心中一定要有足夠的心理的靈活度,你才能夠知道命中註定是非常糟糕的思維方式。有一次這個作者在非洲演講,給非洲的很多政府官員和領袖演講,臺下坐著非洲,叫作非聯,非洲聯合就像歐盟一樣,坐著非聯的主席祖馬。然後等他講完了以後,他下來跟那祖馬聊天,祖馬說你講得很好。但是沒有任何遠見卓識。

他看到祖瑪說這話的時候沒生氣,就是面帶微笑跟他在談這個事,他說我想明白為什麼你覺得沒有任何遠見卓識,她說你說的這個東西,我們早就看到了。我們在非洲認為非洲就是這樣,你只是說過個幾十年非洲的大陸上會有高速列車,我們的孩子可以坐著,高速列車旅行,這有什麼奇怪的呢?這難道不是很正常的事嗎?在我們看來我們的孩子,在幾十年以後會在歐洲的高速列車上馳騁,非洲人走到世界各地會受到歡迎,我們是最大的消費群體,這才叫遠見卓識。

然後這個作者就非常汗顏。他覺得他依然沒有打破西方的偏見,就他雖然極度地認為,非洲是有希望的但他還是認為非洲會跟在我們屁股後邊,會跟我們差不多,但是比我們差一點那種感覺。所以他說連我自己命中註定的這個想法我都沒能夠抑制住。所以我希望更多的人重視一件事。

還有一個思維方式就是單一視角,單一視角就是我們太容易受媒體的左右,簡單化地去判斷事情。他說這是像什麼呢?就好像你只看一個人的腳,就判斷他長什麼樣一樣,這是很無稽的一件事。但是我們在生活中很多人,就是通過這個方向來的那這裡邊有一個最常用的說法,就是當你是一個錘子的時候,你看到誰都是一個釘子。因為你善於做這件事。所以導致你只會用這個事,去處理問題。

但是。因為我們手中的榔頭不一樣。所以大家的研究角度,是完全不一樣的。所以專業侷限性將會影響到,我們看待問題的視角,包括媒體的選擇,會影響我們看到的視角。這時候我們要注意,小心我們的簡單化,不要簡單化地處理問題,不要簡單化地貼標籤,這是單一視角問題。

倒數第二個錯誤的思維方式,是我認為非常擊中我的一個東西,叫作歸咎他人。人們太喜歡找到一個替罪羊。他有一次在課堂上講案例的時候,講到說現在的很多大醫院,不願意研究第三世界國家的人用藥。因為賺不到錢,他們更願意研究富貴病的藥,因為有錢的人才能消費得起。所以導致第三世界國家很多非常普通的疾病,得不到足夠的藥來救治。因為沒有人做這樣的事,掙不到錢,不做。他在講這個事實的時候,底下有一個學生拍案而起,說應該把他們揍一頓,年輕人血氣壯,就說應該把他們揍一頓。

這教授是很納悶,說揍誰,說揍那些藥廠的老闆,說剛好,我下週去諾華製藥講課,這個教授說我下週去諾華製藥講課,你告訴我揍誰,我去幫你揍一下。學生說揍他們老闆,教授說揍老闆管用嗎?底下坐的那些學生說不管用,老闆聽董事會的董事會讓他乾的事,所以他說了不算。

教授接著講,那我去找他們董事會,揍他們董事會,你們覺得這事兒管用嗎?底下有的學生說,可以揍。有的學生講,我覺得董事會,可能揍了也不管用。為啥?董事會看股民的股民買它的股票,股民為了這個股票。所以才會去買它的這個東西左右董事會的決策,你總不能揍股民吧。

這教授接著問,股民,好,有錢人,揍那些有錢人也可以,要不要揍那些有錢人,你們知道諾華的股東是誰嗎?大家不知道,說像諾華製藥這樣的大型製藥公司,因為它的股價很穩定,它不是忽上忽下那種股價。所以它的股東里邊最大多數的人,是這個世界上的養老基金。所以是因為你們自己將來要養老,希望你的錢穩定,導致你買了它的股票,然後它們作出了決策,讓這個公司賺更多的錢。現在是不是要把這些老人,都揍一遍?說完以後大家啞口無言。

當我們希望歸咎於一個人的時候,我們覺得內心充滿了力量,你知道嗎?原因就是當你歸罪於他人的時候,指責可以邀功,雖然我不是什麼好人,但是我可以指責這個壞人。指責這個壞人,讓我覺得我是一個好人,找到那種道德的優勢。事實上你根本沒法簡單地譴責一個製藥公司是怎麼做的,它背後很複雜。

所以當我們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的時候,我們罵誰都很容易,罵任何一個人,指責他,歸究他人,都很容易帶來衝突,帶來戰爭,帶來恐怖主義。但是如果你深入到裡邊去研究,你會發現歸咎他人,是非常不負責任的方法。

