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終於造車:傳統車企是另一個諾基亞嗎

作者:高飛 奇客故事

2020年對很多公司來說,都是一個很糟糕的年份,但是起碼有一部分人不在其中,它們就是全世界的新能源造車新勢力。

蘋果終於造車:傳統車企是另一個諾基亞嗎

無論是美國的特斯拉,還是中國的蔚來、理想和小鵬三小強,造車新勢力的2020年在資本市場可謂碩果累累。儘管銷量還只是不少傳統車廠的零頭,但是股價已經幾十倍、上百倍的飆升,完成了世紀大超越。

以前我們總唸叨國產汽車什麼時候能夠做大做強,這一轉眼,小鵬汽車的市值已經和現代汽車業的鼻祖福特旗鼓相當(同為300億美金左右)。

豐田辛辛苦苦多少年終於從美國手裡搶走了全球第一汽車公司的名號,結果特斯拉已經眼看著要反超豐田市值快兩千億美金(特斯拉3900美金市值,豐田1900億美金市值)。

不過傳統車廠的壞消息還沒結束,在2020年就要結束的時候,一個傳說中的玩家終於正式下場,有確定性的消息說——傳了多年的蘋果牌汽車再有個兩年就要上市了。

不過,與市值上的反超相比,新勢力的市場地位顯然還任重道遠,新舊車廠的銷量與資本市場表現成反比,也有幾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差距:比如豐田一年是上千萬的銷量,市值更高的特斯拉還不到一百萬量,相差近10倍。

對這個情況,豐田CEO豐田章男就很不平衡,說新能源車廠是泡沫。如果全部汽車都使用電力驅動,到明年夏天,日本的電力就不夠用了。

但豐田章男這番話沒起到預想的作用,倒起了反效果。人們立刻想起了2007年的諾基亞,在蘋果剛發佈iPhone的時候,以諾基亞為代表的老牌手機公司也頗有微詞,但沒多久後,諾基亞手機就成了歷史紀念品了。

這一次,汽車產業會重蹈手機產業的覆轍麼?我們先給一個確定性的結論,答案是不會,理由有三。

  • 理由一:競爭心態不同。

  • 在蘋果iPhone發佈的時候,所有人都覺得這是一個驚豔的產品,但當時還沒有人認為這東西會完全顛覆手機產業。

    而現在,即使是豐田章男在控訴新能源汽車很難成為主流產品時,他內心也不會真的認為新能源汽車不值得重視。

    恰恰相反,豐田在混動領域植根多年,甚至在下一代氫能源技術上也有押注。他的泡沫論怎麼看都是在為自己爭取發展時間,而不是輕敵。

    而讓舊勢力車廠驚醒就是因為資本市場的動靜鬧的太大了。

  • 理由二:市場驅動力不同。

  • 和喬布斯的iPhone的產品驅動不同,到目前為止,造車新勢力的故事是由資本驅動的。在疫情和經濟的雙重打擊下,全球市場投資有明確的避險需求。於是,新能源汽車和疫苗生物公司,就成了相對有確定性的投資對象。

    當然,在中國市場,類似的投資對象還有茅臺。在海外市場,還有比特幣。

    造車新勢力的股票本質上和茅臺、比特幣沒有什麼不同。

    資本市場的估值泡沫,過早的兌現了新能源汽車業的市場潛力。這一方面讓新勢力有了更多的資金支持,也讓舊勢力早早從春秋大夢中醒來。

    儘管舊勢力可能會像豐田章男一樣不忿,但是真正小瞧的人已經沒有了。

    對於蘋果造車這事,大眾的CEO迪斯就說:

    和豐田等傳統對手相比,蘋果這種手握雄厚資金的科技公司,將給汽車行業帶來更大的挑戰, “我們期待迎來新的競爭者,他們一定會加速行業的變革,並且帶來新的技術。他們有著難以置信的高估值,以及幾乎無限的資源,因此我們非常尊重他們。

    這樣的表態,你不會在第一代iPhone發佈時,從其競爭對手那裡聽到,我援引2007年前後的一些報道如下。

    摩托羅拉的時任CTO Padmasree 是這麼說的:

    iPhone上的任何技術都沒有革命性或破壞性。觸摸界面、移動傳感器、加速度計、變形、手勢識別、內置MP3播放器、WiFi、藍牙的200萬像素攝像頭,這些都已經在摩托羅拉、諾基亞和三星等移動行業領導者的產品中使用。

    微軟的時任CEO鮑爾默是這麼說的:

    iPhone沒有機會獲得任何重要的市場份額。沒有機會。這是一個價值500美元的可替代商品。

    諾基亞的時任CEO康培凱是這麼說的:

    蘋果不會對諾基亞造成任何影響,因為諾基亞專注做手機很多年了,同時又有滿足任何價位和需求的產品線,而蘋果僅僅只有一款產品。

    這些話聽起來,是不是和大眾CEO,甚至和豐田章男的口吻很不相同。

    你很容易打敗一個輕敵、大意的對手,但很難打敗一個愁容滿面、睡不著覺的對手。13年過去了,對比大眾CEO和當年那些手機大廠玩家的發言,現在已經沒有敢低估科技互聯網的力量。

  • 理由三:政治環境不同。

  • 喬布斯發佈iPhone的時候,正好在2008金融危機前夕,如果50年後再回顧著當時那段歷史,那幾乎就是經濟全球化最後的輝煌了。

    2008年之後,金融危機爆發,隨後經濟下行,導致世界極權民粹勢力橫行,應該說現在的全球亂象,一切都是金融危機的後續而已。12年了,我們依然沒能走出那場困局。

    而金融危機導致的反全球化和鎖國主義的副產品是製造業(關係著藍領就業)成為貿易戰的焦點。汽車業,作為製造業的支柱產業,自然首當其衝。

    地方保護主義的負能量,讓汽車產業不太可能再現智能手機產業少數國際品牌一統全球市場的盛況。

    與地方保護主義同時興起的,還有反科技主義。

    人們對數據和隱私安全的在意程度,也正處於歷史高位,這將相當程度限制新勢力的成長速度。地方保護主義和反科技主義,會給舊勢力車廠轉型升級的成長時間。

    不過,儘管新勢力很難走出iPhone的成長曲線,他們對傳統車企的殺傷力依然不容小覷,比如特斯拉一度已經是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月度銷量冠軍。

    其實,這一切也和傳統車企多年來的不作為關係密切,就算沒有造車新勢力的介入,大眾等一些傳統車企的口碑,起碼在中國市場上,也已經糟糕不是一兩年了。剎車門、機油門、A柱門、碰撞門,一點也不比新勢力的自燃門少。

    市場苦傳統車廠久矣。

    就像大眾CEO的表態所講,新勢力的介入,無論如何也會為行業注入一些新的活力,激活汽車產業停滯多年的競爭,這對消費者而言,總是好事。

    其實,現在真正應該擔心蘋果汽車的人,不應該是傳統車企,而是新勢力們。

    如果拿汽車業與智能手機業對比,現在特斯拉、國內三小強等已是當年的諾基亞,而三年後的蘋果,則成了類似安卓系的挑戰者,那是新新勢力PK新勢力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