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活的时候比皇帝都有钱,光是陪葬养活曹操三年的军队都绰绰有余

三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战乱频繁的年代,可同样的也不得不说,这是一个精彩纷呈的时代。在小编的心中,这个时代甚至比五代十国时期的还要来的精彩。

因为五代十国时期,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讲,并不了解太多。知道最多的无非是群雄逐鹿,最终秦始皇统一天下这个过程。

他活的时候比皇帝都有钱,光是陪葬养活曹操三年的军队都绰绰有余

可对于三国时期,基本上我们都能说出一些事迹。甚至家常饭后,也常常能用三国中的许多事情作为谈资。其中的历史红人诸葛亮、赵云、刘备、曹操之流更是在众多电视、电影、游戏中都能见到以他们为命名的角色。

直至三国时期结束于曹操之手,中国再也没有哪个时代在后世的知名度能与其并肩。

三国起源于汉末时期,作为中央政府的汉朝再也没有权衡天下的实力了,于是诸侯并起,群雄逐鹿,最后籍由黄巾之乱拉开了三国时代的序幕。

三国初期,战乱频繁。正应了那一句话,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多年的战乱逼的百姓无田可种,无饭可吃。在封建社会时期,百姓们不种田,又哪里会有吃的。

他活的时候比皇帝都有钱,光是陪葬养活曹操三年的军队都绰绰有余

诸侯们还想群雄逐鹿,可如果连饭都吃不起,又哪里来的军队呢。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粮食、金银自然就是各位诸侯最烦心的事情。

可显然,有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盗墓”。虽然这个办法不怎么上的了台面,可终究能应急不是。

说道盗墓,自古以来又分为 “官盗” “民盗” 之分。

官盗,就是所谓的有钱有势的军阀诸侯,基本上挖一个墓,那都要派个几千几万个人一起作案。代表人物就是曹操、孙殿英之流。

民盗,就是所谓的民间自发的盗墓贼小团伙,可虽然说是小团伙作案,但架不住基数不少啊。所谓的官盗,固然是声势浩大,可这也就是乱世才能干的买卖。每逢盛世,谁敢做这个。但民盗可不会管盛世乱世,时时都有,永不断绝。可见,民盗的力量也着实不能小觑。

他活的时候比皇帝都有钱,光是陪葬养活曹操三年的军队都绰绰有余

而在三国时期。曹操虽然被称为盗墓贼的祖师爷,但其实,他并不是第一个大规模盗墓的人。在他之前,就有董卓进驻洛阳后,就派吕布将西汉东汉的皇陵给盗了。

那曹操是怎么走上盗墓的这条不归路的呢,其实说起来这也是董卓给逼的。

当初,董卓进京,祸国殃民。而当初的曹操还是很有汉家臣子的觉悟的,开始策划刺杀董卓。可惜,献刀失败。之后立刻离开洛阳,前去投靠张邈,聚众起兵。

这曹操在陈留大举义旗,自然是得到了许多有义之士的投靠。据史料记载,当时变已招到了五千兵马,而其中更是有后来曹操的核心力量,夏侯惇、夏侯渊两兄弟。曹洪、曹仁等。

这些兵马,可以说是曹操的起家的力量的。可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曹操虽薄有家财也经不住这般花销。于是,为了能操练兵马不再为粮饷发愁,自此便走上了盗墓的路子了。


他活的时候比皇帝都有钱,光是陪葬养活曹操三年的军队都绰绰有余

曹操这人,干什么事就不怕麻烦,一板一眼。三国时期,不是没有盗墓的人,但曹操就说了,要么不干,要做就做最好的。就此,建立队伍,收拢人才,要钱给钱,要人给人。只有一个目标,找大墓,找有钱人的墓。而这支队伍,就是后世赫赫有名的摸金校尉。所以,曹操能被成为盗墓的祖师爷不是没有原因的,可以说是他将盗墓这一行当从此正规化,规模化了。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曹操如此下功夫,不久还真就给他找到了一个大墓,而曹操也就是靠着这个墓葬,度过了前期的资本积累。这个墓葬,生生为曹操养了三年的军队。

而这个墓的主人,就是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的孙子,汉景帝的弟弟,梁孝王刘武。

他活的时候比皇帝都有钱,光是陪葬养活曹操三年的军队都绰绰有余

美人心计中的刘武

在这里不得不说,都说刘备是汉室后裔,可纵观曹操的发家史,挖了刘邦的孙子的墓给自己充当了三年的军饷,后来又挟天子以另诸侯。如果按照刘备的身份来说,这些不都应该是刘备做的事么?

好了,咱们回归话题,这汉朝时期,还是属于分封诸侯国的年代,这刘武作为汉景帝唯一的弟弟,加之当时的窦皇帝对他也十分得宠。所以,便封给了刘武梁国封地。

要说这梁国封地那可是地处中原腹地,再加之地方庞大,足足有四十多个县,在当时,分封的诸侯国内,诸侯对于自己分封的地方是有非常大的权利的。其中一个就是可以享受分封地方的赋税。

而这也就造成了在汉景帝时期,刘武的梁国的财政收入,甚至一度超过的汉王朝的国库,可见刘武是有多有钱了。

他活的时候比皇帝都有钱,光是陪葬养活曹操三年的军队都绰绰有余

在之后,刘武更是听从皇命,率军抵抗七国之乱,平乱成功后,顺理成章的接受了吴王的家产。在家上平乱有功,汉景帝赏给他的金银。刘武此时的家产已经是难以想象了。

刘武死后,后人遵从他的遗命。将他收集到的所有钱财尽皆陪葬。为了防止后人盗墓,甚至用了上千斤的重石将墓道封死。

这种方法,足以拦住那些“民盗”了,可在曹操费劲苦力所打造的摸金校尉前面,就有点不够看了。据说,当时曹操亲自监督,带领着军民约万人,一点点的开凿,一点点的挖,终于才将墓道打通。

《水经注疏》中说:“操引兵入砀,发梁孝王冢,破馆,收金宝数万斤。”

曹操究竟从墓中拿走了多少东西我们的确不知道,可从上面的记载以及后世的情况上来看上来看,曹操应该是只拿走了金银。

他活的时候比皇帝都有钱,光是陪葬养活曹操三年的军队都绰绰有余

九十年代初,我国重新发掘了梁孝王墓,让人吃惊的是,虽然这个墓曾经就被曹操发掘过了,但依然从中找到了金缕玉衣、许多玉质品等两万多件珍贵文物。

可能正是应了那句话,乱世黄金,盛世珠宝,所以后世的我们才能找到这些珍贵的文物。

而曹操本人,想来是亏心事做多了,曾亲自提出,在他死后不要厚葬,简单就好,毕竟,得罪的人太多,后世挖人坟墓这件事,总是会有发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