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腹瀉常用9種藥,到底怎麼服用?

寶寶一腹瀉,媽媽就慌了,不知道判斷,不知道用藥,好煩惱! 面對寶寶腹瀉,家長們應該怎麼做呢?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夏日常見便秘的原因吧!

我們常見的稀便、水樣便、粘液便、膿血便等異常的大便性狀,主要由內外兩種因素造成:

內在因素

主要是指兒童消化系統發育未成熟,消化能力差。

神經系統功能調節能力差,容易發生腸道功能紊亂。

防禦感染功能差或者因生長髮育快,需營養物質多,使消化道負擔重等。

小兒腹瀉常用9種藥,到底怎麼服用?

圖片選自網絡

外在因素

可以細分為感染因素和非感染因素。

腸道內感染細菌、病毒或腸道外感染(如肺炎、中耳炎、上感、泌尿道感染等)引起的稱為感染因素。

由於餵養不當(過多、過少、突然改變飲食品種),對牛奶等食物過敏,腹部受涼等引發的稱為非感染因素。

小兒腹瀉常用9種藥,到底怎麼服用?

圖片選自網絡

常見症狀

大便次數增多,每日超過3~5次,多者達10次以上,呈淡黃色,如蛋花樣,或黃綠稀溏,或色褐而臭,可有少量粘液。或伴有噁心,嘔吐,腹痛,發熱,口渴等症。

重症腹瀉及嘔吐嚴重者,可見小便量少,體溫升高,皮乾癟,囟門凹陷,目眶下陷等脫水徵。

寶寶身體處於嬌弱期,即便是治療類藥物,媽媽們也應該謹慎使用,市面上常見腹瀉用藥到底如何選擇,它們的療效有哪些?

西藥治療

1 - 蒙脫石散

適應症:兒童及成人急、慢性腹瀉。

用法用量:兒童:1歲以下,每日1袋;1~2歲,每日1~2袋;2歲以上,每日2~3袋,均分三次服用。或遵醫囑。(溫馨提醒:急性腹瀉服用本品治療時,首次劑量加倍。)

2 - 媽咪愛

適應症:因腸道菌群失調引起的腹瀉、便秘、脹氣、消化不良等。

用法用量:2歲以下兒童,一次1袋,一日1~2次;2歲以上兒童,一次1~2袋,一日1~2次,用40℃以下溫開水或牛奶沖服,也可直接服用。

3 - 雙歧桿菌三聯活菌散

適應症:用於腸道菌群失調引起的腹瀉和腹脹,也可用於治療輕中度急性腹瀉及慢性腹瀉。

用法用量:口服,用溫水沖服。0-1歲兒童,一次半包;1~5歲兒童,一次一包;6歲以上兒童及成人,一次兩包;一日三次。

中藥治療

1 - 醒脾養兒顆粒

功效與主治:醒脾開胃,養血安神,固腸止瀉。用於脾氣虛所致的兒童厭食,腹瀉便溏,煩躁盜汗,遺尿夜啼。

用法用量:溫開水沖服。一歲以內一次1袋(2克),一日2次;一歲至二歲一次2袋(4克),一日2次;三歲至六歲一次2袋(4克),一日3次;

2-小兒香橘丸

功效與主治:健脾和胃,消食止瀉。用於脾虛食滯所致的嘔吐便瀉、脾胃不和、身熱腹脹、面黃肌瘦、不思飲食。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3次。週歲以內小兒酌減。

3-雙苓止瀉口服液

功效與主治:清熱化溼,健脾止瀉。用於溼熱內蘊,脾虛失健所致的小兒腹瀉,可伴有發熱、腹痛、口渴、尿少。

用法用量:口服。1歲以下,每次3~5毫升;1~3歲,每次5~7毫升;3歲以上,每次10毫升,一日3次。3天為一療程

4-丁桂兒臍貼

功效與主治:健脾溫中,散寒止瀉。適用於小兒洩瀉,腹痛的輔助治療。

用法用量:外用。貼於臍部,一次1貼,24小時換藥一次。

專家醫生建議

蒙脫石散與其他藥物同時使用時,須間隔2小時以上,以免影響其他藥物吸收。蒙脫石散不宜長期使用(一般不超過4天),以免引起便秘。

媽咪愛等微生物製劑,在沖服時開水溫度不宜過高,且不能和抗生素同時使用。脫水嚴重的患者須使用口服補液鹽,糾正水電解質紊亂。

小兒腹瀉常用9種藥,到底怎麼服用?

圖片選自網絡

對於感染性腹瀉是比較普遍的情況之一,最有效的治療方法,就是根據致病菌在醫師指導下針對用藥。

對於非感染性腹瀉,通常要嚴格控制寶寶的飲食來治療。家長應立即適當減少進食,飲食易消化,給予足夠的液體防止脫水。用咪愛等,可以幫助腹瀉的寶寶恢復腸道正常菌群的生態平衡。

小兒腹瀉常用9種藥,到底怎麼服用?

圖片選自網絡

嬰兒時期寶寶拉肚子的情況很常見,瞭解情況對症下藥是關鍵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