但事實上你要知道,真正的英雄是誰,真正的英雄是組織機構和科學技術。就是隻有不斷地優化組織機構,只有不斷優化科學技術,我們才能夠真正地解決問題,造成問題的往往也是組織機構。但是我們需要不斷地優化它,而不是那些指責的人帶來了改變。

這裡邊我覺得最感人的案例,就是埃博拉病毒爆發時候的案例,就當埃博拉病毒爆發了以後,需要很多人去做現場的工作,要去說服那些潛在的患者,不能夠出門。這件事情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他們過去嘗試過用攔截的方法,用攔截的方法會導致大爆發,甚至乎裡邊產生產生屠殺,產生混亂。

所以當地的人很有經驗,他們就派了很多的工作者,派了很多這些非洲的這些政府的工作人員,就是下到一個村子一個村子裡邊,跟那些患者面對面地談話,勸他們不要離開,然後勸他們改變自己的交流習慣,這些人都有著極高的被傳染的風險,而一旦被傳染上就必死無疑。但是就是這些組織機構,在一點一點地推進,一點一點地做事,才導致埃博拉病毒逐漸地平緩,然後得到了抑制。

所以不要輕易地,用歸咎他人的方法來解決問題,我們要學會尋找原因,而不是尋找壞人,我們要學會尋找系統,真正的英雄就是科學的系統,和更高的科技水平,這才是真正的英雄。這是我們說歸咎他人,我希望大家能夠聽到心裡去,能夠知道以後遇到問題,不要著急找一個替罪羊來罵一頓,不是。

最後一個叫情急生亂,情急生亂就是,當我們處理一個問題的時候,我們覺得糟糕了,再不買就來不及了,或者再不行動就來不及了。所以著急之下,所做的事往往是錯的。作者他在年輕的時候,有一次在非洲,當地出現了一種怪病。然後那種怪病他沒法判斷到底是食物中毒還是傳染病,就是又有點像食物中毒,但是也有很多人都有,會不會是傳染病。

所以去跟那個市長談,市長就很警惕。因為非洲經常會有這樣的疫情,市長說要不要封路,問他要不要封路,他當時想了一下,他說最好是封上,最好封路。市長馬上行動,把整個城市封路,全部封起來。

封起來了以後,有20個婦女小孩,當天要到另外一個城市趕集,去賣她們採集的那些東西。因為她們都是靠,每天賣這個東西賺錢的要養活自己,要去賣這個東西,結果封路了。封路了以後,公交車就不讓開了,走不過去,太遠了。剛好有一個小船要開到那邊去,要開到那邊去辦事,這20多個婦女小孩,就擠上了那艘小船去,結果在路上翻船了,都死了。

然後當這個大夫走到路邊,看到躺了那麼多的婦女兒童死在那兒,他問怎麼回事,說因為封路,他們去不了,所以他們坐船去。結果遇到了風浪都死了,他當時難過透了,然後後來事實也證明,那個病並不是一個傳染病,只是食物中毒。他說我太草率,就是我根本沒有認真地思考過,這個事會造成這麼嚴重的後果,我沒有想過,交通對這個城市的人這麼重要,我就輕易地跟市長說,那不行就封路。

所以你可以想象,我們今天生活當中大量的決策,有多少是情急生亂做出來的。就是根本沒有做過細緻的考慮。而他後來,在他年長以後,埃博拉病毒爆發的時候,他首先做的事不是飛去非洲,而是首先研究數字,首先看疫情發展的規律,然後再決定應該怎麼樣處理,就是一個成熟的過程。

這裡邊談到美國的前副總統戈爾。戈爾是一個環保主義者,然後戈爾有一次,跟他在演講的時候說,這個臭氧層變得越來越薄,然後地球變得越來越熱。這時候跟他說了一句話,在這件事情上我們需要製造恐懼。戈爾說我們需要製造恐懼,這個作者講,我很尊敬戈爾,戈爾為全球的環保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但是,恕我在這件事上,不能認同戈爾先生的觀點。就算是環保問題特別迫在眉睫,我們也不應該去製造恐懼。因為製造恐懼會帶來,情急生亂。

我們所做的事,往往就不是我們真正應該去做的事情,就像我茫然地去封路一樣,那麼為了減少情急生亂,我們要學會要小心數據,就是看到數據不要就起反應,要認真地分析數據,要多做對比,深入研究。然後要小心我們的偏見,小心我們的過激行為。當你要做出一個決定,是一個過激行為的時候,你一定要慎重。因為所有的事情都不是說,只有這一刻才能夠做決定,往往沒有。反倒是過激行為,會給我們帶來更多的問題。

這本書的扉頁上寫著一句話,我一開始就沒讀懂是什麼意思。你看,我們一般寫一本書,都會獻給我的孩子,獻給我的父母,獻給我的妻子。他說謹以此書,獻給一位勇敢的赤著雙足的婦女,雖然我不知道她的名字,然而正是她,面對一群憤怒的持刀暴徒,仗義執言,用她的理性雄辯挽救了我的生命。一直寫到最後,才把這個梗講明白。

