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四位可以一统天下却放弃了的古人

第一“楚霸王”项羽。

项羽在灭秦之后,本可以在“鸿门宴”杀死最大的潜在对手刘邦,学习秦始皇,在咸阳称帝,继承秦始皇的帝制体制,顺应历史潮流。项羽却因“妇人之仁”放过刘邦,而且逆历史潮流而动,分封诸侯。最后被刘邦的大将韩信“十面埋伏”“四面楚歌”围于垓下,最终“霸王别姬”乌江自刎。一代英雄,身死国灭。错误的选择带来的是悲剧的结果。

历史上四位可以一统天下却放弃了的古人


第二“兵仙”韩信。

韩信在公元前206年被刘邦拜将之后,百战百胜。韩信出陈仓、定三秦、擒魏、破代、灭赵、降燕、伐齐,直至垓下全歼楚军,无一败绩,天下莫敢与之相争;汉家天下,基本上是韩信平定的。本来韩信在歼灭项羽大将龙且率领的二十万楚军,灭齐之后。此时刘邦和项羽相持不下,韩信帮刘邦则刘邦胜,帮项羽则项羽胜。韩信有了一个最好的时机,自立。

历史上四位可以一统天下却放弃了的古人


进可以一统天下,退可以天下三分。韩信说项羽是“妇人之仁”其实韩信自己也是“妇人之仁”,因刘邦的知遇之恩和情义,没有判汉自立。最终韩信被吕后杀于钟室,诛灭三族。比项羽还惨。韩信难道是“兵仙”就无知人之明,看不到刘邦的真面目?

第三"南朝第一帝"宋武帝刘裕

历史上四位可以一统天下却放弃了的古人


东晋末年,起自寒门的刘裕对内平定孙恩和桓玄,消灭桓楚、西蜀、卢循、刘毅、司马休之等割据势力,使南方出现百年未有的统一局面;统一南方后,刘裕开始义熙北伐(公元416~418年)。义熙十三年(公元417年)八月,北伐大军攻占长安,后秦灭亡。后秦灭亡之后,北方只剩下北魏和赫连勃勃的大夏。本来刘裕可以一鼓作气,攻灭北魏和大夏。这时却传来一个消息,刘裕留守东晋控制东晋朝廷的刘穆之死了。皇帝梦凌驾于统一大业的刘裕留下12岁的儿子刘义真留守长安,自己回东晋夺取皇位,开创了宋。刘裕走后,赫连勃勃夺取了长安,义熙北伐失败。刘裕本可以一统天下,却为了夺取权利,放弃了这个机会。为什么不可以先统一天下,再回去夺取东晋政权呢?为什么要用1个12岁的孩子为主将呢?

历史上四位可以一统天下却放弃了的古人


第四 曾国藩

曾国藩率领湘军,扑灭太平天国之后。

此时曾国藩身兼两江总督、钦差大臣、协办大学士数职,手握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四个膏腴之省的军权,手下有数十万湘军。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全国八名总督,有三名都出身湘军,十五名巡抚中有七个都曾是他的弟子或者和他关系密切。左宗棠的楚军,李鸿章的淮军,跟曾国藩的湘军为当时大清朝最强大的三支武装力量。

历史上四位可以一统天下却放弃了的古人


左宗棠,李鸿章和曾国藩极有渊源,而且同为汉人,曾国藩完全可以通过运作,一举推翻清朝,建立一个新的王朝。面对湘军部将跟无数人的劝进,曾国藩写下了“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两句话。解散了大部分湘军,继续为清朝服务,让清朝继续延续了五十多年,其实,满清贵族集团已经完全腐朽,如果曾国藩顺应历史潮流,建立一个新的国家,没有满清贵族干扰的洋务运动,将有极大可能取得成功,而不会失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