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頭:“古桑椹”迎來“鳳凰涅磐”

泊頭市營子鎮苟魯道村外的古桑椹園裡,一片片桑樹已是綠意盎然。再有一個來月,這裡就會迎來每年最為熱鬧的景象,迎來全國多地的客商和周邊地區的遊客。近年來,這一棵棵桑樹成為了鄉親們的“搖錢樹”。營子鎮政府也正依託當地悠久的桑椹種植歷史和深厚的桑椹資源,圍繞著小小的桑椹,謀篇佈局,一篇“大文章”已經呼之欲出。

泊頭:“古桑椹”迎來“鳳凰涅磐”

古老桑椹見證滄桑

泊頭一帶桑樹種植的歷史可謂悠久。泊頭市地方誌辦公室主任、《泊頭市志》主編張泊生說,泊頭種植桑樹始於何時,明以前沒有明確記載,僅依據有關資料加以推考。

據《尚書.禹貢》言:兗州,桑土既蠶。《史記》則將“桑土既蠶”正義訓為宜桑之土。宋代王炎雲:今德渤海間皆產絲最多。《淮海後集》載:秦湛《蠶書》曰:桑土既蠶,獨言於兗,則九州蠶事兗為最。嘉靖《河間府志》載河間古屬兗州。而泊頭大部原為交河縣域,漢代起即屬河間郡與渤海郡(渤海郡亦屬兗州地)、河間國,及至清代都屬瀛洲河間,當為《禹貢》所言的古兗州地。

萬曆《交河縣誌.風俗志》中記有隋志所載的“交民質樸、不事浮華,民勤稼穡,女務蠶桑”之語。漢龔遂為渤海,勸民務農桑。《宋史.彭思永傳》中也有“北俗以桑麻為產”句。

此外,《河間府志》、《交河縣誌》均有記載明代時任交河縣知縣林俊倡植桑棗一事。據載:林俊,福建莆田縣人,宣德四年以進士知交河縣。林俊治交河……每勤督田業,視民家有隙地者,使各樹桑棗。民初以為煩,後數年,桑長成林,獲蠶絲之利,又廿年,交河大飢,棗適熟,人爭食之,且幹之以充糧。其終雖無收,藉是得免飢死。然後追思其功。

當地的村民則口口相傳著關於這些桑椹樹,關於那一片片桑椹林的一個個傳說。說起這些樹,他們總會說“也不知道有多少年了”,只知道即使村上年紀最大的老人,也只是說在他們很小的時候,這些樹就在,就這麼“一輩兒輩兒”傳了下來。

泊頭:“古桑椹”迎來“鳳凰涅磐”

小桑椹成了“搖錢樹”

緊依老鹽河的苟魯道村不大,只有730多人。村支書李如勝說,近幾年,桑椹果的價格一路向好,村民們每年穩穩當當都有一筆收入入賬,他們也測算了一下,這兩年,靠著桑椹,村上人均收入能有1.5萬多元。而且桑椹種植不影響日常的打工,每年只需忙活那麼一個多月,小桑椹就變成錢了。正因如此,苟魯道村不僅地裡全是桑椹樹,連房前屋後、溝邊坑沿,能種的地方都種了,“多一棵樹就多一筆收入嘛”,現在全村已經種了1700多畝的桑椹樹。

李如勝說,原先桑椹可沒有現在這麼“吃香”。他記得當年村上人就靠走街串巷去賣椹子,上午賣不了,中午就得倒溝裡扔掉。直到後來村子對接上了外地的中藥市場,有了穩定的銷路,才讓桑椹種植的熱情越來越高。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了桑椹的價值。每到桑椹果收穫的時候,苟魯道的桑椹園裡都會熱鬧非凡。全國各地從南到北的客商雲集,周邊大批遊客也前來觀光采摘。

為了使特色產業升級,將農業種植向旅遊觀光發展,李如勝拿出自己家的三塊地,與海潤農業建起了停車場、觀光臺,古桑園裡也鋪設了觀光小道,原先停留在“農業時代”的桑椹園,一下子有了幾分現代旅遊觀光的景象。

“桑椹渾身都是寶,果、葉、枝、根,都是好東西……”對泊頭市營子鎮黨委書記馮文濤來說,這幾年來工作的重心一直圍繞著“桑椹”。說起桑椹來,他如數家珍,從歷史到品質,從桑椹新產品研發到特色產業園區規劃,三句話離不開桑椹。如今,不只是苟魯道村,營子鎮有55個村、2萬畝桑園已經成為重要的桑椹種植基地。桑椹已經成為營子鎮的一張“名片”,成為鄉親們通往富裕生活的一條橋樑。

新產業迎來新發展

在老鹽河畔,河北福星園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福星生態觀光園正在加緊施工。項目有關負責人表示,生態園區建成後,將打造農業觀光采摘遊、研發桑椹系列深加工產品、深入融合種植、加工、康養等項目,帶動大健康產業發展。可以大大提高營子鎮桑椹現代農業園區的知名度和在全國桑椹業態的綜合競爭力,推動營子鎮桑椹現代農業園區做大做強,促進農民增收、農業發展。目前,已完成了園內桑樹種植管護,正在選育觀賞性的中藥材品種,下一步將進行文旅休閒配套建設。

據介紹,泊頭市市委、市政府對營子鎮桑椹產業發展非常重視,多次研究產業定位和發展方向,解決發展中遇到的問題。營子鎮與河北省農科院合作,制定了《泊頭市營子鎮桑椹現代農業園區規劃》,並在2019年6月邀請國家、省、市專家對園區規劃進行了評審,獲得了通過。

據營子鎮黨委書記馮文濤介紹,泊頭市營子鎮現代生態農業(桑)園區規劃有一帶(老鹽河生態旅遊經濟帶)、兩中心(蠶桑產品交易中心、桑產業振興發展服務中心)、三園區(古桑休閒觀光園、民俗養生園、桑產業科技苑)、一片(萬畝桑園)。

馮文濤說,現在的營子鎮正按照規劃設計,一步一步地向著目標前進,一個集種植、精深加工、交易市場、中醫藥康養、旅居等多種業態於一身的營子鎮桑椹產業發展前景已經呼之欲出,正在一天天變成現實。

(燕都融媒體記者 李家偉 通訊員 莊重 文/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