好的醫生都好會寫,你沒發現嗎?就是咱們講過很多醫生寫的書,好會寫,這書寫得比小說還好看,特別好看。這個結尾的時候他講到這段故事,他有一次在非洲研究一種疾病,當地的小孩經常會跛腳,就是走路一瘸一拐的,跛腳,然後那種疾病是血液當中的一種病毒所造成的,他們就研究那個疾病。然後搭了一個帳篷,在裡邊開著發電機,發電機要發電,然後讓全村人過來採血。

然後正在他搞那個發電機的時候,他聽到外頭嘈雜起來。因為發動機聲很大,他也沒在意,這時候他的翻譯衝進來了,翻譯衝進來跟他說,你快跑,快點跑,說你死定了,說一幫人來殺你來了。他就不明白,他說幹嗎殺我呢?出門一看,一群村民,憤怒的村民,手裡拿著大砍刀過來找他,他說怎麼回事。他後來就說我學會了一件事,遇到這種狀況的時候,你就要問他們說發生了什麼你們要做什麼就問他,很坦然地問他們。

村民說這個人是個邪惡的人,他來偷咱們的血。就是當地的人認為他是來偷血的偷大家的血去賣血,就這種人,拿刀就要砍他。然後這時候他就跟那些人,不斷地講解,講這些東西,他說跟那翻譯講,別跑,跑也跑不了,肯定被他砍死了,你就跟他講我們是來治什麼病的。

講了半天,沒辦法,那人不信他。因為當地的人很仇恨那些,奇奇怪怪的西方人,然後這時候有一個婦女站出來,光著腳,叉著腰站在他的面前,說你們要殺他就先殺我,為什麼說我知道他們是來治病的原因是什麼。因為我孫女就得的這個病,我孫女已經跛腳了,你希望她一直跛下去嗎?所以就要治。然後說完這句話以後說,我先採血,扭頭伸出手來,然後採血。

然後那些村民看了看,開始排隊,逐漸地讓他採血,就是這個婦女站出來仗義執言,解救了他。他說,這就是生活中實事求是的態度。就是當我們能夠減少偏見,能夠減少衝動,能夠減少幻想,我們能夠想辦法去看到事實,我們就能夠走上實事求是的思維方式。而這種方式給我們帶來的。不但是樂觀,還是內心的平和。

他說他絕對不是一個樂觀主義者,雖然那些答題的答案都是樂觀的,但他不是一個樂觀主義者。因為樂觀主義者顯得輕浮,他說我是一個可能主義者。可能主義者就意味著說,我既不是樂觀的,也不是悲觀的我看數字,我看了數字之後我才知道事實到底是什麼。

那麼對於全社會來講,怎麼才能夠重視事實這件事呢?第一是教育,就是我們通過教育的方式,讓更多的人知道,像我們講書就在做這樣的事情,然後對於每個人來講,我們要學會保持謙卑,保持好奇心,不斷升級我們的知識。一個沒有謙卑精神的人,會覺得我都知道,一個沒有好奇心的人,會覺得我都知道,我會得出一個輕易的結論。

最後,他寫了一段最後的話,我認為我有必要念一下。因為這個最後的話,說出了所有知識工作者的心聲,我可以想象,這也是我最後的話。他說,我認為用一生的時間與無知作鬥爭,傳播實事求是的世界觀。雖然有時會遭到挫折,但整體而言,是非常快樂和激動人心的我認為仔細地研究世界的真相,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我也發現,把我學到的知識分享給其他人,是一種巨大的幸福。當我最終能夠理解,為什麼傳播正確的認識和改變人們的世界觀,是如此困難的時候,我也感覺到非常興奮,我也堅信它一定會實現。

這基於兩個簡單的原因,第一,實事求是的世界觀對我們的人生很有指導意義,就像準確的GPS一樣;第二,也許是更重要的原因,實事求是的世界觀,可以使我們的生活更自在。相比過分誇大的世界觀,它不會給我們製造太多的焦慮和絕望。這是因為過分誇大的世界觀,總是太過負面和可怕。當我們擁有了實事求是的世界觀的時候,我們就會認識到這個世界,並沒有像它看起來那樣那麼糟糕。我們也會認識到,我們需要做些什麼來使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

為什麼在最後他會寫,這是最後的話呢?因為這真的是他人生最後的話。這個作者在寫這本書的時候,得了晚期的胰腺癌,你知道晚期的胰腺癌,是非常疼痛的。他是忍受著巨大的疼痛,寫下了這麼一本充滿著,幽默感、平實、快樂的書,然後寫完這本書之後他去世了。最後的這個後記是他的兒子寫的,我們需要記住這個名字,這個名字叫漢斯·羅斯林。

我們希望大家能夠喜歡《事實》這本書,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