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與新城交織,群山書寫奇蹟,聽這座城市細細訴說

貴陽文化直接川渝文化,語言,飲食都很像。有人說川人不出川難以成龍,貴陽也一樣,築人不離築難以成虎。

但是,築人,往往不願意離築,他們信奉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也被這惡劣的山水間開闢出來的一方水土養育得很是滋潤。

辣椒是早期貴陽人,帶到山中唯一的享受,天無三日晴的貴陽,有著類似蓉城的潮溼,也讓辣椒在高原的梯田遍野開花。或是炒進菜裡,或是做個蘸水,或是燒一大鍋乾鍋,香辣的口感,刺激著貴陽人在這一片土地上奮鬥。


老城與新城交織,群山書寫奇蹟,聽這座城市細細訴說


貴陽人,沒有飯,填不飽肚子,尤其是晚餐,更需要米飯。中午,貴陽人吃不了那麼多,或許是為了豐富餐飲,就把米改造成了米粉。貴陽的米粉分為三種,酸粉,細粉和寬粉。高原特產的牛肉,羊肉,切成薄片,豬肉炸酥,撒成脆哨,成為面中可口的主料。澆下一碗濃湯,撒上幾段蔥花,再配上點辣椒,好一頓安逸的大餐。

貴陽的面做得特別有彈性,滑而不膩,往往用雞蛋和成“雞蛋麵”。最初像雞腸、血旺這種動物內臟,在物資匱乏的貴陽,也被收集起來,配成麵食的澆頭,隨後腸旺麵店,開遍了整個貴陽城。侯寶林說,一碗腸旺面,能吃出貴陽人的性格,那種爽朗,乾脆帶有些許的潑辣勁道,是貴陽人的個性。寬面,豆腐,特別適合蘸辣椒水,無味的豆花染上辣雞醬料的顏色,咬開一段段精妙絕倫的口感,雪白的豆腐嫩滑可口,偶覺味重,可以喝一口無味的豆漿解辣,豆漿浸泡的豆花面是貴陽絕佳的滋味。


老城與新城交織,群山書寫奇蹟,聽這座城市細細訴說


貴陽人好菜,酸性土壤長出含糖量極高的食蔬,豆苗,青口白,玉米,都是自帶甜味,難怪貴陽人不愛吃甜食。貴陽的南瓜,生的就可以吃,貴陽人稱之為“素瓜”飲下清水煮過的素瓜豆,一頓飯的油膩一瞬間一掃而空。瓜的藤貴陽人叫做“瓜滇(尖)”瓜苗非常的柔軟,清脆,泛著絲絲的甜意,不知為何此處的瓜苗特別的溫柔。

貴陽不是沒有甜食,譬如粑粑很多,盛夏的水果冰粉,堪稱甜食絕品,一勺紅糖水,幾些個Q糖,切散的西瓜,伴著爽滑透明的果凍狀流體吞下,能解酷暑的清涼。


老城與新城交織,群山書寫奇蹟,聽這座城市細細訴說


貴陽老城本來小,北有金陽,南有花溪,卻被群山阻隔,桎梏著城市的發展。許多建築都刻有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陰森森的廠房痕跡,紅色的磚頭築成的狹小的房屋住了百萬貴陽人。街道常常被山外挑著扁擔售賣蔬菜的村民佔據,提一杆稱約著每天的菜價,卻是大城市標價極高的生態食蔬。菜場人流攢動,一輛車停下,便要慢慢闖過人流,大家似也習以為常。地面更髒,一場雨後走過,滿腳的泥濘。偶然能在市場,黔靈山見到幾個穿著少數民族服飾的老人。


老城與新城交織,群山書寫奇蹟,聽這座城市細細訴說


而今,城市發展的腳步,早已打通了隧道,鋪上了水泥,規劃了市政建設,修起來高橋,橫跨數十公里高達數百米,天塹變通途,連通與金陽花溪主道,彷彿打通了貴陽的任督二脈,城市迅速跑了起來,敢與南寧爭雄。

