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啦,我要說說高分網劇《誰是被害者》的壞話了

【新片嚐鮮/影指點點】

前幾天看了奈飛熱的新劇《誰是被害者》,就影指君個人觀感來說,並沒有網上評價的那麼好——豆瓣高達8.1分。


注意啦,我要說說高分網劇《誰是被害者》的壞話了

首先,作為一個現實題材劇,在劇情設置上這部劇其實並不貼近現實。這是一個連環自殺案偽裝成他殺的故事,自殺者由於在生活中遭遇了不公平對待或歧視,或被公司利用,或被親人欺騙,或飽受社會質疑,從而希望能夠用死亡報復對他們不公的人或企業,但由於單個死亡不足以引起社會關注,所以選擇了“抱團懸疑”死亡。

但事實上,死亡並沒有解決任何問題,甚至沒有引發社會對死者所要反應問題的強烈關注,大家關心更多的聚焦在案件的離奇和警方的無能。


注意啦,我要說說高分網劇《誰是被害者》的壞話了

其次,片中人物的塑造有些過於極端。從記者到警察、再到各行各業的從業者,影指君的感覺是——全片沒有一個正常人啊!

要不童年喪父,要不腦子有病(真的有病那種),要不被家庭拋棄,要不同事被殺,要不身患癌症同時家裡年邁的老父親腦子有病(真的有病那種),能夠看出編劇想要在劇中通過生活壓力、童年陰影等原因解釋自殺者和探案者的行為和動機。但是一個故事,集中如此之多生活在各種社會陰影中生活的群體,實在讓影指君感覺略顯狗血。

注意啦,我要說說高分網劇《誰是被害者》的壞話了

第三,人物的設置和轉折有些過於牽強。隨著劇情的推進,故事和人物走向逐漸浮現水面,但情節推進和人物轉變在影指君看來顯得較為生硬。舉個例子,警察局辦案不僅不行(全靠法醫鑑定支撐),還向新聞媒體洩漏消息,導致媒體報道速度甚至超過警方調查速度,在此情況下,警方領導除了罵街,一籌莫展,最後案件能夠成功破獲,還部分得益於嫌犯自首。其實,該劇中”該死”的人全都死了,警方連一個都沒有挽救的了,真是窩囊的很。

再舉個例子,在最後一集,暴躁且堅持原則的警察隊長,不僅自掏腰包幫手下還清賭債(十萬塊),還幫忙掩蓋罪證幫主角脫罪;與此同時,十年不見女兒的主角在其女兒出獄後兩人馬上和好,決心開始相依為命的生活。其實,以女兒那麼強悍的能力與智商,基本上不可能會走上也沒必要走上自殺這條路,想達到目的的方式多得很啊。最後親情大回歸的轉變,倔強偏執一下子變成溫順小綿羊了?!

注意啦,我要說說高分網劇《誰是被害者》的壞話了

當然,吐槽完畢,話又說回頭,奈飛這部臺灣劇在道具、拍攝細節處理上做的還是相當不錯。整體水準比國內網劇的平均水平確實要高上不少。

而且,劇中體現出的:媒體和警方搶新聞,記者在警局內部買新聞等情況,這種可能真實存在但“灰暗”的東西,估計在內地劇裡永遠也不可能出現吧。

注意啦,我要說說高分網劇《誰是被害者》的壞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