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沒有如果》1-7 觀果敢自治區在會議字幕中避諱漢字有感

《歷史沒有如果》果敢民族的族群意識與身份認同

作者:王子瑜

《歷史沒有如果》1-7 觀果敢自治區在會議字幕中避諱漢字有感


《歷史沒有如果》1-7 觀果敢自治區在會議字幕中避諱漢字有感


《歷史沒有如果》1-7 觀果敢自治區在會議字幕中避諱漢字有感

第一章 糾結的民族身份定位

第七節 有些羞辱其實是自找的

——觀果敢自治區在會議字幕中避諱漢字有感


近幾年(2013-2017)看到果敢當地的新聞圖片感慨頗深,尤其是對“自治區”召開正式會議所製作的會場布標隱諱的情形甚感意外和不解。不知道這是當地行政部門的規定,還是當地首領自發的媚緬之舉?筆者沒有經過實地考察和採訪,不知其中原由。但是,當下的緬甸已經是第二屆民選政府執政了,民主轉型之路已經走過6年,是一個正在實行憲政民主的國家,當局不可能會公開發布“禁止果敢人使用華文”這種侵犯民族權利的政令。因為,這有悖於民主精神,違背聯合國人權公約,而且也不符合當今世界奉行的民主價值觀。

假如緬族當權者不能接受果敢人使用漢字,不願看到果敢人舉辦傳統民族節日活動,那麼他就是不折不扣的大民族主義者,而且違反了聯合國關於人權及民族權利的公約。反之,當權者就應該理解並尊重果敢民族使用本民族母語的權利。

綜上,果敢自治區在會議字幕中避諱或刻意減少使用漢字的行為,既是一種自宮的行為,同時也是向大緬族主義者獻媚之舉,僅此一點就將該主政集體的媚骨媚態暴露無遺。雖然果敢自治區委員會里有空降的緬族幹部參政,但是,由果敢籍人士組成的班子和當地群眾他們的母語是漢語,他們能識的字是漢字,因此,會議布標上的緬文他們大多不懂,這種皇帝新衣式的“集體性故意失明”除了取悅緬人和自我閹割之外毫無正面意義。

聯合國人權公約規定:“無論任何民族都有保留髮揚自己民族語言、文化、風俗傳統的權利。” 所謂的果敢“自治”區首領們難道僅僅為了“擔心刺激到大緬族主義者”而主動配合緬族對本民族文字進行減化嗎?

主動弱化或減少在官方場合對本民族語言文字的使用?這樣的領導團隊對大緬族旒者來說可謂絕佳的緬族利益代理人,但對傳承中華文化的果敢人而言,這卻是個不折不扣的文化災難,這樣的舉措必將使果敢民族引向消亡,古訓有云:“欲滅其國先滅其史,欲滅其族先滅其文”,身為領導人放棄文化權利罪莫大於此。

人類史表明,一個民族的消亡莫不是從其文化消亡開始的。一個沒有自己文字、語言;沒有完善保留傳統風俗和信仰的民族必然面臨消亡的命運。相反一個民族(或國家)的強盛莫不是以其語言文字被廣泛使用當中體現出來,比如十七世紀的西班牙語、十八世紀的法語、十九、二十世紀的英語,都曾在當時掀起廣泛學習的熱潮,並被很多國家列為官方文字和語言。

當下的漢語熱,與中國綜合國力的興盛密不可分。果敢“自治”區領導團隊或許未曾意識到“他們刻意迴避使用漢字的行為”對當地後世子孫傳承本民族文化負面影響究竟有多麼巨大?假如繼續這樣自我設限下去,二三十年之後,他們的接班人就膽敢以“國家名義”明令禁止果敢人在官方會議中使用漢語和漢字,到時,恐怕為了所謂的融入緬甸主流社會而連同父母給他們取的漢人名字也會被他們一併給捨棄。

為了生存而自我矮化、自我閹割乃至放棄本屬自己的權利,這已經不能稱之為屬於委屈求全的策略了,而是赤裸裸地為了苟延殘喘、苟且偷安而自戕。這樣的舉措與中國古代貧困人家為了活下去而選擇自宮當太監屬於同樣的性質;無異於武俠小說中的揮刀自宮,即便日後稱霸武林亦會因自絕而後繼無人。

這種“自隱漢字”、“避諱漢字”的行徑不應該被當作謀生存的策略,所謂“融入緬甸主流社會”不應該是以“犧牲本民族語言文字和風俗傳統”為代價。何況這種行為根本就不能算是“融入”只能說是“配合被同化”。同化是什麼,那就是從精神上、文化上、語言上徹底被替換。民族區域的自治權,本來就包含著發展民族文化傳承及發展的權利;將本民族語言文字作為官方語言文字的權利,根本無需迴避或減化。

全國各民族組織為了自身的民族文化傳承與發揚的權利而不惜跟當局進行對抗,並採取各種形式的艱苦鬥爭,所謂的果敢“自治區”居然主動將本民族的文字當成一種避諱!請問,我親愛的果敢同胞們:傳承優秀中華文明,並受中華文化精神滋養的果敢人需要這樣的領頭羊嗎?失去中華文化底蘊與傳承的果敢人還能算是果敢人嗎?

果敢地區在2004年之前各種公共標識只見中文不見緬文;在國境之內不見官方文字的做法,也是另一種極端,那種不見“國文”的特區,既不利於融入入籍國,又有損國家對特區的信任。

筆者認為,果敢自治區大可堂而皇之的宣佈“除緬文之外,果敢人的母語——漢語漢字也是果敢自治區的官方語言文字。”因為說漢語、寫漢字是果敢人的民族權利,沒有必要回避;說漢語用漢字是果敢領導人的責任不應該避諱或減化,不僅不能避諱或減化,而且還要奮力去傳承和發揚,因為那是果敢人的根,一旦失去這條根,果敢民族的後輩子孫,就只能做無根的浮萍族群了。

(成稿於2017年1月)


說明:自2020年以來,本文所述“隱諱中文”現象已經有所改觀,從當地的新聞圖片中可以看到雙語會議布標漸漸成為主流。


對語言文字使用的態度可以管窺,主政者觀念和政治路線對一個族群的影響何其巨大。

《歷史沒有如果》1-7 觀果敢自治區在會議字幕中避諱漢字有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