老城與新城交織,群山書寫奇蹟,聽這座城市細細訴說

花果園的水泥森林,在山間構築要塞,環圍著溼地公園的茵茵綠草,滿足了貴陽人對於香港的想象。

未來方舟樓盤在新世紀構建生態新城,擬古勾欄修建的方舟戲臺日日上演著人間的悲歡離合。絢彩的霓燈,被河水掩映。

老城與新城交織,群山書寫奇蹟,聽這座城市細細訴說


老城與新城交織,群山書寫奇蹟,聽這座城市細細訴說


老城與新城交織,群山書寫奇蹟,聽這座城市細細訴說

南明河是貴陽的母親河,河水蜿蜒,不急不躁,緩緩的流逝著,水勢悠悠,如同貴陽人的生活節奏。河上雄踞著甲秀樓,無論晝夜,守護著城市的逝者如斯,訴說著江長信對於播州之亂的牽掛。而今的閣樓,已然是宣統年間的建築了。


老城與新城交織,群山書寫奇蹟,聽這座城市細細訴說


老城與新城交織,群山書寫奇蹟,聽這座城市細細訴說


黔靈山抱負整個貴陽城。古寺的晨鐘暮鼓,迴盪著山僧的雲水禪心;泉水的汩汩涓流,滋養著世代的有情眾生;獼猴的嬉打憨態,承載著童年的駐足回憶;步道的盤旋險峻,成就了暮歲的豪情壯志。

老城與新城交織,群山書寫奇蹟,聽這座城市細細訴說

貴陽的春天山花爛漫,在這個山城一體的都市,開著車行駛在環城公路,漫山遍野的花招搖著春天的絢爛。

貴陽城最留人之處,在於夏季氣溫,避暑之都盛夏最高溫度極少突破32,平均溫度可能也就28—29。爽爽的貴陽。避暑是貴陽的名片。

貴陽的秋天,最著名的景點當數花溪的“黃金大道”。落葉伴流溪,白馬踏金泥。好一派清秋光景。


老城與新城交織,群山書寫奇蹟,聽這座城市細細訴說


老城與新城交織,群山書寫奇蹟,聽這座城市細細訴說


貴陽冬季,沒有暖氣,但貴陽人對抗嚴寒有一樣秘密武器——火爐。冬天,家家戶戶習慣了生煤爐。在我們看來,室內的熱氣只是一種生活設施的基本保障,對於貴陽人來說“烤火”卻成了一種享受,這種感覺很特別。到貴陽人家裡,火爐邊放著瓜子,你一進門,主人招呼“進來烤火嘛!”我沒有這習慣,他們熱情的招呼“你不烤火啊”。火爐上放有一圈鐵,拿掉可以直接用炭來燒水,吃乾鍋。火爐成了貴陽人冬天的飯桌,一家人圍著火爐吃飯,真個是熱氣騰騰。所以現在進入了電器時代,貴陽人也會用電的火爐,上方做了個電磁爐,四周可以散熱,其實這樣的龐然大物放到別人家裡覺得佔地方。貴陽人卻覺得冬天有火爐踏實!

老城與新城交織,群山書寫奇蹟,聽這座城市細細訴說

破破落落的小城市,卻讓人難捨難離。貴陽人愛貴陽,愛貴陽的山山水水,愛貴陽的辣椒粉面,愛貴陽的咔咔郭郭(犄角旮旯),甚至愛貴陽的髒亂差。

貴陽人知足,易足。幾圈麻將,一盤奇妙的胡法,幾個悶豆能當做幾天的談資。和成都一樣,在嘩啦啦的麻將聲中,揮霍著四季,享受著人生。

老城與新城交織,群山書寫奇蹟,聽這座城市細細訴說


老城與新城交織,群山書寫奇蹟,聽這座城市細細訴說

#貴陽# #貴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